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止痒药(中药)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蟾酥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蟾酥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主产于山东、河北、江苏、浙江。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即成蟾酥粉。
本品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者为佳。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有毒。
归心经。
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015~0.03克,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切勿过量;孕妇慎用;外用不可入目。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蟾蜍气凉,杀疳蚀癖,瘟疫能辟,疮毒可祛。
三、临床应用1.痈疽疔疮,咽喉肿痛,牙痛本品有良好的解毒消肿、麻醉止痛作用,可外用及内服。
治痈疽恶疮,与雄黄、朱砂等配伍,用葱白汤送服取汗,如蟾酥丸(《外科正宗》)。
治咽喉肿痛及痈疖,常与牛黄、冰片等同用,如六神丸(喉科心法》)治风虫牙痛,《本草正》单用本品研细少许点患处。
传统常用本品与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为末,烧酒调敷患处,作麻药使用,如外敷麻药方(《医宗金鉴》)。
2.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本品辛温走窜,有辟秽化浊、开窍醒神之功,嗅之亦能催嚏。
治疗伤于暑湿秽浊或饮食不洁而致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至昏厥,可与麝香、丁香、雄黄等药同用,用时研末吹入鼻中取嚏,如蟾酥丸(集验简易良方》)。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主含蟾蜍毒素类如蟾毒蟾毒配基脂肪酸酯、蟾毒配基硫酸酯等,蜡毒配基类,蟾毒色胺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如多糖类、有机酸、氨基酸、肽类、肾上腺素等。
2.药理作用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均有强心作用,又有抗心肌缺血、抗凝血、升压、抗休克、兴奋大脑皮层和呼吸中枢,以及抗炎、镇痛及局部麻醉作用。
蟾毒内酯类和华蟾素均有抗肿瘤作用。
3.不良反应蟾酥主要对心脏有毒性。
中毒时刺激迷走神经或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动过缓伴有心律不齐,最后心脏停搏致死。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蛇床子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蛇床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以颗粒饱满、灰黄色、香气浓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肾经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之功效。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蛇床辛苦,下气温中,恶疮疥癞,逐淤祛风。
三、临床应用1.阴痒,疥癣,湿疹瘙痒本品辛苦温燥,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之功,为皮肤病及妇科病常用药,常与苦参、黄柏、白矾等同用,且较多外用。
治阴部湿疹瘙痒,《濒湖集简方》以之配白矾煎汤频洗。
治疥癣瘙痒,《千金要方》单用本品研粉,猪脂调之外涂。
2.寒湿带下,湿痹腰痛本品性温可助阳散寒,辛苦又具燥湿祛风之功。
治带下、腰痛尤宜于寒湿兼肾虚所致者,常与山药、杜仲、牛膝等同用。
3.肾虚yáng痿,宫冷不孕本品有温肾壮阳之功。
如《千金要方》30首治肾虚yáng痿jīng冷方中,用蛇床子方达半数以上。
亦可配伍当归、枸杞子、淫羊藿等治疗yáng痿无子,如赞育丹(《景岳全书》)。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或下焦有湿热者不宜内服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1.3%,已从油中分得27个成分;还含香豆素类等成分,如蛇床子素、花椒毒素等。
种子含香柑内酯、欧山芹素及食用白芷素。
2.药理作用蛇床子浸膏皮下注射能延长小鼠交尾期,增加子宫及卵巢重量;其提取物有雄激素样作用。
本药水蒸馏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蛇床子素可抗皮肤真菌和霉菌,蛇床子流浸膏体外能杀灭阴道滴虫。
此外,本品还具有延缓衰老、促进记忆、抗炎、抗过敏、抗诱变、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3.不良反应蛇床子中毒时可出现口舌发麻,恶心呕吐,或头晕,心悸,出汗,胸闷等症状。
五、中药“蛇床子、地肤子”功效区别蛇床子、地肤子均可止痒,用治湿疮、湿疹、阴痒、带下。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
主产于湖南、湖北、贵州。
采挖后,除去杂质。
本品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以色红、有光泽者为佳。
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有毒。
归肝、大肠经。
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
