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ppt
合集下载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ppt课件

ANOMALY OF ANTERIOR FONTANEL
张力高 张力低
扩大或晚闭 早闭
可编辑课件PPT
34
年龄 3月 6月 12月
脊柱发育
动作
肌肉群
抬头 颈后肌
坐
腰肌
走 下肢肌
可编辑课件PPT
脊柱弯曲
23
cm 60
55 50 45 40 35 30
头胸围生长曲线
头围
胸围
3
1
23457
可编辑课件PPT
24
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第一生长高峰
第二生长高峰
可编辑课件PPT
25
第二生长高峰( PHV, peak of height velocity ): 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其它变化:心脏、内脏增长,成人脸型
身长/高: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 3岁
卧位测 ---身长
≥3岁
立位测---身高
可编辑课件PPT
12
关键年龄
实际长度
身长增加
出生
50cm
3月 12月 24月
61~62cm 11~12cm /(0~3月)
75cm 85cm
12~13cm /(3~12月) 10 cm /(1~2岁)
>2岁至青春前期
5~7cm/y
可编辑课件PPT
8
•关于体重公式:
生后3~12月体重(kg)=(月龄+9)/2
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不能 用于体格发育的评价。因为体重的增 长是一个非匀速的过程,尤其是小婴 儿;同时其增长也受遗传、环境影响, 因此存在个体差异。
可编辑课件PPT
9
估计公式
❖ 体重:1-12岁 年龄(岁)×2﹢8 ❖ 身高:2-12岁 年龄(岁)×5﹢75
张力高 张力低
扩大或晚闭 早闭
可编辑课件PPT
34
年龄 3月 6月 12月
脊柱发育
动作
肌肉群
抬头 颈后肌
坐
腰肌
走 下肢肌
可编辑课件PPT
脊柱弯曲
23
cm 60
55 50 45 40 35 30
头胸围生长曲线
头围
胸围
3
1
23457
可编辑课件PPT
24
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第一生长高峰
第二生长高峰
可编辑课件PPT
25
第二生长高峰( PHV, peak of height velocity ): 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其它变化:心脏、内脏增长,成人脸型
身长/高: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 3岁
卧位测 ---身长
≥3岁
立位测---身高
可编辑课件PPT
12
关键年龄
实际长度
身长增加
出生
50cm
3月 12月 24月
61~62cm 11~12cm /(0~3月)
75cm 85cm
12~13cm /(3~12月) 10 cm /(1~2岁)
>2岁至青春前期
5~7cm/y
可编辑课件PPT
8
•关于体重公式:
生后3~12月体重(kg)=(月龄+9)/2
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不能 用于体格发育的评价。因为体重的增 长是一个非匀速的过程,尤其是小婴 儿;同时其增长也受遗传、环境影响, 因此存在个体差异。
可编辑课件PPT
9
估计公式
❖ 体重:1-12岁 年龄(岁)×2﹢8 ❖ 身高:2-12岁 年龄(岁)×5﹢75
《体格生长及评价》课件

体格生长过慢
总结词
体格生长过慢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和心理健康。
VS
详细描述
体格生长过慢通常表现为身高和体重低于 同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水平。这种情况 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如 自卑、抑郁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速 度,及时就医检查,遵医嘱治疗,同时加 强营养和运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不同年龄段身高标准 不同,可通过生长曲 线图进行监测和比较 。
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身高 标准:男性成年身高 =151.8cm,女性成 年身高=147.5cm。
体重标准
体重是衡量人体营养状况和健康 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千克为
单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体重标准:男性成年体重=59kg
详细描述
横向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通过将个体儿童的身高、体重等 指标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可以直观地了解儿童的生长状 况,判断其是否达到平均水平。
纵向追踪法
总结词
长期追踪观察同一个体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指标,评估其体格生长趋势和发育速 度。
详细描述
纵向追踪法是对同一个体儿童进行长期观察,记录其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变化情 况,分析其生长趋势和发育速度,有助于发现生长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生长迟 缓、发育提前等。
《体格生长及评价》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体格生长概述 • 体格生长评价标准 • 体格生长评价方法 • 体格生长异常及干预措施 • 体格生长与健康的关系
01 体格生长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体格生长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 程中,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特点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ppt课件

