试卷分析模板
试卷分析模板

试卷分析模板
一.基本信息(以乡镇为单位)。
乡镇、学科、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
二.试卷特点与建议。
多角度分析试卷命制特点,指出试卷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对学生答题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问题出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答题情况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并举出具体例证。
四.教学措施。
通过本次试卷分析,针对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拟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效地加以解决。
五.其他。
注:以上试卷分析内容,需要在认真研究、调阅大量试卷和统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暑期将分乡镇就所撰写的试卷分析进行调研座谈。
1。
关于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精选17篇)

关于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精选17篇)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篇1一、看拼音写词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在田字格中学生如何正确书写,怎样才能按部首正确均匀地书写。
总体来看本题的得分率不高,约85%左右。
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出现错字现象,失分最多的是“hongri”这个词语上。
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学生书写力度,认真教给学生如何一笔一划地把字写端正、写正确。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字的偏旁部首的认识,又考查了学生对字的组词的能力。
总体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页”这个部首,可能是因为这个部首汉字中用的较少或不太好组词的原因。
三、比一比,并组词本题的得分率较高,大致在97%左右。
二年级的学生对相似的字的辨别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也可能是因为题目所列出的两个相似字是平常经常见到的,所以本题的得分率较高。
主要失分在于“己、已”“晴、睛”这两组字上。
“晴、睛”这两个字的区别在于“晴”和太阳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日”,“睛”和“眼睛”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
四、填上合适的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怎样用合适的词来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学生对部分量词的用法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出题者在出题时没有认真核对,以至于出现了“六把刀”错误,让学生无从填写,再有答案也没有认真核对,本来是“四朵花”,答案给出了“四夺花”的错误。
五、填上反义词本题学生的得分率相当高,达到98%。
主要失分在于“过去”一词,个人认为,它的反义词应该是“将来”或“未来”,而答案给出了“现在”,个人认为不妥。
学生对“过去”的反义词也不知晓,几乎全部失分。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标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组句的能力,学生根据题目所列出的词语填上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形成一句话。
学生第1小题做的不错,能够补充完整,也能够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第2、3小题学生作答的不好,尤其是第3小题,学生的失分率很高,有的是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有的是没有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

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篇1一、试卷结构试卷由(一)填空题(占22分)、(二)挑选题(占8分)、(三)运算(占33分)、(四)画一画(占10分)(五)解决问题(占27分)组成,总分100分。
二、试题整体分析纵观整体,此次数学试题很成功。
题量、难易程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遍及整本书,且散布平均、紧凑,能很好的考察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情形。
试题重视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视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控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控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核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本册重点内容——圆的认识及百分数的运用,和比的认识和运用在试卷中通过笔算、解决问题等情势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运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形化,通过填空、挑选、解决问题等情势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运用价值。
(3) 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核。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核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操作能力、视察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分析1题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有分数,百分数,圆,比的内容,做到了修养重点,又很基础。
试卷分析模板

试卷分析模板试卷分析模板〔一〕本学期小六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良教学方法,到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今年的语文试题能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渗透新课改理念。
从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出发,从小学语文的实际出发,稳中有变,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表达改革精神。
试题设计开放、新颖、灵活,注重“强化思维、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拓展、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特见解,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注重思维过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刻意追求技巧,回避死记硬背类的试题。
充分表达了能力考查和以学生开展为本的精神。
如:语汇积累中“同音不同义〞题,出得就很不错,既考查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不脱离于生活。
“作文实践〞的1、2小题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努力方向。
事实说明,试题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教学作用的同时,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突出根底性和实践性。
此次命题我们觉得从四方面表达了其根底性,即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能力、根本态度。
相当比重的试题由书本中的问题或习题加工而来,加工的方法或采取变式的方式或结合生活常识与实践,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足以说明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张试卷中表达的更为充分,尤其“语汇积累〞和“作文实践〞两局部内容,这些试题不仅充满了人文教育性,还富有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跳出了课本的“围城〞,表达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
统观试题,注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更趋向实践性,表达的是人性美。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我市小六参加考试学生XX人,优秀XX人,合格XX人,总分值XX人,平均分XX分,优秀率XX%,合格率XX%。
三、对试题及答题情况的具体分析〔一〕“根底知识〞局部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根底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灵活,综合性较强。
考试分析报告范文6篇

