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油田长8油组沉积相与油气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西峰油田长8砂体沉积微相探讨

西峰油田长8砂体沉积微相探讨

[收稿日期]20050309 [作者简介]雷建安(1963),男,2004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采油工程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西峰油田长8砂体沉积微相探讨 雷建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张志国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摘要]从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析入手,以西峰油田中砂体少量取心井岩心化验分析和大量开发井测井分析为基础,查明了长8砂体区域范围内沉积微相分布、储层特征和含油富集规律,保证了快速建产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西峰油田;沉积微相;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中图分类号]TE122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3043903西峰油田位于甘肃东部,是本世纪新发现的大型油田。

随着西峰油田的发现和储量面积的不断扩大,加快产能建设工作、实现快速增储上产成为工作的重心。

在产能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查明长8砂体区域范围内沉积微相分布、储层特征和含油富集规律,依靠少量取心井岩心化验分析和大量开发井测井分析,走勘探开发一体化建产道路,解决好建产的地质认识与高效建产的环节问题。

1 地质特征西峰油田构造上位于陕北斜坡中部,基本形态为一个由东向西倾伏的单斜,发育着5个鼻状构造,这些鼻状构造在区域上控制了含油分布。

主力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81、长82、长72油组,主力油层长8油组埋深1700~2220m ,砂体厚度10~30m 。

长8油藏属特低渗透、高饱和、中深层的大型岩性油藏。

2 沉积微相展布211 沉积演化晚三叠世湖盆的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的(长10期)初始沉降,到加速扩张(长9~8期)和最大扩张(长7期),再到萎缩(长6~3期),最后湖盆消亡,完成湖盆从发生、发展以至消亡的沉积演化过程。

研究区位于湖盆西南地区,受湖盆演化的制约。

长10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以三角洲平原为主)及浅湖沉积体系;长9~8期,湖盆进一步发展,湖岸线向外扩张,沉积面貌有较大改观,长8期西南平凉、崇信一带发育冲积扇体系,向东至镇原演化为扇三角洲体系,研究区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长7期,为湖盆最大扩张阶段,湖水深度加大,面积扩张,出现了大面积的深湖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变窄,研究区形成较大面积的浊积体;长6期,湖盆进入萎缩阶段,并发育浊积体;长4+5期,基本继承了长6期的沉积特点;长3期,湖盆进一步萎缩,三角洲体系较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特征,长3期的另一特点是前缘河口坝砂体很发育,形成了剖6井区长33石油富集区;长2~1期,区内沼泽平原化。

西峰油田长8油藏地质研究及储层评价

西峰油田长8油藏地质研究及储层评价

[收稿日期]20050510 [作者简介]姚永朝(1971),男,1995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管理工作。

西峰油田长8油藏地质研究及储层评价 姚永朝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43402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 文志刚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434023)[摘要]从西峰地区晚三叠系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入手,进行储层评价,阐述长8储层的岩矿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成岩作用剖析了孔隙演化的利弊因素,分析了长8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描述该储层3方面的非均质性。

在对储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油藏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

客观地预测了西峰油田的开发前景,为该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西峰长8油藏;地质研究;储层评价;储量计算评价;地质认识[中图分类号]TE12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3041903 西峰油田勘探始于1974年,长8的勘探更是历经数次沉浮,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及对该地区长8沉积相、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认识的深入,长8勘探开发时机日臻成熟,并适应企业发展形势,逐步成为陇东增储上产的基石。

1 区域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是华北地台西部的主要组成部分,中生代的印支运动导致华北地台解体,加之西缘冲断带的左旋走滑,使得鄂尔多斯盆地在挤压和剪切作用下发生弯曲凹陷,于晚三叠系开始演化为大型内陆湖泊盆地。

盆地南部长期持续坳陷,形成面广水深的淡微咸水湖泊,沉积一套岩性细(泥页岩占50%以上)的湖相及三角洲相地层,厚度达1000~1500m ,富含湖生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成为延长统主要油源岩,与之拌生或接触的三角洲相砂岩体成为主要的储集岩,在剖面上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使得西峰地区成为主要的三角洲油气藏分布区[1,2]。

