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章 第四节 免疫调节

7、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湿疹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性心脏病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
9、以下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效应B细胞
E、效应T细胞
F、记忆细胞 G、淋巴因子 H、抗体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6、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 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艾滋病AIDS
1.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 汁、阴道分泌物中,唾液、汗液中极少。
2.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讨论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 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抵抗病原体的入侵,防止疾病。
(二)监控和清除功能(对内)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它因 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读书思考:
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讨论: 你知道人体哪些器官是免疫器官?
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是什么关系?
免疫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疫 系 统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 第四节 互感和自感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  第四节 互感和自感
现象.( × ) (2)自感现象中,感应电流一定与原电流方向相反.( × ) (3)线圈的自感系数与电流大小无关,与电流的变化率有关.( × )
(4)对于同一线圈,当电流变化较快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也较大.
(√) (5)没有发生自感现象时,即使有磁场也不会储存能量.( × )
2.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L的自感系数很大,其直流电 阻忽略不计,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当S闭合时,A灯_缓__慢__变亮, B灯_立__即__变亮.当S断开时,A灯_缓__慢__熄灭,B灯_缓__慢__熄灭.(均选填“立 即”或“缓慢”)
例1 (多选)手机无线充电是比较新颖的充电方式.如图3所示,电磁感应
式无线充电的原理与变压器类似,通过分别安装在充电基座和接收能量
装置上的线圈,利用产生的磁场传递能量.当充电基座上的送电线圈通入
正弦式交变电流后,就会在邻近的受
电线圈中感应出电流,最终实现为手
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
√A.送电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呈周期性变化
非接触式电源供应系统.这种系统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可无线传输电力,两
个感应线圈可以放置在左右相邻或上下相对的位置,原理示意图如图所
示.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A线圈中输入电流,B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B.只有A线圈中输入变化的电流,B线圈中才会产生感应
电动势
1234
2.(自感系数)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电动势就一定越大 B.线圈中电流等于零时,自感系数也等于零 C.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越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由线圈本身的因素及有无铁芯决定
解析 线圈的自感系数是由线圈本身的因素及有无铁芯决定的,与有无 电流、电流变化情况都没有关系,故选项B、C错误,D正确;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除了与自感系数有关,还与电流的变化率有关,故选 项A错误.

第二章 第四节_免疫调节

第二章 第四节_免疫调节

时间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细 胞 免 疫 过 程
抗原
直 接 刺 激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 呈递 T细胞(识别后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同种抗原 与靶细胞结合并 再次刺激 释放淋巴因子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 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抗原暴露,与抗体作用 被吞噬细胞消灭
【注意】 (1)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大体上都可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应阶段 对抗原处理、传递和识别; 第二阶段:反应阶段 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包 括二次免疫应答); 第三阶段: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免疫调节的作用: (1)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2)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
2免疫细胞
:体液中各种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3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定居、繁殖的场 所,也是对抗原发生免疫反 应的场所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
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效应细胞。(√ ) 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 住该抗原的特征。(× )
4)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练 习一
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 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 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 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1)压强 ①原理分析:压强越大越好 ②选用条件: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30 MPa ③合成氨时不采用更高压强的理由: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 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投 资,并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2)温度 ①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②选用条件: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温度为400~500 ℃ ③不采用低温的理由: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变长,这在工业生产中是很不经济的 ④升高温度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工业合成氨温度不能太高的理 由是: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降低;400~ 500_℃催化剂活性最大,升高温度,催化剂活性减弱(催化剂失活)
思考
2、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请思考工业合成氨时主要考虑的
因素?

即提高平衡混合物里氨的含量
——化学平衡问题

即提高单位时间里氨的产量
——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便宜
降低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
绿色
保护环境,对设备的要求。
2、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原则
(1)尽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充分利用原料; (2)选择较快的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3)考虑设备的要求和技术条件。
综合结果
高压 兼顾速率和平衡,且考虑催化剂
活性 使用 增大反应物浓度,且不断减少生 成物浓度
工业合成氨的条件
需要高温,高压,高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等
二、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1、从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方面考虑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NH3%
0.6
0.5
0.4
增大N2、H2的浓度,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0.3