考试分析报告范文6篇————————————————————————————————作者:————————————————————————————————日期: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
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
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一)试题内容分析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
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
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
试卷分析表(模板)

试卷分析表(模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信息1. 考试总分:________分2. 实际得分:________分3. 试卷难度:________(15级,1级最简单,5级最困难)4. 考试时长:________分钟5. 考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试卷结构分析1. 选择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2. 填空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3. 简答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4. 计算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5. 论述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三、得分情况分析1. 选择题得分:________分2. 填空题得分:________分3. 简答题得分:________分4. 计算题得分:________分5. 论述题得分:________分四、错误分析1. 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审题不清:________道答题技巧不足: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2. 填空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词语搭配错误: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3. 简答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答题思路不清晰:________道表达不准确: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4.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公式记忆不准确: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解题步骤不完整: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5. 论述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论述逻辑不严密:________道论证不充分: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五、改进措施1. 加强知识点复习: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确保熟练掌握。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
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一)试题内容分析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
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
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
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
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
初中试卷分析模板

学年第学期年月日
基本内容
科目
命题方式
谯城区统考
任课教师
年级
班级
参考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
平均分
分析内容
序
内容
分析结果
1
信度:把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对同学源自掌握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两者的一致性程度
2
难度:根据试题及试卷的难度系数,对照教学大纲分析同学对知识及能力的掌握程度
3
区分度:根据区分度,提出本学科提高区分度的具体意见(具有良好区分度的试卷,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应得分高,水平低的学生应得分低)
4
教师对本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考试改革及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的意见、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分析时,要有文章严密性的考虑,同时也要有文章结构上的分析,学生做到两者都顾全稍难。
20
论证方法
中等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说明“一切圣贤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一分论点,更精确更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不完整
在点出道理论证之后要写出道理论证的论点和作用,学生会遗漏这两点。
21
文章感悟
中等
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被无尽的物语遮住了眼,而成为精神上的乞丐。
B
涉及课文多
选项中涉及的课文较多,对于学生掌握古文中词意的要求较高。
8
古文翻译
中等
(1)敲打石头开垦土壤,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2)可是山不会再增高了,愁什么挖不平呢?
箕畚的用法,增的翻译
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增翻译为再增高。这两点可能会有学生出错。
9
古文理解
中等
愚公的妻子态度诚恳恭敬,意在提醒愚公做好面对移山困难的准备,以便解决;智叟语带嘲讽,意在阻止愚公移山。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腊梅残败的那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情。
语言赏析的答题思路,包括重点字词、修辞手法。文章情感的把握
