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1课时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
3.2地球仪与地图(讲义)-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地球仪与地图【知识点分析】课堂导入:如果要确定中国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你可以借助于一个地球的模型一.地球仪1.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表示地球上事物的常见模型。
2.经线和纬线(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弧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2)本初子午线: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3)赤道与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经纬度的变化经度变化: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东经用E,西经用W表示,度数范围是0°-18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东西经的180°是一个共同点,所以后面不带“E”或“W”。
纬度变化:赤道(0度纬线),南纬用S,北纬用N表示,度数范围是0°-90°,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到90°,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
4.经纬网(1)含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
(2)作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用表示(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5.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西半球: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高低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二.地图1.地图的概念: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的基本“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①定义: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③比例尺的大小: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地图的适用性也不同,一般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或等于1:1000000)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小于或等于1:1000000)则反之。
地球仪和地图(第1课时)

地球仪和地图(第1课时)3.2地球仪和地图(第1课时)李康敏【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划分;3、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4、通过学习经纬网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感悟科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重难点】重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地位置的方法;难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地位置的方法。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自学p86--p881.基本概念(1)地球仪是表示的模型。
(2)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的线,也叫_______线。
所有经线呈_______形,长度都,长度约是_______。
国际上规定,通过_______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_______线,也是东西经的分界线,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经,以东的180°经线属于写出东、西经20°经线的表示法、(3)纬线是_______平行的线,呈_______形,大小_______。
赤道是_______纬线,又是_______的分界线。
纬线分_______纬和_______纬各90°。
所有的经线与纬线都相互_______(除南北极点之外)。
以南北纬30°、60°为界,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区域。
写出南、北纬30°纬线的表示法、(4)西经_______和东经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是_______的分界线。
_______以西是西半球,_______以东为东半球。
(5)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它可以准确的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2.写出下面地球仪上各部分的名称,并在南北极点和赤道标出相应的纬度3.(1)用红笔在下图中描出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线,并标出东西半球,用斜线将东半球画成阴影。
(2)从上图中找出东、西经的分布规律:4.(1)在下图中标出南北半球,并写出南北纬的分布规律:(2)在上图中用斜线画出整个低纬度区,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区打点,高纬度画小圆圈。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1.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线条,是经纬线。
连接北极和南极的线叫做子午线。
垂直于经线的线称为纬线。
纬线是一个长短不一的圆。
纬度最长的是赤道。
2.经线和纬线被画在地球仪和地图上,以便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方向。
地面上没有画经纬线。
但是,你不难看到你所在的地方的经线:在地上立一根竹竿,中午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竹竿的影子就是你所在的地方的经线。
子午线也叫子午线,因为它表示南北方向。
3.在地图上,可以通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画出一条子午线和一条垂直于子午线的平行线。
这样就可以画出无数的经线和纬线。
我们如何区分经纱和纬纱?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个经纬度取个名字,就是经纬度。
经度表示每条经线的名称,纬度表示每条纬线的名称。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5、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
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
南、北纬各有90°。
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
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
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
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
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6.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很快就崩溃了。
但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图书馆。
第一节 经纬线与经纬度(1)

经度定义: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
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本初子午线的度数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 向东和向西各分180°。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 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 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经度划分:
西经:0°经线向西至180°,用W表示。 东经:0°经线向东至180°,用E表示。 识 别——度数向右(东)增加为东经;
