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八章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名词解释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金融机构,也被称为国家银行或发行银行。
它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管理货币供应、制定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稳定等职责。
下面对中央银行的名词进行解释。
1.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向经济体系中注入流通货币的过程。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内外的金融资产,如国债、外汇等来实现货币供应。
它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通胀目标,调整货币供应的规模,以维持经济稳定。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加息、减息等手段来调控货币供应,以达到经济调控的目的。
3. 金融机构监管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以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
它制定并执行监管规则和制度,监督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风险管理、财务状况等。
中央银行还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和监控,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4. 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包括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等。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监管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以保护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
它还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其他系统性风险。
5. 汇率管理中央银行通常负责管理本国货币的汇率。
它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整汇率水平,以维持货币的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中央银行的汇率政策既涉及到国内经济的调控,也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有关。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职责涉及到货币供应、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汇率管理等方面。
只有通过有效的中央银行运作,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金融系统的安全以及货币价值的稳定。
金融学第八章货币供给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金。即“现钞”,实质上它是银行的 一种负债,债权人是现金持有者(个人和 单位)。现金体现为央行的负债。
各种存款,都是银行对存款者的负债。
银行结算中的资金。它是银行对在收付双方清算时因时 间差所造成的货币资金的暂时利用。显然,这应视作一 种负债关系。
三、流通中的货币主要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
M′= M + m · △B
二、基础货币的“质”和“量”的规 定性
1.基础货币“质”的规定性
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有两个本质特点:
①流通性很强;
②具有派生性;
2.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
基础货币“量”的组成通常用公式表示为:
B=R+C
B——基础货币; R——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 存款准备金; C——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现金。
资
现金准备 放 款
产
2 000 8 000 存 款
负
债
10 000
这时仍没有多倍的存款创造,存款与现金之比仍是1:1。
存款乘数
D=R×(1/Rd)
存款乘数: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 引起的存款变动。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率(r )
r 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小;反之,越大。
中国所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及简化表 资金来源(负债)甲
A1各项存款 A2银行自有资金 其中:当年结益 A3流通中货币
资金运用(资产)乙
L1各项贷款 L2金银库存占款 L3外汇库存占款 L4上缴财政款
A4其他
合 计
金融学 第八章 金融中介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1. 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受国务院领导 。
2. 中国人民银行具有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一般特征: 通货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4. 分支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 作为派出机构,它们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在 辖区内承办有关业务。
26
政策性银行
1.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 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并且根据具体 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 2.在从事业务活动中,贯彻不与商业性金融机 构竞争、自主经营与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则。
27
政策性银行
3.共有三家: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资金来源有三:
33
其他商业银行
1. 其他商业银行绝大多数以各种形式的国有资本为 主。 2. 现均采取股份制形式;其中有的已经上市。 3. 已有外资参股股份制商业银行。
4. 它们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5. 以城市名命名的商业银行……
34
投资银行、券商
1. 在我国,极少直接以投资银行命名的投资银行。为 数众多的证券公司实际是金融中介机构体系中投资 银行这一环节的主要力量。证券公司习称“券商”。
36
城市信用合作社
1. 城市信用合作社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 实践中,绝大部分城市信用合作社,从一开始,其 合作性质即不明确。而且其中不少由于靠高息揽存 以支持证券、房地产投机,先后陷入困境。 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着手整顿。先是合并组建 “城市合作银行”,随即在1998年完成了将约 2300家城市信用社纳入9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 工作。 3. 现在,依然存在独立的城市信用合作社。
11
金融学:中央银行习题与答案

1、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在资产方占比最大的项目是()。
A.再贷款B. 证券资产C. 外汇资产D. 再贴现正确答案:C2、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结算的方式是()。
A.全额结算B.延时结算C.定时结算D.净额结算正确答案:A3、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证券一般不包括()。
A.回购协议B.企业股票C.政府债券D.中央银行票据正确答案:B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下列哪种关系()。
A.中央银行与企业B.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C.中央银行与政府D.中央银行与家庭部门5、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实施了多种“救市”政策,其所执行的中央银行职能是()。
