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魔术香蕉》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说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

教具准备:1. 图片或绘本《魔术香蕉》2. 遮挡物(如布匹)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为幼儿播放一段魔术表演视频,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视频中的魔术表演。

2.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或绘本《魔术香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绘本封面,并提问:- 图片或绘本封面是什么?- 你知道魔术是什么吗?- 你认为这本书会讲些什么故事?3. 故事展示: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故事《魔术香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述。

故事讲述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一些细节和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语言活动:a. 提问练习:教师出示绘本中的图片,逐个提问幼儿有关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魔术师用魔法把香蕉变成什么了?”,鼓励幼儿用简单的句子回答问题。

b. 角色扮演:教师选择故事中的角色,邀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情节展示魔术表演。

鼓励幼儿使用英语表达角色的对话和动作。

5. 创意发散:a. 魔术设计: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魔术师,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魔术?请幼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b. 绘画创作:教师提供纸张和绘画工具,鼓励幼儿绘制自己设计的魔术道具或场景,同时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英文标注绘画内容。

6. 教学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幼儿通过故事和活动学到了什么。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英语回答问题。

7. 课后延伸:让幼儿回家和家人分享故事《魔术香蕉》,并鼓励幼儿跟家人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练习使用英语讲述故事的关键情节。

会变魔术的香蕉语言教案

会变魔术的香蕉语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会变魔术的香蕉语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香蕉这种水果,知道它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2. 利用香蕉进行创意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力。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准备教具:1. 香蕉若干根。

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投影仪或白板。

环境:1. 室内活动场地。

2. 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香蕉,引导学生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引发学生对香蕉的兴趣。

Step 2:探究(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香蕉的其他特点,如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Step 3:实践(10分钟)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香蕉和彩纸等材料进行创意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Step 4:展示(5分钟)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身边的香蕉,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教学延伸活动:香蕉品尝会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香蕉的品种和口感差异。

2. 培养学生品尝和欣赏食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品种的香蕉,如大蕉、香吉士、熟透的普通香蕉等。

2. 提供水果刀、盘子等工具。

活动过程:Step 1:教师介绍不同品种的香蕉,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

Step 2:学生分组品尝不同品种的香蕉,用词语描述它们的口感和味道。

语言教案香蕉变魔术

语言教案香蕉变魔术

香蕉变魔术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运用“香蕉变魔术”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香蕉变魔术的简单原理。

3. 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香蕉、魔术、消失、出现等。

2. 句子学习:这是香蕉,变成了魔术,看,它消失了!看,它又出现了!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个香蕉,引导学生说出香蕉的名称,提问:“如果香蕉变成了魔术,会怎么样呢?”2. 教师演示:教师将香蕉藏起来,让学生猜猜香蕉去哪里了,接着教师再将香蕉拿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香蕉的“消失”和“出现”。

3.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进行香蕉变魔术的演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4.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的词汇和句子,并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交流,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

五、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香蕉能够变魔术?让学生了解到香蕉变魔术的原理。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香蕉变魔术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创作香蕉变魔术的小故事。

六、教学材料:香蕉若干魔术道具(如帽子、手套等)教学卡片(包含词汇和句子)计时器记录表格七、教学活动:1. 魔术表演:教师穿着魔术师服装,使用魔术道具和香蕉进行一场小型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猜测魔术的奥秘。

2. 词汇抢答: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学生快速举手回答卡片上的词汇,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小段香蕉作为奖励。

3. 句子构建: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结构,如“The banana _______.”,学生需要用正确的词汇填空,并大声说出来。

4. 香蕉魔术挑战:学生分组,每组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香蕉魔术,并在全班面前表演,其他学生猜测魔术的原理。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魔术香蕉的故事情节。

2.学习单词banana、magic、hat,并能熟练使用。

3.培养幼儿对魔法和奇妙事物的兴趣。

教学材料
1.故事书《魔术香蕉》。

2.黑板、彩色粉笔。

3.魔术道具:香蕉、黑色斗篷、魔术帽子。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进
(1)学生认真观察黑板上的单词banana,出示一个香蕉,引导幼儿确认单词banana的意思。

(2)出示道具上描述出场人物的特点,向幼儿介绍魔法师的形象,以此引入魔法的概念。

2. 教师讲授
(1)通过讲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2)老师讲述魔法师与小兔子的交流,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人物之间的对话内容和交流方式。