用法用量:去用量0.05~0.1克,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应水飞入药,切忌火煅;内服宜慎;不可长期、大量使用;孕妇禁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雄黄苦辛,辟邪解毒,更治蛇虺,喉风息肉。
三、临床应用1.痈肿疗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本品温燥有毒,外用或内服均能以毒攻毒而解毒杀虫疗疮。
治痈肿疗疮,可单用或入复方,且外用为主,如《千金要方》以本品为末外涂治痈疽肿毒;亦可与白矾同用,如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或配伍乳香、没药、麝香为丸,如醒消丸(《外科全生集》)。
《肘后方》用本品与黄连、松脂、发灰为末,猪脂为膏外涂,治疗疥癣。
用治蛇虫咬伤,轻者单用本品香油调涂患处;重者内外兼施,如《瑞竹堂经验方》以之与五灵脂共为细末,酒调灌服,并外敷。
2.虫积腹痛,惊痫,疟疾本品内服能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传统用治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但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约含砷75%、硫24.5%,还含有少量铝、铁、钙、镁、硅等元素。
2.药理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灭作用,提高浓度也能杀灭大肠杆菌;1%雄黄可抑制人型、牛型结核杆菌与耻垢分枝杆菌;其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雄黄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此外,本品可抗血吸虫及疟原虫。
3.不良反应雄黄因含砷而毒性较大。
砷是一种全身原浆毒物,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细胞代谢,引起血管、肝、肾、大脑、神经、胃肠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雄黄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炮制不当,雄黄煅烧后易生成毒性更大的三氧化砷;二是煎服剂量较大,或入丸散剂超剂量服用,或长期应用。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白矾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白矾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族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
主产于甘肃、山西、湖北、安徽、浙江。
全年均可采挖,将采得的明矾石用水溶解,滤过,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所得结晶即为白矾。
本品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
以块大、无色透明者为佳。
捣碎生用,或煅用。
煅后称枯矾。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酸、涩,寒。
归肺、脾、肝、大肠经。
具有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之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6~1.5克,入丸散剂。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化水洗患处。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白矾味酸,化痰解毒,治症多能,难以尽述。
三、临床应用1.湿疹,疥癣,脱肛,痔疮,疮疡,耳流脓本品酸涩性寒,外用善于解毒杀虫、收湿止痒,尤宜于疮面湿烂或瘙痒者。
治湿疹瘙痒,可与雄黄为末,浓茶调敷,如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治疥癣瘙痒,可与硫黄、轻粉等同用,如白矾散(《证治准绳》);治疗肿恶疮,可与黄丹研末外用,如二仙散(《卫生宝鉴》);治口疮、耳、鼻息肉、酒齄鼻者,可单用或配伍硫黄、乳香等同用。
治疗痔疮,可与五倍子、地榆、槐花等煎汤熏洗患处。
2.便血、衄血、崩漏本品性涩,能入肝经血分,有收敛止血作用,可用治多种出血证。
治衄血不止《圣济总录》以枯矾研末吹鼻;治崩漏,可与五倍子、地榆同用;治金疮出血,用生矾、煅矾配松香研末,外敷伤处。
3.久泻久痢本品具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久泻久痢,可与诃子、肉豆蔻等配伍。
4.癫痫发狂本品能祛除风痰,治痰壅心窍,癫痫发狂,常与郁金为末,薄荷糊丸服,如白金丸(《本事方》)。
此外,本品还用治湿热黄疸,可与硝石配伍,治女劳疸,如硝石散(《金匮要略》)。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枯矾为脱水白矾。
2.药理作用白矾能强力凝固蛋白质,低浓度有收敛、消炎作用,临床可用作消炎、止血、止汗、止泻和硬化剂;可广谱抗菌,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某些厌氧菌、皮肤癣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
功效最强的止痒中草药

功效最强的止痒中草药皮肤发痒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疾病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一些皮肤疾病常常会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表现,这时候可以使用一些中草药来达到止痒的作用,副作用比较低,对皮肤的影响也比较小,比如说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都是比较常见的止痒的中草药。
