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而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是了解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方法。
首先,建议在儿童体格生长评价中引入多种评价指标。
传统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只能反映儿童体型的基本情况,而不能全面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
因此,可以考虑加入其他指标,如体脂率、肌肉量、骨密度等,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其次,建议对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仅仅得到一个数值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原因。
比如,一个儿童的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可能是饮食不均衡、运动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第三,建议建立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数据库。
收集和整理大量儿童的体格生长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的体格生长情况差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儿童体格生长状况。
最后,建议加强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宣传和普及。
对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结果进行宣传,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提醒家长和学校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
同时,也需要普及儿童体格生长的相关知识,让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了解儿童体格生长的重要性和评价的方法,从而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总之,改进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方法对于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发展很有意义。
通过引入多种评价指标、分析和解读评价结果、建立数据库以及加强宣传和普及,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进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这将为中国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3岁以上儿童量身高时,要脱去鞋、帽,取立正姿 势。
标准姿势:两眼正视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 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并拢,脚尖 分开约60°,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间几个点同时 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然后测量
两次测量时间要相对固定(如上下午、饭前饭后)
8
四、体格生长的评价
体格发育水平是反映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 主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评价 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对儿童的 体格生长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 1 9.9 11.5 13.2 14.8 16.6 18.5 20.3
3 2 10.0 11.7 13.3 15.0 16.8 18.7 20.5
3 3 10.1 11.8 13.5 15.2 17.0 18.9 20.7
3 4 10.2 11.9 13.6 15.3 17.2 19.1 21.0
上
3 0 9.7 11.2 12.6 14.1 16.1 18.0 20.0 3 1 9.8 11.3 12.8 14.3 16.3 18.3 20.2
……
17
WHO 3—7岁男孩年龄身高表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3 0 83.5 87.3 91.1 94.9 98.7 102.5 3 1 84.1 87.9 91.8 95.6 99.5 103.3 3 2 84.7 88.6 92.4 96.3 100.2 104.1 3 3 85.2 89.2 93.1 97.0 101.0 104.9 3 4 85.8 89.8 93.8 97.7 101.7 105.7 3 5 86.4 90.4 94.4 98.4 102.4 106.4 3 6 86.9 91.0 95.0 99.1 103.1 107.2 ……
知网论文: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生长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是儿科医师,尤其是儿童保健医师的日常工作。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价是用以监测、干预个体和群体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最简便、经济、无创伤的方法,对早期诊断营养性、慢性系统性和内分泌性疾病有重要意义,进行干预对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潜在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重庆地区曾就儿童生长监测及生长曲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长曲线的使用率偏低并随年龄增长下降,同时发现部分健康工作者描记与解释生长曲线尚存在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儿童生长监测与评价的开展及其成效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不理想[1-2]。
为充分发挥生长监测与评价在儿童健康服务领域中的作用,便于儿童保健医生在工作中认识儿童生长规律,正确使用生长曲线,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偏离并及时进行干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参照国际普遍采用的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制定本建议。