(3)讲述魔术香蕉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描述故事中发生的奇妙事情。

3. 合作探究
(1)在教师和小朋友的合作下,使用魔术帽子和魔法斗篷进行魔术表演。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模仿角色扮演,深化对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结导出
通过回答提问,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词汇、故事情节和角色信息的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词汇导入、故事讲解、魔术表演、角色扮演等,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体验英语语言文化,了解魔法的概念,并培养对奇妙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孩子们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会变魔术的香蕉语言教案

会变魔术的香蕉语言教案

会变魔术的香蕉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香蕉这种水果,知道香蕉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感恩之心,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香蕉的变化,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香蕉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香蕉的生长环境、过程以及成熟后的样子。

2. 香蕉的营养成分:介绍香蕉的营养价值,让学生知道吃香蕉的好处。

3. 香蕉的魔术变化:观察香蕉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等。

4. 描述香蕉的变化:让学生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香蕉,让学生观察和实验。

2. 准备PPT或教学图片,展示香蕉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香蕉会有魔术般的变化。

2. 展示PPT或教学图片,让学生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

3. 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香蕉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等。

4. 描述香蕉的变化:让学生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过程,并录制下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蕉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香蕉变化过程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4. 学生对食物的感恩之心以及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的情况。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香蕉的变化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香蕉,通过表演形式展示香蕉的变化过程,增加课堂趣味性。

3.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香蕉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描述香蕉的变化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拓展:1. 香蕉的加工产品:介绍香蕉可以制作的各种加工产品,如香蕉片、香蕉冰淇淋等,让学生了解香蕉的多样化用途。

2. 香蕉的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香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在某些地区香蕉象征着财富和幸福。

八、教学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香蕉,记录其变化过程,并和家长一起讨论。

托班语言教案:变魔术的香蕉(2篇)

托班语言教案:变魔术的香蕉(2篇)

托班语言教案:变魔术的香蕉【活动目标】1、发展了思维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2、引导了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3、培养了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实物:大香蕉若干。

2、方纸盒1个;毛巾若干;录音机。

3、场地:铺设地毯,师幼围坐一起。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因为托班幼儿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不超过10分钟,所以教师应开门见山地直导入课题。

而下面则是以“吃”为兴趣引线,让幼儿不知不觉进入活动。

教师出示作神秘状,让幼儿猜:里面有一样好吃的东西,样子是长长的,皮是黄黄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是什么?幼儿一听到是好吃的,便认真起来,有几个幼儿猜到说:“是香蕉”。

(让幼儿回忆了感性经验)二、拿出香蕉,启发想象,鼓励用动作展现。

教师说:“香蕉会变戏法,你们信不信?”(用疑问、用游戏的口吻再次打开幼儿兴趣的闸门。

)1、教师面带微笑,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弯腰状)看,香蕉开始变戏法了,小朋友们说像什么呢?幼儿:像小桥、像月亮。

(师竖起大拇指夸赞)2、师面带神奇色,轻轻把香蕉呈现。

(躺状)再看,香蕉又变戏法了,这次又像什么呢?幼儿:(这次说的很多)像小床、像小船、像滑梯、像摇马。

(十分离奇的有)像挖土机、像虫子。

(对特别离奇的回答,教师鼓励幼儿鼓掌表扬。

)鼓励:请小朋友自己做挖土机挖土看,做大虫子爬行。

(此时,幼儿会在自由创造中尽情地用动作表演,满足了表演欲。

)3、教师面带惊讶,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垂状)说:香蕉真会变戏法(鼓励幼儿鼓掌对“香蕉”表示表扬)。

这样子看,又像什么?幼儿:(七嘴八舌说开了)教师把手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此刻便开始回答。

有的说:“像机器人”、“像大刀”。

提醒:教师把香蕉放在嘴与耳之间笑着不做声。

幼儿:(大声地说)像电话、像我爸爸的手机。

鼓励:请幼儿跟老师来通电话吧。

因为幼儿刚说完电话,就有几个好动幼儿马上做打电话形情,于是,教师就随即进行“打电话”动作和幼儿通起“话”。

可见,教师应根据幼儿表现情况灵活调节活动,这样,既稳定幼儿易乱的情绪,又让幼儿获得行动上的满足。

香蕉变魔术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

香蕉变魔术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

香蕉变魔术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香蕉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认识香蕉的外貌特征和味道。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香蕉的变化。

