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央银行
合集下载
第八章 中央银行.ppt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各部 门对银行贷款的需求总量大大增加。同时,资本 主义的自由竞争,促进了生产的集中,而大企业 对贷款需求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期限延长,这就 客观上对银行形成了减少支付准备的压力。如果 银行将吸收的存款过多地提供贷款,一旦贷款不 能按期偿还、或者出现突发性的大量提现,那么 就会发生周转不灵、兑现困难的情况。当然,遇 到这种问题,银行可以通过同业拆借、透支等方 式来解决,但这些方式极不可靠,一个银行的经 营状况越是不妙,它利用这些方式来等集资金也 就越是困难。而且当时的同业拆借因数额小,期6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每个银行都有发行银行 券的权力,银行只要自己能够保证所发行的银行 券随时兑现,就能稳妥经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以及银行机构的迅猛增加,众多银行分散发行银 行券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1)中小银行立林,竞争剧烈,许多小银行信用4
2020/10/1返9 回
能力薄弱、经营不善,它们所发行的银行券往往 不能保证兑现,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小银行 容易破产倒闭,从而引起社会的混乱。 (2)一般中小银行规模不大,资信、分支机构也 有限,业务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之内,其发行的 银行券只能在国内有限的地区流通,给日益发展 的生产和流通带来不便。 (3)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银行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使得交易双方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辨别它们的 真伪,同时也为许多不法之徒的欺诈行为提供了 方便。 (4)由于银行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某种银行 券不能兑现造成的连锁反应危害极大。
银行券的分散发行,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 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英国1825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1873—1907年的多次经济危机、日本 1877—1880年内战期间的恶性通货膨胀等,这样, 商品流通的扩大与各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5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每个银行都有发行银行 券的权力,银行只要自己能够保证所发行的银行 券随时兑现,就能稳妥经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以及银行机构的迅猛增加,众多银行分散发行银 行券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1)中小银行立林,竞争剧烈,许多小银行信用4
2020/10/1返9 回
能力薄弱、经营不善,它们所发行的银行券往往 不能保证兑现,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小银行 容易破产倒闭,从而引起社会的混乱。 (2)一般中小银行规模不大,资信、分支机构也 有限,业务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之内,其发行的 银行券只能在国内有限的地区流通,给日益发展 的生产和流通带来不便。 (3)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银行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使得交易双方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辨别它们的 真伪,同时也为许多不法之徒的欺诈行为提供了 方便。 (4)由于银行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某种银行 券不能兑现造成的连锁反应危害极大。
银行券的分散发行,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 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英国1825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1873—1907年的多次经济危机、日本 1877—1880年内战期间的恶性通货膨胀等,这样, 商品流通的扩大与各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5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三、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010
李中山
(一)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币
基础货币( )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B)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它直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由存款货币银行保 有的存款准备金( ) 有的存款准备金(R)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C)所组成。 )所组成。 即:B=R+C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周小川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 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 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可分为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 银行职能的银行, 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有一个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 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 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
(三)中国的中央银行
1、1905年设立户部银行 、 年设立户部银行 2、1908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 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3、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 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能 4、1924----1928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 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5、1942年将货币发行、国库、调节金融市场、储备集 、 年将货币发行、 年将货币发行 国库、调节金融市场、 中于中央银行
二、 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0
李中山
(一)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学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收纳
各级财政机关将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时间、 地点,使用统一格式的专用缴款书或缴款凭证交送代理国 库,由代理国库办理收入核算。
支拨
各级政府或财政机关根据预算支出的需要,向同级国库申 请拨付财政资金,由代理国库办理资金拨付。
划分与报解
各级国库将已收纳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预 算科目,通过收入退库的形式将预算收入退还给原缴款单 位或个人,或转作其他预算收入。
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通过监控支付清算系统的运 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金融稳 定的问题。
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机制
清算过程
支付清算系统的核心是清算过程, 即通过记账或划拨方式,将资金 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
结算方式
常见的结算方式包括实时全额结 算和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是 指每一笔交易都立即进行清算, 净额结算则是将多笔交易汇总后
进行清算。
系统参与者
支付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包括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他们 通过特定的网络或电子手段进行
资金转移。
02 中央银行的国库业务
国库业务概述
国库是国家财政收支的保管出 纳机关,负责办理预算收入的 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 等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代 理国库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代理国库,为国 家财政收支提供服务,保障国 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 效运行。
中央银行国库的职责和功能
01
02
03
04
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 纳、划分和留解。
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 付。