2 沉积演化阶段与地层划分综观晚三叠世湖盆的相序演化,自下而上记录了一大型湖盆从发生、发展至趋于消亡的历程:①长102长7期为湖盆形成发展全盛阶段;②长62长4+5期为湖盆持续稳定下沉阶段;③长32长1期为湖盆收缩至消亡阶段。

西峰油田合水地区长8储层特征研究

西峰油田合水地区长8储层特征研究
流河 道 沉 积 为 主 , 体 厚 度 1 ~ 0i, 本无 边 、 水 , 砂 0i 3 基 n n 底 属典 型 的 岩性 致
2 孔隙 度和渗 透率特 征
21 孔 隙特 征 .
密油藏 。长 8油层组是该 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位 , 主体为三角洲前
缘分流河道微相沉积 , 砂体颗粒 细, 沉积成熟度低 , 成岩成熟度高 , 均质 性强 , 属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的低渗透储层 。 长 8 岩性 以灰黑色细~ 。 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_为 主, ’ 岩屑 长石砂岩次 之, 石英含量高 , 长石 含量 低 , 填隙物成分 以方解石 和黏土 矿物 为主 , 岩
的食 品资 源 。
发现生物固氮 10年后 的今天 , 0 其机制研究又有新的重大进展。研
究认 为 。 固氮 微 生 物之 所 以具 有 固氮 能 力 , 分 子 生 物 学 角 度 上 已 探 明 , 从
是这些微生物体 内含有具特 殊催 化功能的蛋 白质——固氮酶这种生 物
在人们发现某些植物能够利用根瘤菌,形成根瘤——固氮制造 营养 物质——氨基酸和酰胺。 因此, 豆科植物不但能在贫瘠土地 上生长, 而且还 有肥 田的作用。 苜蓿 、 花生 、 洋槐 、 相思树 、 紫藤 、 赤杨、 美洲茶等植物都有这 样的特性。 研究还发现, 某些热带作物能够在叶面上长瘤 , 利用微生物固定 空气 中的氮素。松树虽不长瘤 , 但它能与根上及根周 围的微生物建立合作 关系, 因此, 它也能够在缺氮的沙土上生长。在这样的事实面前 , 人们在思 考, 动物能不能在 自己的躯体内, 按照上述已查明的固氮机理 , 自制营养物 质。 现在科学家 已经发现了这样 的例子 , 而且还是我们人类的一部分。 这个 发现被称之 为固氮机制在生物体中起作用的重大发现 。调研报告表明, 生 活在新几 内亚山区的土人 , 每天只吃一些山芋和蔬菜 , 至多再加一点豆类 和花生 。 他们一天的食料中, 蛋白质只有 2 , 2 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g 最低标 准 印 g然而 , , 他们人人都很健壮, 无论男女老少 , 都没有任何营养 不 良的症状。 这种现象引起 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 希望尽快找到原因。 最后还 是通过对当地土人进行细致的检查 , 发现他们的粪便中氮素含量超过进食 的氮量 。 这个氮素的含量“ , 差”恰恰是问题的关键点。 多出的部 分从何处来 是科学工作 者必须揭示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查找 , 竞从这些土人的肠道 中找到了固氮菌。正是这些 固氮菌在人体内固定和吸收空气 中游离的氮 素, 再合成为蛋白质 , 满足人体 的需要 。 专家们在评审这个新发现时指 出, 人们对植物利用微生物为 自己制

利用岩屑含油性现场识别西峰油田长8油层

利用岩屑含油性现场识别西峰油田长8油层

利用岩屑含油性现场识别西峰油田长8油层一、西峰油田长8油层的一般特征1、长8层沉积环境:晚三叠世沉积发育史的研究表明,西峰油田湖盆从形成、发展、全盛到萎缩,消亡变化有序,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构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

晚三叠世长6-8期,是湖盆相序发展的全盛阶段,研究地处湖盆中心,在沉积演化过程中,从湖进早期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演变为湖侵阶段的低密度浊流沉积,尔后又形成湖退期的进积型三角洲沉积,从而在纵向上构成了长6-8期的相序演化序列。

这种序列不仅反映了沉积物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的正反旋回特征,同时也决定了成藏组合的方式及油气的纵向分布特征。

