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难题二(有详细解答及解析)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C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若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 向右B. 向左C. 为零D. 不能确定答案:C3. 以下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B.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C.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D.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答案:A4. 以下关于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B.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C.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部分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D.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部分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答案:B5. 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_________。
答案:成正比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答案:3×10^8 m/s3.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4. 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效率越高,说明热机工作时_________。
2020-2021中考物理二轮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根长为L 的扁担挑水,他在扁担的左端挂上质量为m 1的水桶,在右端挂上质量为m 2的水桶,右手扶着扁担右侧。
已知m 1> m 2 ,不计扁担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左端B .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右端C .小明的肩位于扁担中点时,右手需要给扁担施加向上的力D .扁担与肩的接触面积越小,肩受到的压强越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 .扁担在左端挂了m 1的水桶,右端挂了m 2的水桶,左端的重力大于右端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 L F L =可知,若要扁担平衡右手不使力,人的肩膀应靠近扁担左端,故A 正确,B 错误;C .小明的肩位于扁担中点时,左端的重力大于右端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 L F L =可知,左端下沉,为了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右手需要给扁担施加向下的力,故C 错误;D .根据压强的公式F p S=可知,压力一定时,扁担与肩的接触面积越小,肩受到的压强越大,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 上悬挂着一重物G ,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D.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是哪种杠杆,故A错误;B.沿垂直杠杆向上的方向用力,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最省力,故B错误;C.沿OA方向动力臂是零,杠杆无法平衡,故C错误。
D.因为杠杆的动力臂无法确定,所以它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状态保持静止,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去掉三个钩码B.把钩码向左移动2小格C.把钩码向右移动2小格D.把弹簧秤测力计向左移动2小格【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4L=F2×8L,解得F2=2G,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即F2=G。
初中物理典型难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典型难题(09 湖州).在今年央视春晚中,魔术师刘谦的精彩表演叫人叫绝,使人们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银币穿越玻璃杯》的魔术是在不动大杯的情况下,让在桌面上的银币进入到小杯中(如图甲)。
图乙是对该魔术的一种破解过程,则有关破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硬币受到了重力、摩擦力、手对硬币的推力B.硬币从 B 到 C 的过程中,由弹簧的势能转化为硬币的机械能C.硬币离开 B 后,由于惯性一直运动到DD.硬币从 D 到 E 再到杯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 A(09 山东平原县)已知某型号的载重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08km,所用时间是 8min,消耗燃油3L (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3kW 。
若燃油的密度是0.8× 1033,热值为 3.15× 107kg/ m J/ kg,求:(1)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2)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解:( 1)s/t=10080m/480s=21m/s(2)方法一:根据W F s得:P FP t t汽车牵引力F(63 × 103w)/21m/s=3.0×103NW方法二:由 P得,汽车行驶过程所做的功:tW=Pt=63×103kw×480s=3.024×107J由 W=F· s 得,汽车牵引力:F Ws7J/1.008433.024 × 10× 10 m=3.0×10 N(3)汽车行驶过程所做的功:W=Pt=63 × 103kw× 480s=3.024 × 107J33-33消耗的燃油的质量:m=ρ V=0.8×10 kg/m×3×10 m=2.4kg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15 ×107J/kg × 2.4kg=7.56 × 108JQ=qm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W 3.024 × 107J/7.56 × 108J=40%Q(09 烟台) 26.诞生于19 世纪后 10 年的汽车,曾经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进入21 世纪,伴随着汽车的普及,现实中的交通事故、交通堵塞、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着我们,回归传统和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骑上你的自行车”成为倡导“国际无车日”(9 月22日 ) 活动的宣传用语.“国际无车日”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唤起民众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如何走出既有速度和效率又能减少拥堵和污染这个两难的境地,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了.(1)电动自行车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观察图19 所示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图,填写下表.(2)运用科学的物理术语,说明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的能量转化,并指出“国际无车日”的积极意义.(3)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表中有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与单位不一致,请你指出并改正.(4)若电动自行车的效率为80%,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6 倍.求车以4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的工作电流(g 取 10N /kg )。
中考物理二轮 功和机械能问题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 ,如图甲所示;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t =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B .当t 在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C .当t 在4~6s 内,拉力F 的功率为6WD .当t 在2~6s 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t =1s 时受到的拉力为1N ,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 ,故A 错误;B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 ,由图丙可知4~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4~6s 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为3N ;由图乙可知在2~4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 内受到的摩擦力为3N 。
故B 错误;C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 ,由图丙可知4~6s 内物体做速度为2m/s 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3N 2m/s 6W W Fs P Fv t t====⨯= 故C 正确; D .在2~6s 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D 错误。
故选C 。
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 内将重为150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 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 ,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B .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C .拉力F 的功率为375W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答案】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A s ns =求出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2)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根据A 0.4F f G ==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3)根据W Fs =求出拉力F 做的功,根据=总W P t求出拉力F 的功率; (4)任何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中考物理真题二卷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真题二卷答案解析中考是每个初中学生都要面对的一场考试,而其中的物理考试又是让很多学生感到棘手的一门科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物理考试,下面将对中考物理真题二卷的答案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备考的建议和方法。
第一部分:选择题1. B解析:根据物体在平衡时对力的条件,我们知道重力与支持力相等。
因此,选项B中重力的大小与支持力的大小相等。
2. C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当A车向左推B车时,B车对A车的作用力就是向右的。