监督管理财政存款的开 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
反映财政收支状况和协 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国库业务的操作流程
04 中央银行的征信业务
各级财政机关将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时间、 地点,使用统一格式的专用缴款书或缴款凭证交送代理国 库,由代理国库办理收入核算。
支拨
各级政府或财政机关根据预算支出的需要,向同级国库申 请拨付财政资金,由代理国库办理资金拨付。
划分与报解
各级国库将已收纳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预 算科目,通过收入退库的形式将预算收入退还给原缴款单 位或个人,或转作其他预算收入。
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通过监控支付清算系统的运 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金融稳 定的问题。
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机制
清算过程
支付清算系统的核心是清算过程, 即通过记账或划拨方式,将资金 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
结算方式
常见的结算方式包括实时全额结 算和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是 指每一笔交易都立即进行清算, 净额结算则是将多笔交易汇总后
进行清算。
系统参与者
支付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包括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他们 通过特定的网络或电子手段进行
资金转移。
02 中央银行的国库业务
国库业务概述
国库是国家财政收支的保管出 纳机关,负责办理预算收入的 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 等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代 理国库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代理国库,为国 家财政收支提供服务,保障国 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 效运行。
中央银行国库的职责和功能
01
02
03
04
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 纳、划分和留解。
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 付。
监督管理财政存款的开 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
反映财政收支状况和协 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国库业务的操作流程
04 中央银行的征信业务
8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 段的产物。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 展演变而来的, 展演变而来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 结果: 结果: 银行券统一发行, 银行券统一发行, 银行间的结算, 银行间的结算, 商业银行的支持与管理等。 商业银行的支持与管理等。
2、发展:三个阶段 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
●清算(clearing)----替收付款双方结清债权债务关 ----替收付款双方结清债权债务关 清算(clearing)---系的业务. 系的业务. 一般交易活动双方通过商业银行的收付款结清债 权债务关系的叫结算 结算; 权债务关系的叫结算;金融机构通过中央银行收付款 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叫清算 清算. 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叫清算. ●清算制度(clearing system) ----或称清算体系, ----或称清算体系 或称清算体系, 清算制度( 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社会经济往来提 供各种票据清算服务的综合安排,包括清算机构、 供各种票据清算服务的综合安排,包括清算机构、清 算系统、支付结算罐和银行同业间清算制度等内容。 算系统、支付结算罐和银行同业间清算制度等内容。 中央银行是清算中心。 中央银行是清算中心。
弥补赤字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弥补赤字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增加税收 *发行债券 *创造货币 *向中央银行借款
(3)中央银行收购黄金与稳定汇率的行为 中央银行收购黄金的同时, 中央银行收购黄金的同时,相当于投放了等 值的通货,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值的通货,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当本币面临升值或贬值的压力时, 当本币面临升值或贬值的压力时,中央银行 会用本币购买外币或抛售外币来稳定汇率, 会用本币购买外币或抛售外币来稳定汇率,由此 引起基础的增加或减少。 引起基础的增加或减少。 (4)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 以上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注:以上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中央银行虽然不能 直接加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抵 直接加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抵 冲其他因素造成的基础货币的波动。 冲其他因素造成的基础货币的波动。
2、发展:三个阶段 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
●清算(clearing)----替收付款双方结清债权债务关 ----替收付款双方结清债权债务关 清算(clearing)---系的业务. 系的业务. 一般交易活动双方通过商业银行的收付款结清债 权债务关系的叫结算 结算; 权债务关系的叫结算;金融机构通过中央银行收付款 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叫清算 清算. 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叫清算. ●清算制度(clearing system) ----或称清算体系, ----或称清算体系 或称清算体系, 清算制度( 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社会经济往来提 供各种票据清算服务的综合安排,包括清算机构、 供各种票据清算服务的综合安排,包括清算机构、清 算系统、支付结算罐和银行同业间清算制度等内容。 算系统、支付结算罐和银行同业间清算制度等内容。 中央银行是清算中心。 中央银行是清算中心。
弥补赤字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弥补赤字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增加税收 *发行债券 *创造货币 *向中央银行借款
(3)中央银行收购黄金与稳定汇率的行为 中央银行收购黄金的同时, 中央银行收购黄金的同时,相当于投放了等 值的通货,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值的通货,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当本币面临升值或贬值的压力时, 当本币面临升值或贬值的压力时,中央银行 会用本币购买外币或抛售外币来稳定汇率, 会用本币购买外币或抛售外币来稳定汇率,由此 引起基础的增加或减少。 引起基础的增加或减少。 (4)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 以上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注:以上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中央银行虽然不能 直接加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抵 直接加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抵 冲其他因素造成的基础货币的波动。 冲其他因素造成的基础货币的波动。
第八章 中央银行

1、发行的银行 、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 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 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 负有责任。现代中央银行则通过掌握货币发行, 并以此为契机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 对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意义:统一货币发行,避免货币流通的混乱;有 效控制货币流通量;增强中央银行自身的资金实 力;信用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特性及其职能划分 1、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业务活动(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 业务对象(政府、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与企 业、居民) 经营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利润最大化) 地位(核心地位,调控与被调控、管理与被管理) 货币发行特权和维护币值稳定的责任
2、与一般的政府机关的区别 1)中央银行是一个天然盈利的机构。(Why) 铸币税;负债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资产有收益; 组织或提供联行清算收取的结算费用。 2)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 3)相对独立性 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