A.完善支付系统B.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业务C.充当最后贷款人D.集中存款准备金正确答案:C6、中央银行吸收存款的目的不包括()。
A.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B. 有利于调控货币量C.有利于赚取利差收入D.有利于国内的资金清算正确答案:C7、我国在1984年以前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制D.复合中央银行制正确答案:D8、“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业务”体现的中央银行职能是()。
A. 监管的银行B. 发行的银行C. 银行的银行D. 政府的银行正确答案:C9、在自有资本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增加资产持有额,必然导致其负债相应()。
A.无法确定B.不变C.减少D.增加正确答案:D10、以下属于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的是()。
A.代理国库B.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C.集中存款准备金D.独占货币发行权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下列行为中,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参与的有()。
A. 直接认购政府债券B.包销政府债券C.参与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操作D.购入私人企业股票正确答案:A、B、C、D2、中央银行进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包括()。
A.主动性B.非盈利性C.公开性D.流动性正确答案:A、B、C、D3、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体现为()。
人民大2024金融学(第六版)精编版课件第八章 金融市场(上)

对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理解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全 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 程。 所有的实体经济活动都 需要金融业为其提供服 务, 这就必然有力地推 动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的 进程。
欧洲货币市场
欧
经营自由, 一般不受所在国管制
洲
货 币
资金来自世界各地,且规模庞大
市
场
的
存款利率相对高, 贷款利率相对低
特
点
借款条件灵活, 不限贷款用途, 手续简便
现在对黄金的需求,可以说都属于非货币需求,主要 区别为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我国的黄金流通体制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对黄金流通实行严格的计划管 理体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收购和配售黄金,统一制定黄 金价格,严禁民间黄金流通。
改革开放后,黄金流通体制开始进行小幅改革。 1982年,我国放开了黄金饰品零售市场。 1993年,我国改革了黄金定价机制,允许黄金收售价格随
金融市场的类型
货
资
币
本
市
市
场
场
现
期
货
货
市
市
场
场
我国金融市场的历史
近代,以新式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市场形成很晚。到20 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金融中心,全国近半数的资金在 这里集散;伴随着资金借贷的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 场、黄金市场也相继形成。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推动 人们重新思考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 括两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融资市场;二是证 券市场。
票据与票据市场
交易品种: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 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称“真实票据” 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称“融通票据”
中央银行票据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 货币市场

第八章货币市场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第三节回购协议市场第四节国库券市场第五节票据市场第六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第七节国际货币市场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贴现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国库券一级交易商票据发行便利再贴现美国式招标中央银行票据转贴现荷兰式招标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逆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商业票据欧洲货币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一、货币市场的特点货币市场(Money Market):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交易期限短: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流动性强:金融工具偿还期限的短期性;二级市场交易相当活跃安全性高: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较高交易额大二、货币市场的功能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解决政府收支先支后收的矛盾-国库券市场短期融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经常的融资需求实现资金合理的收益回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或满足必要的借款及对外支付要求的能力流动性管理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在货币市场中进行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基准利率是市场利率的风向标货币市场交易的高安全性决定了其利率水平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含义同业拆借市场(Interbank Market):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是在无担保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信用拆借市场准入条件往往比较严格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主体目前包括了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但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功能源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准备金不足的银行拆入资金--达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准备金盈余的银行拆出资金--获得收益资金的划转通过准备金账户进行,拆借期限很短功能:为商业银行提供准备金管理的场所,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资产组合管理的场所三、同业拆借的期限与利率同业拆借的期限:隔夜、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等其中最普遍的是隔夜拆借根据《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不同的金融机构所能拆借的最长期限也不相同同业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及时、灵敏、准确地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对货币市场上其他利率具有导向和牵动作用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机制--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影响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