本建议亦适用于临床儿科医生及助理医生、全科医生、儿童营养师、高级护士、卫生工作者及公共卫生部门,以帮助其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方法测量及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指标并进行生长监测。
一、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正确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长)和体重,<3岁儿童应常规测量头围,其他常用的形态指标有坐高(顶臀长)、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等[3];(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附件一)[4];(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建议根据情况选择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或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特别是需国际比较时)[5-10];(4)定期评估儿童生长状况,即生长监测[11-12](表1)。
表1 儿童生长监测年龄频率(月/次) 体重身长头围身高的体重体质指数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6月龄 1 0.5~1√√√√√√√√6~<12月龄 2 1 √√√√√√√√1~<3岁 3 1~2 √√√√√√√√√(≥2岁) √(≥2岁)3~<6岁 6 2~3 √√√√√√√√≥6岁12 3~6 √√√√√√注:a高危儿:产前、产时和产后存在危险因素影响的儿童,包括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严重疾病,持续头颅B超、CT或MRI异常;使用体外膜肺(ECMO),慢性肺部疾病,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持续性喂养问题,持续性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家庭或社会环境差等;母亲孕期TORCH感染等医学情况;“√”为应检查项目二、体格生长评价内容包括生长水平(横断面资料)、生长速度(纵向资料)和匀称度(身体各部比例关系)评价[13]。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与促进(一)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与促进(一)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询问或打听谁家新添了宝宝时,被问到的总是几斤重而不是多少长。
哪怕是来儿保门诊体检的宝宝家长,也有许多是回答不出宝宝的出生身长的,有的甚至连产科记录上也找不到出生身长的具体数值。
但是,在宝宝长大成为孩子,家长及孩子自己对身高却是有期望值的,而对体重反而很少有要求,是因为体重的增减是有可能改变的。
我们说就像一个人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变数的,如工作不满意可以辞职,大学不满意可以再努力学习再考研换一所,婚姻不如意可以离婚再结婚,甚至对孩子不满意可以离了婚再生一个,等等。
但是,成年期的身高却无法改变!联合国儿基会也已经把儿童未来的成年身高作为对儿童营养问题关注的第一目标,而体重没有在目标中被提到。
下面将从几方面谈谈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和成长促进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怎样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
一、生长水平的评价我国目前使用的标准有2006版的WHO标准和中国九城市标准(曲线图以前博客中有过介绍)。
采用标准百分位数法和标准差法,百分位法有3、10、25、50、75、90、97七个等级,标准差法的中位数相当于50百分位,平时我们说的生长迟缓就是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在临床,中位数更方便跟家长解释,更容易让家长明白。
WHO标准和中国九城市标准的差异主要是小年龄中位数九市的比WHO的高1cm,4岁后增,7岁时更明显,但终身高反而比WHO低(男孩中九为172cm,WHO为176cm)。
这里有可能提示我国儿童进入青春期早,骨龄增快,性早熟可能,而青春期潜能小(女孩初潮后约长5cm)。
二、未来成年身高在有了儿童的生长数据,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成年身高,当然前提是孩子按照这一曲线生长,但在门诊很多家长会问的是我的孩子长的正不正常,而按照曲线等级,在10以上的都算其正常范围。
所以要告诉家长的是对应的成年身高。
而不是正常!三、遗传靶身高的评价遗传靶身高计算公式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二)生长评价方法
体格生长的评价,包括体格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身体匀称程度三方面。常用评价方法有离差法、百分位数法、指数法、曲线图法。
1.均值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
均值离差法又称标准差法(Standard DeviationUnits),即将个体儿童的体格测量数值与生长评价标准中的均值(Mean,X)及标准差比较,根据实测数值在均值上下所处位置,确定和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情况。此方法适用于评价正态分布状况。但儿童体重、身高等体格测量数值并不完全呈正态分布,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常以中位数(M)代替均值。
8、牙齿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terminent teeth)和恒牙(permanent teeth)。乳牙共20颗。婴儿出生时无牙,一般在4~6个月左右萌出,全副乳牙2岁半出齐。自6岁左右,儿童开始换牙。在全副乳牙之后长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即出现24颗牙齿。然后基本按从前至后的顺序逐个替换同位乳牙。12岁长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但也有人终生不长此牙。