3. A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物体质量越大,所受的合力越小。
4. D解析:根据液体静力学的知识,液体压强与液体高度和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因此,选项D中的液体压强最大。
5. A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因此,选项A中的入射角为90°时,折射角为60°。
第二部分:填空题6. 0.4A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因此,电流为4A时,电阻为10Ω,电流为0.4A时,电阻为1Ω。
7. 1.6J解析: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
根据提供的数据,力F = 10N,位移s = 0.2m,角度θ = 45°,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得出机械功W为1.6J。
8. 60W解析: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其中W为机械功,t为时间。
根据提供的数据,机械功W = 120J,时间t = 2s,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得出功率P为60W。
第三部分:解答题9. 请简述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
解析:机械波是指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如水波和声波。
而电磁波是指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的波,如光波和无线电波。
由于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所以其传播速度较慢,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非常快。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答案】A
【解析】【解答】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
,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
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mg,A 符合题意;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 不符合题
11.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跑的考生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立定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推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考生对实心球做了功 D.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赛跑到达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 用,故 A 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错误;推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手的推力没有做功, 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 C 错误;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 考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 衡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正确,故选 D
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
的大小。
6.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中考物理压轴题 难题 附答案

初中物理计算复习一.电学计算1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4V 的小灯泡,小灯泡的电阻为8Ω,如果我们只有3V 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20Ω,电路中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的示数为0.3A,请请计算(1)电阻R 1的阻值(30Ω); (2)电源电 压(6V); (3)通过R 1的电流(0.2A)3.如图“6V 3W ”的小灯泡L 与额定功率为10W 的电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为10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20A 和2.4V ,不考虑电阻器和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1)电阻器R 的阻值(38Ω) 2)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2W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 R 1=R 2=30Ω求(1)开关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和R 2两端的电压;(60Ω 3V) (2)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和R 2两端的电压.(0.2A 0)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为滑动变阻器,R 0、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根据以上信息求出R 0的阻值(2Ω)6.小明利用标有“6V 6W ”的灯泡L 1和 “6V 3W ”的灯泡L 2进行实验 1)当L 1正常发光时,通过L 1的电流为多少?(`1A )2)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为通过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现将两灯连入如图乙 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4W )7.使用电烙铁焊接元件,有时为了省电和避免烙铁头太热而不易沾锡,通过控制开关使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在暂不焊接时,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需要焊接时,能很快达到温度.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 ,电烙铁内部电路图如图所示,开关S 接a 时 ,电烙铁的电功率P 1为100W,开关S 接b 时,电烙铁的电功率为P 2,问:(1)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时,开关接在哪点?(b 点) (2)若P 1=4P 2,电阻丝R 1、R 2的电阻各是多少?(484Ω 1452Ω)8.小红学了电学知识后画出了家里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她认为只闭合开关S 1时,电吹风吹 冷风,当S 1和S 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小芬看了她的电路图觉得有问题:如果只闭合S 2,会出现电热丝R 工作时而电动机不工作的现象,从而使电吹风的塑料外壳过热 造成损坏,小芬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能做到电热丝R 工作时,电动机就一 定在工作,从而保证塑料外壳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芬应该把开关 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S 1 ) (2)根据电吹风铭牌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一分钟消耗多少电能?电热丝R 的电功率为多大?通过电热丝R 的电流为多大?(27600J 440W 2A)9.某学校运动场离学校电控室有一段距离,运动场内安装了一盏规格为“220V 1KW ”的碘钨灯,已知电控室的电压恒定为220V 电控室到碘钨灯之间的距离为100m ,所用电线为某个品牌的铜芯橡皮绝缘线。
九年级物理试卷难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试卷难题及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态?A. 水银B. 铅C. 汞D. 铝2. 电流的单位是?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3.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种现象叫做?A. 反射B. 折射C. 干涉D. 传播4. 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其速度会怎样变化?A. 匀速增加B. 匀速减少C. 匀速不变D. 先加速后减速5. 下列哪种现象是化学变化?A. 熔化B. 冻结C. 燃烧D. 蒸发二、判断题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 物体离地球越远,其重力越小。
()4.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5.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三、填空题1. 电流是由带电粒子定向移动形成的,带正电的粒子叫______,带负电的粒子叫______。
2.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电功的单位是______。
3.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4.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表达式为______。
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是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电路?电路中有哪些基本元件?3.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4. 什么是压强?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 简述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应用题1.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求其电压。
2. 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运动,其动能为100焦耳,求物体的质量。
3. 一个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入射角为30度,求反射角。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的力,其加速度为2米/秒^2,求物体的质量。
5.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1米,力臂为0.5米,受力为5牛,求力矩。
六、分析题1.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在斜面上物体比在水平面上更容易滑动。
