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白矾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白矾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族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
主产于甘肃、山西、湖北、安徽、浙江。
全年均可采挖,将采得的明矾石用水溶解,滤过,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所得结晶即为白矾。
本品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
以块大、无色透明者为佳。
捣碎生用,或煅用。
煅后称枯矾。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酸、涩,寒。
归肺、脾、肝、大肠经。
具有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之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6~1.5克,入丸散剂。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化水洗患处。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白矾味酸,化痰解毒,治症多能,难以尽述。
三、临床应用1.湿疹,疥癣,脱肛,痔疮,疮疡,耳流脓本品酸涩性寒,外用善于解毒杀虫、收湿止痒,尤宜于疮面湿烂或瘙痒者。
治湿疹瘙痒,可与雄黄为末,浓茶调敷,如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治疥癣瘙痒,可与硫黄、轻粉等同用,如白矾散(《证治准绳》);治疗肿恶疮,可与黄丹研末外用,如二仙散(《卫生宝鉴》);治口疮、耳、鼻息肉、酒齄鼻者,可单用或配伍硫黄、乳香等同用。
治疗痔疮,可与五倍子、地榆、槐花等煎汤熏洗患处。
2.便血、衄血、崩漏本品性涩,能入肝经血分,有收敛止血作用,可用治多种出血证。
治衄血不止《圣济总录》以枯矾研末吹鼻;治崩漏,可与五倍子、地榆同用;治金疮出血,用生矾、煅矾配松香研末,外敷伤处。
3.久泻久痢本品具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久泻久痢,可与诃子、肉豆蔻等配伍。
4.癫痫发狂本品能祛除风痰,治痰壅心窍,癫痫发狂,常与郁金为末,薄荷糊丸服,如白金丸(《本事方》)。
此外,本品还用治湿热黄疸,可与硝石配伍,治女劳疸,如硝石散(《金匮要略》)。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枯矾为脱水白矾。
2.药理作用白矾能强力凝固蛋白质,低浓度有收敛、消炎作用,临床可用作消炎、止血、止汗、止泻和硬化剂;可广谱抗菌,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某些厌氧菌、皮肤癣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
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口诀

【中药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
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湿,凉血解毒肿痛止。
夏枯草清肝散结,高压消瘿珠痛解。
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
决明益肾又清肝,明目润肠通大便。
4.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
苦参燥湿又杀虫,疮疹癣麻痢尿淋。
5.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
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凉血活血有紫草,解毒消斑水牛角6.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双黄连,蚤休败酱青板蓝,二白地丁垂盆菊,马勃红藤马齿苋。
山豆土苓鸦胆子,秦皮射干穿心莲,鱼熊牛蛇青半边。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利尿淋。
公英解毒消乳痈,利湿通淋咽喉痛。
板蓝根凉血解毒,利咽消肿大头瘟。
牛黄解毒热心包,息风止痉化痰窍。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一、常用歌诀:1、中药七情歌: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疗效减,相反曾毒要记牢;单行无需它药配,七情配伍真奥妙。
(注:相须、相使表示协同; 相杀、相畏、相恶表示拮抗)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沙僧挑担子,给唐玄奘偷吃人参果,很苦)3、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4、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妊娠禁忌(二):雄黄轻草莪巴川,草子玄明京芒丁, 土鳖商路扮南星,天仙遂附蛭蚣麝,雪莲皂霜魏牵牛,三芫千金马钱闹。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 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 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8 种杀虫燥湿止痒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8种杀虫燥湿止痒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彩图1杀虫燥湿止痒轻粉汞粉、峭粉、水银粉、腻粉、银粉、扫盆分布区域主产于湖北武汉、湖南湘潭、四川重庆、天津、河北安国、云南昆明等。
为粗制氯化亚汞结晶。
2杀虫燥湿止痒铅丹丹、黄丹、真丹、铅华、丹粉、黄龙肝、红丹、虢丹、国丹、铅黄、黄虢丹、东丹、朱粉、松丹、朱丹、陶丹、障丹、桃丹粉分布区域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河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为用纯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3杀虫燥湿止痒露蜂房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分布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为胡蜂科昆虫黄星长脚黄蜂或多种近缘昆虫的巢。
4杀虫燥湿止痒雄黄黄食石、石黄、黄石、鸡冠石分布区域分布于湖南、贵州等地。
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 ₂S ₂)。
5杀虫燥湿止痒硫磺石流黄,石留黄、硫黄,昆仑黄,黄牙,黄硇砂。
分布区域产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为硫黄矿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
