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含答案)

合集下载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附答案)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附答案)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附答案)一、A1、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成分是A、槲皮素B、麻黄碱C、芦丁D、杜鹃素E、橙皮苷2、盐酸-镁粉反应呈粉红色,加热后变为玫瑰红色,与三氯化铁反应呈草绿色的是A、黄芩苷B、木樨草素C、大豆素D、杜鹃素E、金丝桃苷3、下列化合物碱液加酸酸化后由红色变为无色的是A、芹菜素B、槲皮素C、橙皮苷D、葛根素E、儿茶素4、槲皮素属于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二氢黄酮醇E、查耳酮5、中成药“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主要成分是A、葛根素B、芦丁C、黄芩苷D、黄芩素E、橙皮苷6、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水解后生成黄芩素,易被氧化为醌类而显绿色,有效成分被破坏,质量随之降低。

是由于结构中有A、邻三羟基B、邻二羟基C、糖基D、羧基E、甲氧基7、《中国药典》要求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含量不少于A、0.20%B、0.30%C、0.40%D、0.25%E、0.50%8、黄芪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是A、多糖类B、氨基酸C、黄芪甲苷D、黄芪乙素E、黄酮类成分9、属于甘草皂苷苷元的是A、乌索酸B、熊果酸C、甘草次酸D、甘草酸E、齐墩果酸10、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甘草次酸类型是A、8-αH型B、18-αH型C、16-αH型D、18-βH型E、8-βH型11、人参二醇型(A型)皂苷的苷元是A、20(S)-原人参二醇B、20(R)-原人参二醇C、20(S)-人参二醇D、20(R)-人参三醇E、20(S)-人参三醇12、来源于菊科,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类的是A、柴胡B、莪术C、商陆D、肉桂E、艾叶13、薄荷的主要挥发油成分是A、薄荷醇B、薄荷酮C、醋酸薄荷酯D、桉油精E、柠檬烯14、穿心莲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新穿心莲内酯B、脱水穿心莲内酯C、去氧穿心莲内酯D、穿心莲乙素E、穿心莲甲素15、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呈阳性的是A、查尔酮B、花色素C、二氢黄酮D、异黄酮E、多糖16、黄酮类化合物显酸性是因为结构中含有A、苯甲酰系统B、酚羟基C、γ吡喃酮上的醚氧原子D、苯环(B环)E、桂皮酰系统17、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中是否有A、交叉共轭体系B、酚羟基C、色原酮D、酮基E、苯环18、溶于石油醚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槲皮素B、黄芩苷C、芹菜素D、葛根素E、5,6,7,8,3’,4’-六甲氧基黄酮19、本身无色但在碱液中显橙色至黄色的是A、异黄酮B、黄酮C、花色素D、查耳酮E、二氢黄酮20、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A、2’-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7,4′-二羟基黄酮D、8-羟基黄酮E、5-羟基黄酮二、B1、A.橙皮苷B.大豆素C.芦丁D.黄芩苷E.金丝桃苷<1> 、属于苷元的是A B C D E<2> 、能与四氢硼钠反应呈紫色的是A B C D E<3> 、槐花中的有效成分是A B C D E2、A.槐花B.银杏叶C.满山红D.陈皮E.黄芩<1> 、含有黄酮和萜类内酯的中药是A B C D E<2> 、含有芦丁的中药是A B C D E<3> 、含有橙皮苷的中药是A B C D E3、A.0.4%B.0.5%C.0.6%D.0.25%E.0.35%<1> 、《中国药典》要求银杏叶中的总黄酮醇苷不少于A B C D E<2> 、《中国药典》要求银杏叶中的萜类内酯不少于A B C D E4、A.柴胡皂苷b4B.柴胡皂苷b1C.柴胡皂苷gD.柴胡皂苷dE.柴胡皂苷f<1> 、Ⅰ型柴胡皂苷A B C D E<2> 、Ⅱ型柴胡皂苷A B C D E<3> 、Ⅲ型柴胡皂苷A B C D E<4> 、Ⅳ型柴胡皂苷A B C D E5、A.Ⅱ型柴胡皂苷B.Ⅲ型柴胡皂苷C.Ⅳ型柴胡皂苷D.V型柴胡皂苷E.I型柴胡皂苷<1> 、柴胡皂苷b3是A B C D E<2> 、柴胡皂苷b2是A B C D E<3> 、柴胡皂苷a是A B C D E<4> 、柴胡皂苷c是A B C D E6、A.20(S)-原人参二醇B.20(S)-原人参三醇C.人参二醇D.20(R)-原人参三醇E.20(R)-原人参二醇以下皂苷的真正苷元。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挥发油的提取方法采用的是A.回流提取法B.浸渍法C.渗漉法D.连续回流提取法E.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E历年考点【配伍选择题】A.连续回流提取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升华法E.