★功效最强的止痒中草药★1、枯矾枯矾是中药当中止痒杀菌效果最好的之一,它具有消炎、祛湿、解毒、止血、杀虫的效果,同时还能治疗肝炎、黄肿、舌头生疮、痔疮皮癣。
其止痒杀菌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2、苦参苦参星微凉,能降火祛湿,利尿。
对于治疗皮肤湿疹皮癣、痔疮、皮肤瘙痒等各种皮肤疾病,是常见的中草药,很多中药里面都包含有苦参,屎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止痒杀菌屎它的强大功能之一。
★3、蛇床子蛇床子又称野胡萝卜,它是蛇床的果实,性温热。
用于治疗各种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也能治疗宫寒,主要功效就是杀虫、祛湿、杀菌。
因此治疗皮肤疾病,蛇床子的必选的中药,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杀菌止痒。
★4、地肤子:性寒,味辛、苦,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阴道瘙痒、湿疹及荨麻疹等。
多煎汤熏洗。
★5、苍术:性温,味辛苦,有祛风燥湿止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糜烂渗出期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
可煎汤外洗或研末外用。
★6、百部:味甘苦,性微温,有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疥疮、皮肤癣病、蛲虫病及虱病等。
可泡酒配成酊剂外搽患处,亦可水煎外洗,还可以将其研末或浓煎后配成膏状外用。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注意皮肤湿疹,就只注重瞬间的止痒,因此皮炎湿疹会越来越严重,找到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是各位皮肤疾病患者应该立刻做的,以上是胃大家提供的一些中草药用来杀菌止痒,大家都可以用起来。
中药学第二十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章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大蒜、蜂房
雄黄解毒杀虫,大蒜中立。
雄黄—解毒杀虫
长于解毒疗疮,治疮杀毒要药。
大蒜—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蜂房工毒傻去捅
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露蜂房,甘平有毒。
既能攻毒杀虫,治疮痈、瘰疹、顽癣;又可祛风止痛,治牙痛、风湿痹痛。
2、白矾、硫磺
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硫磺—外用解毒杀虫止痒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长于杀疥虫,治疥疮之要药
3、土荆皮、蛇床子
土经批?啥村这样
土荆皮—杀虫止痒
有较好的杀虫疗癣、祛湿止痒作用;以治癣为主。
蛇床啥样?早去问沈阳
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祛风,温肾助阳
善治阴部湿痒
4、樟脑、木鳖子、蟾酥
樟脑-张厨师撒葱问三童
-脑-开窍必会
樟脑—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
母鳖拱肚闯中巴
木鳖子—攻毒疗疮,消肿散结
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主用于痈疽疗疮,咽喉肿痛,龋齿疼痛。
老中医:一味中药蛇床子

一味中药蛇床子导言:蛇床子,是一味攻毒杀虫的止痒药,外用能燥湿杀虫止痒,内服可温肾壮阳,祛风燥湿。
临床常用于治疗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外治滴虫性阴道炎,手、足癣感染等。
现代研究表明蛇床子有杀灭阴道滴虫、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变态反应、抗炎、抗心律失常、延缓衰老、促进记忆等多种药理作用。
《神农本草经》:“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
”《本草经疏》:“苦能燥湿,温能散寒,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故能除妇人男子一切虚寒湿所生病。
寒湿既除,则病去,性能益阳,故能已疾,而又有补益也。
”蛇床子温肾助阳之功甚佳,治肾阳虚衰,下焦虚寒所致的男子阳痿不育,女子宫冷不孕等,常与菟丝子、淫羊藿、熟地黄等同用。
蛇床子性温热可助阳散寒,辛苦又具燥湿祛风之功,治带下腰痛,尤其是因寒湿兼肾虚所致者,常与山药、杜仲、牛膝等配伍同用。
蛇麻子辛苦而温,最能燥湿杀虫,外治妇人阴痒带下,常与白矾煎汤频洗。
外治疥癣、湿疹,蛇床子可与苦参、黄柏、樟脑、冰片等涂搽患处,亦可单用煎汤外洗或研末外掺或制成油膏搽敷。
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异名】蛇米、蛇珠、蛇粟。
【性味】味辛、苦,性温;有小毒。
【归经】归肾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及下焦湿热者忌服。
阳强、精不固者禁服。
【用法用量】3~10g。
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食膳与实际应用蛇床子以颗粒饱满、灰黄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蛇床子验方三子方治疗皮肤瘙痒【做法】内服:蛇床子、地肤子、苍耳子各 10g 水煎服,一天 2~3 次。
外用:蛇床子、地肤子、苍耳子各 15g,也可以再加上一味黄柏 20g,几味药放在一起煮水或者是打粉,外涂。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的药性功效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的药性功效
凡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疥癣瘙痒等病证的药物,称为攻毒杀虫止痒药。
