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节
第2.3.-2.4节 链引发反应

H
CH2CH + CH2 C
Cl
Cl
H
CH2CH + CH2 C
Cl
Cl
Cl
H
CH2CH+ CH2 C
Cl
●向引发剂转移
~CH2-CH• + R-R → ~CH2-CHR + R•
Cl
Cl
对聚合的影响:聚合速率基本不变;平均 聚合度降低;引发效率降低。
●向溶剂转移
~CH2-CH• + S-Y → ~CH2-CHY + S•
学习重点 典型引发剂的反应式(AIBN、BPO、氧化还原
体系) 引发剂活性的表征方法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 引发无剂论的工选业择生产还是实验研究,引发剂的选择及 其用量的确定都是影响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和产 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引发剂种类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通常是一些可在聚合温度下 具有适当的热分解速率,分解生成自由基,并能 引发单体聚合的化合物。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H O O + H2O2 HO + Fe2+
HO + OH - + Fe3+
H O O + H2O HO + H2O + O2
HO- + Fe3+
竞争反应的存在影响H2O2的效率和反应重现性, 多被过硫酸盐体系代替。
常用的是:过硫酸盐 + 低价盐
-O3SOOSO3- + HSO3-
SO42- + SO4- + HSO3
(多为β-H原子),生成稳定大分子的反应,生 成2个大分子链。
歧化终止特点: 产物的聚合度与链自由基的链节数相同;大分
子一端带引发剂残基,其中一个大分子链端为不 饱和结构。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旧版对比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二、课程目标的不同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对比如下三、数学核心素养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的不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四、课程的结构的不同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结构图1.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五、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现形课标内容的对比如下表:与现形课标对比,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删掉了;删掉了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第二章供求定理

说明
与需求 同方向 变动
DA ↑ DA ↓
反方向
【需求定理】
互补品和替代品图示比较
互补 品轮 胎B
P
p1 p0 P2 0 P B1 B0 B2 Q1Q0 Q2 A1 A0 Q
.
P P1 P0 0 A2 D Q
汽 车
P0 0
Q1 Q0
(洗衣粉) 洗衣粉
Q
Q1 Q0 Q2
P1
P
Q0 Q1 (液体皂 Q 液体皂 液体皂 液体皂) A1 A0 B1 B0
第二节 供给理论(略讲) 供给理论(略讲)
【供给定理】
一、供给和供给曲线 供给和供给曲线 供给的定义 —— 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 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 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 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出售的商品量。 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供给定理
——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当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当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
【需求定理】
4.关于需求定理的争论 4.关于需求定理的争论
需求曲线必定向右 下方倾斜? 世界上有没有吉芬 商品
张五常 黄有光 汪丁丁
【需求定理】
二、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1.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因素 政府消费政策 消费者收入 消费者偏好 人口规模 消费者预期 替代商品 互补商品 因数变动 鼓励消费 ↑ ↑ ↑ P↑ PB代↑ 代 PB补↑ 补 需求变动 DA↑ DA ↑ DA ↑ DA ↑