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提取的方法是遇热易破坏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是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的方法是『正确答案』EBA历年考点【多项选择题】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有A.浸渍法B.结晶法C.凝胶色谱法D.水蒸气蒸馏法E.煎煮法『正确答案』ADE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分离原理主要为氢键缔和的吸附剂是A.活性炭B.聚酰胺C.硅藻土D.氧化铝E.反向硅胶『正确答案』B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宜用碱水提取,加酸调制酸性后可沉淀析出的成分是A.皂苷类B.黄酮类C.生物碱类D.挥发油类E.木脂素类『正确答案』B历年考点【配伍选择题】A.凝胶色谱法B.离子交换色谱法C.分馏法D.大孔吸附树脂法E.结晶法根据分子量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主要根据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根据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正确答案』ABC历年考点【配伍选择题】A.IRB.UVC.MSD.NMRE.DEPT判断化合物有无共轭结构的是判断化合物分子量的是『正确答案』BC历年考点【多项选择题】可以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有A.均一的晶型B.均匀的色泽C.熔点熔距D.色谱行为E.高效液相色谱『正确答案』ABCDE历年考点【多项选择题】中药中有机化合物鉴定的常用方法有A.质谱B.紫外光谱C.红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E.高效液相色谱『正确答案』ABCD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植物体内大多数生物碱存在的形式是A.游离状态B.无机酸盐C.络合物D.有机酸盐E.内盐状态『正确答案』D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含有酚羟基,可溶于氢氧化钠的生物碱是A.东莨菪碱B.苦参碱C.士的宁D.槟榔次碱E.吗啡『正确答案』E历年考点【配伍选择题】A.莨菪碱B.苦参碱C.麻黄碱D.去甲乌药碱E.汉防己甲素具有有机胺类结构的生物碱是具有双稠哌啶类结构的生物碱是『正确答案』CB历年考点【配伍选择题】A.药根碱B.麻黄碱C.咖啡因D.长春碱E.烟碱液态的生物碱是可以升华的生物碱是具有颜色的生物碱是『正确答案』ECA历年考点【多项选择题】关于生物碱的性质,下列正确的是A.生物碱多为固体结晶或粉末B.生物碱多数具有颜色C.生物碱多不溶于水D.生物碱多具有旋光性E.生物碱盐多溶于水『正确答案』ACDE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生物碱pKa值表示的是A.生物碱的熔点高低B.生物碱的溶解度大小C.生物碱的沸点高低D.生物碱的碱性强弱E.生物碱的折光率大小『正确答案』D历年考点【多项选择题】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有A.氮原子杂化方式B.诱导效应C.共轭效应D.空间效应E.氢键效应『正确答案』ABCDE历年考点【多项选择题】能够和碘化铋钾生成沉淀的是A.生物碱B.黄酮C.鞣质D.蛋白质E.强心苷『正确答案』ACD历年考点【最佳选择题】所含成分属于萜类的动物药是A.斑蝥B.水蛭C.麝香D.牛黄E.熊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斑蝥中主要含单萜类成分:斑蝥素。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9年真题-(1)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9年真题-(1)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9年真题-(1)一、最佳选择题1. 五味理论认为,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的味(江南博哥)是A.辛B.甘C.酸D.苦E.咸正确答案:C[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五味的不良反应。

[解析]2. 在七情配伍中,半夏与生姜同用的配伍关系是A.单行B.相须C.相使D.相畏E.相反正确答案:D[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七情配伍。

[解析]3. 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是A.麦冬B.甘草C.木香D.泽泻E.当归正确答案:C[考点] 本题考查的中药的道地药材。

[解析] 麦冬为川药,甘草为关药,木香为云药,泽泻为华南药,当归为西北药。

4. 提取莪术挥发油常用的方法是A.浸渍法B.渗漉法C.超声提取法D.加热回流法E.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E[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解析]5. 某女,40岁,按甘草附子汤的组方取药,药师嘱其所用制附子应先煎,之后与他药共煎。