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的赏析都包括作用和情感两部分。
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所要求的句子所包含的感情都要进行分析。
24
文章理解
易
在充满物欲的世界中,热衷于追逐名利,逐渐忘却了父辈,忘却了故乡,迷失了自己。
段落论点找不准
论点句在文段中间,学生如果按照以前的“开头结尾”的方法来找,就可能出错。
15
语句分析
中等
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桥拱比作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拱跨度大桥面平坦的特点,从而说明了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道理的观点。
对句子分析不全面
说明方法和表达效果都要分析到,有的学生可能会忽略其中一点。
12
古文理解
易
有大义,不贪生
对人物性格总结不准确
学生对项羽已经有一定的感知,但是在人物性格认知和遣词造句上会出现一定的偏颇。
13
古诗词鉴赏
难
D
用典的表达作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用典,在表达方式上属于委婉表达。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可能会有欠缺。
三、现代文阅读
32分
14
中心句的概括
易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或者,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5
新闻
中等
徐州“汉风文化”亮相文博会
概括不全面
“汉风文化”和文博会是标题的两个点,学生可能会漏掉其中一个。
二、古诗文阅读
20分
6
古文词语解释
易
(1)曲折(2)交换(3)通(4)放置。
通假字,实词解释的用词准确性。
“迂”“彻”的解释都需要结合文章来确定,用词的准确性很重要。
7
古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中等
理解文章和文段确定
这一题要求学生对文章有很好的理解,其次在文段定位上不能偏,文中有明确的句子。
25
文章 理解
难
表层意义:在久违的故乡里,一枚腊梅叶子黏在我的脸上,深层意义:从这枚枯黄的腊梅叶子中我找回了亲情和自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对深层意义的把握
表层意义学生都能找到,但对于深层意义的分析需要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
2
古诗文默写
中等
(1)濯清涟而不妖(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烽火连三月(4)千树万树梨花开(5) 蜡炬成灰泪始干(6) 燕然未勒归无计(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易错字和古诗词的综合运用。
“濯”“涟”学生易写错。对强调艰苦的环境方显人的节操精神的理解,这一点对学生的要求稍高。
课文中人物的了解
题目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特点有较好和较全面的了解,可能会有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而犯错。
10
古文字词解释
难
(1)称王(2)向西
“王”“西”用法
“王”“西”都是此类活用,又是课外文言文,对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
11
翻译
难
纵然江东父老怜爱我让我做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
“怜”“王”的翻译
“怜”可能会有学生不加思考地翻译成可怜,“王”是让我做王的意思。这两点对学生的古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四、作文
63分
作文
1对题目的分析和把握,2作文能力,3卷面,4临场发挥能力
5心理素质
难
“追”“梦”
“梦”字点出了这篇作文的写作对象,强调是一个梦想,具有崇高神圣的意义,“追”字说明已经付出行动,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这篇作文的定位是付诸实践追求梦想。
论点句定位错误
文中表述论点含义的句子较多。如果学生定位不准,易找错论点句。
18
细节把握
中等
梵高为了追求真正的艺术;斯宾诺莎因为在乎科学的良心。
理解和概括
文中没有明确说明,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这点稍有难度。
19
文章的把握
难
不能,这句话将“安于清贫的生活”和“苦行僧的哲学”区分开来,避免读者产生误解,使论证更加严密。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文章和生活的兼顾
这一题要求学生既要结合文章内容又要联系生活实际,缺少一点就不能得全分。
22
对文章的理解
中等
(1)我酒后漫步在故乡的腊梅花林,陶醉其中。(2)我从残败的腊梅花叶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文章脉络的把握
要求学生对文章脉络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
23
字词赏析。
修辞。
中等
“拈”字一字传神,再现了我处理腊梅叶子时特定的动作,表现了我对那枚潮湿粗糙的腊梅叶子的厌恶之情。
3
同义词 辨析,病句,对语境的把握和理解
中等
(1)呈现,纵然(2)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3)叙写着人类的悲欢和沉富情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位置不能颠倒。仿句时,要了解句子的结构。这两点对学生稍有难度。
4
文学常识
名著阅读
难
D
《故乡》的出处
有的学生可能会在《故乡》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这一点上出错。
16
文章语句的理解,
说明文语言特点。
中等
不可以,因为“造成后使用到现在”对“石拱桥”进行限制,排除了现在存在却不能使用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删去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原因分析不全面
学生都知道不可以删去,但是在原因分析时可能会不够全面,导致答案不全面。
17
中心论点
易
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奢华的。
2013年徐州市中考高频考点靶卷语文试题(A卷)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难度:中等难度
模块/分值
题号
考点
难易度
答案
易错点
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
字音、字形
易
B
同音字辨析;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题目要求首先要看清,是“两处错误”,其次同音字辨析准确非常重要,如“人”“仁”,“带”“戴”,然后是汉语拼音拼写规则的掌握,如“虐”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