20°W,160°E
三、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请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400N,200W)
(200S,400E)
中纬度:
南北纬 30° ——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 30°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二.经线和经度:
经线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 的线,叫做经线,也叫 子午线。
1.形状:半圆形 2.条数:无数条 3.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4.长度: 等长
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 20°W 和160°E组
成的经线圈,在图中用不同颜色描一遍;
20OW——二娃
160OE——六姨
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北极
北极
160°E
20°W 20°W
160°E
西半球
东°E为东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小于20度在东半球,大于160度在西半球)
度数向左(西)增加为西经。
左西右东
W
E
向东越来越大,所以判断为东经。
40O E
50O E
60O E
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案:3.2地球仪和地图精选汇总

浙教版初中科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浙教版初中科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杨汛桥镇中学集体备课资料年级:七年级学科:科学课题:地球仪和地图第 1 课时主备人:袁声明每课必记课题 3.2 地球仪和地图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4、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重点难点分析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资料的收集和课件的制作。
教学拓展——环球旅行,更好的认识地球仪。
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也可以让学生绘制家里的平面图,以及自己家附近环境的平面图,强调地图的三要素。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太空拍到的照片中,我们可以七大洲,五大洋,但如果我要找一个具体的位置,我们该怎么去找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把地球做成一个模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地球”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叫做地球仪。
(发地球仪)一、认识地球仪。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可以知道自己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要认识地球仪,从认识经线和纬线开始。
1、经线和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认识他们的形状,指出南北两极,赤道,00经线和1800经线)经纬线的特点:(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专题3.2-1 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解析版)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2-1 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目录 (1) (2) (3) (4) (7)一、地球仪1.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2.经线和纬线(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作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吴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2)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具与经线垂真的线叫作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作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除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呈圆形具互相平行,长度不等。
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分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它们标注了度数,分别为经度和纬度。
国际上规定,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设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为东经度,向西到 180°经线为西经度。
将赤道的纬度定为 0°,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4.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人们可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二、半球、高低中纬度的划分1.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20°W 和 160°E 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半球。
西经 20°以东,东经 16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 20°以西,东经 160°以东为西半球。
2.划分高、中、低纬度的纬线是 30°纬线和 60°纬线。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重要提示】1)经纬线之间都是相互垂直的。
为了区分众多的经纬线,人们采用给它们标定度数的方法,就是经纬度。
在具体的题目中不一定有 0°经线和 0°纬线,那如何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呢?方法:应该根据经纬度度数的大小,往东(右)增加的为东经(E),往西(左)增加的为西经(W),往北(上)增加的为北纬(N),往南(下)增加的为南纬(S)。
3.2 地球仪和地图 课件 2022-2023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2)如果要求计算图上距离,那么计算结果一般以厘米为单位;
(3)如果要求计算实地距离,那么计算结果一般以千米或米为单位。
题型1 经纬线及半球的判断
角度1 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判断★★
典例3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甲点所在纬线为 B.乙点的纬度可能为 C.丙点位于北半球D.丁点位于低纬度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的分界线上
D
[解析] 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
知识点2 地图重点
1.地图的含义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2.常用的地图政区图、旅游图和平面示意图。
3.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1)比例尺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②计算公式:比例尺 。
知识点1 地球仪重难点
1.认识地球仪
(1)定义: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2)作用:地球仪可以直观、清楚地告诉我们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特别提醒
地球仪与地球的差别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球仪上的地轴、南北极点、经纬线和经纬度都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加上去的,在地球上实际是不存在的。
南、北纬度
赤道的纬度为 ,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 , 赤道以北的为北纬,用“ ”表示,赤道以南的为南纬,用“ ”表示
南、北极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 (写作 )和南纬 (写作 )
纬度带的划分
人们规定,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