从沉积相剖面可以看出,湖进早期发育了两期水进型辨状河三角洲沉积,形成了以辨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河口坝为主体的储集相带,与相伴造型的深湖-半深湖相烃源岩构成了以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深湖浊积砂体为特征的储集相带与下伏生油岩下生上储的成油组合。

本区长6—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湖盆形成、转入衰退阶段的三角洲沉积,据露头、重矿资料及地震相资料分析,物源来自西南,沉积地层厚度约300~350m。

主要含油层系长8层形成于辨状河三角洲发育期,形成的砂体厚度大、延伸远,且位于近邻长7湖相生油岩之下,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和储集场所。

2、长8储层岩性特征:长8储层砂体以灰绿、浅灰细-中粒,细粒,中-细粒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分选中等~好,圆度为次圆~圆状,胶结物为泥质,含钙质,局部以钙质为主,胶结物泥质含量高达20%以上。

纵向上砂体厚度较厚,厚度在10~30m之间,横向上砂体变化缓慢,区域性好。

3、长8储层物性特征:由岩性特征所决定,长8含油物性必然形成了其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

孔隙度变化范围为5.0~13.5%,一般为8.2~10.8%,平均为10.11%。

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08~5.34×10-3μm2,一般为0.9~2.35×10-3μm2,平均为1.41×10-3μm2,属特低渗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矿业与水利工程总第872期第1期2024年1月收稿日期:2023-07-01作者简介:刘浪(1986—),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油田开发等地质方面的生产研究。

通信作者:吴雨风(1996—),男,博士生,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及油气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刘 浪1 王 琳1 蔡永吉1 路 敏1 吴雨风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甘肃 庆阳 744100;2.长安大学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摘 要:【目的】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东部长8致密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基于多种储层特征参数进行综合研究。

【方法】采用测井曲线分析、岩石薄片观察、高压压汞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长8致密砂岩储层的沉积相标志、岩石碎屑物及填隙物特征、孔隙及物性等特征,并分析复杂成岩作用对储集砂岩致密化的影响。

【结果】研究表明:西峰东部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多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多见孔隙、压嵌-孔隙胶结及线接触,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发育,多见细-微孔细喉道或微孔细喉道型孔隙结构。

【结论】强压实作用和方解石胶结是储集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绿泥石薄膜及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8储层;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4)01-0039-06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4.01.008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8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Eastern Xifeng Area, Ordos BasinLIU Lang 1 WANG Lin 1 CAI Yongji 1 LU Min 1 WU Yufeng 2(1.No.2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Qingyang 744100,China;2.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 'an University, Xi' an 710054,China )Abstract: [Purposes ]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 8 tight reservoir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eastern Xifeng of Ordos Bas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variou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Methods ] The paper uses various analytical tests such as log curve analysis, rock sheet ob⁃servation, high-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icroscopy to ana⁃lyze the sedimentary phase signatures of the Chang 8 reservoir sandstone in the study ar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debris and filler,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diagenesis on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diagenesis 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was also discussed. [Findings ]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quality reservoir lithol⁃ogy in the Chang 8 tight reservoir in the eastern Xifeng is dominated by (medium) fine-grained rock chip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feldspathic rock chip sandstone. Pores, inlay-pore cementation and line con⁃tact are common. Residual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feldspar dissolved pores are developed, and fine-micropore fine throat or micropore fine throat pore structure is common. [Conclusions ] Compaction and calcite cement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reservoir densification, while the cementation and accountingof iron calcite, chlorite film and dissolu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Keywords: Ordos Basin; Chang 8 reservoir;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diagenesis0 引言自20世纪初,国内开始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以来,目前已超过110年[1-2]。

西峰油田自马南区长81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西峰油田自马南区长81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育 三 角 洲前 缘沉 积 亚相 ,沉积 徽 相为 水 下分 流河 道 、河 口坝 、分
图1 岩石 类 型 图
流问湾 、席状砂及远砂坝等 ,其中河 口坝分布极少。各沉积微相
具 体特 征 如表 l 。
Ⅲ相 微相 特 征
根据岩屑资料分析 ,白马南区长8 油层组主要 为细一 中粒岩
的长 石含 量 为3 2 %;石 英 含 量 为 2 9 %;岩 屑含 量 为 l 3 . 6 % ,结 构
i 错
m 砂

