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中央银行制度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客观经济因素是中央银行得以产生的内在条件,国家对经济金融的管理则提供了外部推动力。

中央银行的产生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成。

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大银行某些特权,使其逐步具有某些中央银行的特征,最终成为中央银行;二是政府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国有化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管理当局需要采取中性立场,以社会利益为目标;第二,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标;第三,信用货币发行产生的巨额利益应归于国家。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1)银行信用构成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在整个社会信用中居于主导地位。

银行既是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信用活动的调节者。

而中央银行又处于银行体系的核心,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行为,达到控制社会信用规模、调节信用结构的目的。

(2)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整个社会信用工具的总供给者。

通过改变货币发行量,实现对信用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中央银行虽不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贷款,但由于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商业银行的唯一货币供应者和作为社会信用活动的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决定社会信用的规模。

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贷款规模的调整、管理货币流通,实行在信用规模不变情况下信用结构的调整。

(3)中央银行既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引导者,在金融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信用规模;通过调整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政策工具,引导信用活动按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进行。

中央银行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1)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2)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不少国家通过对中央银行实现产权国有化和将中央银行作为隶属政府的行政部门,确保政府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权(4)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5)代表国家管理国库和向政府提供融资(6)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1)体现在稳定货币和稳定经济方面稳定货币就是要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客观经济的需要。

江西财经大学学6、7、8、9、15货银习题

江西财经大学学6、7、8、9、15货银习题

第六章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一、名词解释:利率风险、信贷风险、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金总库法、资金转换法、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洗黑钱、金融创新二、选择题:1、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属于系统性风险的有:()A 购买力风险B 利率风险C 汇率风险D 管理风险2、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核心资本不低于风险资产的:()A 4%B 6%C 8% D13%3、以下属于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是:()A 资产重估储备B 次级长期债务C 公开储备D 普通准备金4、属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是:()A 普通股本 B普通准备金C 公开储备D 债务性资本工具5、可以用来充当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资产有:()A.拆放同业资金B. CDs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D.国库券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是重要的财务报表,由以下部分组成:()A资产 B负债 C股东产权 D存款7、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银行资金运用,它的组成有:()A现金资产 B投资 C贷款 D资本E其他资产8、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是反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包括:()A股东权益 B投资 C借款及其他负债D存款 E公积金9、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A贷款业务 B借款业务C信托业务 D承兑业务E证券业务10、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经营活动。

A购买有价证券 B租赁C代理买卖 D现金管理11、可以归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有:()A信贷业务 B汇兑业务C信用证业务 D代收、代客买卖业务E投资业务 F贴现业务12、银行代客户买卖外汇和有价证券的业务属于:()A汇兑业务 B证券业务C承兑业务 D信托业务13、商业银行替客户办理中间业务可能获得的实际好处是:()A手续费收入 B控制企业C双方分成 D暂时占用客户资金14、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A转换理论 B预期收人理论C真实票据理论 D超货币供给理论三、判断题(1)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学》第8章 中央银行

《金融学》第8章 中央银行
20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4.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悖论 主张强化者的基本观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呈负相关关系,
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反对派的主要观点:由中央银行独立性引致的非民主性矛盾、宏观协调
困难和中央银行官员的非正当行为等问题,至少可以证明中央银行独立 性并不一定能够带来低通货膨胀率,或者说中央银行独立性并非是实现 物价稳定目标的充分条件。
中央银行收取存款的意义: ①有利于控制贷款规模与货币供应量; ②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 ③有利于国内资金的清算。
26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的活动。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主要通过即在不同的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接受商业票据再贴现、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购买金银和外汇等方式实 现的。 中央银行虽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但货币发行并非随意的。货币发行必须符合 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4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1)指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的发行机构。它集中货币发行权,统一全国的货币 发行; (2)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管理政府资金; (2)为政府提供信用; (3)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事务;
15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0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6.新中国时期的中央银行
⑴1948—1978年:“大一统”的、“一身二任”的复合式中央银行体制;
⑵1979—1983年: “大一统”体制有所改良,各专业银行相继恢复和建 立;
⑶1984—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8章《中央银行》习题及答案

第8章《中央银行》习题及答案

第10章中央银行一.填空题:1.英格兰银行 2.存款准备金 3.户部银行 4.清偿能力 5.存款准备金 6.货币供应量 7.风险资本 8.准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9.笼断货币发行权 10.由中国人民银行 11.大额实时全额支付系统,小额定时批量支付系统12.多元制中央银行体制 13.资产 14.再贴现,再贷款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于17世纪末,最早可溯至1668年的瑞典国家银行和1694年的______银行。