制附子先煎的目的是A.长时间煎煮可提高乌头碱的溶出量B.制附子中的化学成分水溶性差,需要长时间溶解C.长时间煎煮促使制附子中生物碱与有机酸成盐,有利于溶出D.长时间煎煮会促使制附子中苯甲酸与生物碱结合成酯,有利于吸收E.制附子中的二萜双酯型生物碱有很强的毒性,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毒性正确答案:E[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碱的常用中药。

[解析] 附子为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二萜双酯类生物碱。

乌头碱在碱水中加热,或直接浸泡于水中加热,或不加热仅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都可水解酯基,水解后生成的单酯型生物碱为乌头次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为乌头原碱。

单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小于双酯型生物碱,而醇胺型生物碱几乎无毒性,但它们均不减低原双酯型生物碱的疗效。

这就是附子经水浸、加热等炮制后毒性变小的化学原理。

6. 燀法炮制苦杏仁可防止苦杏仁苷发生A.加成反应B.消除反应C.甲基化反应D.乙酰化反应E.酶水解反应正确答案:E[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炮制。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试卷6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试卷6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试卷6(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3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木脂素类多数是游离的,也有少量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由于较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或开始析出时呈树脂状,故称为木脂素。

(分数:4.00)(1).下列关于木脂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多数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新木脂素除外)B.多数无挥发性,少数能升华,如去甲二氢愈创酸C.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常含醇羟基、酚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及内脂环等官能团,具有这些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D.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三氯甲烷、乙醚、乙醇等E.与糖结合成苷者水溶性减小,并不易被酶或酸水解√解析:(2).主要含有木脂素成分的中药( )。

(分数:2.00)A.五味子√B.三七C.薄荷D.人参E.柴胡解析:二、 X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为香豆素类( )。

(分数:2.00)A.秦皮√B.大黄C.前胡√D.马兜铃E.补骨脂√解析:2.在《中国药典》中,秦皮的含量测定成分为( )。

(分数:2.00)A.总香豆素B.秦皮乙素√C.秦皮甲素√D.总多糖E.秦皮丙素解析: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含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总量不得少于1.0%。

3.《中国药典》中补骨脂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

(分数:2.00)A.补骨脂次素B.异补骨脂素√C.补骨脂素√D.七叶内酯E.七叶苷解析: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4.在《中国药典》中,连翘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

(分数:2.00)A.连翘酯苷A √B.罗汉松脂素C.连翘脂素BD.连翘苷√E.松脂素解析: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经典试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经典试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

2019 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经典试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一、最正确选择题1、以下对于连续回流提取法的特色,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或温热 (60 ~80%)条件,合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固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停向粉碎中药材中增添新鲜溶剂,耗费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易,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合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弊端是对热不稳固成分不合用,溶剂耗费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但此法耗时较长2、以下对于煎煮法的特色,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或温热 (60 ~80℃) 条件,合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固或含大批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停向粉碎中药材中增添新鲜溶剂,耗费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易,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合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弊端是对热不稳固成分不合用,溶剂耗费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长处省溶剂,操作简单,弊端耗时较长3、糖苷、氨基酸等类成分易溶于A、水及含水醇B、三氯甲烷、乙醚等C、石油醚D、碱水溶液E、酸水溶液4、溶剂法提取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芬芳类化合物宜采用A、水及含水醇B、三氯甲烷、乙醚等C、石油醚D、碱水溶液E、酸水溶液5、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物质用水充足洗脱后,再用丙酮洗脱,被丙酮洗下的物质是A、单糖B、鞣质C、多糖D、中性亲脂性成分E、氨基酸6、两相溶剂萃取法分别混淆物中各组分的原理包含A、各组分的构造种类不一样B、各组分的分派系数不一样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一样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E、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小7、一般状况下,各样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可大概摆列成以下次序A、水→甲醇→丙酮→甲酰胺→氢氧化钠水溶液→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B、甲醇→水→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C、甲醇→尿素水溶液→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水D、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E、水→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氢氧化钠水溶液→尿素水溶液8、中药可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在于其含有A、水溶性成分B、有效成分C、氨基酸类成分D、多糖类成分E、脂溶性成分9、聚酰胺色谱最合用于哪一种物质的分别A、甾醇类B、强心苷类C、皂苷类D、生物碱类E、黄酮类10、吸附柱色谱的溶剂系统可经过TLC进行挑选 Rf 值需切合A、0.1 ~0.2B、0.3 ~0.4C、0.2 ~0.3D、0.4 ~0.5E、0.5 ~0.611、吸附剂和待分其余化合物之间的吸附强弱及先后次序都大概按照A、极性差异大者易于吸附B、相像者不易吸附C、极性差异小者不易吸附D、相像者易于吸附E、相像者相溶最正确选择题答案1、【正确答案】E【答案分析】连续回流提取法填补了回流提取法中溶剂耗费量大,操作麻烦的不足,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来达成本法操作。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预习题(有答案):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预习题(有答案):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预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最佳选择题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A.石油醚B.氯仿C.水D.乙酸乙酯E.乙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察常用溶剂极性顺序:水 > 甲醇 > 乙醇 > 丙酮 > 正丁醇 > 乙酸乙酯 > 乙醚 > 氯仿 > 苯 > 四氯化碳 > 石油醚最佳选择题常用重结晶溶剂极性最大的是:A.水B.甲醇C.丙酮D.四氯化碳E.石油醚『正确答案』A配伍选择题A.水B.甲醇C.乙醇D.乙酸乙酯E.石油醚1.对多糖溶解度最大的溶剂是『正确答案』A2.脱脂常用的溶剂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考察溶剂与中药成分“相似相溶”原理。