6杀虫燥湿止痒土荆皮罗汉松皮、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分布区域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多为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多为栽培。
为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的根皮或近根树皮。
7杀虫燥湿止痒白矾矾石、羽涅、羽泽、理石、白君、明矾、雪矾、云母矾、生矾分布区域分布于甘肃、河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安徽、浙江、福建以及山西、河北、湖北等地。
为硫酸盐类明矾石族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的结晶。
8杀虫燥湿止痒蛇床子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癞头花子、野茴香分布区域分布几遍全国各地。
道地产区全国各地均产,以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产量较大。
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的果实。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的药性功效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的药性功效
凡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疥癣瘙痒等病证的药物,称为攻毒杀虫止痒药。
一、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效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有毒,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
具有攻毒疗疮,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病证,如痈肿疗毒,疥癣,湿疹湿疮,耳,梅毒,虫蛇咬伤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大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杀灭细菌、真菌、疥虫、螨虫、滴虫等;在局部外用后能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减轻炎症反应与刺激。
部分药物有收敛作用,能凝固表面蛋白质,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充血与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二、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外用
本类药物的外用方法,可根据病情和用途而定,如研末外撒,或煎汤洗渍及热敷、浴泡、含漱,或用油脂、水调敷,或制成软膏涂抹,或做成药捻、栓剂栓塞等。
三、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内服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内服使用时,宜作丸散剂用,使其缓慢溶解吸收,且便于掌握剂量。
本类药物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谓“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
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和制剂法度,以减低毒性而确保用药安全
四、常用攻毒杀虫止痒药
主要有: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土槿皮、蜂房、蟾酥、大蒜等。
《中药学》常用歌诀

《中药学》常用歌诀一、常用歌诀1、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2、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及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
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
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
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
⑩酥:蟾酥。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
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中药学——收涩药二+攻毒杀虫止痒药

中药学——收涩药(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1 .具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功效的药物是A.山茱萸B.五倍子C.莲子D.诃子E.金樱子2 .能敛汗固脱,防止大汗虚脱的药物是A.五味子B.莲子C.麻黄根D.山茱萸E.吴茱萸3 .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樟脑B.蟾酥C.白矾D.雄黄E.蜂房4 .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功效的药物是A.炉甘石B.赤石脂C.麻黄根D.蛇床子E.肉豆蔻5 .只供外用不能内服的药物是A.升药B.铅丹C.硼砂D.硫磺E.蛇床子答案解析1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其功效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
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山茱萸应用于大汗不止,体虚欲脱。
本品酸涩性温,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3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蜂房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功效。
樟脑具有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的功效。
蟾酥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
白矾具有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的功效。
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
4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蛇床子是攻毒杀虫止痒药,辛苦温燥,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之功,为皮肤病及妇科病常用药。
炉甘石为拔毒化腐生肌药,有收湿止痒之功,为眼科外用之常用药,不可杀虫。
赤石脂、肉豆蔻、麻黄根均为收涩药。
赤石脂、肉豆蔻可涩肠止泻。