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过程。

1.3 教学资源:香蕉若干根。

实验材料(如刀具、碗、杯子等)。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1.4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香蕉的主题,展示香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香蕉的外貌特征。

主体活动: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变化过程,进行实验,观察香蕉的变化,并用语言描述。

第二章:教学活动一:香蕉外貌观察2.1 教学目标: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外貌特征,提高观察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外貌。

2.2 教学内容:观察香蕉的外貌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外貌特征。

2.3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香蕉图片,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外貌特征。

实践:让幼儿亲自观察香蕉,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外貌特征。

第三章:教学活动二:香蕉味道体验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品尝香蕉的味道,提高味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味道。

3.2 教学内容:品尝香蕉的味道,感知香蕉的甜味和口感。

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味道。

3.3 教学过程:引入:让幼儿观察香蕉,激发对香蕉味道的好奇心。

实践:让幼儿品尝香蕉,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味道。

第四章:教学活动三:香蕉变化实验4.1 教学目标: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变化过程,提高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进行香蕉变化实验,观察香蕉的变化过程。

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过程。

4.3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香蕉图片,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外貌特征。

实践:让幼儿进行香蕉变化实验,观察香蕉的变化过程,并用语言描述。

第五章:教学活动四:香蕉魔术表演5.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魔术表演的方式,展示对香蕉的理解和创造力。

香蕉变魔术幼儿园托班教案

香蕉变魔术幼儿园托班教案

香蕉变魔术幼儿园托班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了解香蕉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将香蕉进行简单的变化。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食欲。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香蕉、盘子、刀具、模具、装饰品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合幼儿活动的空间。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2 演示:教师用刀具将香蕉切成小块,用模具将香蕉变成各种有趣的形状。

3.3 操作: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指导幼儿使用刀具和模具将香蕉进行变化。

3.4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香蕉魔术,互相欣赏、交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香蕉制作自己喜欢的造型。

4.2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香蕉魔术。

4.3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香蕉魔术作品装饰在教室内,营造温馨的氛围。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5.2 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5.3 反思:教师总结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香蕉,了解香蕉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6.2 教学难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将香蕉进行简单的变化。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香蕉的变化过程。

7.2 实践操作法: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7.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八章:安全注意事项8.1 确保幼儿在使用刀具时,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防止意外发生。

8.2 提醒幼儿注意香蕉的形状和大小,避免误吞。

8.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密切观察,确保幼儿的安全。

第九章:教学评价9.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魔术香蕉》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发展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香蕉若干。

2.地垫。

3.方纸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做神秘状态:“这个盒子里面有一个好吃的,样子是长长的,皮是黄黄的,拔下皮来就能吃。

是什么东西呢?”
(二)拿出香蕉,启发想象,鼓励幼儿用动作展现
师:“这个香蕉会变魔术,你们信不信?”
1.面带微笑,轻轻把香蕉呈现。

(香蕉弯腰状)
师:“香蕉开始变魔术了,这样看,香蕉像什么?” 幼:“像月亮。


2.轻轻把香蕉呈现。

(躺状)
师:“香蕉又变魔术了,这样看,像什么?” 幼:“像小船,像小床。


3.把香蕉放在耳朵边。

(打电话的样子)
师:“这样看,又像什么呢?” 幼:“像我爸爸(妈妈)的电话。


4.把香蕉放在鼻子前。

师:“这样像什么呢?” 幼:“像大象的鼻子。


(三)与幼儿分享食物
1.分享前让幼儿洗手,并擦净。

分享过程中告诉幼儿有好吃的东西要和大
家一起分享,分享完后,教育幼儿把果皮放在指定的盘子里。

2.让幼儿尝试自己扒香蕉皮,对不会的幼儿加以帮助。

让幼儿在自己的尝
试中获得成功。

3.在分享过程中,让幼儿边吃边说:“好吃,好吃,香蕉又变小了。

”让幼
儿在吃香蕉的过程中,感受香蕉的整体、部分、变小、没有的过程。

(四)与幼儿一起整理果皮
(五)活动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