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2、银行的银行 、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管理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 最后贷款者。 具体表现为:一是充当最后贷款者;二是集中管 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三是全国银行的清算 中心;四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服务与指导;五 是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3、国家的银行 、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 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 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 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 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 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 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人民银行。1983年9月,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 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 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 行的职能。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 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 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 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 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第8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过程

b. 商业银行可选择加入。目前,38%的商业银行是成员; c. 1980年颁布的《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规定 所有存款机构都必须在联邦储备银行保有准备金存款,服 从相同的准备金要求,所有存款银行都可以平等地享有联 邦储备体系提供的各种便利。
• 联邦储备理事会
•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层,总部在华盛顿特区; • 每位理事都是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任 期长达14年; • 理事要求来自不同的地区,主席从理事中产生任期4年。
• 职责: • 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法律赋予其一些同货币政策实施没有直接关系的职责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 每年举行8次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 ,这一决策将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
• 为什么联邦理事会主席才是真正的导演? • 联邦理事会主席通常还担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四)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Quasi-central Bank System)是指在一 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只是 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 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是其典型代表。新加坡不设中央银 行,而由货币局发行货币,金融管理局负责银行管理、收 缴存款准备金等业务。香港则设金融管理局,下设货币管 理部、外汇管理部、银行监管部和银行政策部。前两个部 负责港币和外汇基金的管理,后两个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 管。港币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分别发行 。实行这种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斐济、马尔 代夫、莱索托、利比里亚等
国外资产 对政府债权 对存款机构的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非金融企业的债权 其他资产
• 联邦储备理事会
•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层,总部在华盛顿特区; • 每位理事都是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任 期长达14年; • 理事要求来自不同的地区,主席从理事中产生任期4年。
• 职责: • 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法律赋予其一些同货币政策实施没有直接关系的职责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 每年举行8次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 ,这一决策将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
• 为什么联邦理事会主席才是真正的导演? • 联邦理事会主席通常还担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四)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Quasi-central Bank System)是指在一 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只是 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 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是其典型代表。新加坡不设中央银 行,而由货币局发行货币,金融管理局负责银行管理、收 缴存款准备金等业务。香港则设金融管理局,下设货币管 理部、外汇管理部、银行监管部和银行政策部。前两个部 负责港币和外汇基金的管理,后两个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 管。港币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分别发行 。实行这种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斐济、马尔 代夫、莱索托、利比里亚等
国外资产 对政府债权 对存款机构的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非金融企业的债权 其他资产
第八章中央银行

金融的稳定。
7
8.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8.1.4 中国中央银行的发展
建国前:
1928年11月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央银行(上海) 1932年2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48.1.陕甘宁边区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西北农
民银行,11月与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合并决定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石家庄),1949年2 月随军迁入北京。
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委员会 香港:发钞银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
8.2.2 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
资金:通货、吸收存款、自有资本 资本构成:
国有资本:英、法等50多个国家 公私共同出资:日本、奥地利、土耳其等国 企业法人持股:意大利 会员银行持股:美国 多国共有:跨国中央银行
9
8.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二)发行人民币, 管理人民币流通;(三)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四)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五)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六)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七)经理国库;(八)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 运行;(九)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 测;(十)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 金融活动;(十一)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3
8.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8.1.2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特殊的金融机构
经营对象: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政府财政 金融管理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职能: 发行的银行:垄断银行券(货币)的发行 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
③票据结算中心。
7