♣
四点理解:①某一特定时期;②每一价格; ③愿意购买;④有支付能力。 区分: 区分: ① 个人需求; ② 市场需求
人口与需求
【需求定理】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的广 鸦片战争以后, 阔市场而欣喜若狂。 阔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 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 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 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 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 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 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 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 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 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 根本卖不出去。 根本卖不出去。
激光放大器使用说明

GDPH-270激光放大器使用说明一、调整放大器设定值放大器是检测PVC两板之间泡沿距离大小的一种传感器。
如果设置不好,放大器将找不到两版之间的最大值,会导致冲裁初始化失败,也会导致冲裁步进的不准确,从而影响照相检测功能。
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调整放大器设定值就可以满足要求,调整放大器设定值的方法如下。
设定放大器的数值可以通过手动把PVC片子慢慢的通过冲裁导板的检测区域观察放大器的数值变化,记住放大器数值的最大值,然后用最大值减去200-400就是我们需要设定的数值,然后把这个数值输入到放大器中就可以了。
把数值输入到放大器的方法是:直接按住放大器的左右键入下图1-25所示。
图1-25 放大器设置图中区域1为黄色数值是需要设置的数值,就是需要人为输入进去的数值。
区域2红色数字是所检测到的实际数值,区域3是放大器的左右键,即手动按钮,直接按下即可增大或减小设定数值。
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调整设定值就可以满足现场要求,如果工艺改变,实际检测精度达不到要求,可以更改放大器的灵敏度,可以对放大器进行复位和初始化等操作,详细方法见本说明第二章。
二、激光传感器设置-1-第一章第7步介绍了调整放大器设定值的方法,如果实际检测精度达不到要求,可以更改放大器的灵敏度,2.1节为调整灵敏度方法。
2.2节为初始化放大器的方法,如果需要复位,可参照2.3节的步骤。
如果需要重设默认值,可以对放大器初始化。
2.4节为激光传感器感测头安装要求。
2.1灵敏度设置放大器灵敏度共分5档,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设置放大器灵敏度。
第一步:按住“MODE”键3秒钟以上,如下图所示:图2-1 灵敏度调整第二步:按方向键,将出现几种模式,默认为“”模式,可根据所需灵敏度来选择不同的模式。
例如,如果要求灵敏度较高,可选择“hsp”模式。
第三步:按“MODE ”键,显示“”,再按“MODE”键,显示“”,再按“MODE”键,出现数字,这样就完成了放大器的灵敏-2-度设置。
指标的分类体系,核心指标,重要指标 ,一般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通过以上的影响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筛选出一些与特定问题或领域关联性强、敏感性高、数据可靠性好、可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这些重要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更可靠的决策和评估。
2.3重要指标
2.3.1影响因素和关联性
在指标的分类体系中,重要指标是一类具有较高权重和广泛应用的指标。它们通常与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或目标密切相关,并对决策和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重要指标的选取需要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关联性:重要指标应该与我们追求的目标密切相关。比如,在经济领域,GDP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水平。
3.研究重要指标:重要指标是对特定问题或者问题领域的关键性指标,它们能够反映出影响因素和关联性。我们将分析重要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关联性,探讨监测和应用重要指标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重要指标。