多项选择题与极性有关的概念有A.偶极矩B.比旋光度C.极化度D.介电常数E.折光率『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考察极性相关因素配伍选择题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连续回流提取法1.不加热而浸出效率较高的是『正确答案』B2.以水为溶剂加热提取的是『正确答案』C3.有机溶剂用量少而提取效率高的是『正确答案』E4.自中药中提取含挥发性成分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正确答案』C5.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单的方法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最佳选择题浸渍法宜选用的温度是A.常温B.高温C.超高温D.低温E.超低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察浸渍法适用温度。

通常为常温或温热(60~80℃)。

浸渍法、渗漉法为冷提法;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为热提法。

对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有效成分常选用的提取方法是A.浸渍法B.水蒸气蒸馏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升华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察不同提取方法的适用范围。

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在加热条件下易被溶出,不利于过滤;用煎煮法提取时易糊化。

最佳选择题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A.水B.甲醇C.二氧化碳D.三氧化二铝E.二氧化硅『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适用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需满足的条件A.挥发性B.水不溶性C.升华性D.耐热性E.旋光性『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历年分值范围28 - 30分)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①结构特点;②理化性质;③提取分离方法;④结构鉴定;⑤生物合成途径;⑥生物活性等。

第一节绪论【要点提示】1.常用溶剂的极性。

2.不同提取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3-不同分离方法的原理。

4.不同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栽体性质及适用范围。

5.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生物碱、有机酸、苯丙素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甾体皂苷、强心苷和鞣质等。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如多糖、蛋白质、鞣质、色素、树脂、油脂和蜡、无机盐等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无效成分。

二、中药化学成分理化性质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包括:性状、挥发性、旋光件、水中溶解性、有机溶剂中溶解性、酸性、碱性、荧光性质、发泡性、溶血性、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水解反应、酶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1.常用的溶剂2.选择溶剂的原则:相似相溶溶剂 溶解成分水无机酸盐、有机酸靛、生物碱敌、糖、氨基酸、蛋臼质、球类乙醇(甲醇)除蛋白质、多糖以外的各种成分 乙酸己醮、三氯甲烷、乙醚、苯 游离的生物碱、苷元、萜和挥发油 石油醚油脂、蜡3.常用提取法的比较方法提取装置 是否加热 所用溶剂 提取效率 适用范围和特点浸渍法带盖容器 不加热水或醇 +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渗漉法 渗漉简不加热 水或醇++煎煮法 砂锅 加热 水 +++ 成分遇热稳定及不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回流提取法回流装置加热有机溶剂+++遇热稳定的成分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加热有机溶剂++++遇热稳定的成分,节省溶剂,时间长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装置加热水具有挥发性、水不溶性、热稳定性的成分升华法升华装置加热升华性成分4.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模拟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模拟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X型题 3. B1型题 4. A1型题A.莨菪碱B.苦参碱C.麻黄碱D.去甲乌药碱E.汉防己甲素1.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有机胺类生物碱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2.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3.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生物碱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4.下面属于何首乌的药理活性的是( )。

A.降血脂B.抗动脉粥样硬化C.抗菌D.润肠通便E.减轻心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正确答案: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何首乌的药理活性。

