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zī)住满了人。
①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②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③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bì)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应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楚王初次见到晏子的态度是________,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词语中看出来。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三句话,可以用三个成语概括,请选择。
A.摩肩接踵 B.拂袖成云 C.挥汗如雨第①句: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 第③句:________(4)找出文中描写晏子的表情、神态的句子。
(5)简要说明晏子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来楚国时所有的推理过程。
【答案】(1)看不起;瞅;冷淡(2)齐国就没有一个个子高的人来出使我国(3)B;C;A(4)①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
②他故意笑了笑。
(5)先说自己国家有规定,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既然楚国认为我下等,那么等于承认楚国自己是下等国。
这种反讽很厉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从“晏子见了楚王。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3)文中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________的春天。
(4)第二自然段中的“斜”字写出了燕子________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________,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________姿态。
【答案】(1)身;双;对(2)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3)花;草;叶;灿烂无比(4)飞行;快;灵活【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2)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美——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课内阅读。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1)妈妈是如何教育贝贝的?(2)“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A.比喻 B.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句子我也会说:________。
(3)选文这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1)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2)B;小鸟在枝头唱歌(3)示例:爱护学习用品【解析】2.读一读,写一写。
(9分)春天春天来了,大地都被上了新装。
小草绿绿的,桃花红红的,柳枝青青的,小溪亮亮的。
山林里可热闹了。
小鸟,又唱又跳;蜜蜂,忙着采蜜;蝴蝶,飞来飞去。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第3句话(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3)照样子写词语。
绿绿的:________ ________飞来飞去:________ ________【答案】(1)4。
山林里可热闹了。
(2)绿绿的;红红的;青青的(3)红红的;白白的;走来走去;跳来跳去【解析】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3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3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检阅台。
夏天到了,柳树长得很茂盛,柳条随风飘荡。
小芳和小军一起到公园去玩。
小军看到柳条很美丽,就随手折了一根,玩儿了起来。
小芳看见了,急忙说:“公园里的花木是园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是给大家欣赏的。
我们要爱护它,不能损害它。
”小军听了很惭愧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乱折花木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本文写了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事情。
(3)________折柳枝,________劝说他。
________惭愧地说:“________。
”(4)公园里的花是________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我们要________它。
解析:(1)3(2)小芳;小军(3)小军;小芳;小军;以后我再也不乱折花木了(4)园丁;爱护【解析】2.阅读短文,完成填空,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世界多美呀母鸡蹲(dūn)着孵(fū)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
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
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它看见天空蓝湛(zhàn)湛的,树木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chénɡ)澄的。
原来世界(shìjiè)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
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
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1)全文共________段,写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
(2)照样子从文中找出词语。
黄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鸡是怎样诞生的?解析:(1)4;黄乎乎、黄色、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2)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3)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真题名师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课内外阅读名师汇编(《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第一部分课内阅读12.《古诗两首》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诗中的“小娃撑小艇”在池塘里( )。
(2分)①摘浮萍②采白莲③捉迷藏2.诗中“不解”指的是( )。
(2分)①不知道②不解答③不会做3.从“偷”“藏”两个字,可以看出小娃的( )。
(2分)①天真、淘气②活泼、可爱③聪明、热情4.人们是怎么发现小娃的踪迹的?在诗中用“”画出来。
(2分)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3.根据古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小娃”的心理。
. .4.“不解藏踪迹”的意思是( )。
①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②他不理解为什么要掩藏踪迹5.这首古诗描绘了“小娃”什么样的形象?下列形容恰当的两项是( )➊胆大心细❷愚笨短见❸天真幼稚❹活泼淘气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靖用“√”画出来。
(1)泉眼( ) (2)池水( ) (3)树荫( ) (4)河水( )(5)小荷( ) (6)青蛙( ) (7)蜻蜒( ) (8)蝉( )2.找出诗中意思相反的一组词语,写在括号里。