四、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拆借期限不断缩短☆1996年1月,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开始运行☆1996年6月,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同业拆借利率的管制,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1998年之后,各类金融机构陆续被允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拆借期限不断缩短☆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第三节回购协议市场一、回购协议与回购协议市场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实际上是以一笔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同一项交易,从证券提供者的角度看是回购,从资金提供者的角度看是逆回购二、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非金融性企业都是回购协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广泛的市场参与者使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量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交易主体参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交易三、回购协议的期限与利率期限:从1天到数月不等,期限只有1天的称为隔夜回购,1天以上的称为期限回购协议利率:回购利率是交易双方最关注的因素借出资金者的利息收益取决于回购利率的水平回购利率与证券本身的年利率无关,与证券的流动性、回购的期限有密切关系完全担保的特点决定了回购利率通常低于同业拆借利率等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回购价格=售出价格+约定利息第四节国库券市场一、国库券的发行市场国库券:政府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债券高安全性、高流动性国库券发行人是政府及政府授权部门,以财政部为主政府财政部门发行国库券的主要目的有两个:融通短期资金调节财政年度收支的暂时不平衡,弥补年度财政赤字调节经济美国经济学家A•勒纳(Abba Lerner)--“功能财政论”国库券的发行方式贴现(Discounting)发行:政府以低于国库券面值的价格向投资者发售国库券,到期后按面值偿付投资者的利息收益即面值与购买价之间的差额收益率的计算公式:i= 国库券投资的年收益率F= 国库券面值P= 国库券购买价格N= 距到期日的天数举例:计算国库券的年收益率假设你以975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91天期的面额为10000元的国库券,那么,当你持有此张国库券到期时,你能获得的年收益率是多少?解答:这项投资给你带来的年收益率是10.14%国库券通常采取拍卖方式定期发行美国式招标:出价最高的购买者首先被满足,然后按照出价的高低顺序,购买者依次购得国库券,直到国库券售完每个购买者支付的价格都不相同荷兰式招标:最终发行价格按所有购买人实际报价的加权平均价确定不同的购买人支付相同的价格不定期发行现金管理券(Cash Management Bills)短期国库券的拍卖发行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进行一级交易商(Primary Dealers):具备一定资格、可以直接向国库券发行部门承销和投标国库券的交易商团体一级交易商通过批发购买,然后分销、零售,使国库券顺利地发售到最终的投资者手中,形成“批发-零售一体化”的分工型发售环节,有利于:降低发行费用减少发行时间提高发行效率二、国库券的流通市场参与主体广泛,一级交易商发挥做市商的职能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只能在流通市场上参与国库券的买卖公开市场:中央银行买卖国库券的市场中央银行仅与市场的一级交易商进行国库券的现券买卖和回购交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居民个人参与国库券市场的交易活动大都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三、我国的国库券市场我国的国库券市场不发达1996年,为配合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财政部曾发行两期国库券,金额348.7 亿元,此后国库券迟迟没有再现2002年,财政部又象征性地发行355亿元的国库券2012年,财政部采用贴现方式发行记账式国库券1200亿元,其中期限为273天、182天的国库券各450亿元,期限为91天国库券300亿元第五节票据市场一、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是一种由企业开具,无担保、可流通、期限短的债务性融资本票发行人与投资人商业票据的发行主体:工商企业、金融公司金融公司(Finance Company):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常常附属于一个制造业公司,其主要业务是为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贷款支持商业票据的投资人极其广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非金融企业、信托机构、养老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发行方式直接募集(Direct Placement):不经过交易商或中介机构,商业票据的发行人直接将票据出售给投资人,好处在于节约了付给交易商的佣金交易商募集(Dealer Placement):发行人通过交易商来销售自己的商业票据,市场中的交易商既有证券机构,也有商业银行无论是直接募集还是交易商募集,商业票据大都以贴现方式发行贷款承诺(Loan Commitment):银行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确定的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商业票据的发行人向商业银行支付承诺费降低了商业票据发行人的流动性风险降低了票据购买者的风险降低了票据的利率水平商业票据的流通市场不发达商业票据的持有者一般都将票据持有到期票据回售我国目前不允许发行纯粹为了融资的典型商业票据将票据仅仅作为商品交易支付和结算的工具不希望票据当事人利用票据进行纯粹的融资活动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承兑(Acceptance):商业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给汇票持有人并在汇票上签名盖章的票据行为银行承兑汇票广泛应用于国际与国内贸易三、票据贴现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可以看作是银行承兑汇票的流通市场贴现:上例中,如果B公司在持有此张银行承兑汇票期间有融资的需要,它可以将还没有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公司贴现利息的计算公式:贴现利息=汇票面额×实际贴现天数×月贴现利率/30则B公司实际获得的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转贴现;再贴现票据贴现市场功能票据贴现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转贴现满足金融机构间相互融资的需要再贴现成为中央银行调节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我国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商业汇票承兑额和贴现额呈现出一种爆发性的增长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票据融资所具有的便利与低成本的特点使企业对票据融资的需求不断提高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争夺优质客户、合理配置资产,保持流动性、增加盈利点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参与票据市场的主动性越来越强降低拒付风险可以带来派生存款、支付结算等综合服务的利益通过票据转贴现市场实现流动性四、中央银行票据市场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Notes):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发行目的:减少商业银行可以贷放的资金量,进而调控市场中的货币量丰富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我国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始于2002年2010年累计发行4.2亿元,达到最高值;至2011年底,中央银行票据余额约为1.9万亿元;2012年全年没有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曹龙骐《金融学》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货币供给