主 舍 |犄砂,i自f向上£粗的 韵律,发育十行
琏 状

流 前
部 有 状
成熟度偏低 ,说明距物源较近。分选中等一 好 ,磨圆度多为次棱
,发育 平 状 块披

层住
柱 间孔
长 8
长 8 -
长 石 溶O 5
(u m )
长 8
长 8 . 长 8
长 8 .
l 7
1 . 7 1 X l ( ) 一 m ,平 均 1 . 4 1 X l 0 I , r r n ,属 低孔 隙 度 和 特 低 渗透

: : : : 泥 1 点 育 措 屉 、 状 岳 秆 晏 理 1
表 1 白马 南 区 长8 段 沉 积 类型 划分
隙物 含 量 一 般 在 9 . 8 %~ 1 9 % ,平 均 1 3 . 8 %。 填 隙 物 主 要 以粘 士 矿 物 为 主 ,并 含有 少量 硅 质及 凝灰 质 。
学 术 研 讨
南 枉科 技 2 0 1 3 年第5 期
西峰 油 田自马 南 区长8 1 油层储层特征研 究
陈 昱 林④ 欧 成 华

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1储层特征研究

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1储层特征研究

为长8 和长 8 。 上下 两个亚 油层组 ; 其 中主力 长 8 亚油
层 组可进 一 步细分 为 长 8 、 长8 ~ 、 长8 ~ 、 长8 。 四个
沉 积 构造 与 结构 是 沉 积环 境 、 水 动力 条 件在 岩 石 中 的直 接 反 映 , 它 与岩 类 组 合 具 有 内在 的联 系 。 所 观察 岩 芯某 些 横 剖面 呈 透镜 体状 , 其 中砂 岩 以 中 粗砂 结 构 为 主 , 分选差 , 厚层 状 或者 块 状 , 中间不 夹 泥质 岩 , 内部 发 育有 沙纹 层 理 、 板状 交 错层 理 、 平 行 或透 镜 状层 理 ( 图1 —1 、 2 、 3 、 4 、 5 、 6 ) , 表 明该 区总 体
研究 , 有 利于指导 董志 区油气 开发

2沉积发 育特 征
上三 叠统 延长组 是在 鄂尔 多斯盆 地坳 陷持续 发 展 和稳定沉 降 过程 中堆积 的 以河 流 一湖泊相 为特 征 的 陆源 碎 屑岩 系 , 它 的发 展 和演 化基 本 上 记 录 了这 个 大 型淡水湖 盆从发 生 、 发展 到消亡 的历史 。长 8 期
第3 6 卷 第4 R ,  ̄ -
地 质 调 查 与 研 究
GE 0L 0GI C AL S URVEY AND RE S EARC H
西峰 油 田董 志 区长 8 储 层 特征 研 究
张 媛 , 唐 海 , 吕栋梁 , 王联 国 , 宁忠宏 , 李 阳静
( 1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 , 成都 6 1 0 5 0 0 ; 2 . 中国石油长庆油 田分公 司第二采油厂 , 甘肃 庆阳 7 4 5 1 0 0 ;
我国发现 的低渗透油 田数量及储量规模不断扩大 , 2 0 0 8 年提交 的新增探 明储量 中8 2 % 为低渗透 。今 后提 交的探 明石油地 贡睹 乃 以低渗透储量为主。因此 , 对低渗储层 的研究尤为重要 , 特别是基础地 质认识 , 能 为下一步油气 勘探 开发提供基础 资料 。前人 已对 董 志区沉积相 、 非均质 l 生分别进行过研究 , 但 没有对整个 储 层特征进行研究 , 认 识程度较浅 乜 。本文 主要着 眼 于董志 区储层 的构造 、 沉积相 、 岩l 生、 孔隙及锗层 内部特 征 研究 , 为 董志 区油气 勘探 开发提供依 据 。

