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教案

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教案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思想之一,是现代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最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认识;2.深入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和作用;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实践,加深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培养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强烈的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4.能够自觉地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处理好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理论5.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动,将知识点清晰的介绍给学生。
2.阅读讨论:选定部分经典著作,并推荐一些相关文献,可进行阅读、思考、交流和讨论。
3.实践活动:根据本科专业不同,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观考察、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各种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必须科学合理,选定学生熟悉且有足够时间进行研究探讨的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针对性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的初步介绍。
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关严密的学理概念,并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具体理解所述概念本身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涵拓展。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导学案2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导学案【课程学习目标】 教学目 标 重点难 点 学科指 导意见 (教学 大纲的 操作性 要求) 高考 考纲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4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1、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
2、正确认识、评估自己,初步拟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3、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
学习重点: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归纳,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怎样选择职业” 和“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评估自己,初步拟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1、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归纳,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 怎样的职业”的原则。
2、通过相关介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估自己,初步拟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关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 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 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
后投身于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不 断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
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伦敦。
其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2、背景 1835年8月12日, 就读于特里尔中学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 《青年在选择 职业时的考虑》 ,阅卷老师批阅后,评论道: “思想丰富,精采有力,值得赞许” ,校长威登 巴赫读后也赞扬: “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
”这年,马克思只有17岁,在这 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
他 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3.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
A.顽固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8.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A.①⑤B.②④C.③⑤D.①③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逐步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回标反馈】
备注
第3页共4页
6.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按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观点,应为( )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奕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意图。
主张:“西学中源”。意图:减少洋务运动的阻力,巩固封建统治。
(2)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近代法制。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适合于我国的理由是什么?
9.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他说的“大梦之醒”的最主要表现是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同步导学案:专题2 第1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第1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知识目标教学要求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创立的过程2.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1.正确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类别内容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诞生可能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诞生标志《资本论》的发表1.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最初的动因:遇到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困难。
2.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写作《资本论》历时40年,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3.《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探究]1.马克思写作和出版《资本论》是一帆风顺的吗?[提示] 不是,马克思写作和出版《资本论》是一个漫长的充满艰辛和斗争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疾病、贫困、亲人的去世、统治阶级的不断驱逐和迫害以及繁忙的社会活动常常困扰着他。
他以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顽强刻苦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1.变革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它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2.主要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3.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4.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探究]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何不同?[提示] 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看作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历史学科教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4年月日课题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目标导学1.通过知识梳理和材料探究,掌握欧洲工业化早期的社会状况,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2.通过知识梳理,对比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异同,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3.通过知识梳理,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为多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引导学生掌握其历史影响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和内容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及实践。
教学案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旱期工人运动(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___________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①1825 年,英国爆发__________”。
②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③_________________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④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相当恶劣。
(2)目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
(3)斗争形式: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的斗争。
(4)表现: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5)意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代表人物:法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和英国人_________。
(2)思想主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
(3)结果: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全面认识空想社会主义(1)进步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人剥削人的罪恶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这些设想对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非常重要。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工人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产生背景;3. 掌握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导学内容:一、工人运动的起源与发展1. 工人运动的起源: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了工人阶级的形成,工人们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身权益。
2. 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运动逐渐壮大,出现了各种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组织。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产生的一种现实分析和社会变革理论,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共产主义是最终的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社会主义阶段。
三、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1. 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工人运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和指导原则。
2. 工人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工人运动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导学任务:1. 阅读《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相关文献,了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2. 思考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影响;3. 尝试分析工人运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工人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文章,要求结合具体实例加以说明;2. 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产生背景的文章,重点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影响;3. 总结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评价标准:1. 作业完成度:对导学内容和任务的理解与把握程度;2. 分析深度:对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3. 表达能力:能否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第二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八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3、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条件(1)18世纪60年代,于英国的__________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工业革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的好处十分有限。
(2)从1825年开始,资本主义__________周期性的爆发,造成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
(3)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________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为____________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同时也对科学理论提出了客观要求。
3.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1)代表人物:法国的________、傅立叶和英国的________。
(2)基本主张:揭露和批判____________、勾画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3)影响:他们的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1)马克思的转变: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大学期间接受了黑格尔的________思想,后来接受了费尔巴哈的________思想;在巴黎期间,深入研究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法国的____________。
1844年,马克思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已成为____________。
(2)恩格斯的转变:1842年,恩格斯在英国纺织工业中心____________大量接触工人;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
(3)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奋斗:1845年,两人在________第三次会面后,开始了共同战斗的历程;他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①时间:1848年.②内容错误!③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____________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巧学巧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社会发展学说社会发展有规律,社会主义必来临。
(2)暴力革命学说阶级斗争唯暴力,推动历史向前进。
(3)工人专政学说推翻旧制并专政,工人政党作先锋。
2.巴黎公社(1)背景错误!(2)成立错误!(3)措施(4①时间:1871年5月下旬。
②原因错误!(5)意义错误!关键点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1)从成立背景上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公社委员的产生来看,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3)从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公社的经济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主题1 图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2)思想条件主题2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史料均节选自《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2)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从上述史料可得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变革私有制、发展生产力、全世界无产者联合等主张,从而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社会发展规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课标要求】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课前热身】
一、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
1.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
(1)1844年,两人合著第一个作品《_____》,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2)1845年在合写的《_____________》中,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1848年2月,两人起草的《___________》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2.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__________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_______
(2)1847年,参加了“_______”,后将其改为“___________”,并建立支部。
3.参加无产阶级斗争
(1)1848年_______________爆发时,马克思资助法国等国工人__________________。
(2)德国_________________爆发后,他们创办了民主派机关报-----《____________》,这是当时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4.贫困生活中矢志不渝,恪守革命信念,始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第一生命。
二、第一国际的灵魂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的__________和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
(2)1864年,“_______”成立,马克思领导了工人协会的活动,亲自起草了《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文件。
(3)评价:马克思始终是协会的领袖、灵魂。
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政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
2.支持巴黎公社:马克思写了《_______________》,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完成巨著《资本论》
1.内容
(1)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揭露了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出______________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的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2.评价:是一部不朽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意义的著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次革命,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_______________上。
【课堂实战】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标志是什么?
3.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
4.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有哪些?
5.资本论的内容和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6.马克思一生主要从事了哪些理论和实践活动?
7.怎么对马克思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