8.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8.1.4 中国中央银行的发展
建国前:
1928年11月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央银行(上海) 1932年2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48.1.陕甘宁边区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西北农
民银行,11月与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合并决定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石家庄),1949年2 月随军迁入北京。
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委员会 香港:发钞银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
8.2.2 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
资金:通货、吸收存款、自有资本 资本构成:
国有资本:英、法等50多个国家 公私共同出资:日本、奥地利、土耳其等国 企业法人持股:意大利 会员银行持股:美国 多国共有:跨国中央银行
9
8.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二)发行人民币, 管理人民币流通;(三)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四)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五)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六)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七)经理国库;(八)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 运行;(九)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 测;(十)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 金融活动;(十一)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3
8.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8.1.2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特殊的金融机构
经营对象: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政府财政 金融管理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职能: 发行的银行:垄断银行券(货币)的发行 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
③票据结算中心。
第八章 中央银行

该章第11条授权由国务院在1997年4月15 日发布的《中国人
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的规定……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 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1)存、放、汇——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内容,但面对的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管理商业银行准备金; (3)充当“最后贷款人”; (4)组织全国的清算;
三、中央银行的类型
(一)所有制形式: 属于国家所有:英、法、德 属于半国家性质:日本、比利时 属于私人股份资本:美联储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单一型 复合型 跨国型 准中央银行型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 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 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 式中央银行制度。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其独立性的衡量标准有:职能、组织、人事、经济 职能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 政策;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 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
组织独立性:即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 有关部门,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 的关联程度。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
定和执行权,但没有最终决策权。
缺乏独立性表现
2.组织独立性欠缺。组织独立性的欠缺,表现在中国人民银行
的法律地位低、内外机构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组织保障性。
——在法律地位方面,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一个部委级机关是 确定无疑的。然而,这种隶属关系对人民银行完成稳定币值并 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是不利的 ——从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来看,第2 章的规定,及基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7
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 建立12家联邦储备银行。 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股东是加入联邦储备 银行的商业银行。但是没有股东大会,股东只 享有获得不超过6%的红利分配权,尽管联邦储 备体系每年的盈余达几百亿美元。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有9名董事,分为A、B、 C三类,A类董事3人,由职业银行家担任;B类 董事3人,农、工、商界的知名企业家担任;C 类董事3人,代表公众利益,既不能是银行官 员、雇员,也不能是股东。 A类B类董事由会员银行选举产生,C类董 事由联储理事会任命。
中央银行的类型
1. 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单一型 复合型 跨国型 准中央银行型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0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2.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 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
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 中央银行制度。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5
7名理事全部是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因 此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具有多数表决权; 通过审查和决定的程序,控制贴现率; 理事会主席就经济政策向总统提供咨询, 在国会作证,与新闻媒体打交道,代表美国同 外国政府打交道; 制定联储职员的薪金标准和审查联储银行 的预算; 批准银行合并,规定银行持股公司的活动 范围; 监督美国境内外国银行的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9
• 成员银行:所有在联邦注册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加入 • 联储,而在州注册的银行则没有此要求。加入联储的 银行只有一半不到。因为成为联储成员是有代价的, 1980年以前,成员银行必须向联储缴存存款准备金, 而非成员银行只要服从所在州的规定,大部分情况是 可以将有息证券作为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没有利息 的。因此,当利率较高时成为成员银行的代价是高昂 的,不少银行退出联邦储备体系。会员银行的减少削 弱了联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增加了联储执行货币政 策的困难。联储呼吁所有商业都必须成为会员银行的 结果,《1980年放宽存款机构管制和货币控制法》规 定,所有商业银行都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也应该平 等地享受联邦储备体系提供的各种便利,如贴现贷款 和支票清算等。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6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8. 准中央银行:
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 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 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中国香港属于这种体制。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7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将于11月30日发行 500西非法郎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1. 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 权力分配结构是指最高权力的分配状 况。最高权力大致可概括为决策权、执行 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1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2. 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⑴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 ⑵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咨询、调研、 分析的部门; ⑶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 政管理服务的部门。