2.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的前提是集中商业银行的______。

3.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_______。

4.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的原始意义是加强金融机构的_______。

5.中央银行办理银行间的清算是在执行货币发行与集中保管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中央银行发挥调控职能是通过对_______的控制与调节来实现的。

7.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凡经营国际业务的银行,其银行资本与______的比率最低为8%,其中,核心资本要占全部资本的50%。

8.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分为单一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度、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9.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最初标志是____________。

10.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_____________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对企业和个人直接办理存贷业务,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11.支付清算系统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12.以美国为典型的在一国建立多个中央银行机构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和任务的体制是______________。

13. 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________方项目。

14.中央银行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大多数的中央银行采用( a )。

第8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过程

第8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过程
b. 商业银行可选择加入。目前,38%的商业银行是成员; c. 1980年颁布的《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规定 所有存款机构都必须在联邦储备银行保有准备金存款,服 从相同的准备金要求,所有存款银行都可以平等地享有联 邦储备体系提供的各种便利。
• 联邦储备理事会
•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层,总部在华盛顿特区; • 每位理事都是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任 期长达14年; • 理事要求来自不同的地区,主席从理事中产生任期4年。
• 职责: • 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法律赋予其一些同货币政策实施没有直接关系的职责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 每年举行8次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 ,这一决策将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
• 为什么联邦理事会主席才是真正的导演? • 联邦理事会主席通常还担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四)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Quasi-central Bank System)是指在一 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只是 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 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是其典型代表。新加坡不设中央银 行,而由货币局发行货币,金融管理局负责银行管理、收 缴存款准备金等业务。香港则设金融管理局,下设货币管 理部、外汇管理部、银行监管部和银行政策部。前两个部 负责港币和外汇基金的管理,后两个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 管。港币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分别发行 。实行这种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斐济、马尔 代夫、莱索托、利比里亚等
国外资产 对政府债权 对存款机构的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非金融企业的债权 其他资产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业务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业务 《货币银行学
(1)正确组织会计核算 (2)加强服务与监督 (3)加强财务管理 (4)加强会计检查与分析 (5)防范会计风险
8.2.6 统计分析业务
1)统计分析业务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统计分析业务是指按照 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 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活 动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 析,从而为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 及政策建议的过程。
算 (5)提供跨国清算
8.2.3 信贷征信业务
1)信贷征信业务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信贷征信业务是指由中央银行管理 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2)信贷征信业务的内容
(1)推进征信法律法规建设 (2)推进征信机构体系建设 (3)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4)推进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 (5)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
第8章 中央银行业务
8.1 中央银行务
1)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的需要,通过信贷形式向流通中 注入货币,构成流通领域的现金货币。
2)货币发行的原则
(1)垄断发行原则
(2)信用保证原则
(3)弹性发行原则
3)货币发行的渠道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 款、购买证券、购买金银和外汇等业务 活动,将货币注入流通的,并通过同样的 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从而满足国民 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与流通等对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2)国际储备管理的内容
(1)要确定合理的储备数量
(2)要确定合理的储备结构
在上述业务中,货币发行、准备金存 款业务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 业务,即负债业务;而再贷款、再贴 现、证券买卖及国际储备业务是中 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8.2 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性业务
8.2.1 代理国库业务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概述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等,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2、中央银行制度:一国银行的结构以及各家银行之间业务职能的划分形式3、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并使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5、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地区)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6、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第二章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发行的银行: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特定的政府部门3、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并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4、最后贷款人:指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承担起“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可以避免发生金融恐慌5、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第三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1、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2、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3、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学题库有答案版

金融学题库有答案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货币的产生是_C_。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 国家发明创造的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货币在_D_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B 缴纳租金C 支付工资D 给商品标价时3.货币在_D_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 购买商品C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_D_。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_B_。

A 货币流通B 货币必要量C 生产规模D 投资规模6.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__。

A 牡丹卡B VISA卡C 长城卡D 金穗卡7.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C )。

A 金块本位制B 金铸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银行券制8.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_D_。

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9.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比价均各按其市场价值决定的货币制度是__。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_B_。

A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 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C 纸币仍是金单位 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1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_B_。

A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B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C没有名义价值的货币 D没有实际价值的货币12.与本位币相比,辅币具有如下特点_A_。

A为有限法偿货币 B为不足值货币C国家垄断铸造 D币材多为贱金属13.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_B_。

A人民币与黄金有直接联系B人民币是可兑现的银行券C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D人民币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14.弗里德曼将货币定义为BA 流动性B M2C 商业银行储蓄D购买力的暂息所15.__指出货币和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中央银行制度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代表国家发行通货、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1.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1.1.1统一银行券发行与流通的需要1.1.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与清算的需要1.1.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的需要1.1.4政府融资和代理国库的需要1.1.5政府从事金融监管的需要1.2中央银行的演变中央银行的产生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由资本实力雄厚、社会信誉卓著、与政府有特殊关系的大商业银行逐步缓慢发展演变而成。