4.研究一般指标:一般指标是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和问题的指标,它们可以提供一般性的信息和参考。我们将定义和划定一般指标的范围,探讨使用场景和局限性,帮助读者了解一般指标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功能分类法:按照指标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如评估指标、监测指标、控制指标等。
(2)层次分类法:按照指标所涉及的层次进行分类,如宏观指标、中观指标、微观指标等。
(3)领域分类法:按照指标所应用的领域进行分类,如经济指标、环境指标、教育指标等。
(4)性质分类法:按照指标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如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综合指标等。
此外,核心指标还可以用作评估和对比不同组织、地区或国家在特定领域的绩效和发展情况。通过对核心指标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识别出优势和问题,并为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
与数学探究。
共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
究。
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
生提供参考。
五、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17车辆操纵动力学-07-驱动和制动时的车辆运动

式中,AlFf是转向时前轴的载荷转移;A1T是由驱动力/制动力引起
的前后轴之间的载荷转移;%是前轴的垂直载荷;M是轮胎和路面 之间的摩擦系数。
对于较小的纵向和侧向加速度情况,
dK{AWf dKf^w (2Xt\2 ~dWK^* fej
它们被视为相同数量级的微小量,并有
.r, 9K^Wf dK{
1 /2^f\2l
}
daT dThW dz 2K^
(7.26)
பைடு நூலகம்
-(
dat dX
i
2
ac
W
+
dar dz
lThW\ dKr Ke )dW
hWK扣 drK^K^
3.对稳定性因子的扩展
(7.27)
一旦给定了前、后轮的侧偏角和转向角,则前轮转角S与转向半
径P之间的关系则为
8« =—— I +fit -y3r + ar - afAy P
由上述分析可知,通过分别叠加左、右轮的侧偏刚度可以得到
前、后轴的等效侧偏刚度,即
2K;=Kn+KQ=2KB[l-^^-
(7-9)
2K;
(7. 10)
根据式(7.3)和式(7.4),并对式(7.9)和式(7. 10)釆用与上述 相同的微小量假设,求得执和反如下:
202
第7章驱动和制动时的车辆运动
▲疋 Ll2X^v A ^2lKa l1+dW2Kf0 + 2 \^w} \7
v
h 1 丄办疋诚卜丄 / a«^2 _2l
叫 ^2M1+^^p+t(忑)叫
(7.9〇
(1 ~ac)lv 2K^2KAl~M~^+i
(7. 10,)
FISH参考

in (var) 若 var 是字符串则输出, 若不是则等待键盘输入。 (返回值依赖于字符的类型。 FISH 首先作为整型输入,然后作为浮点型——若是输入的是可编码为整型或 是浮点型的单值,那么返回值就是整型或是浮点型。这个数字独立占用一行。 但是,若其后有空格、逗号或是括号,那么在改行中其他字符将被忽略。若用 户输入的字符不能编译为单值数字, 那么返回值将会是一系列的字符串。 用户 可以通过函数 type()确定返回的是什么。 ) 2-14 out(s)将 s 信息显示在屏幕上(若记录文件是打开的,则记录到记录文件里)变量 s 的类型必须是字符型。若无错误函数的返回值为零,若有错误则返回 1(如 s 不是字符型的) string(var)将 var 变为字符型 这些函数的用途之一就是控制输入输出。例 2.7 表明用这些函数给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输入参数。 例 2.7 交互输入的控制
变量或函数名必须以非数字开头并且不得包含下列符号(运算符) . , */+-^=<>#()[ ]@;‘“ 用户自定义名可以任意长度,但是他们以为行的有限而截取。一般情况下,名字只要不 与 FISH 表达式(见 2.3 节)和预定义的变量和函数名(见 2.5 节)相同,就可任意选取。 在 FLAC 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单词需要避免。 表 2.1 包含了所有的可能产生冲突的名字的清单、 但是,潜在的冲突取决与所选名字是如何使用的。例如,单词 gravity 可以用做 FISH 变量, 在 FISH 函数中提供出来。 冲突只有在用 SET 命令设定其值是才出现, 因为 gravity 对于 SET 命令是有争议的。类似的,如果它的名字与 PRINT 命令的参数相同,也会产生冲突。若想 毫无顾虑的使用名字, 请参见表 2.1 或者名字的缩写 (因为 FLAC 允许关键字和命令的缩写) 作为一种可选策略, FLAC 命令 SET safe on 可以用来强制在命令行中的 FISH 变量的得 到认可。@符号在任意 FISH 变量之前可以确认物体并强制命令行避免其他任何翻译。例如 假设 FISH 函数 initial 已建立,如例 2.1 所示。在命令行运行该函数将产生错误,因为命令 INITIAL 的优先权超过了 FISH 的 initial 的优先权。 但是在变量前使用 FISH 确认符号@给出 确定,纠正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图2-30 电容滤波的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及其波形