22
(二)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骨骼的发育 颅骨发育
(1)前囟 (2)后囟 (3)颅缝
前囟
冠状缝
额骨
额骨
额缝
对边中点 连线
顶骨
顶骨 矢状缝
人字缝
枕骨
后囟
23
前囟门测量
24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
部位 前囟 后囟 骨缝
出生时
关闭年龄
1.5~2cm
1.5~2岁
0.5cm或已闭合
最迟2~3月
可及
成年后
25
36
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1.生长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3.匀称程度
37
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常于生后第7~ 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7
体重估计公式
3~12个月: 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 体重(kg)=[年龄(岁)×7-5]/2;或 体重(kg)=年龄(岁)×3+2 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
15
<3岁 ≥3岁
坐高的测量
卧位量 --顶臀长 坐位量 --坐高
16
4.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脑和颅骨的
发育程度 出生:34cm →3个月:40cm →1岁:46cm →2岁:48cm → 5
岁: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头围过小: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等
前囟异常
前囟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前囟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呆小症、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
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二)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骨骼的发育 颅骨发育
(1)前囟 (2)后囟 (3)颅缝
前囟
冠状缝
额骨
额骨
额缝
对边中点 连线
顶骨
顶骨 矢状缝
人字缝
枕骨
后囟
23
前囟门测量
24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
部位 前囟 后囟 骨缝
出生时
关闭年龄
1.5~2cm
1.5~2岁
0.5cm或已闭合
最迟2~3月
可及
成年后
25
36
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1.生长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3.匀称程度
37
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常于生后第7~ 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7
体重估计公式
3~12个月: 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 体重(kg)=[年龄(岁)×7-5]/2;或 体重(kg)=年龄(岁)×3+2 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
15
<3岁 ≥3岁
坐高的测量
卧位量 --顶臀长 坐位量 --坐高
16
4.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脑和颅骨的
发育程度 出生:34cm →3个月:40cm →1岁:46cm →2岁:48cm → 5
岁: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头围过小: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等
前囟异常
前囟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前囟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呆小症、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
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ppt

WHO 3—7岁女孩年龄体重表
(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3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上
3 0 9.7 11.2 12.6 14.1 16.1 18.0 20.0 3 1 9.8 11.3 12.8 14.3 16.3 18.3 20.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宣布了最新的 “国际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3、常用体格发育评价的指标
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按身高的体重、三个指 标的 综合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三个 主要指标:按年龄的体重
按年龄的身高(长) 按身高的体重
4、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
WHO 3—7岁男孩年龄身高表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3 0 83.5 87.3 91.1 94.9 98.7 102.5 3 1 84.1 87.9 91.8 95.6 99.5 103.3 3 2 84.7 88.6 92.4 96.3 100.2 104.1 3 3 85.2 89.2 93.1 97.0 101.0 104.9 3 4 85.8 89.8 93.8 97.7 101.7 105.7 3 5 86.4 90.4 94.4 98.4 102.4 106.4 3 6 86.9 91.0 95.0 99.1 103.1 107.2 ……
2、体格生长评价的标准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儿童保健、儿科临床不可或 缺的工具,也是评估人群总体健康状况、制订相 关政策和干预计划的重要依据。
体格发育评价 PPT课件

现8Kg,另一8月龄女孩,出生
体重2.0Kg,现7kg,那个女孩
长的好?
测量值的资料分析及 表示方法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界值点的选择 测量值的表示 结果表示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均值离差法 百分位法 中位数法
均值离差法
-2SD
+2SD
百分位法
P50
P5 P3
P95 P97
‾X
P25 -1SD P -32SD P75 +1SD P9 +2SD 7
WHO 推 荐 美 国 国 家 卫 生 统 计 中 心 (NCHS)汇集的测量资料作为国际 standard 。 我国卫生部确定95年调查的中国九大 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为中国儿童 参数reference (local reference or national reference)。
1987年中国九省<5岁儿童调查 (191011人)
基本要求
数据可靠:测量用具、测量方法 定期测量 参数 标准
参照人群值
参数 Reference 样本没有选择,来源于整个人 群。故reference 的产生是一个 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儿童确切 的生长,故该曲线不能完全反 映正常的生长。
标准 Standard
产生于预测性研究,选用营养状 况好、健康、有适宜的医疗保 健的儿童。因此standard是描述 儿童应如何生长,理论上该曲线 可用于发现儿童的生长问题。
体格发育评价
ASSESSMENT OF PHYSICAL GROWTH & DEVELOPMENT
重庆医科大学 儿童保健教研室
重点 发育水平 生长速度 匀称度 难点
生长速度
QUESTIONS
1.一1月龄婴儿在外院测身长57cm, 第二次测身长均为53cm,怎么解释? 2.一8月龄男孩,体重8.5Kg,家长问此小孩 生长如何,应如何回答家长才比较恰当? 3.一8月龄女孩,出生体重3.5Kg,
儿童生长发育及评价 ppt课件