第一节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优秀课件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N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2、纬线的特点
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 线都自成闭合的圆圈,也 称为纬线圈。
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
N
点。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
线长度相等。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学习活动二 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及特征
【自主探究】
北极
二、纬线和纬度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赤 道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地球仪和地图
第1课时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
[对应学生用书A本P30—P31]
1.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作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作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东、西半球以20°W、160°E经线为界,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1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
..的是(B)
A.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B. 地球仪再现了地球最真实的面貌
C. 地球仪是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等来表示地理事物的
D. 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
2北纬30°线的长度和北纬40°线的长度相比(B)
A. 无法比较
B. 北纬30°线长
C. 北纬40°线长
D. 一样长
3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A)
A. 逐渐增大
B. 逐渐缩小
C. 没有变化
D. 变化无规律
4下列地点中,处于低纬度的是(A)
A. 23.5°N
B. 35°S
C. 65°N
D. 68°S
5下列关于我国首都北京经纬度位置(116°E、40°N)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6下列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
7如图所示,M点的地理坐标是(D)
A. 20°W、0°
B. 20°E、20°N
C. 20°W、20°S
D. 20°E、0°
,(第7题)),(第8题))
8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经纬网图中,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它们之间相互垂直(填“垂直”或“斜交”)。
(2)该图反映了从南极上空俯瞰地球时的经纬网情况。
(3)写出A点的经纬度:45°E、60°;B点的经纬度:135°E、30°。
9回答下列问题:
(1)所有经线的形状特征是半圆,并且经线的长度特征是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为了区别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人们为经线标注了度数,这个度数称为经度。
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表示;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表示。
(第10题)
10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90°W、10°。
(2)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A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3)在地球仪上,A点和B点所在纬线的长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11根据表中四点的经纬度,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A B C D
经纬度165°W、34°S16°E、75°N170°E、32°N18°W、18°S
(1)位于东半球的是、(填字母,下同),位于西半球的是、。
(2)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
(3)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12北京时间2019年1月23日17时31分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149.13°W、55.96°N)发生了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B) A.B.C. D.
(第13题)
13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图甲是东半球
B. 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 a点的经度是110°W
D. b点的经度是120°E
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所以图甲是西半球,A错误;图中整个地球被分为8等份,相邻经线的经度差为45°,图乙是东半球,所以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B正确;丙点的经度是155°W,C错误;丁点的经度是115°E,D错误。
14下面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方格对应的实际面积最大的是(C)
,(第14题))
A. 方格①
B. 方格②
C. 方格③
D. 方格④
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相同的经度时,纬度越小,纬线越长;所有经线等长,跨越相同纬度,经线长度也相等。
图中四地所跨经纬度均为10°,因此,面积最大的是距离赤道最近的方格③。
15甲、乙均位于赤道上,甲沿120°E经线前进,乙沿60°W经线前进,下列现象中,不可
..能.发生的是(D)
A. 甲、乙相会于北极
B. 甲、乙不相会
C. 甲、乙相会于南极
D. 甲、乙分别到达对方的出发地点
沿一条经线走,只能到达南极点或北极点。
16下表记录的是某海轮的航行日期和每天中午12点的航行位置。
日期9月20日9月21日9月22日9月23日9月24日
纬度7.5°S5°S 2.5°S0° 2.5°N
经度22.5°W17.5°W15°W10°W7.5°W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经纬网格中用黑点标出这艘海轮每天中午的位置,再连接成航线。
(2)9月20日那天,海轮在南(填“南”或“北”)半球。
,(第16题)),(第17题))
17读地球仪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线①的经度为10°,③的经度为70°。
(2)A点的经纬度是70°E、60°,西经19°属于东半球。
(3)图中纬线与的长短关系是>,经线与的长短关系是=。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为什么?
【解】不能,从A点向北走只能到北极。
能,从A点一直向西可以绕地球一圈后到达B 点。
18仔细观察地球仪,说说为什么人们不选择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而选择西经20°和东经160°线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解】如果选择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那么会将英国等许多国家划分在两个半球上,这样会造成很多不便,而西经20°和东经160°经过的多为海洋,因此选择西经20°和东经160°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9一位中国小朋友在放暑假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位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经度116°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他们按照这个经纬度位置能聚到一起吗?
【解】中国小朋友信中写的地理坐标没有写明东、西经和南、北纬,这样会聚的地点可能有4个,即(116°E、40°N)、(116°E、40°S)、(116°W、40°N)、(116°W、40°S),因此他们聚到一起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