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石城学区路丽雪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洪渡完小-------杨臣琳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2,学科:小学数学2,课时:13,师生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圆相关的网络资源《认识圆》教材第11册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二、教学课题《认识圆》三、教材分析:《认识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四、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5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坛、水池……)。
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
你们真棒,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呼啦圈……),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精品】人教版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课
后
反
思
教学
课题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2.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
重点
难点
1、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快速阅读,找出中心句。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
2、讨论交流:
(1)文中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他们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几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3)这些破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请你在书中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交流自学效果。(教师把握住“其它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个要点。)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教学
重点
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一)讲读第一段
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讨论。
板书:美丽而渺小
2、关于“美”,思考: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地球美?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地球的美?
配合插图指导学生找出:“蓝色”“白色的纹痕”“水蓝色的纱衣”。
英语人教新起点六年级上册-Unit4_第1课时教学设计

Unit4 Feelings Lesson 1 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六年级上册Unit4 Feelings【课时】第1课时本着“以趣味为先导,以欣赏故事为依托,以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为目标”为设计原则,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本课我们通过Greeting中热情打招呼,词汇游戏和活动热身; Presentation中悦读图片巧预测,图片环游明感受,悦读故事做中学;Practice中畅言故事展风采,品读故事解深意; Production中,融合生活善表达,小组创编齐分享,情感升华育品质4环10步进行整个课堂教学设计。
I . 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 能够听懂、会说scared, worried, angry, proud, sad, excited, happy, ill, win,race, find, cry这12个单词,并尝试借助拼读规律记忆单词。
2.Ability aims:1)能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单词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2)能够在情境中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I am ... /I amgoing to ... I am ...3)能够创编对话,流畅表达自己的感受;3.Emotional aims:1)能够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热爱自己生活和社会;2)能够照顾他人感受。
II .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1.掌握关于情绪的词汇表达;2.在不同的情境中正确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III. Teaching aidscards, multimediaIV.Teaching proceduresGreeting and warming up.(热身导入活动)1.Greeting with the students[设计理念]:新课标的语言技能一级目标提出,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同时课标的教学建议里提出,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励帮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学会本课生字词。
2. 理清*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里蕴含着的哲理。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暴风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
你见过暴风雨吗?说说自己对暴风雨的印象。
2、揭题质疑。
让学生根据课题自主提问。
教师小结归纳:暴风雨到来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境?暴风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知道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3、按课文顺序,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的主要内容。
4、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独立感悟1、教师提示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再读课文,主要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交流要点: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
2、说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
四、入境悟情,情景交融1、指导学生学习暴风雨“去之后”的相关段落(第7~10段)。
(1)指名读这几个段。
(2)说说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点。
有条件的可以配上有关阿尔卑斯山春天景色的图片或多媒体影像,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3)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暴风雨之后的绚丽华美春色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4)小结: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质疑。
(1)读句子。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质疑。
作者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的是暴风雨“去之后”的绚丽华美,是不是对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狂暴”觉得不美,不喜欢呢?3、读课文1~6段,勾画重点词句。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抓住重点语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章中的哲理。
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积累描写景物的词语。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的哲理。
(3)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局部背下来。
2、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知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
(2)抓住重点语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章中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使学生懂得: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的和谐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其中的哲理。
教学关键:抓重点句品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题目入手,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尔卑斯山〞吗那你更听说过“阿尔卑斯糖果〞,也一定吃过,它有好多种口味让我们爱不释手。
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都像阿尔卑斯奶糖一样永远甜美,但是我们的生活就像大自然一样,变幻无常,不只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也会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1、板书“暴风雨〞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闪现的是那几个词语(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暴风雨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艳阳天。
这就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板书“启示〞理解“启示〞的含义。
(启示: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3、板书“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见识一场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暴风雨,看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在进入暴风雨之前,我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窒息霹雳瓢泼抽咽铿锵温暖擦拭依偎翩翩起舞无与伦比江山似锦辗转反侧2、根据词意抢答词语喷薄欲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的样子局限:限制在某个范围内辗转不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无与伦比:没有什么能比的上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起舞(大家答复下列问题声音洪亮,反响敏捷,根本功非常夯实。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讲课教案及反思.doc

六上 Unit4 I have a pen pal.Let’s start A Let’s learn Group work备课时间 2013年10月21日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用句子What’s your hobby?询问别人兴趣爱好,并能用句子替换关键词进行回答,如:I like collecting stamps.简单描述业余爱好。
2.知识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collecting stamps, riding a bike , diving, playing the violin, making kites.(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What i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并能询问和简单描述业余爱好。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展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 形式。
2.难点:五个动词短语的发音和拼写以及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句型:What i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来询问和描述业余爱好。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单词词卡,单词图片,Group work部分表格。
四、教学过程:Step1 Preparation 准备活动1.Free talk: 师生交流T:Hello. I like watching TV. Do you like watching TV?T: I like playing sports. Do you like playing sports?2、T: OK, Now let’s watch an interesting cartoon.Please watch and listen.T :Wha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学生用汉语回答:爱好。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 包括教案和导学案