14
上臂围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代表上臂肌肉、骨胳、皮下脂肪
<1岁
增长迅速
1~5岁 1~2cm
ppt课件
15
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proportion of body
ppt课件
16
头与身长比例 随年龄而变化
ppt课件
17
体型匀称 身高的体重增长范围 身材匀称 坐高与身高比例
ppt课件
34
发育水平
将特定时间,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 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相应参数进行横 向比较。
ppt课件
35
生长速度
对某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 纵向观察各指标的增长值,并与人群生长 参数对照,可及时早期发现和干预个体的 生长偏离。
ppt课件
36
匀称度
评价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
23
颈曲 胸曲 腰曲
ppt课件
24
长骨发育
次级骨化中心…出p现pt课的件 顺序(计算骨龄用) 25
牙齿的发育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 乳牙(共20个) 恒牙(共32个)
ppt课件
26
乳牙萌出 4~10个月
2.5岁出齐
ppt课件
27
恒牙萌出
6岁 萌出第1恒牙 7~8岁 按乳牙萌出先后 脱落代之以恒牙 12岁 萌出第2 磨牙 18岁以后 第3磨牙(智齿) 20~30岁 出齐
ppt课件
48
味觉
taste 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可对不同 味道产生不同的反应。
4~5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 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
ppt课件
49
嗅觉
olfaction 出生时嗅觉中枢与末梢早已发育 成熟。而且婴儿有嗅觉的记忆,在3~ 4月分辨愉快与不愉快气味。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ppt课件