曹龙骐《金融学》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货币供给本章摸索题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进展。
答:〔1〕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在纸币流通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及在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客观经济形势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货币供给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
〔2〕信用制造——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还有其现实可能性,这确实是信用制造学说的产生与进展。
信用制造学说兴起之后,流通中的货币是如何形成的和如何运行的等问题开始明朗化,作为货币治理当局的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法加以操纵等问题也就专门自然地提出来了。
〔3〕货币供给理论的进展过程①萌芽期。
信用制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有关资料,货币供给理论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②成长期。
货币供给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长足的进展a.早期阻碍最大的是米德和丁百根两人,他们的要紧奉献在于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将实证研究方法引进货币供给理论。
b.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见二人合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
c.美国闻名经济学家菲利普·卡甘于1965年出版了专著«1875~1960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阻碍»,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近一百年来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
d.货币供给理论通过以上学者的进展,尽管存在一些不同观点,但差不多观点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量由强力货币〔亦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大伙儿所普遍同意的货币供给模型,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2.试述货币供给的一样模型。
答:〔1〕货币供给量由基础货币〔亦称强力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MS=mB〔MS为货币供给量,m 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
金融学:中央银行习题与答案

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A.晚于B.必然来源于C.同时于D.早于正确答案:A2、下列西方的中央银行中,按其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最强模式的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D.意大利银行正确答案:A3、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流向社会的流程是()A.市场、业务库、发行库B.发行库、业务库、市场C.发行库、市场、业务库D.业务库、发行库、市场正确答案:B4、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是()A.跨国中央银行制度B.准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5、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缅甸D.新加坡正确答案:D6、从()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A.1978B.1984C.1985D.1995正确答案:B7、美国如今的中央银行是()A.美洲银行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C.美国第一银行D.美国第二银行正确答案:B8、下列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所有制形式属于无资本金类型的是()A.日本B.加拿大C.韩国D.瑞士正确答案:C9、下列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资本由国家和民间资本共同持有的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新加坡正确答案:B10、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准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正确答案:B11、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A.代理国库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集中存款准备金D.充当“最后贷款人”正确答案:B12、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的组织制度是()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A.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B.流通中的现金C.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D.政府债券正确答案:D14、“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A.充当最后贷款人B.银行的银行C.政府的银行D.发行的银行正确答案:B15、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是()A.吸收存款准备金B.经营国库C.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D.清算业务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中央银行的职能可高度概括为()A.政府的银行B.管理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D.银行的银行2、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政府的银行”的职能的是()A.组织全国清算B.对政府提供信用C.代理国库收支D.代理政府债券发行正确答案:B、C、D3、引起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有()A.票据交换问题B.金融管理问题C.最后贷款人问题D.银行券发行问题正确答案:A、B、C、D4、中央银行的股本可以是()A.无资本金B.多国持有C.全部为国家持有D.国家与私人混合持有正确答案:A、B、C、D5、中央银行执行银行的银行职能,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A.发行货币B.最后贷款人C.集中存款准备D.票据清算6、支付清算服务的内容包括()A.异地跨行清算B.证券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C.票据交换与清算D.跨国清算7、从组织结构上看,中央银行可以划分的类型有()A.准中央银行B.单一式中央银行C.复合式中央银行D.跨国中央银行正确答案:A、B、C、D8、现代中央银行最重要的活动有()A.盈利B.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C.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正确答案:B、D9、中央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A.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B.盈利C.加强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D.有利于央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资金清算正确答案:A、C、D10、以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A.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B.货币发行业务C.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D.经营黄金外汇业务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1、中国香港地区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正确答案:√2、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制决定其控制权的归属问题正确答案:×3、中央银行主要凭借行政权力行使其管理职能正确答案:×4、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法律许可限度内,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这主要是向政府提供短期融资,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部门,利用 对货币供给的决定与影响、对主导利率的确定、对金融 机构资金来源的影响、对金融机构信贷活动的干预、对 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的影响,辅助实现国家宏观经济发 展目标,包括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和对外经济均衡发展