何首乌属于蒽醌类,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润肠通便等药理作用,减轻心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丹参的药理活性。

知识模块: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A.大孔树脂吸附B.膜分离法C.结晶与重结晶D.分馏法E.离子交换法5.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的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6.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A.七叶内酯B.细辛脂素C.迷迭香酸D.异补骨脂素E.白花前胡甲素7.秦皮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8.肿节风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A.乌苏烷型B.黄酮苷C.三萜皂苷D.甾体皂苷E.达玛烷型9.甘草酸的结构类型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10.甘草苷的结构类型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章节练习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含答案)一、A1、聚酰胺色谱最适用于哪种物质的分离A、甾醇类B、强心苷类C、皂苷类D、生物碱类E、黄酮类2、吸附剂和待分离的化合物之间的吸附强弱及先后顺序都大体遵循A、极性差别大者易于吸附B、相似者不易吸附C、极性差别小者不易吸附D、相似者易于吸附E、相似者相溶3、硅胶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色谱时其为A、非极性吸附剂B、极性吸附剂C、两性吸附剂D、化学吸附剂E、半化学吸附剂4、以下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是A、连续回流法B、水蒸气蒸馏法C、升华法D、分馏法E、煎煮法5、在水中不溶但可膨胀的分离材料是A、葡聚糖凝胶B、氧化铝C、硅胶D、透析膜E、活性炭6、离子交换法分离原理为A、根据物质在豫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7、液-液色谱法分离原理为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8、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是A、无机盐B、树脂C、蛋白质D、叶绿素E、多糖9、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物质用水充分洗脱后,再用丙酮洗脱,被丙酮洗下的物质是A、单糖B、鞣质C、多糖D、中性亲脂性成分E、氨基酸10、判断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A、膜过滤法B、显色反应C、HPLCD、溶解度测定E、液液萃取11、以下哪种方式可以用于判断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共轭体系A、13C—NMRB、IRC、UVD、MSE、1H—NMR12、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化合物中质子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可采用A、红外光谱B、紫外光谱C、质谱D、核磁共振谱E、旋光谱13、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分子量,求算分子式可采用A、红外光谱B、紫外光谱C、质谱D、核磁共振谱E、旋光谱14、下列属于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是A、生物碱B、强心苷C、有机酸D、皂苷E、鞣质15、不宜用煎煮法提取中药化学成分的是A、挥发油B、皂苷C、黄酮苷D、多糖E、蒽醌苷16、对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有效成分常选用的提取方法是A、浸渍法B、水蒸气蒸馏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升华法17、水蒸气蒸馏法的适用范围A、适用于酸性成分提取B、适用于碱性成分提取C、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D、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E、适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18、下列关于连续回流提取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但此法耗时较长19、下列关于渗漉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20、樟木中的樟脑的提取方法是A、回流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C、渗漉法D、煎煮法E、升华法二、B1、A.膜分离法B.聚酰胺色谱法C.硅胶柱色谱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分馏法<1> 、根据氢键吸附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A B C D E<2> 、根据解离程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是A B C D E<3> 、根据沸点高低分离物质的方法是A B C D E2、A.水提醇沉法B.醇提醚沉法C.醇提丙酮法D.醇提水沉法E.酸碱中和法<1> 、沉淀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A B C D E<2> 、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A B C D E3、A.-SO3HB.-COOHC.-N+(CH3)3Cl-D.-NH2E.RP-18<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基团是A B C D E<2>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基团是A B C D E4、A.IRB.UVC.MSD.1H-NMRE.13C-NMR<1> 、可以通过化学位移(δ)、谱线的积分面积以及裂分情况(重峰数及偶合常数J)提供分子中质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的是A B C D E<2> 、用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共轭体系的是A B C D E<3> 、用于判断分子结构中特征官能团的是A B C D E<4> 、可以用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公式的是A B C D E5、A.