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 长骨发育
▲ 骨龄(bone age):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
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 为骨龄。
正常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岁数+1。
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 牙齿发育
▲ 乳牙(deciduous teeth):共 20 个。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 体重(weight)
年龄: 体重:
体重增长(kg)
出生 3月
1岁
3.2 ~ 3.3 6 9.5 ~ 10.5
2岁 12 ~ 13
▲ <6个月:体重(kg) = 出生体重 + 月龄 × 0.7 ▲ 7~12月:体重(kg) = 6 + 月龄 × 0.25 ▲ 2~青春前期:体重(kg))= 年龄 × 2 + 7(或 8 )
规律。 3、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神经系统发育、感
知的发育、运动的发育、语言的发育、心理活动 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
生长
一般指儿童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
量的增长
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质的改变
一、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 生长发育规律
- 生长与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头围增长(cm) 年龄: 出生 3月 1岁 2岁 15岁 头围: 34 40 46 48 54~58 ▲ 6 个月内头围与顶臀长大致相等 ▲ 1岁时头围 = 1/2身长+10cm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 胸围( chest circumference,CC )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淋巴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 巴器官。
➢发育特点:在儿童其生长很快,到12岁左右 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成人的200%), 随后我们的淋巴组织开始缩小
在12岁时我们可以触及儿童颌下淋巴结节 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8 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 异常情况。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神经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脑、脊髓、视觉和听觉器官、
颅骨等。
发育特点: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 特别是3岁以前,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期。(出 生时脑重已达成人的25%,而此时体重只有 成人的5%左右;6岁时脑重达1200克,约占 成人的90%。)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4.胸围 出生时: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1岁时:胸围赶上头围(46cm) 在1岁至青春期前(约10岁左右):胸围超过头围
的厘米数=年龄(周龄)-1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5.颅骨 前囟:前囟有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组成,呈菱形。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 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 长发育速度曲线成波浪式。 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在胎儿4个月至 出生后1岁,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早期。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体格发育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是人类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生殖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除子宫以外的生殖器官。 ➢发育特点: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淋巴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 巴器官。
➢发育特点:在儿童其生长很快,到12岁左右 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成人的200%), 随后我们的淋巴组织开始缩小
在12岁时我们可以触及儿童颌下淋巴结节 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8 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 异常情况。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神经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脑、脊髓、视觉和听觉器官、
颅骨等。
发育特点: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 特别是3岁以前,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期。(出 生时脑重已达成人的25%,而此时体重只有 成人的5%左右;6岁时脑重达1200克,约占 成人的90%。)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4.胸围 出生时: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1岁时:胸围赶上头围(46cm) 在1岁至青春期前(约10岁左右):胸围超过头围
的厘米数=年龄(周龄)-1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5.颅骨 前囟:前囟有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组成,呈菱形。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 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 长发育速度曲线成波浪式。 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在胎儿4个月至 出生后1岁,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早期。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体格发育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是人类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生殖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除子宫以外的生殖器官。 ➢发育特点: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头尾规律:
躯体发育: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 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 的1/2,出生时为身长的1/4,而成人头长为 身长的1/8
大运动发育:人类大运动发育亦遵循头尾发 展规律。
抬头
(2个月)
翻身
(4个月)
坐
(6个月)
滚
(7个月)
骨骺愈合:手的骨骺愈合由远及近顺序依次 为:指骨末端、中端、近端、掌骨、腕骨、 桡骨和尺骨近端。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
轨迹现象(canalization):体格发育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和环境 的压力使儿童向一定的方向发展。
轨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 遗传基因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
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在胎儿4个月至 出生后1岁,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早期。
体格发育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是人类
发育的第一个时期,身高、体重的生长都是一 生中最快的阶段,称之为第一生长突增期; 第二阶段:2岁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 保持稳定,直至青春期前期,称之为稳定生长 期,在此期中,部分儿童可见生长加速现象, 多出现在6~7岁;
围度测量指标: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 大腿围和小腿围等。
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 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
意义
围度测量指标主要是骨骼发育和皮下脂肪的综 合反映;他不仅反映骨骼和皮下脂肪的生长发 育情况,而且也是某些脏器发育状况的反映。 如头围能很好反映大脑的发育状况,胸围能反 映肺组织的发育状况。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
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它尽力使 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有限的上下 波动幅度。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 养不良等不良影响,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 迟滞;而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 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 烈倾向。有人把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 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 现象,叫做展赶上生长。
径长测量指标发育相应器官的骨骼发育状况。 如反映骨盆的发育状况。
3.重量测量指标:体重。
意义: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 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 水分占主要成分。
体重可呈双向变化。体重的下降。可由远期 或近期营养造成。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 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 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新生儿和婴儿体 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此期体重可有效地 反映营养状况。
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 有关,特别是长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在 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 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 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 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 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
2.横向测量指标
爬
(8个月)
走
(12个月)
大运动发展程序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近侧发展律(离心律)
体格发育:在婴幼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 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 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手部动作:新生儿期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 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一把抓;10个月 是才会用手拿东西;两岁左右才更准确。
简单摆弄
(16周)
大小鱼际
(20周)
四指和手掌
(22周)
拇指和四指
(24 周)
一手传到另一只手
(28周)
手抓握动作的发展程序
拇指和食指
(26周)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向心律:
体格发育: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 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上 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体格发育的连续性:虽然各个时期生长发育 的速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发育中的个体一直在连续发育。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体格发育的阶段性:从生长发育的轨迹我们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 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 长发育速度曲线成波浪式。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苏普玉
第一节 儿童体格发育
一、相关概念
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体积的增大 和细胞间质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 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 化),属量变。
第一节 儿童体格发育
一、相关概念
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的分化 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运动功能 的获得(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 与完善),属质变。
第三阶段:青春期发育开始后(女童约9~ 10岁,男童约10~12岁)生长速度再次加快, 这是人类发育的第三时期,称之为第二生长 突增期;
第四阶段:青春期突增后3年,生长速度下降, 女性17~18岁,男性19~20岁,身高基本停 止,这是人类发育的第四个时期,称之为生 长渐止期。
赶上生长的速度如何才是最佳?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sensitive period):
Lorenz 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动物的情感 世界》一文,引入“印迹”(imprinting) 概念,即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征,在出生 后一定时期表现出来,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 固定下来,影响今后的行为;一旦超过这一 时期,则行为就不会出现。
第一节 儿童体格发育
一、相关概念
成熟(maturity)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达到 成熟,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 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 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二、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1.纵向测量
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以前)、 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3岁以前)、上 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