西峰油田长8油层组成岩储集相研究

西峰油田长8油层组成岩储集相研究
石 岩 屑 砂 岩 和 岩 屑 长 石 砂 岩 为 主 , 从 石 英 ( 3 2 ~ 3 . ) 长 石 ( 7 113
(8 7 ~3 . ) 含量 可 知 ,储 层成 分成 熟度偏 低 。石英 表 面干净 ,主要是 单 晶石英 ,次生加 大普 遍 , 1. 29 ,
可 达 Ⅱ~ Ⅲ级 ,局 部 相 连 呈 再 生 胶 结 ;长 石 表 面 较 脏 , 主 要 为 斜 长 石 , 易 发 生 溶 蚀 作 用 形 成 粒 内 溶 孑 ; L 岩 屑 以中酸性 喷 出岩岩 屑及 凝灰 岩 为主 ,少量 变质 岩岩 屑 。 1 2 填 隙 物 特 征 .
填 隙物包 括粘 土杂 基 和 自生 矿物 胶结 物两类 。粘 土 杂基 ( . ~1 . ) 主要 是绿 泥石 及水 云母 , 17 44
相类型 。
[ 键 词 ] 西 峰 油 田 ;长 8油层 组 ;成 岩 储 集 相 ;孔 隙演 化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 T l 2 2 E 2. [ 献标识码]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9 5 (0 0 6 0 6— 5 0 0 7 2 2 1 )0 —0 0 0