()——()3.说一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景色。
. .4.“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思是( )。
①我坐在水边的树阴下,看着水中的倒影②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5.在公园,看到蜻蜓落在刚出水的荷叶,上,我想到了《小池》中的诗句:“ ,。
”13.《荷叶圆圆》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zī)住满了人。
①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②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③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bì)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应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楚王初次见到晏子的态度是________,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词语中看出来。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三句话,可以用三个成语概括,请选择。
A.摩肩接踵 B.拂袖成云 C.挥汗如雨第①句: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 第③句:________(4)找出文中描写晏子的表情、神态的句子。
(5)简要说明晏子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来楚国时所有的推理过程。
【答案】(1)看不起;瞅;冷淡(2)齐国就没有一个个子高的人来出使我国(3)B;C;A(4)①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
②他故意笑了笑。
(5)先说自己国家有规定,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既然楚国认为我下等,那么等于承认楚国自己是下等国。
这种反讽很厉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从“晏子见了楚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真题名师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名师汇编(《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静夜思________明月____,疑是________霜。
举头望__________,低头________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3分)2.前两行诗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后两行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动词写出了诗人望月思乡的过程。
(3分)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静夜之情。
(2分)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读一读,分一分。
隐遇松师采只此山深知处含平舌音的字: 。
(2分)含翘舌音的字: 。
(2分)含整体认读音节的字:。
(2分)2.从诗中找出含有下列偏旁的字,再想一个写下来。
(2分)木()()艹()()3.这首诗中出现的人物有、、。
(3分)4.诗人找到隐居的朋友了吗? ( ) (2分)①找到了②没有找到5.童子知道自已的老师具体在哪里吗? ( )(2分)①知道②不知道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首诗里一共有( )个人物,分别是( )、( )、( )。
(2分)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文中的隐者在_____。
(2分)A.山下B.贾岛C.李白D.云深的地方3.诗中画线处是_____对_____的回答。
A.隐者 B.童子 C.访客(2分)4.诗人在 (地方)问童子。
(3分)5.“只在此山中”是( )的回答,诗人可能会问:. ?(2分)6.用自己的话说说童子是怎样回答的。
(2分). 。
四、阅读《夜色》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夜色》节选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1.超级模仿秀。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话描写的是一幅________的图景。
(2)第二句中描写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分别与前一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后一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
(3)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段话中的哪些景物是想象的?【答案】(1)春(2)桃树;杏树;梨树;桃儿;杏儿;梨儿(3)比喻;排比(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解析】【分析】(1)、(2)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谦虚。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句话即使比喻,有是排比。
(4)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文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辞。
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读一读,做一做。
今天______爸和我一起到大海边玩______我在沙滩上,身后留下一个个脚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读课文片段,答题。
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果园里,果子熟了。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文中哪句话写果子成熟了?请找出来。
(3)落叶邀请小伙伴来做什么? ________(填序号)①做游戏。
②尝尝香甜的水果。
【答案】(1)三(2)果园里,果子熟了。
(3)②【解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风吹春风轻轻地吹着,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花下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句话。
(2)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开满了花。
(3)用横线划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4)根据短文,填上四字词语。
________的蜜蜂 ________的蝴蝶【答案】(1)4(2)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3)红的、粉的、白的(4)成千上万;大大小小【解析】3.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快乐的夏天去年夏天,我过得特别快乐。
爷爷带我来到小兰家。
小兰比我大一岁,她的家在山区,家里比较穷,爷爷决定资助她上学。
每天,我和小兰一起去上坡放羊、割草、捉蝈蝈,特别开心。
几天以后,爷爷又把小兰带回城里。
白天,我们一起看书,做游戏:晚上,我们一起听爷爷讲故事。
赶上星期天,爸爸妈妈还带我们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今年夏天又到了,我越来越想念小兰,我们还要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1)每天,我和小兰一起去上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兴——________ 帮助——________ 十分——________(3)从文中可以看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放羊;割草;捉蝈蝈(2)快乐;资助;特别(3)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解析】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四季儿歌春风暖,黄鹂叫,小苗出土咧嘴笑。