• 第四篇 宏观均衡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开放经济的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
• 第五篇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
• 第六篇 专论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中央银行职能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 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国政府 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
(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 特点:1、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3、具有国家赋予的特权; 4、是其它金融机构的监管者; 5、经营原则:非盈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公开性;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1、统一银行券发行 2、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 3、充当最后贷款人
• 1668年 瑞典银行 • 1694年 英格兰银行 • 1811年 芬兰银行 • 1814年 荷兰国家银行 • 1816年 挪威银行 • 1817年 奥地利国家银行 • 1818年 丹麦国家银行 • 1840年 希腊国家银行 • 1846年 葡萄牙银行 • 1848年 法兰西银行 • 1850年 比利时国家银行 •
• 中央银行是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机构,对实现一国金融 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概念
• 中央银行 • 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 准中央银行 •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 最后贷款人 票据交换所 • 支付清算系统
国家的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界定
(一)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和管理金融业的重要行政机构 特点:1、通过办理特定金融业务履行职责; 2、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3、具有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
• 1921年 苏联国家银行 • 1922年 立陶宛银行 • 1922年 拉托维亚银行 • 1924年 匈牙利国家银行 • 1924年 波兰国家银行 • 1925年 阿尔巴尼亚国家银行 • 1925年 南斯拉夫国家银行 • 1926年 捷克斯拉夫国家银行 • 1927年 爱沙尼亚国家银行 • 1942年 冰岛银行 • 1942年 爱尔兰中央银行 • 1940年 委内瑞拉中央银行 • 1928年 中国中央银行
巴奈霍特1837年在《伦巴街》一书中提出,指在其他人都不愿 意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时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机构。
4、实施金融监管,保持金融业公平有序竞争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自然演进阶段(17世纪——20世纪初) 2、普及发展阶段(一次大战——二次大战结束) 3、强化功能阶段(二战结束以来)
中央银行制度初步形成
1922年 1923年 1925年 1926年 1926年 1927年 1924年 1935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40年
秘鲁储备银行 哥伦比亚银行 墨西哥银行 智利中央银行 危地马拉银行 厄瓜多尔中央银行 萨尔瓦多中央银行 阿根廷中央银行 加拿大中央银行 巴拉圭中央银行 哥斯达黎加中央银行 尼加拉瓜中央银行
1955年 1955年 1955年 1956年 1959年 1960年 1960年 1963年 1966年 1971年 1971年 1971年
老挝银行 越南国家银行 尼泊尔国家银行 叙利亚中央银行 马来西亚银行 伊朗梅里银行 苏丹银行 约旦银行 科威特银行 孟加拉国银行 阿拉伯也门银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三、中央银行的类型
中央银行制度类型 (一)单一中央银行制 1、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 2、分为:一元式,即总分行制; 二元式,中央、地方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美国) 3. 我国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类型; (二)复合中央银行制 1.前苏联,东欧国家; 2. 我国1984年前中央银行类型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 1.西非中央银行----贝宁,象牙海岸,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上沃尔特; 2.中非国家银行----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中非 3.欧洲中央银行---(四)准中央银行制 新加坡,香港,斐济,马尔代夫,利比里亚,莱索托等
二战后中央银行的设立
• 1946年 朝鲜中央银行 • 1948年 缅甸联邦银行 • 1948年 中国人民银行 • 1948年 巴基斯坦银行 • 1948年 菲律宾银行 • 1949年 伊拉克银行 • 1950年 韩国银行 • 1950年 斯里兰卡银行 • 1950年 沙特阿拉伯银行 • 1952年 印度尼西亚银行 • 1954年 以色列银行 • 1954年 蒙古国家银行
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金融学》教材结构
• 第一篇 范畴 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和利率,外汇与汇率
• 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机制理论,金融中介概述,存款货币银行, 中央银行,金融体系格局---市场与中介相互关系
•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
我国中央银行机构设置(1998年11月至今)
1859年 1860年 1874年 1875年 1879年 1883年 1883年 1889年 1898年 1905年 1909年 1913年
意大利银行 俄罗斯银行 西班牙银行 德国国家银行 保加利亚国家银行 罗马尼亚国家银行 塞尔维亚国家银行 日本银行 埃及国家银行 大清户部银行 朝鲜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金融学》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八章 中央银行
《金融学》课堂讲解安排
• 第一单元:导言 • 第二单元:货币与信用 ——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
用、利息与利率、外汇与汇率
• 第三单元: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 第四单元:金融机构与业务——金融机构体系、存
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
• 第五单元:金融总量与宏观调控——货币供求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