第四单元备课计划13 只有一个地球1.相关资料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三颗,形状像球而略扁,自转一周时间是一昼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和动植物等生存。
有一颗卫星——月球。
2.导入设计(1)播放一组自然风光的图片,老师声情并茂地随画面内容朗诵: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人们在蓝天下愉快地生活,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大家是否想到过,这一切的和谐美好都源自一位伟大母亲的无私付出,知道她是谁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想赞许有关地球的哪些内容。
(2)“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好朋友,它就是——地球。
”先让学生观看地球的图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用一句什么话来赞美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精彩片段师:地球是美丽可爱的,茫茫宇宙中,自从有了人类,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如文中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师: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读下面的课文,看又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生:我体会到地球很渺小。
生:我们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师:抓住哪些重点词语体会的。
生:我从这几个数字体会到的,6300多公里 5.1亿五分之一师:是啊,同茫茫宇宙比,我们的地球是很小的,然而,它却无私地为60多亿人口提供着一切自然资源,请大家分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看能从中读懂什么?师: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得问题互相帮一帮。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0个,正确读写遥望滥用和蔼可亲等十个词语。
2.通过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初步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课前准备:课件及有关地球的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1、《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你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经典的引入,可以作整理,作为资料]2、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2.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3.初谈感知,质疑问难。
现在说一说,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1)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3)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4)人类应该保护地球4.、归纳问题,抓住重点,明确目标。
你们刚才说到了许多,问题也很多,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的时候发出的一句感叹。
大家一起读??(出示课件上的这一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宇航员会觉得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说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相信我们读懂了这句话,大家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三、研读课文(一)研读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及渺小1、地球可爱,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让地球的美跃然纸上的?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地球的这一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
第一课时
Unit 4 A Let’s talk教学设计
(A Let’s try Let’s talk)
石城学区路丽雪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are Peter’s hobbies? He likes reading stories.并能
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2. 能独立完成Let’s try部分的练习。
3. 能够唱歌曲My new pen pal.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掌握句型What are Peter’s hobbies? He likes reading stories.
突破方法:朗读课文,进行替换练习,突破重点。
(二)难点
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句型He/She likes ...
突破方法:熟练朗读课文,进行情景对话,突破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引导法,点拨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情景动画或音频MP3,另外有海报,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 教师出示动词短语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做动作并说出该短语,然后
听写这些短语,可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如:visit my grandparents,see
a film,take a trip,go the supermarket ...
2. 教师播放歌曲My new pen pal,学生先静听感受旋律,教师适当解释学生不理解的如pen pal。
然后师生跟着音乐学唱,最后一起合唱。
Step 2: Presentation
Let’s try
教师引导学生看问题,并标记出问题中的关键词。
然后播放Let’s try 问题听录音,回答问题:
①( ) Peter likes basketball.
②( ) Peter isn’t tall.
教师核对答案,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从录音中找出回答问题的关键语句,尽量让学生听出原文录音。
Let’s talk
1.T: From let’s try, who is Zhang Peng’s pen pal?
Ss: Peter.
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im?
Ss: Yes.
T: Zhang Peng is talking with Oliver about Peter.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静听。
2. 教师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挂图,并令出一本故事书,说:I like reading stories. What are my hobbies? 引导学生回答You like reading stories.教师指着教学挂图中的Peter 问:What are Peter s hobbies? 引导学生回答:He likes reading stories.教师板书并教读:What are Peter’s hobbies? He likes reading stories.注意hobby的复数形式。
可编成chant形式进行操练。
如:
T: Hobby, hobby, what s your hobby?
S: Hobby, hobby, what’s your hobby?
T: Hobbies, hobbies, what are your hobbies?
S: Hobbies, hobbies, what are your hobbies?
学生和自己周围人进行问答练习。
每组第一位学生站起来,其余组字生问:What
are …’s hobbies?该学生所在组回答:He/She likes reading stories.
教师适当讲解语法。
在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要用它的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如like后的动词要用v-ing形式。
3. T: Does Peter have other hobbies?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find out what are Peter’s hobbies .教师再次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找出问题的相关信息点并画出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
教师核对答案,并答疑。
重点讲解do kung fu, singing 等,可播放一段功夫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do kung fu。
4. 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待学生熟练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5. 教师出示一系列动词词组,如:playing sports, climbing mountains, listening to music, watching TV, playing the pipa, drawing cartoons. 学生进行朗读抢答,然后教师带读,可每小组进行接龙比赛。
如:
T: What are your hobbies?
S1: I like playing sports and music. What are your hobbies?
S2: 1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and listening to music. What are your hobbies?
S3: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watching TV.
S4: I like watching TV and playing the pipa. What are your hobbies?
S5: I like playing the pipa and drawing cartoons. What are your hobbies?
S6: I like drawing cartoons and flying kites. What are your hobbies?
6. 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如下举行讨论自己的加好朋友以及他/她的爱好:
S1: My best friend is Xu Wei.
S2: What are his hobbies?
S1: He likes flying kites. What are your hobbies?
教师可先和两名学生示范练习。
7. 教师示范书写四会句子,学生仿写。
Step 3: Practice
1.教师请六七名学生上台站成一排,共同玩接龙游戏规则如下:第一名学生A 迈出一步说:I like…然后退回原处,第二名学生B迈出一步说:A likes…I like…然后退回原处,第三名学生C迈出一步说:A likes…B likes ... I like ...依次进行.
2. 教师出示一些名人照片,如:运动员,歌唱家,登山运动员等。
学生根据图
片的内容进行行抢答。
如:
S1: He likes singing.
S2: He likes running.
S3: He likes climbing mountains.
S4: She likes dancing.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学生把Let’s talk部分的内容读给家长或朋友听。
2. 做活动手册上的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