第二章 第四节 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

第二章  第四节  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

返回
返回
[精析考题] [例1] (2011· 广东高考)设函数f(x)和g(x)分别是R上的偶 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A.|f(x)|-g(x)是奇函数 ( )
B.|f(x)|+g(x)是偶函数
C.f(x)-|g(x)|是奇函数
D.f(x)+|g(x)|是偶函数
返回
[自主解答]
设F(x)=f(x)+|g(x)|,由f(x)和g(x)分别是R
答案:D
返回
[题后悟道]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求解利用了方程思想.方
程思想,就是未知和已知的思想,通过分析问题中的各个 量及其关系,列出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组),通过求方 程(组)、或讨论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使问题得以解决,方 程思想应用非常普遍,在各类题目中,凡是求未知数,经
常要列方程(组)来求.本题就是列关于f(x)和g(x)方程求g(x)
的题目.
返回
点击此图进入
返回
+2f(3),所以f(3)=0,f(x+6)=f(x),即函数f(x)是以6 为周期的函数.注意到2 011=6×335+1,因此有f(2 011)=f(1)=f(-1)=2. 答案:B
返回
6.(2012· 临沂模拟)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 f(x+2)=13,则f(x)的周期为________.
递推法:若f(x+a)=-f(x),则f(x+2a)=f[(x+a)+a]= -f(x+a)=f(x), 所以周期T=2a. 换元法:若f(x+a)=f(x-a),令x-a=t,x=t+a,
则f(t)=f(t+2a),所以周期T=2a.
返回
返回
返回
[考题范例] (2011· 湖北高考)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和奇函数g(x)满足 f(x)+g(x)=ex,则g(x)= A.e -e

第二章 第四节 情绪调节

第二章 第四节 情绪调节

人物一: 冰心是蜚声海内外的大文学家, 写下了几百万字的作品,一生都在繁忙中 度过。她一直活到99岁,成为世纪老人。 她在谈到自己的健康长寿之道时说:“对 我来说,保持健康的方法不是高营养、吃 补药,而是一句话‘在微笑中作’。我写 了一辈子,虽然年纪大了,但未停笔,心 情总是乐观的。” 人物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整日以泪洗面,悲 愁哀怨,谨慎小心,即便高兴也从不开怀大笑,最后哀 怨而死。
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一、合理宣泄
1)哭
2)运动
3)找人倾诉
4)自我调节
语言暗示法 目标转移法 呼吸调节法 环境调节法 自我宣泄法
在公共汽车上,一名中年妇女提着带鱼上 车,蹭脏了赵可刚穿上的新校服,他很懊恼,刚 要开口,中年妇女却抢着说:“衣服脏了没事,回 家洗一洗就行了.”这时,赵可风趣地回答 说:“我该说的话让您说了,那我得说对不起了.” 众人都笑了,向赵可投来赞许的目光,中年妇 女也被这幽默的批评羞红了脸. 搜集用幽默化解法调控情绪的小故事,和同学 交流分享.
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情 绪 产 生 和 变 化 的 原 因
1、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 情绪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观原因)
2、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 情绪。(客观原因)
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 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认识事物、分 析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 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而当人们的情绪消 极时,情况则相反。 (智力能力)

害怕 紧张 仓惶 大惊失色 手足无措 草木皆兵 不寒而栗 提心吊胆 惴惴不安
画一画:


• 同样是悲: 有的人痛不欲生,号啕大哭;
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则可 能只是心中不快,目光暗淡。

第二章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第二章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
C
14)分散的孔隙充填
X
C
15)裂隙充填
+
R
16)缺乏早期成岩结核
+
C
17)覆盖较早阶段形成的成岩组分
+
C
18)纹理横向突然终结
+
R
19)单个板片放射状排列
O
C
20)medial suture
O
R
21)在颗粒接触处附近的搭桥
+
C
X-不可靠;O-通常可靠;+-非常可靠;R-罕见;C-常见;U-ubiquitous;?-未知
硅氧四面体由一个硅和四个氧组成。硅位于四面体的中心,氧位于 四面体的角顶,每个四面体以底部二个角顶的氧原子与相邻四面体所共用、 在二维平面内构成具有六角网格的硅氧四面体层,每个四面体顶端剩下一 个带自由电荷的活性氧,并位于四团体层的同一侧。
铝氧八面体主要是由铝与氧和氢氧离子的八面体配位构成的,即 铝位于八面体中心.氧或氢氧离子位于八团体角顶(上下各三个),当它们 连接成片时,便形成了八团体层。
323、孔隙中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 (霍3井,2028.94m,布达特群,SEM)
324、颗粒表面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 (霍3井,2028.94m,布达特群,SEM)
A绿泥石
三、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机理
表 3—8 砂岩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成岩反应(Pttijohn,1982)
形成的粘土矿物
先驱矿物
为什么蒙皂石能够转变成伊利石? 晶体结构上式相似:二者都由两个四面体层和一个八面体层组成 层间充填差别:蒙皂石层间充填的是水分子
伊利石层间充填的是钾离子 蒙皂石转变成伊利石的首要条件是:在钾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脱去水层, 其反应式如下:

第二章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第二章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2、高岭石
高岭石族粘土矿物包括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土3种矿物。高岭石 族矿物的晶体结构以高岭石为代表。高岭石由一层Si—O四面体和一层Al— (O—H)八面体组成。
3、蒙皂石 现代的用法趋向于建立1个蒙皂石族(Semetite)来代替过去的蒙脱
石族。 蒙皂石又分为蒙脱石(在八面体层中Mg代替Al)和贝得石(在四面
孔隙衬层
孔隙衬层或 孔隙充填 孔隙衬层或 孔隙充填 孔隙衬层
孔隙衬层
孔隙衬层
2-10
2-10 4-150 , 通 常 4-20 8-40
0.1-10
2-12
2-12
特殊特征
锯齿状或港 湾状鳞片(双 晶?) 锯齿状或港 湾状鳞片(双 晶?) 锯齿状或港 湾状鳞片(双 晶?)
颗粒之间搭 桥 颗粒之间搭 桥 颗粒之间搭 桥
410、蒙皂石与高岭石 (霍6井,1647.02m,大磨拐河组,SEM)
371、粒间大孔隙,颗粒表面贴附蒙皂石 (贝16井, 1334.70m,兴安岭群,SEM)
394、粒间充填伊利石 (乌20井,2073.67m,南屯组,SEM)
395、伊利石贴附颗粒与充填孔隙 (乌20井,2077.09m,南屯组,SEM)
体层中Al代替Si)两个亚组。 蒙脱石有两个四面体层夹1个八面体层组成。
3、伊利石 伊利石并不是一种具体矿物。这个术语表示一组具有云母
构造的粘土矿物,过去称之为水云母。
二、如何区别自生与碎屑粘土矿物
1、识别手段 A 扫描电镜 B 电子探针 C 偏光显微镜 D x射线衍射分析(结晶度,伊利石) E 透射电子显微镜
H2O,Na+,Ca2+
蒙皂石
火山玻璃
+H2O;—Na+,Ca2+,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慎思3】 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吗?举例说明。
提示
应,
不一定。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
也有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如Ba(OH)2·8H2O与氯化铵的反
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 NH4HCO3(s) + CH3COOH(aq)===CO2(g) + CH3COONH4 (aq)+H2O(l) ΔH=+37.3 kJ/mol。
质,用符号H表示。焓无法测量,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焓。 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的能量(焓)不同,就会有
能量的变化,这个能量的变化即焓值差,就是我们所说的焓
变。焓变用符号ΔH表示,常用单位为kJ· -1。从宏观角度分 mol 析:ΔH=H生成物-H反应物,其中H生成物表示生成物的焓的总量; H反应物表示反应物的焓的总量。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②含义:科学家用熵 (符号为 S )来量度这种混乱(或无序)的 程度。 ③特点: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S(g) > S(l)> S (s)。
(2)熵增原理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 即熵变(符号ΔS) 大于 零。
(3)熵判据
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 增加 (即 熵增 )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因此可用 熵变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的影响。计算时还要注意熵变的单位往往是J·mol-1·K-1,而 焓变单位是kJ·mol-1,必须考虑单位换算。 答案 (1)ΔH-TΔS=-92.2 kJ·mol-1-298 K×(-198.2) ×10-3 kJ·mol-1·K-1=-33.1 364 kJ·mol-1<0,反应在298 K 时可以自发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化学反应中的ΔH、ΔS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计 算时不能随便套用数据。
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案例】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2(g)+ 3H2(g) 2NH3(g)
1
ΔH=-92.2 kJ· mol
-1
ΔS=-198.2 J· mol

· 1。 K (1)请你根据正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析298 K下合成氨反应能