二是由政府出面通过法律规定直接组建一家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央银行,典型代表是日本银行等。

1.2.1中央银行的形成与推广1.2.2中央银行的强化1.3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它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金融运行的中心。

中央银行是具有特殊性质的金融机构,通过办理具体的金融业务,履行国家赋予的金融管理的职责。

但是,中央银行不是普通的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银行,其经营目标、服务对象等方面与普通商业银行有明显区别。

中央银行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银行作为管理机关,又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第一,中央银行对金融和经济的管理调控基本上是采用经济手段;第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第三,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上具备一定的独立性。

2.2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性质在其业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2.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被国家赋予了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这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2.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等作为业务对象,开展银行业务和提供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业务的特点,中央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同时也是它们的管理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交纳存款准备金,即中央银行具有为各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保管部分准备金的特权。

(2)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帮助其渡过暂时的困难。

(3)组织和管理全国的票据清算。

票据清算职能是指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通过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转账、轧差,直接增减其存款余额完成的,不仅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清算效率;而且,为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监管和分析金融流量提供了条件。

2.2.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务实施监督管理,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为政府代理国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等国际储备资产;(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6)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8)向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9)代表国家指导、部署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建立征信体系。

2.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略)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类型3.1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3.1.1全部股份为国家所有3.1.2公私股份混合所有3.1.3全部股份私人所有3.1.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3.1.5多国共有资本的中央银行3.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3.2.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国只有一家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首都或某个主要城市设立总行,根据客观经济的需要在国内外设立若干分支机构,形成总行对分行垂直领导的统一中央银行制度。

3.2.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是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所构成,共同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主要是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建立的,联邦中央银行是最高金融决策机构,地方级中央银行接受联邦中央银行监督和指导,但在其辖区内有相对的独立性。

3.2.3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于中央银行机构或授权某些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非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的制度。

3.2.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共同组成一个中央银行的制度。

3.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是中央银行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和履行金融监管等职能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权力结构、内部职能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

3.3.1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结构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主要指最高权力的分配状况,主要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来体现。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

其中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执行权是权力的集中体现,监督权是对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约束,是对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的保证。

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包括不同类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统一于一个机构的中央银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的中央银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交叉承担的中央银行3.3.2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是指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机关的职能划分及分工。

为确保中央银行有效地行使其职能,必须设置具体的职能部门进行业务操作。

3,3.3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全面行使职能和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组织保证。

具体地讲,中央银行设置分支机构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第二,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第三,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3.4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中央银行有效履行职责需要有自身的组织机构作保证,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货币政策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2)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职能部门。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内设18个职能司(局、厅)。

(3)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北京,下设九个区域分行(上海、天津、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济南、西安和成都)和两个营业部(北京、重庆)。

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4.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其比较集中的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货币发行权(2)保持政治上的独立(3)拥有操作上的自主性4.2中央银行独立性模式(1)独立性强的模式(2)独立性稍次的模式(3)独立性弱的模式4.3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人大、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的超脱程度,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全国人大、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具体化。

(1)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在行政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直接领导,以平等独立的身份协调配合工作。

他们之间既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业务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有利于保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在资金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金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代收财政收入,按财政支付命令拨付财政支出。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在业务关系上,按照目前的职责分工,中国人民银行承担调控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的任务,但政府债务是由财政部负责的。

在政策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门的财政政策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必须保持平行,相互配合,密切合作。

(2)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主要指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一行三会”的平行配置,形成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

(3)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来自总行的各项政策、指令,不得为了地方的利益而损害全局的利益。

当总行的政策、指令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及总行协商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及时向总行反映地方的实际情况,但在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总行的命令。

5.中央银行的业务5.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是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再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资产买卖业务、买卖黄金、外汇储备资产业务和其他资产业务。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负债是政府、金融机构、个人和其他部门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负债业务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业务和存款业务。

(3)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5.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以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通过结算与清算活动完成。

结算一般是指因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行为。

根据支付媒介的不同,结算可分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大类。

5.3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根据各国中央银行法的规定,中央银行承担了大量的经理国库、会计、调查统计、征信以及反洗钱等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就是接受政府委托,代表国家管理财政的收入与支付。

中央银行通过经理国库,确保国家预算资金的及时收付、准确核算及库款安全,对于国家财政灵活调度资金、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沟通财政与金融之间的联系、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银行的会计对象是中央银行行使职能、办理各项业务、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等活动所引起的资金变化与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调查统计是中央银行获取经济金融信息的基本渠道,在中央银行的职能行使及业务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