二氧化硅B.二氧化碳C.活性炭D.氯仿E.乙醇<1> 、最为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A B C D E<2> 、常用的极性溶剂是A B C D E<3> 、常用的脱色剂是A B C D E6、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连续回流提取法<1> 、不加热而浸出效率较高的是A B C D E<2> 、以水为溶剂加热提取的是A B C D E<3> 、有机溶剂用量少而提取效率高的是A B C D E<4> 、自中药中提取含挥发性成分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 B C D E<5> 、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单的方法是A B C D E7、A.士的宁B.小檗碱C.氧化苦参碱D.莨菪碱E.麻黄碱<1> 、马钱子中药含的生物碱是A B C D E<2> 、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A B C D E<3> 、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是A B C D E<4> 、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是A B C D E8、A.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作用B.抗菌、抗病毒作用C.镇静、麻醉作用D.降血糖作用E.消肿利尿、抗肿瘤作用<1> 、东莨菪碱与莨菪碱所不同的生物活性是A B C D E<2> 、苦参碱具有A B C D E<3> 、小檗碱具有A B C D E<4> 、麻黄碱具有A B C D E9、A.樟柳碱B.山莨菪碱C.小檗碱D.麻黄碱E.莨菪碱<1> 、加氢氧化钠使成强碱性,再加丙酮生成黄色结晶,遇漂白粉可变为樱红色A B C D E<2> 、与常见的生物碱沉淀剂不产生常见的沉淀反应,但遇二硫化碳-硫酸铜或硫酸铜,再加NaOH分别产生棕色和蓝紫色A B C D E<3> 、加氯化汞产生黄色,加热后转为红色A B C D E<4> 、不产生Vitali反应的莨菪烷类生物碱A B C D E10、A.小檗碱B.汉防己甲素C.伪麻黄碱D.吗啡E.苦参碱<1> 、既能溶于水,又溶于亲脂性溶剂的化合物是A B C D E<2> 、既能溶于酸水溶液,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化合物是A B C D E<3> 、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化合物是A B C D E<4> 、其盐酸盐易溶于氯仿,草酸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是11、A.小檗碱B.氧化苦参碱C.去甲乌药碱D.乌头碱E.番木鳖碱<1> 、苦参的质量控制成分是A B C D E<2> 、川乌中含有的异喹啉类的生物碱是A B C D E<3> 、马钱子的质量控制成分是A B C D E12、A.发汗、平喘作用B.镇痛作用C.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D.抗癌作用E.抗生育、抗肿瘤<1> 、山豆根所含生物碱具有A B C D E<2> 、延胡索乙素具有A B C D E<3> 、汉防己甲素具有<4> 、雷公藤具有A B C D E13、A.小檗碱B.麻黄碱C.槟榔碱D.咖啡因E.甜菜碱<1> 、性状为液态的是A B C D E<2> 、具有升华性的是A B C D E<3> 、具有挥发性的是A B C D E<4> 、有颜色的是A B C D E14、A.秋水仙碱B.烟碱C.吗啡D.长春新碱E.氧化苦参碱<1> 、具配位键结构的生物碱是<2> 、具有酚羟基可溶于氢氧化钠等强碱性溶液的生物碱是A B C D E15、A.樟柳碱B.莨菪碱C.乌头碱D.咖啡碱E.小檗碱<1> 、具有解救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化合物是A B C D E<2> 、与碘化铋钾试剂不产生沉淀反应的化合物是A B C D E<3> 、雷氏铵盐可用于沉淀、分离A B C D E16、A.小檗碱B.乌头碱C.麻黄碱D.茛菪碱E.苦参碱<1>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 B C D E<2> 、与碱液接触易消旋化<3> 、在过量的碱液中可呈醇式或醛式A B C D E<4> 、加热水可降低毒性A B C D E17、A.氮阳离子和0H-以离子键形式结合B.空间效应C.氢键效应D.N为酰胺型E.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1> 、小檗碱碱性强是因为A B C D E<2> 、异钩藤碱的碱性小于钩藤碱是因为A B C D<3> 、东莨菪碱碱性小于莨菪碱是因为A B C D E<4> 、罂粟碱碱性小于可待因是因为A B C D E18、A.吲哚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D.喹喏里西啶类E.有机胺类<1> 、洋金花中的生物碱类型主要是A B C D E<2> 、麻黄中的生物碱类型主要是A B C D E<3> 、苦参中的生物碱类型主要是A B C D E<4> 、黄连中的生物碱类型主要是A B C D E19、A.莨菪碱B.苦参碱C.小檗碱D.去甲乌药碱E.汉防己甲素<1> 、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季铵型生物碱是A B C D E<2>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A B C D E<3> 、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生物碱是A B C D E20、A.山豆根B.黄连C.洋金花D.千里光E.决明子<1> 、《中国药典》中,以盐酸小檗碱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A B C D E<2> 、《中国药典》中,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A B C D E三、C1、洋金花为茄科植物毛曼陀罗和白曼陀罗的花,为重要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