否自发进行。 (2)小明查阅资料发现工业上合成氨时采用的温度是700 K。 可是他按照上述数据计算的结果却是反应无法自发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自发 反应 的特点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 行(ΔH<0) 很多吸热反应也能自发 进行(ΔH>0) 有一些吸热反应常温下 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 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 (ΔH>0)
自发 反应 与焓 变的 关系
NaOH(aq)+HCl(aq)=== NaCl(aq)+H2O(l) 2Na(s)+2H2O(l)=== 2NaOH(aq)+H2(g) NH4HCO3(s)+CH3COOH(aq) ===CO2(g)+ CH3COONH4(aq) +H2O(l) CaCO3(s)===CaO(s) +CO2(g)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提示
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如铁生锈、
氢气燃烧等;也可能是熵无明显变化或增加的过程,如金刚石
和石墨的互变熵不变,活泼金属与酸的臵换反应熵增加等。吸 热的自发过程应为熵增加的过程,否则,就无法进行,如冰的
融化、硝酸铵溶于水等。故A对。很多情况下,简单地只用其中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什么是能量最低原理?
提示 原子的核外电子按一定规律排列(按能量由低到高的 顺序依次排布)才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从宏观物
质角度出发,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2.焓变是什么?
提示
焓是物质自身具有的能量,是物质自身固有的性
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 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 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解析
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复合判据ΔH-TΔS<0知:A项
ΔH<0,ΔS>0,则ΔH-TΔS一定小于0,反应能自发进行,而
C项则不全面,D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反应 的方向。
答案
B
从能量角度(即焓变)看,化学反应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
倾向,而从熵变角度看,化学反应呈现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在
实际的化学变化中,ΔH与ΔS倾向有时会出现矛盾,因此,在分 析一个具体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时,不能孤立地使用焓判 据或熵判据来分析,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要注意应 用焓判据和熵判据综合进行分析,即凡是能够使体系能量降 低,熵增大的方向就是化学反应容易进行的方向。
)。
解析
已知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
的熵增大;A、B、C、D中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且都为吸热反 应,即ΔH<0;A、C、D三个反应又是熵增的反应,所以在高温 下能自发进行,B不是熵增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答案 B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实验探究八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
结 论
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有很多吸热反应能自发进 行,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 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2.与熵变的关系
自发反应 的特点 化学反应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 许多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 常压下可以自发进行。产生 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量 2H2O2(aq)===2H2O(l)+O2(g) 增加的反应,熵变通常都是 正值,为熵增反应
自发 反应 与熵 变的 关系
有些熵增的反应在常温、常 CaCO3(s)===CaO(s)+CO2(g) 压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 C(s,石墨)+ H2O(g)===CO(g)+H2(g) 高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
少数熵减的反应,在一定条 2Al(s)+Fe2O3(s)===Al2O3(s) +2Fe(s) 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慎思4】 下列关于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
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
B.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
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C.在室温下碳酸钙分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同样是这 个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1 200 K)下则能自发进行 D.放热过程(ΔH<0)或熵增加(ΔS>0)的过程一定是自发 的
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的焓变有关,又与
反应的熵变有关。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
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当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的方
烧是一个自发反应,但要想发生反应,需借助外界条件点燃才
能发生。 【慎思2】 H2的燃烧是自发反应吗?该过程体系的能量和 熵如何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H2的 燃烧属自发反应,该过程放出热量,体系 能量降低,但熵减小,说明判断一定反应进行的方向要综合考 虑焓判据和熵判据。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体验】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MgCO3(s)===MgO(s)+CO2(g) 1 B.CO(g)===C(s)+ O2(g) 2 C.NH4Cl(s)===NH3(g)+HCl(g) D.2N2O5(g)===4NO2(g)+O2(g)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了解熵和熵变的概
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能用焓 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笃学一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自发过程 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 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可以 含义 不用借助于外力 就能自发 自发地 进行到显著程度的 进行的过程 化学反应 特征 举例 具有 方向性 ,即反应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 发的,而其逆方向在该条件下是肯定 不自发 的
高山流水,自由落体运动 钢铁生锈 (1)可被用来完成有用功。如H2燃烧可设计成原电池 应用 (2)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必须对它做功。如通电将水分解 为H2和O2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笃学二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2.熵判据 (1)熵 ①体系倾向(密闭容器):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结论
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 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ΔH=+18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 5.58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