7、前囟(anterior fontanel)新生儿出生时头顶部有两个骨性间隙,额骨与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称前囟,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后囟。前囟出生时约1.5~2厘米,数月内随头围的增长而变化,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即闭合。囟门闭合情况反映颅骨骨化过程。若囟门闭合早,则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促进儿童的健康发育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目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目的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追踪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和纠正生长迟缓、超重和肥胖等问题,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此外,儿童体格生长测量还可以为儿童发育评估、智力评估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方法1.测量身高:测量儿童的身高是了解其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估算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使用身高尺或身高仪等工具直接测量儿童的身高;估算测量是通过测量躺姿、坐姿或站姿的身高,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测量身高时,需注意儿童保持自然站立或坐立姿势,垂直于地面,额、肩、臀部和脚跟等部位贴紧垂直测量尺。
2.测量体重:测量儿童的体重是了解其体态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称重秤等工具直接测量儿童的体重。
测量体重时,需注意儿童脱去外衣,光脚站立在称重秤上,并尽量保持平衡,避免身体摇晃。
3.测量头围:测量儿童的头围是了解其脑部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卷尺等工具围绕儿童头部最突出部位进行测量。
测量头围时,需注意卷尺紧贴头皮,且不可过紧或过松。
三、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指标1.身高评价:用于评价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的差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身高标准差(SDS)和身高百分位数等。
身高标准差用于衡量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差异程度,正常值为-2SD至+2SD;身高百分位数表示儿童身高在同龄儿童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以3、10、25、50、75、90和97等百分位数来评价。
2.体重评价:用于评价儿童的体重与同龄儿童的差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标准差(SDS)、体重指数(BMI)和体重百分位数等。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THANKS
感谢观看
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钙和维生素D对于儿童的骨骼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建议儿童每天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可以通过饮食和补充剂来获取。
适当运动锻炼
日常活动
鼓励儿童参加各种日常 活动,如散步、跑步、 骑自行车等,以增加他 们的身体活动量。
有组织的运动
可以参加一些有组织的 运动活动,如足球、篮 球、游泳等,以提高儿 童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 质。
运动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要确保 儿童的安全,避免过度 运动和受伤。
充足睡眠休息
01
睡眠需求
儿童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具体睡眠时间需求
因年龄而异,但通常建议小学生每天保证9-11小时的睡眠。
02
睡眠环境
为儿童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制定一个规律的睡眠习惯,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
03
睡前活动
在睡前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可以帮助儿童放松身
心,更容易入睡。
心理健康关怀
情感支持
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安全,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压力管理
帮助儿童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如通过沟通、放松 技巧或寻求帮助来减轻压力。
社交技能
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 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胸围
反映胸廓发育情况
胸围是反映儿童胸廓发育和呼吸 功能的重要指标。
测量方法
使用软尺或皮尺测量儿童胸围,取 平静呼吸时乳头下缘的周长。
评价标准
根据WHO或国家相关标准,将儿童 胸围分为正常、过大、过小等不同 等级。
其他指标
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
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1
6
其他
2
生长曲线的应用
3 5 4
体格生长评价的临床意义
儿童体格生长异常转诊标准
1
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
(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 (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 (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
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 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
1.体型匀称度 Weight to stature
<2岁 体重/身长(W/L)
>2岁 Body mass index (BMI)=W/H 2 2.身材匀称度 Trunk-leg ratio
33
匀称度(Proportion of body)
是对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
1.体型匀称度 Weight to stature
正 常
28
P97 T2
T1
P3
T2-T1 >人群增长参数
加 速
29
P97
T1
T2
P3
0< T2-T1 <人群增长参数
不足
30
P97
T1
T2
P3
T2-T1 =零
不增
31
P97
T1
T2
P3
T2-T1 =负数
下 降
32
匀称度(Proportion of body)
是对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
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法 • 是指通过计算儿童身高或体重的实际测量值达 到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的百分比来 进行营养评价的方法。 • 计算式:中位数百分比 = 实测值 / 中位数值 *100% 有三个评价指标即: • HT/A中位数百分比 • WT/A中位数百分比 • WT/HT中位数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判断优于身高的体重。儿童的BMI随年龄而变