2.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在水中看物体时,物体会看起来更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8月XCP的初中物理组卷2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嘉兴)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跷跷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2.(2010•从化市一模)许多同学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演员抡起绳子,杯子就做圆周运动.如图为一杂技演员正在竖直平面内表演“水流星”,杯子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说法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机械能在不断改变D.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3.(2012•济宁)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规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B.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C.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D.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4.(2013•宜宾县二模)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甲,拍摄照片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引起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被吸引.g取10N/kg()A.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B.光控开关接收到绿光时,指示灯亮,电控照相机不工作C.质量小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不会被拍照记录D.要使质量较小的车闯红灯也能被拍下,可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5.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F 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20牛,0 B.20牛,10牛C.10牛,20牛D.10牛,06.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F 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20牛,0牛B.20牛,10牛C.10牛,20牛D.10牛,0牛7.(2010•大连二模)如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个木块,在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静摩擦力作用B.木块B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木块B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同D.木块A与木块B之间的静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同8.(2012•攀枝花)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9.(2005•重庆)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二.填空题(共2小题)10.(2012•玉林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________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________N.11.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与物体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_________(填“受滑动摩擦力”、“受静摩擦力”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三.解答题(共1小题)12.(2005•襄阳)在一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见到各种大型起重机.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0,已知OA=10m,OB=5m,起重机功率为30kW,若不考虑起重机本身重力的影响.求:(1)要使起重机吊起6×103kg的货物时不会绕支点O翻倒,右边的配重m0的质量至少为多少?(2)如果机械效率为80%,那么,把5×103kg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15m,需要多少时间?2013年8月XCP的初中物理组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嘉兴)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跷跷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压轴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由于存在阻力,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断减小,内能不断增大,所以男演员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女演员的机械能.解答:解:A、甲处的男演员要想把女演员弹起到乙处,由于乙处高于甲处,男演员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女演员的机械能,男演员向上跳起,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女演员到达乙处静止不动,只具有重力势能,所以男演员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女演员质量.如果男演员自由下落时,男演员的质量一定大于女演员质量.不符合题意.B、男演员向上跳起,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女演员到达乙处静止不动,只具有重力势能,男演员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于女演员的重力势能.如果男演员自由下落时,男演员的重力势能一定大于女演员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C、由于存在阻力,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符合题意.D、女演员弹起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由于存在阻力,克服阻力做功,动能没有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大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由于存在摩擦阻力,克服摩擦做功,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2.(2010•从化市一模)许多同学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演员抡起绳子,杯子就做圆周运动.如图为一杂技演员正在竖直平面内表演“水流星”,杯子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说法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机械能在不断改变D.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考点:机械能.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指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一个方面发生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杯子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虽然速度大小没有变,但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D错误.因为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杯子受的力是非平衡力.故A错误.杯子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杯子的高度不断的改变,所以杯子的重力势能不断的改变.但是速度不变,质量不变,所以动能不变,故机械能不改变化.故B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3.(2012•济宁)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规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B.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C.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D.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路图设计.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只有在红灯亮的期间,光控开关才闭合,若此时车辆违规闯红灯行驶时,会压上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2)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后,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产生磁性,电磁铁会将衔铁吸下,使摄像系统所在的电路接通,摄像机会对违规车辆进行拍照.解答:解:(1)分析题意可知,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因此A和B两个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2)分析可见,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因此这两个开关只能串联,不能并联,所以D选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1)要使摄像系统工作,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红灯亮起,光控开关因接受红光而闭合;车辆要违规行驶,压上压力开关,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此题也是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它的工作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13•宜宾县二模)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甲,拍摄照片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引起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被吸引.g取10N/kg()A.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B.光控开关接收到绿光时,指示灯亮,电控照相机不工作C.质量小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不会被拍照记录D.要使质量较小的车闯红灯也能被拍下,可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重力的计算;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多个方面的问题,如: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知道当压敏元件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它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搞清当出现哪种颜色的灯时,照相机需要工作;会分析压力和电阻的关系图象,同时观察压力和电阻的大小变化情况;能根据电流值和电压值求出所需的总电阻,然后根据串联电阻的知识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象查出此时的压力,从而计算出车辆的质量等.解答:解:A、B、因为电控照相机要自动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所以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在接收到绿光时,光控开关断开,指示灯发光,电控照相机不工作,均符合题意;C、根据欧姆定律I=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100Ω压敏电阻的阻值为:R=100Ω﹣10Ω=90Ω查图可知,当R=90Ω时,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F=4000N,根据G=mg得:m====400kg,因此,只有质量大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才会被拍照记录,符合题意;D、分析图乙可知,当压力F越小时,电阻R越大,如果再串联一个电阻,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则电路中的总电阻更大,电流会更小,达不到0.06A,电磁铁不能有效控制衔铁,则不能达到给违规车辆拍照的目的,因此不合题意.故选A、B、C.