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时刻: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声带不断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便物体在振动也可不能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打算的研究,依照打算,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假设有一块陨石落在他周围,那么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可不能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尽管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能够感受到那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能够在月球的表面向周围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形下仍然能够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能够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能够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爱惜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高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周围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数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可能做得粗糙些5.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缘故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教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行C.教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6.以下哪项方法不是为了避免噪声对人的阻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专门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震耳欲聋”要紧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要紧依照音色来判定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8.在声音在传播的进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的音色会慢慢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慢慢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慢慢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可不能改变9.小聪同窗在利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那么现在播放的声音和他原先的声音相较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以下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有声波时就必然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必然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缘故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断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下图,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侧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要紧缘故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能够传播声音13.利用“B超”能够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幸免了对病人的损害,但咱们即便站在“B超”的隔壁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过小二、填空题(21×2分)1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能够看到烛焰在,说明:声波具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B)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B)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3.下列应用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B)A.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C.工人用电钻钻墙D.路旁安装隔音板墙4.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

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控制噪声产生的6.控制噪声主要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采取措施的三种方法。

图中属于在人耳处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是( A)A.比赛时戴防噪音耳罩B.禁鸣喇叭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D.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7.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D)A BC D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齿B.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8.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

甲、乙相比( D)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练习题答案1、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全部()、()、()物质作为()流传.在()中不可以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相关,还与发声体的()相关.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利害D.上述都可能4、在 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起码是()A. 17 米B.大于 17 米 C .小于 17 米D.没法确立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流传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 米;两次响声相隔 2 . 5 秒,假如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流传速度.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面有一座山,汽车以54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 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此时汽车距山多远? 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米/秒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一、填空题1.发声体都是在()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3.声音不单能在空气中流传,并且也能在()、()中流传。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好靠无给电谈话,这是由于。

5.鱼能被它们喜爱的声音吸引,这表示()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能传声的性质。

6.假如回声抵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划分开。

二、选择题1.以下对于声音流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流传的慢B.学生听到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靠空气流传的C.真空不可以传声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能够了2.不可以流传声音的是()。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

(最新整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 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
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 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 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

钢琴上的最低
27。5
狗的叫声
450~1080

鼓或大提琴
100~200
钢琴的中央C
261.6
能够听到次声的动物: 。
能够听到超声的动物: , .
表中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它们中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17.将录音机的喇叭卸下来(它与录音机之间的连线没有损坏)后,在喇叭上撒一些很小的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 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 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
声波
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修订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修订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第2章 声现象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第2章 声现象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物理八上第2章声现象含答案第2章声现象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一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瓶内,拨通该手机时能听到其发声且屏幕闪烁.现逐渐抽出玻璃瓶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但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密封的玻璃瓶能阻止电磁波的传播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抽出瓶内空气后,手机停止了振动发声D.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在欣赏国庆70周年《奋斗吧中华儿女》文艺晚会时,正在洗手的小明单凭声音就知道是张杰正在演唱,他分辨张杰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超声雾化器是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仪器。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了声传递能量B. 人耳能听到的声是超声波C. 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 超声也是由于振动产生的4、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不可行的措施是()A.在公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B.在人耳里塞棉花团C.减小噪声振动的频率D.给发动机安装消声器5、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7、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8、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B. 关紧门窗C. 用棉花塞住耳朵D. 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C. 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D.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更浅一些,是因为光发生折射形成的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都在振动B.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不能听到的声音C.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C.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12、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二、非选择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作为()传播.在()中不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有关,还与发声体的()有关.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
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D.上述都可能
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A.17米B.大于17米C.小于17米D.无法确定
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
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发声体都是在()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中传播。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给电交谈,这是因为。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能传声的性质。

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
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2.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
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
4.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
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2万次
6.有一跟长100米的空气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A.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镒响声 D. 四次响声
三、计算题
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
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振动,振动 2. 340米/秒 3. 液体,固体 4. 月球上没有空气 5. 水,固体
6. 0.1
二、选择题
1.A
2.A
3.B
4.B
5.A、B、D
6.D
三、计算题
1.1870米 2. 85米 3. 1500米
练习答案:
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6.487.5米,32.5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