化,需要采用根据不同年龄及性别制定的BMI参照 标准。(2)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长)/身高(长)
万方数据
主堡』L型苤蠢!!!j生!!旦箜!!鲞筮!!塑g!i!』堕尘坐:旦!堡里!堕!Q!!:!!!:!!:盟!:!! 表1儿童生长监测
注:3高危儿:产前、产时和产后存在危险因素影响的儿童,包括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严重疾病,持续头颅B超、CT或 MRI异常;使用体外膜肺(ECMO),慢性肺部疾病,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持续性喂养问题,持续性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家庭或社会环境差等; 母亲孕期TORCH感染等医学情况;“、/”为应检查项目
正常)或非匀称性(下肢生长不良)矮小:如宫内营
养障碍(小于胎龄儿)、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 乏)、染色体疾病、生长障碍综合征(Silver综合征)、
体质性发育延迟、家族性矮小等常为匀称性矮小;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软骨发育不全则表现为
病筛查并为转诊提供线索(图1)。
1.营养性疾病筛查。1孓16 J:建议定期的人体测 量采用生长曲线图分析,方法简单、安全,能动态反 映总体营养状况,及早发现生长异常情况。儿童营 养性疾病包括消瘦、低体重、超重、肥胖等,可显著影
体型匀称:高身材等 体 格 测
>P97
体重 体型非匀称:营养失衡。严重心肾疾病所致水肿,继发性肥胖等 身高:家族性。性早熟,染色体异常(如Klinefelter综合征),
基因异常(如马方综合征、巨人症)等r_———一
头围:家族性,脑积水,颅内肿瘤,遗传性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等 体型匀称:矮身材等 体重 体型非匀称:营养低下。严重心肾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内分泌或代谢异常性疾病(如惦尿病等),精神因素等 身材匀称:家族性,体质性发育延迟。小于胎龄儿,严重营养不良, 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2卜三体综合征,Prader-■illi综合征 Laron综合征,精神因素,严重慢性疾病等 身高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软骨发育不全,成 育不良,黏多糖(短躯干)等
非匀称性矮小。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有助于了解
矮小的病因,定期监测获得生长速度有助于鉴别诊
响体格生长,因此应及时进行病因研究、营养指导、
随访以及转诊等规范措施,使儿童得到及时诊断和 干预治疗。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常用的儿童营养 状况评价标准具备各自的优势和先进性,但也具有 自身的局限性。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 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同时注意评
生长指标测量值描绘在生长曲线图上进行评价。 2.正确解释生长曲线的关键:(1)生长监测:定 期、连续测量比一次数据更重要,可以获得个体生长 轨道,多数儿童体格发育各测量值水平相近,如某~ 测量值明显偏离其他指标测量值百分位数值,提示 可能存在异常;(2)生长的个体差异:受遗传及环境 条件影响,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儿童体重和 身长(高)测量值应稳定地沿着自己的“轨道”
转上级儿童保健科或相关专科进一步检查诊治
<P3
头围:家族性。颅脑疾病,染色体异常(如wolf-Hirschron综合征) 基因异常(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等
P为百分位
图1
儿童体格生长监测流程图
万方数据
生堡』L型苤盍!!!!生!!旦箜!!鲞笠!!塑垦!也』旦!ii坐:旦!!!些竺!!!i:!!!:i!:堕!:!!
(6)生长异常:当儿童生长水平或体型匀称度<P, 或>P。,,或系列测量过程中出现生长曲线偏离原稳 定的生长轨道超过2条主百分位线者称为生长异 常,需及时寻找可能的原因,必要时应该及时转诊至
点后,才能合理解释选用不同评价标准和指标所得 出的评价结果,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营养性疾病重 点是查找高危因素,强调积极预防,特别是6月龄内 小婴儿,诊断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时需慎重,应强 调喂养指导并定期随诊。 2.身材矮小筛查:当儿童年龄的身高生长水
续测量,所获得的该项指标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值
即为该儿童此项体格生长指标的速率。以生长曲线 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观。
3.匀称度:包括体型匀称、身材匀称。(1)体型 匀称:①身高的体重(weight—for.height,W/H):提供 体重相对于目前身高的体重信息,间接反映身体的
密度与充实度。W/H优点是不依赖于年龄。是判 断2岁内儿童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最常用的指标之
一。②年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for.age,
BMIf年龄):BMI=体重(kg)/身高(m)2,其实际含 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表示一定身高的相 应体重增长范围,间接反映体型和身材的匀称度。
BMI是另一种利用身高、体重评价营养的方法,与身
体脂肪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对≥2岁儿童超重肥胖
用五分等级划分法(表2)。
1.生长水平:将某一年龄时点所获得的某单项 体格生长测量值(如体重)与参照人群值比较,得到 该儿童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为此 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所有
干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 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参照国际普遍采用的儿童体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12.003
通信作者:向伟,570206海口,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海南省儿童 医院儿保科,Email:xiangwei8@163.corn;胡燕,316000重庆医科大 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Email:by420@126.eom
主堡』L整苤查垫!!至!!旦笠!!鲞筮!!塑垦堕!』里鱼i!!!:坠!!!婴!!!!!!i:!!!:!!:塑!:!!