夏天热,蝉儿叫,荷花出水咧嘴笑。
秋风凉,雁儿叫,颗颗棉桃咧嘴笑。
冬天冷,雪花飘,朵朵梅花咧嘴笑。
(1)填空。
________季暖,________季热,________季凉,________季冷。
(2)诗歌里都写了谁在咧嘴笑?用“________”画出来。
(3)你觉得还有谁会咧嘴笑呢?写一写吧。
【答案】(1)春;夏;秋;冬(2)小苗、荷花、棉桃、梅花(3)略【解析】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色(节选)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1)为什么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2)“我”去散步时看到了什么?(3)“我”后来还怕黑夜吗?(4)在月光下,你还会看到什么?【答案】(1)因为“我”害怕黑夜,爸爸想让“我”克服这个缺点。
(2)花草的微笑,小鸟在睡觉。
(3)不怕(4)昆虫在月光下飞舞,青蛙在草丛里唱歌。
【解析】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的梅花鹿有一只老虎,遇见一只梅花鹿。
老虎很想吃梅花鹿。
便是它从来没有见过梅花鹿,不知道梅花鹿有什么本领,就问:“你满身的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啊?”梅花鹿说:“这是我吃老虎的记号,我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斑点。
”老虎一听,吓得拔腿就跑。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老虎一________斑点一________水缸一________小花一________主意(3)填空聪明的________ 荷叶飞快地________ 叫多彩的________ 梅花鹿大声地________ 爬圆圆的________ 季节慢慢地________ 跑【答案】(1)4(2)只;个;口;朵;个(3)梅花鹿;跑;季节;叫;荷叶;爬【解析】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大公鸡我家有只可爱的大公鸡,头上长了个红红的鸡冠,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尾巴上长着一撮十分好看的鸡毛。
每天早上,大公鸡总是按时叫我起床。
它那洪亮的啼鸣声,喊醒了家家户户。
接着,大家都起床了,有的刷牙,有的洗脸,有的扫地,有的做饭……大家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写出大公鸡样子的句子。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的公鸡 ________的鸡冠________的鸡毛 ________的叫声【答案】(1)2;4(2)我家有只可爱的大公鸡……尾巴上长着一撮十分好看的鸡毛。
(3)可爱;红红;好看;洪亮【解析】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公鸡脸红了白兔、松鼠和公鸡都住在森林里,他们是邻居。
一天,白兔向公鸡借篮子。
公鸡说:“你去别人家借吧。
”白兔只好走了。
松鼠让公鸡帮他解开蝴蝶结。
公鸡说:“你让别人给你解吧。
”松鼠也只好走了。
夜里,外面打雷下雨,公鸡家的房子漏雨了。
公鸡让白兔、松鼠帮他盖房子。
白兔、松鼠同意了。
于是,公鸡的脸红了。
(1)“他们是邻居”中,“他们”指谁?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判断对错。
①公鸡的邻居们有困难找他帮忙时,他热心地帮助了大家。
②在公鸡需要盖房子时,他的邻居们热心地帮助了他。
(3)公鸡的脸红了是因为()。
A. 他干活干得太累了B. 他觉得自己太小气了【答案】(1)白兔、松鼠和公鸡(2)①错误;②正确(3)B【解析】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1)大象为什么跟着跑()A. 大家跑,他也跟着跑。
B. 他看到“咕咚”来了。
(2)是________(谁)最先听到“咕咚”的声音的。
(3)你认为大象做得对吗?()A. 不对,他不应该没弄清情况就跟着跑。
B. 对,安全是最重要的。
【答案】(1)A(2)兔子(3)A【解析】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1)回忆课文填一填。
“我”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给秋天画了个________的太阳,给冬天画了个________的太阳,给春天画了个________的太阳。
(2)“我”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是为了________(填序号)①给大家带来清凉。
②给田野带来希望。
(3)你想画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为什么?【答案】(1)金黄;红红;彩色(2)①(3)我想画个火红的太阳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不再受冻。
【解析】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的太阳又红又热,我真想到上面看看:是不是有个火炉烧得正旺?晚上的月亮多么明亮,我真想到上面看看:是不是有面镜子悬挂在天上?夜空的星星闪闪发光,我真想到上面看看:是不是仙女把珍珠镶在天上?唉,我长得真慢真慢,我真想快点长大,早早实现我的愿望。
(1)照样子,写词语。
又红又热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2)仿照文中画线句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天上的云多白多美,我真想到上面看看:________。
(3)“我”为什么想快快长大呢?【答案】(1)高;大;细;长(2)是不是有很多棉花糖堆在那里(3)因为“我”想早早实现自己的愿望。
【解析】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黄鹂(lí)捉虫子一只小黄鹂,第一次离开妈妈,自己出去捉虫。
她飞了一整天,回到家里,妈妈问她看到些什么。
小黄鹂说:“我只顾(gù)捉虫子,什么也没看到。
”妈妈停了停,说:“孩子,我们要做的事多着呢,可不光是捉虫子呀。
”第二天傍晚,小黄鹂又飞回来了。
妈妈问:“今天你做了些什么?”小黄鹂说:“我看到一只白头翁(wēng),他真可怜,已经老得不能提虫了。
我把捉到的虫子送给了他。
”“我还到了森林医院,请来啄木鸟大夫为邻居白杨树爷爷治好了病。
”“回来的路上,我还看到一只小百灵鸟,她的歌声真好听,我跟着学了半天。
我想,将来我也许会唱得比她更好听。
”妈妈高兴地笑了。
(1)小黄鹂第一次离开妈妈捉虫子,妈妈问她看到些什么,小黄鹂是怎样回答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第二天,小黄鹂做了哪些事?()(多选)A. 把捉到的虫子送给白头翁。
B. 请啄木鸟给白杨树治病。
C. 跟小百灵鸟学唱歌。
(3)妈妈会怎样表扬小黄鹂?想一想,写一写。
【答案】(1)我只顾捉虫子,什么也没看到。
(2)A,B,C(3)孩子,你真棒!你不但捉了虫子,还做了好事,学了唱歌,真好!【解析】13.阅读文段,按要求作答。
春天来了,小草慢慢地染(rǎn)绿了大地,树木开始长出了嫩嫩的绿叶。
蓝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红红的太阳撒下温暖的阳光。
远处一片片野花都开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春天真美丽呀!我爱春天。
(1)这段共有________句。
(2)从短文中选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嫩嫩的________ ________的天空温暖的________ ________的太阳(3)照样子填空。
飞来飞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答案】(1)五(2)绿叶;蓝蓝;阳光;红红(3)走;走;跳;跳【解析】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敞亮——________ 偶然——________ 激荡——________(2)这两段话主要写了小燕子________时的特点。
(3)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描写小燕子动作的词语有哪些?用“○”圈出来。
(5)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1)旷亮;偶尔;荡漾(2)飞行(3)比喻;剪刀(4)横掠、沾(5)我体会到小燕子的飞行速度之快。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敞亮:宽敞明亮。
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激荡:受到冲击而动荡。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既形象,又生动。
(4)考查对动词的掌握,仔细读划线句子将动词挑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