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首先要搞清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搞清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同时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正确运用原理分析是此题的关键.5.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F 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20牛,0 B.20牛,10牛C.10牛,20牛D.10牛,0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分别对A、B、C三个物体在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1)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拉力,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受到B对A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摩擦力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A对B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也为10N摩擦力作用.(2)由于B和A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B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和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零,即B对C的摩擦力大小也为零.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应用,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结合物体的具体受力,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知识,可解决此题.6.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F 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20牛,0牛B.20牛,10牛C.10牛,20牛D.10牛,0牛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专题:推理法.分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分别对A、B、C三个物体在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拉力,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受到B对A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摩擦力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A对B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也为10N摩擦力作用,由于B和A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B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和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零,即B对C的摩擦力大小也为零.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应用,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结合物体的具体受力,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知识,可解决此题.7.(2010•大连二模)如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个木块,在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静摩擦力作用B.木块B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木块B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同D.木块A与木块B之间的静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同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要正确的解答此题,首先要搞清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压力并且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并且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解答:解:因为A、B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存在摩擦力.因此AD错误.木块B在力F的作用下与地面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B受地面得滑动摩擦力作用.B正确.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F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同.所以C正确.故选B、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是一道很好的题目.8.(2012•攀枝花)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有可能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本题中分别对三个图中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甲图中,物体A和B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乙图中,物体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受到拉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作用,因此也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丙图中,尽管速度增大,物体A和B仍然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过程与乙图相同,物体A在水平方向仍然不受力.故选A.点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力就是平衡力,受力情况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速度增大了,受到的力就大了.9.(2005•重庆)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力的示意图;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压轴题;整体思想;分割思想.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有可能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本题中分别对三个图中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甲图中,物体A和B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乙图中,物体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受到拉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作用,因此也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丙图中,尽管速度增大,物体A和B仍然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过程与乙图相同,物体A在水平方向仍然不受力.故选A.点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力就是平衡力,受力情况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速度增大了,受到的力就大了.二.填空题(共2小题)10.(2012•玉林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0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0N.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平衡状态分为两种,一是静止状态,二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是平衡力.平衡力的特点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答:解:当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水平方向不受力.当甲、乙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也是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到的是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依然不受力,否则就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0,0.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情况,同时要求从具体问题中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结论.11.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与物体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无摩擦力(填“受滑动摩擦力”、“受静摩擦力”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考点:摩擦力的种类.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相对于A保持静止状态,首先分析B的受力情况,判断B是否受到摩擦力.解答:解:图中,物体A、B在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在物体A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故答案为:无摩擦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但是注意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都是根据平衡力的知识间接得出.三.解答题(共1小题)12.(2005•襄阳)在一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见到各种大型起重机.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0,已知OA=10m,OB=5m,起重机功率为30kW,若不考虑起重机本身重力的影响.求:(1)要使起重机吊起6×103kg的货物时不会绕支点O翻倒,右边的配重m0的质量至少为多少?(2)如果机械效率为80%,那么,把5×103kg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15m,需要多少时间?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1)以O作为支点,将物重和配重分别看作动力和阻力,已知两力臂OA、OB的长,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即可.(2)题目给出了货物的质量和提升的高度,可以先求出提升这些货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又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可得提升这些货物所做的总功(W总=),已知了起重机的功率,根据t=即可求得所需时间.解答:解:(1)F1×OA=F2×OBmg×OA=m0g×OB6×103kg×10m=m0×5mm0=1.2×104kg答:右边的配重m0的质量至少为1.2×104kg.(2)答:时间为31.25s.点评:本题考查机械效率的计算,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属于一道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