三者皆无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之功。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升药的外用适量。
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
铅丹外用适量,研未撒布或熬膏贴敷。
内服每次0.3- 0.6g,入丸散服。
硼砂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
内服,1.5-3g,入丸、散用。
硫磺外用适量,研末服或加油调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硫磺既可外用也可内服。
蛇床子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细目三敛肺涩肠药(续)4 .诃子[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主治病证]久泻、久痢;久咳,失音。
杀虫止痒药

个性:
雄黄: 1.味辛,毒性较大,解毒强——疔毒恶疮,
毒虫毒蛇咬伤。 2.杀虫——疥虫,虫积腹痛(蛔虫、蛲虫) 3.燥湿化痰——痰浊或湿痰之哮喘,惊痫 4.截疟——疟疾:配青蒿等。 5.毒性大,内服入丸散剂,0.15-0.3g/次,
切忌火煅(三氧化二砷)。来自硫黄: 1.味酸,解毒杀虫止痒,为治疥疮要药 2.补火助阳,温阳通经(内服)——
五.使用注意:
有毒药物应严格注意剂量和用法,遵守炮 制及制剂法度,以减轻其毒性;毒性大的 药物,孕妇忌用。
雄黄 硫黄
雄黄
雄黄(As2S3)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 石。主含三硫化二砷。 “明雄”
硫 黄
硫黄(硫黄矿)加热后流下来的液体 冷却凝结而成。
共性: 性味:温、有毒 功用: 解毒杀虫(多外用)—— 疮疡肿毒,疥癣、湿疹等。
樟 脑
樟科植物樟的根、树干、枝及叶经加工 提炼而成的颗粒状结晶。
樟脑
主
含
碳 酸
炉
锌 (
甘
石
ZnCO3
)
硼 砂
主含四硼酸钠(Na2B4O7·10H2O)
杀虫止痒药
一.含义:
凡以外用为主,以攻毒杀虫、燥湿 止痒、解毒疗疮,治疗疥癣、痈疮 等病证。
二.药性: 多辛温;多具毒性
三.功用 解毒疗疮、攻毒杀虫、燥湿止痒 ——疥癣、湿疹、痈疮疔毒、 麻风、梅毒、毒蛇咬伤
四.药物用法
内服:包括绝大多数药物 外用:包括外撒、外敷、涂擦、栓塞、薰、
洗渍、热敷、滴鼻、点眼、吹喉等。
• 肾阳虚阳痿、尿频、腰膝冷痛、寒喘 • 脾肾阳虚便秘 • 脾肾阳虚腹痛腹泻等
3.毒性较小,内服入丸散剂1-3g/次, 畏朴硝。
果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寒燥湿
阴部湿痒、湿疹及皮肤瘙痒
长于止痒
肾阳不足之阳痿、不孕 及寒湿带下
寒湿久痹
四.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研未外掺,或制 成油膏、软膏、栓剂外用;煎服,3~10g。
炉甘石
一.来源:
为碳酸盐类矿物
菱锌矿石
二.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胃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主治病证
皮肤湿痒要药
长于收湿止痒
止泻
久泻、久痢
止血
衄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
清热化痰
痰饮咳喘、癫痫及中风痰厥
退黄
黄疸
四.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未外敷,或化水熏洗;入丸散服,每 次1~3 g。
蛇床子
一.来源:
为伞形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蛇床子的
成熟果实
二.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肾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主治病证
止痒、燥湿 (外用)
内服不宜过量久服。孕 妇忌服.外用不可大面 积涂敷及长期使用。忌 火煅。
硫黄
一.来源: 为天然硫黄矿的
提炼加工品
二.性味与归经: 甘、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外用) 杀虫、攻毒、 收湿、止痒
(内服) 补火助阳
主治病证
疥癣、白秃疮及湿疹 长于杀疥虫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 虚喘冷哮、阳痿及滑泻、 便秘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概述
一.概念: 凡以解毒疗疮、攻毒杀虫、燥湿止痒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 二.功效与主治: 1.攻毒: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2.杀虫:疥疮、酒渣鼻等皮肤寄生虫病 3.去腐:溃疡初期,脓栓未落,腐肉未尽
或脓水不尽,新肉未生之证 4.敛疮:溃疡后期,腐肉已脱,脓水将尽,
新肉不生,疮口难敛之证。
收湿、止痒
湿疹、黄水疮、皮肤瘙痒
生肌敛疮
疮疡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解毒明目退翳
目赤肿痛、睑缘湿烂、 多泪怕光、目赤翳障
四.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水飞点眼;研未外撒或调敷。
五.使用注意:
本品宜炮制后使用, 专作外用,不作内服。
硼砂
一.来源:
为天然矿物硼砂经 提炼精制而成的
结晶体
二.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有毒。归肺经。
四.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未撒敷或香油调涂;入丸散服,
每次1~3 g。
五.使用注意:
生硫黄只作外用。不 宜与朴硝同用。
白矾
一.来源: 为天然矿物硫酸 盐类明矾石经加 工提炼而成的
结晶
二.性味与归经:
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主治病证
和用量。
雄黄
一.来源:
硫化物类矿物雄黄
矿石
二.性味与归经: 苦、平,有毒。归肝、肺、心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主治病证
攻毒
疮疡 、蛇虫咬伤、湿疹疥癣
长于攻疮毒与蛇虫毒,“治疮杀毒要药”
杀虫
蛔虫、蛲虫
四.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未撒敷,或以香油、醋调敷;入 丸散服,每次 0.15~0.3 g
五.使用注意:
三.使用注意: 1.外用攻毒、去腐、敛疮药主要适用于疮疡。 △常与清热解毒药配伍以治本 △常与活血药配伍,以消除营血壅滞,促进痈肿
消散。 △常与收湿药配伍,使死肌败肉失水干燥,容易
与正常分离而收腐去肌生之效。 △若已引起体内气血阴阳发生病理变化,必须
内外治结合。 2.本类药多外用。多数有毒,应注意制法、用法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主治病证
清热解毒 (外用)
清热化痰 (内服)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鹅口疮 、目赤翳障及阴痒、 痔疮
热痰咳嗽
四.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未外敷或调敷;或外洗; 或配制成眼剂外用。入丸散服,每次1.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