a) b)
O
ωt
2-14
电流id 断续和连续的临界条件ωRC= 3 临界条件 在轻载时直流侧获得的充电电流是断续的,wRC>
3
重载时是连续的,wRC< 3 ,时间常数小,电容放电快,Ud 时间常数小,电容放电快, 下降多, 时间长,脉冲展宽,实现连续。 下降多,uab>Ud时间长,脉冲展宽,实现连续。 分界点就是R= 3 /ωC。 。
ia O b)
ωt
ia O
ωt
c)
图2-32 考虑电感时电容滤波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及其波形 a)电路原理图 b)轻载时的交流侧电流波形 c)重载时的交流侧电流波形
2-16
2) 主要数量关系
(1)输出电压平均值 Ud在(2.34U2 ~2.45U2)之间变化 输出电压平均值
2 3U 2 = 2.45U 2 (空载,R断) 539V U d = 2.34U 2 (无C,或特重载) 515V 2.4U (RC都接入,一般负载) 528V 2
(2-33)
进而得出:
ik = ∫
ωt
5π 6
α+
6U 2 5π 6U 2 5π sin(ωt − )d (ωt ) = [cos α − cos(ωt − )] 2X B 6 2X B 6
(2-34)
2-4
2.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由上述推导过程,已经求得: ωt 6U2 5π 6U2 5π ω ik = ∫ 5π sin(ωt − )d(ωt) = [cosα − cos( t − )] α+ 6 2X B 6 6 2X B 当 ωt = α + γ +
2.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考虑包括变压器漏感在内的交流侧电感的影响,该漏感可用 一个集中的电感LB表示。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因此换相 过程不能瞬时完成。 现以三相半波为例,然后将其结论推广。
VT1换相至VT2的过程: 因a、b两相均有漏感,故ia、ib均不能突变。于是VT1和VT2 、 同时导通,相当于将a、b两相短路,在两相组成的回路中产 生环流ik。
(2-31)
XB—漏感为LB的变压器每相折算到二次侧的漏电抗,XB= ωLB
2-3
2.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换相重叠角γ的计算,由式(2-30)可知:
d ik = (u b − u a ) 2 LB = dt 6U 2 sin( ω t − 2 LB 5π ) 6
(2-32)
由上式得:
d ik = dω t 6U 2 5π sin( ω t − ) 2X B 6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影响的一些结论: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影响的一些结论
出现换相重叠角γ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Ud降低。 整流电路的工作状态增多。 晶闸管的di/dt 减小,有利于晶闸管的安全开通。 有时人为串入进线电抗器以抑制晶闸管的di/dt。 换相时晶闸管电压出现缺口,产生正的du/dt,可 能使晶闸管误导通,为此必须加吸收电路。 换相使电网电压出现缺口,成为干扰源。
2-17
u
d
u
ab
u
u
d
ac
i
a
δ
0 θ
π 3
π
ωt
i
d
O a) b)
ωt
2-18
a a
O id
ωt O
id
ωt
O a)
ωt O
b)
ωt
图2-31 电容滤波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当ωRC等于和小于 3 时的电流波形 a)ωRC= 3 b)ωRC< 3 2-15
2.4.2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考虑实际电路中存在的交流侧电感以及为抑制冲击电流而 串联的电感时的工作情况: 电流波形的前沿平缓了许多,有利于电路的正常工作。 随着负载的加重,电流波形与电阻负载时的交流侧电流 波形逐渐接近。
dik dik ua + ub = ub − LB = ud = ua + LB dt dt 2
(2-30)
换相压降——与不考虑变压器漏感时相比,ud平均值 降低的多少。
π π di 1 α +γ + 56 3 α +γ + 56 ∆Ud = (ub − ud )d(ωt ) = ∫ 5π [ub − (ub − LB k )]d(ωt ) 5π 2π / 3 ∫α + 6 2π α + 6 dt π 3 α +γ + 56 dik 3 Id 3 = ∫α +56π LB dt d(ωt) = 2π ∫0 ωLBdik = 2π X B I d 2π