.标准.方案.指南.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特别是需国际 比较时)¨。0|;(4)定期评估儿童生长状况,即生长 监测¨1。“o(表1)。 二、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正确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最重要和常用的形
态指标为身高(长)和体重,<3岁儿童应常规测量 头围,其他常用的形态指标有坐高(顶臀长)、胸围、
上臂围、皮褶厚度等口3;(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 规范的测量方法(附件一)‘4 o;(3)选择恰当的参考 人群值:建议根据情况选择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 体格发育数据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或
价指标的选择,将年龄的身高、年龄的体重、身高的
体重、BMI等指标综合运用。在了解各标准的优缺
正常
■]r1丘脑肿瘤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等
I体重:营养过剩,严重心肾疾病所致水肿下
加速U===============二====
一U身高:性早熟、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细胞瘤等
生长轨道变化2个标准差 减速 身高:生长激素缺乏症等 体重:任何导致营养缺乏的因素等
显示生长曲线的使用率偏低并随年龄增长下降,同 时发现部分健康工作者描记与解释生长曲线尚存在
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儿童生长监测与评价的开展及
其成效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不理想’1之J。为充分发挥
生长监测与评价在儿童健康服务领域中的作用,便 于儿童保健医生在工作中认识儿童生长规律,正确 使用生长曲线,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偏离并及时进行
生长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儿童体格生 长是儿科医师,尤其是儿童保健医师的日常工作。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价是用以监测、干预个体和
群体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最简便、经济、无创伤的 方法,对早期诊断营养性、慢性系统性和内分泌性疾 病有重要意义,进行干预对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
率有潜在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重庆地区曾就 儿童生长监测及生长曲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包括生长水平(横断面资料)、生长速度(纵向 资料)和匀称度(身体各部比例关系)评价¨3。。因
儿童人群体格生长数值的分布多为正态或偏正态, 因此统计学方法多采用中位数法、均值离差法、百分 位数和标准差离差法(z评分)表示(附件二)。通 常将元±2s或第3—97百分位(P)之间视为正常范 围,也可以等级表示评价结果(需与参数比较),常
岁的BMI生长曲线进行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风险 的监测。
常(P。,、P,,、P叭P:。、P,为主百分位线,2条临近主百
分位线相当于1 S);故均值或P劬不是个体儿童生长
的目标;(3)喂养方式:人乳喂养婴儿在初期生长可
能会略低于配方奶喂养婴儿,因此评价纯人乳喂养 婴儿的生长时应考虑喂养方式的影响,避免不必要
的比值反映下肢发育状况,将实际测量计算结果与
参考人群值的计算结果比较,小于等于参照值即为 匀称,否则为不匀称。 三、生长曲线的应用
测量数据值的表示可采用表格及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图是将表格测量数值按离差法或百分位数 法的等级绘成不同年龄、不同体格指标测量数值的
曲线图,较之表格更为方便、直观,不仅可以评出生
表2生长水平评价的等级划分界值点
体重、身长(高)、头围生长曲线图的横坐标均为儿
童年龄,纵坐标按生长曲线图种类分别为体重、身长 (高)、头围值。描绘方法即以横坐标的实际年龄点 作一与横坐标垂直的线,再以纵坐标的体重[或身 长(高)、头围]测量值为点作与纵坐标垂直的线,两 线相交点即该年龄儿童体重[或身长(高)、头围]在
断。不建议将骨龄检查作为经常性监测项目,特别
是6岁以下儿童。由于<3岁儿童身长受宫内及生 后营养影响较大,故应充分重视营养及喂养指导。 3.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筛查:如头围生长水平和 速度的评价可用于小头畸形、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疾 病的早期筛查。 4.性早熟筛查:据身高的生长水平、生长速度 可较早发现生长过快伴第二性征出现的性早熟
格生长评价方法,制定本建议。本建议亦适用于临
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
围、上臂围等均可进行生长水平评价。 2.生长速度: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