西 峰油 田长 8油层 组储 层 岩性致 密 ,点线 接触 ,颗 粒支 撑 ,碎屑 组分 多呈 次棱 角状 ,孔 隙式 胶结 为
主 ,储 层 结 构 成 熟 度 中 等 。
1 3 1 孔 喉 特 征 ..
研 究 区储 层 孔 隙以粒 间孑 ( 5 . ) L 占 8 5 、长 石溶 孔 ( 2 . ) 占 3 5 、粒 间溶 孑 ( 1 . )为 主 ,少 L 占 12 量 岩屑 溶 孔 、晶 问 孔 、微 裂 隙 ,平 均 面孔 率 3 0 ,平 均 孑 径 5 . F ( 1 ( ) ~ ( ) 。粗 孔 隙 . L 23m 图 a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进行 过 研究 , 得 出 了不 同 的认 识 ¨ J 并 。笔 者 认为, 必须 深入分 析 沉 积微 相 特 征及 影 响 因 素才 能 摸清该 区砂 体分 布规律 , 而有效地 指导 油气勘探 。 从
1 地 质 背景
田 地囤 盆 图 三 洲 研 区 物方 名 地 角豳 究团 源 向
Vo. O No 6 13 .
De . c 2 08 0
文章编号 : 00— 64 20 )6— 0 7— 5 10 2 3 (0 8 0 06 0
西峰油 田长 8油组 沉 积相 与油气 分布 规律
司学 强 张 金 亮 ,
(.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 0 2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10 3; . 山东 青 岛 2 60 ) 6 10
历 了长 m 期一 长, 湖盆 形 成 至发 展 鼎盛 阶 段 , 期 长, . 期一长 湖盆持续 稳定下 沉 阶段 , , +期 长 期一 长 期 2 1 砂体 微相类 型 湖盆收缩 至消 亡 阶段 , 阶段 沉 积 方 向、 积 特 j各 沉
在岩 芯描述 和 分析 的基 础上 , 合 测 井 资料 和 结
体 和 河 口砂 坝 砂 体 叠 合 形成 的指 状 砂 坝砂 体 是 研 究 区最 具 特 色砂 体 类 型 , 指 状 砂 坝砂 体 、 下 分 流 河 道 砂 体 及 河 而 水
口砂 坝砂 体 共 同构 成 了研 究 区 内的 主要 油 气储 集 体 , 究成 果 为储 集相 带 的预 测 及 下 一 步 的勘 探 奠 定 了基 础 。 研 关 键 词 :鸟足 状 三 角洲 ; 下分 流 河道 ; 状 砂 坝 ; 口砂 坝 ; 积模 式 水 指 河 沉 中 图分 类号 : E 2 . T l13 文 献标 识 码 :A D I 1 .8 3ji n 10 2 3 .0 80 .1 O : 0 36 /. s.0 0— 6 4 20 .6 0 6 s
根据沉积 层序 特征 , 将该 区三 角 洲前 缘 划 分为 水 可
河 远 西峰油 田主要处 于该大 型三角洲 体 系的三 角洲 前缘 下分流河 道 、 口砂坝 、 砂坝 3个砂 体微 相 。其 中 河 f 相带( 1 。根据沉积旋回、 图 ) 地层厚度 、 辅助标志层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砂坝砂体及两者叠合 而成
厚 度一 般 5~1 厚者 可 达 2 0m, 0m。本 区较完 整 的 渡为平 行层 理细 砂岩 , 道 的顶 部 多 为小 型 水 流沙 河
图 ) 河道序列 由下 向上 依次 为 含 泥砾 粗 砂 岩段 、 型槽 纹层 理粉细 砂岩 ( 2 。水 下 分流河 道 的 自然 电位 大 状 交错层理 砂岩段 、 平行层理 砂岩 段 、 板状交 错层 理 曲线 常呈现 箱形 和 钟形 。另外 , 区还发 育 其他 类 本
等, 可将长 油层组分为长 和长; 两个砂岩组。
的指状砂坝砂体是该区主要储集砂体。
} 收 稿 目期 : 07—0 0 20 7— 4
作者简介 :司学强( 99一) 男 ( 17 , 汉族 ) 山东平原人 , , 博士 , 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方面的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认 征、 砂体 类型 和规 模 均有 差 异 。西 峰油 田属 盆 地西 砂体分布 特征 , 为该 区的湖 泊 三 角洲 为 高 建设 性 研究 区主要位 于三 角洲前 缘相 带 。 南沉积体 系 , 物 源来 自西南 方 向 , 主要 长。时期 在镇 的鸟足状 三角洲 , 原一庆 阳一带形 成 了大 型 的湖 泊 三角 洲 沉 积体 系 ,
20 0 8正
2 1 1 水下分 流河道 ..
错 层理 中粗砂 岩 , 厚度 可达 0 5— . . 2 0m; 向上 过渡 再
( )沉 积层序 特征 1
为平行 层理 中砂 岩 , 度 2~4m 不等 , 剖 开 面上 厚 在
水下分 流河 道是 三 角 洲前 缘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可见剥 离线理 。平行层 理砂 岩段上部 常 出现板 状交 水下 分流河 道整 体 为 向上 变细 的正韵 律 序 列 , 层 错层理 砂岩 , 系厚 为 0 1—0 3m不 等 , 后 又过 单 层 . . 然
第3 0卷20 0 8年来自第 6期 l 2月
西南 石油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u a o otw s P tlu nvrt( c ne& T cnlg dt n or l f uh et e o m U i s y Si c n S re ei e ehooyE io ) i
鄂尔 多斯盆地 三叠系 延长组 主要发 育 一套 内陆 湖盆沉积 的碎屑 岩 , 厚度 为 50~1 0 1 自上 而下 0 01, 2 1
可划分 为 1 0个油层 段 ( 长 至长 m ) 段 。盆 地整体 经
图 l 研 究 区位 置 及 区域 沉 积特 征 图
2 沉 积 相分 析

要 : 过 详 细的 岩 芯观 察及 测 井 曲线 分 析 , 为 西峰 油 田 长 油 层 为 河控 湖 相 三 角洲 前 缘 沉 积 。据 沉 积 层 序 特 通 认
征, 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 为水下分流河道 、 口砂 坝、 河 远砂 坝 3种砂体微相。在沉积微相垂 向和 平面沉积特 征分析基础上 , 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 , 建 并对 沉积 时期 的气候 、 地形等 因素进行 了分析 。研 究表明 , 水下分流河道砂
引 言
西峰 油 田位 于鄂 尔 多斯 盆地 西南 部 , 近年 来 是
发 现的亿 吨级大 油 田, 主 力含 油 层为 长 层 组 , 其 油
对该 含油层组 沉 积相 的认识 不仅影 响 到西 峰油 田产 能的评价 、 开发方 案的设计 , 而且 影响 到下 一步勘 探
目标 的确定 。为此 , 曾有多位 学者对 长 层组沉 积 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