一、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效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有毒,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
具有攻毒疗疮,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病证,如痈肿疗毒,疥癣,湿疹湿疮,耳,梅毒,虫蛇咬伤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大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杀灭细菌、真菌、疥虫、螨虫、滴虫等;在局部外用后能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减轻炎症反应与刺激。
部分药物有收敛作用,能凝固表面蛋白质,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充血与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二、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外用
本类药物的外用方法,可根据病情和用途而定,如研末外撒,或煎汤洗渍及热敷、浴泡、含漱,或用油脂、水调敷,或制成软膏涂抹,或做成药捻、栓剂栓塞等。
三、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内服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内服使用时,宜作丸散剂用,使其缓慢溶解吸收,且便于掌握剂量。
本类药物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谓“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
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和制剂法度,以减低毒性而确保用药安全
四、常用攻毒杀虫止痒药
主要有: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土槿皮、蜂房、蟾酥、大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甘石 为碳酸 盐类矿 物菱锌 矿石, 主含碳 酸锌。
炉甘石: 1. 解毒明目退翳,为眼科外用要药; 2. 燥湿生肌敛疮,用治溃疡不敛,皮肤
湿疮。与滑石、冰片混合治疗痱子。 3. 专供外用,不作内服。
硼砂为天 然矿物硼 砂的矿石, 经提炼精 制而成的 结晶体。
硼砂 1. 清热解毒,为五官科常用药。用治咽
4.截疟,用治疟疾,配青蒿等。 5.使用注意: (1)毒性大,内服入丸散剂,0.15-0.3g/
次,不宜过量久服,孕妇忌用,外用 适量。 (2)切忌火煅,烧煅后分解为三氧化二 砷(砒霜)。
硫黄:
1. 味酸,解毒杀虫之中并能止痒,为治疥疮 2. 要药。 2. 补火助阳,温阳通经(内服)
肾阳虚阳痿、尿频、腰膝冷痛 肾阳虚、下元虚冷之寒喘 脾肾阳虚便秘 脾肾阳虚腹痛腹泻等
二. 药物用法 内服:包括绝大多数药物 外用:外治方法之一,包括外撒、外
敷、涂擦、栓塞、薰、洗渍、热敷 、滴鼻、点眼、吹喉等。
三. 药性: 多辛、温 毒性:多具毒性
四. 使用注意: 1. 有毒药物应严格注意剂量和用法,不宜 2. 过量或持续使用。 2. 有毒药物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及制剂
法度,以减轻其毒性。 3. 毒性大的药物,孕妇忌用。
湿痹之腰痛。 (2)温肾壮阳,用治阳痿,宫冷不孕
等。
蜂房
蜂房 1. 攻毒杀虫止痒 2. 祛风止痛,用治风湿痹痛,牙痛及
瘾疹瘙痒。
土荆皮为 松科植物 金钱松的 根皮或近 根树皮。
药材土荆皮
木槿皮为锦葵科落叶灌木木槿 的干燥根皮或茎皮。
药材木槿皮
土荆皮
辛温有毒,只供外用
杀虫止痒 清热利湿,可内服,用
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主硫。 生硫黄只作 外用,内服 常与豆腐同 煮后阴干用。
共性:
1. 性味:温、有毒 2. 功用:
解毒杀虫(多外用),治疮疡肿毒 ,疥癣,湿疹等。
个性: 雄黄: 1.味辛,毒性较大,具有良好解毒作
用,常用治疗疔毒恶疮,毒蛇毒虫 咬伤等。 2.杀虫之中,常用治虫积腹痛,蛲虫 肛痒等。 3.燥湿化痰,用治痰浊或湿痰之哮喘, 惊痫等(顽痰 反复发作)
目的要求
1. 掌握本章药的含义、功效与适应范围。 2. 掌握药物雄黄、硫黄
了解药物蛇床子、蜂房、土荆皮、白 矾、木槿皮、樟脑
参考药物大蒜、炉甘石、硼砂 3. 对剧毒药必须做到 (1)谨慎用药,供内服时尤应注意; (2)严格控制剂量; (3)注意用法(包括炮制)
一.含义: 凡以外用为主,以攻毒杀虫、燥湿 止痒、解毒疗疮,治疗疥癣、痈疮 等病证。 “以偏纠偏”,“以毒攻毒”
3. 使用注意: 毒性较小,内服入丸散剂1-3g/次, 孕妇忌用,畏朴硝。 外用治网球肘,遗尿等
(硫黄3g、葱白一节,贴在脐上,治遗 尿3-5周)
蛇床子为 伞形科植 物蛇床的 成熟果实。
药材 蛇床子
蛇床子
1.外用:杀虫止痒,用治阴部湿痒,湿 疹,疥癣等。
2.内服: (1)散寒祛风燥湿,用治寒湿带下,
木槿皮
治湿热带下、泻痢等证
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 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
白矾: (1)外用解毒杀虫、收湿止痒,皮肤
科常用之品。 (2)内服收敛止血、涩肠止泻、清热
消痰。
樟脑为 樟科常 绿乔木 樟的枝 干叶及 根部, 经提炼 制成的 颗粒状 结晶。
樟脑
樟脑: 1.内服:开窍辟秽,用治痧胀腹痛,吐
泻,神昏。 2.外用:
除湿杀虫,用治疥癣湿疮,瘙痒溃烂; 温散止痛,用治牙痛及跌打损伤疼痛。 3. 注意: 有毒,樟脑导致溶血性贫血,尽量少 用
大蒜为百合 科多年生草 本大蒜的干 燥鳞茎。
大 蒜
大蒜 1. 外用:解毒杀虫消肿,用治痈疽疔 2. 毒、疥癣等。 2. 内服:解毒杀虫止痢,用治泻痢、
喉肿痛,口舌生疮,如冰硼散。 2. 清肺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