5.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 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 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 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 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 行制度。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4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6
•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 • 是公开市场业务实施的决策机构。 由12名委员组成,其中7名是联储理事会的理事, 其余5名由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和另外11家联储行长中的 4位轮流担任。 联储理事会主席也是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主席,其 他7家联储行长虽然没有表决权但也列席会议。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联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最重 要的政策工具,因此,是联储体系内非常重要的决策 机构。 一旦公开市场委员会做出决定,就向纽约联储银 行交易部发出指令,交易部经理负责具体操作并每天 向公开市场委员会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5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形成和发展
2. 19世纪到一战爆发前的一百多年里,出现了成 立中央银行的第一次高潮。 3. 一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严重的 通胀,1920年的国际经济会议上,要求各国尽 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制和 经济稳定,从而推动了央行成立的第二次高潮。 4. 二战后,一批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独立后,也纷 纷建立本国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类型
6.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 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二战后,许多地域相邻 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 内成立参加国共同拥有的统一的中央银行。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5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7. 欧洲中央银行:
1998年7月,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欧 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 深入的产物。 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 央银行本身;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各国中央 银行失去其独立性。
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3. 控制加强的表现: ⑴中央银行的国有化:战后,各国中央银 行的私人股份,先后转化为国有;有些新建的 中央银行,一开始就由政府出资。总之,各国 中央银行实质上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⑵制定新的银行法: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 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 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维持货币金融的稳定。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30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结构——单一中央银行制 • 组成——总行、分支行 • 责任制度:行长负责制 • 货币政策制定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 • 分支机构体系 • 1998年前,按行政区设置 • 1998年后,跨行政区设置九大分行
• 中国人民银行九大分行及其辖区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
第八章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3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4
• 联储理事会:是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机构, 设在华盛顿。 由7名理事组成,均由总统提名征得参议 院同意后任命。为了防止总统控制联储和把联 储与政治压力隔离开,理事任期长达14年,但 不得连任。 为了防止突出某个地区的利益,理事须来 自不同的储备区。 理事会主席在理事中产生,任期4年,但 可以在理事任期内连任。传统上,一旦从主席 位上退下,也就同时退出理事会。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33
第八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的类型
4.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 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 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
这是带有联邦制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属 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3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28
联储银行的主要职责是:
支票清算; 发行新通货; 收回流通中损坏的通货; 评估有关银行合并的申请; 管理和办理本储备区内银行的贴现贷款; 充当工商界和联储体系之间的中介; 对会员银行进行检查; 搜集本地区工商业状况资料; 研究与货币政策有关的问题和经济学界发 表的意见; 制定贴现率,但须理事会复审和决定; 决定能够获得贴现贷款的名单; 参加公开市场委员会。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6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1.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传统的认为经济 自身能够达到平衡和稳定的观念。 2. 在应运而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中央 银行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施以调节的重要工 具之一。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7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8)31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32
第八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1.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
方针政策。 但它除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 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 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那 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 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1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3.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 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目 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 体制,我国也是如此。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8)12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第八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1. 现代银行出现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没有中 央银行。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主要有: ⑴银行券统一发行之所必要: ⑵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之所必要; ⑶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 最后流动性支持之所必要。 ⑷代表政府意志实施金融业管理、监督、 协调之所必要。 2. 这几方面的客观要求,是在长(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