Id = 2X
5π 时,i k = I d ,于是 6 6U 2 [cos α − cos( α + γ )] (2-35)
B
cos α − cos( α + γ ) =
2X BId 6U 2
(2-36)2-5Fra bibliotek ud
α
ua
u
b
u
c
O
ωt
id
ic
ia
ib
ic
ia
Id
O
γ
ωt
γ 随其它参数变化的规律: (1) Id越大则γ 越大; (2) XB越大γ 越大; (3) 当α≤90°时,α 越小γ 越大。 °
3X B
π
2X
B
Id
Id
2
cos − cos( +γ ) α α
Id X B 2U2
2I d X B
6U
π
m
注:①单相全控桥电路中,环流ik是从-Id变为Id。本表所列通 用公式不适用; ②三相桥等效为相电压等于 3U2 的6脉波整流电路,故其 m=6,相电压按 3 2 代入。 U
2-7
2.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a)
b)
2.4.2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1) 基本原理 )
某一对二极管导通时,输出电压等于交流侧线电压中最 大的一个,该线电压既向电容供电,也向负载供电。 当没有二极管导通时,由电容向负载放电,ud按指数规 律下降。
u
d
u
ab
u
u
d
ac
i
a
δ
0 θ
π 3
π
ωt
i
2-1
ik=ib是逐渐增大的,而ia=Id-ik是逐渐减小的。 当ik增大到等于Id时,ia=0,VT1关断,换流过程结束。
ud
α
ua
ub
uc
O
ωt
id O
ic
ia
ib
ic
ia
Id
γ
ωt
图2-25 考虑变压器漏感时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及波形
2-2
2.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换相重叠角——换相过程持续的时间,用电角度γ表示。 换相重叠角 换相过程中,整流电压u d 为同时导通的两个晶闸管所对 应的两个相电压的平均值。
2-12
2.4.1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感容滤波的二极管整流电路
ud波形更平直,电流i2的上升段平缓了许多,这对于电路 的工作是有利的。
i 2 ,u 2 ,u d i2
u2
ud
δ
0
θ
π
ωt
图2-29 感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a) 电路图 b)波形 2-13
2-8
2.4 电容滤波的不可控整流电路
在交—直—交变频器、不间断电源、开关电源等应 用场合中,大量应用。 最常用的是单相桥和三相桥两种接法。 由于电路中的电力电子器件采用整流二极管,故也 称这类电路为二极管整流电路。
2-9
2.4.1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常用于小功率单相交流输入的场合,如目前大量普及 的微机、电视机等家电产品中的开关电源。 1) 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 基本工作过程: 基本工作过程: 在u2正半周过零点至ωt=0期间,因u2<ud,故二极管均 不导通,电容C向R放电,提供负载所需电流。 至wt=0之后,u2将要超过ud,使得VD1和VD4开通, ud=u2,交流电源向电容充电,同时向负载R供电。
(2)电流平均值 电流平均值 输出电流平均值IR为:IR = Ud /R 与单相电路情况一样,电容电流iC平均值为零, Id =IR 二极管电流平均值为Id的1/3,即ID = Id / 3=IR/ 3 , (3)二极管承受的电压 二极管承受的电压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线电压的峰值,为 6U 2 。
i
d
VD i
2
1
VD
3
i u
C
i +
R
u
1
u
d
C
2
R
VD
2
VD
4
2-10
i
d
i,u
d
VD i
2 1
u
d
VD
3
i
C
i
R
i
u u
1
+
d
u
2
C
R 0
θ
π
2π
ωt
VD
2
VD
4
δ
b) a)
图2-26 电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a) 电路 b) 波形
2-11
2) 主要的数量关系
输出电压平均值 空载时, d = 2U 2 。 U 重载时,Ud逐渐趋近于0.9U2,即趋近于接近电阻负载时 的特性。 在 设 计 时 根 据 负 载 的 情 况 选 择 电 容 C 值 , 使 RC ≥ (3 ~ 5)T / 2 , 此时输出电压为: Ud≈1.2 U2。 电流平均值 输出电流平均值IR为: IR = Ud /R 在一个周期内电容吸收和释放的能量相等,其电压平均 值保持不变,相应的流过电容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 值为零,又由id=ic+iR得出 Id =IR 二极管电流iD平均值为:ID = Id / 2=IR/ 2 二极管承受的电压 2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