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中央银行体制与职能的比较

合集下载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联邦储备银行职责
• 检查该区州注册银行; • 审批银行合并申请; • 进行资金划拨清算; • 货币发行管理; • 确定本区贴现率、管理贴现操作窗口; • 对辖区会员银行提供贷款; • 研究本地区经济和货币政策,并公布研究
结果。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二、组织结构
• 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 • 职能机构:政策与市场部、金融机构与
监督部和业务与服务部。每个部下设相 应的职能机构。 • 分支机构:8个城市设有分行,4个城市 设有代表处。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英 格 兰 银 行 机 构 设 置 图
• •

•英格兰银行董事会


常稽 务核 委委 员员 会会
• 1844年7月29日《皮尔条例》的通过,为英格兰银行作为 中央银行提供了法律保证。
• 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银行的银行。 • 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 1946年收归国有。 • 1979年4月公布了第一个完整的银行法,对英格兰银行的
权力做了详尽的规定。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邦 储 备 银 行


事 会 办 公

币 金 融 政 策
行 管 理 主 任
计 官 办 公
邦 储 备 银 行
行 监 督 管 理
部 部 业 部 部 室 室 主 办室 活部

任公


办室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内部部门设置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联邦储备委员会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银行体制:是指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和总体效应等相关金融要素的有机整体。

银行公会(协会):银行协会是协调银行间关系、促进银行间合作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同业协商机构,是一种非官方、非盈利的金融行业组织。

金融倾斜:是指在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不均衡发展,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业务占有量比直接金融大的不均衡状态。

银行体制构成要素: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总体效应。

试述英国银行体制的构成及特征构成:(一)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领导机构: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

董事会由总裁、副总裁及16名董事组成。

成员由政府推荐,英王任命。

正、副总裁任期5年,董事4年,轮流离任。

董事中有知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担任董事)(二)英国的银行1、零售性银行:英国银行系统的主体。

主要客户:个人和中小企业。

(1)清算银行:到1995年,英国共有34家清算银行。

“四大金刚”:巴克莱银行、劳合银行、米特兰银行和国民西敏士银行。

拥有庞大的分支网络,约占全国零售性银行所设分支机构的72%。

(2)划拨银行。

(国民划拨银行)于1968年正式设立。

1990年以前,划拨银行归英政府所有,隶属于邮政局,并利用全国21000多个邮政局营业处展开业务。

1990年,实行私有化,被联盟保险公司和莱斯特房屋互助协会收购。

(3)信托储蓄银行1817年,英国颁布了《储蓄银行法》,标志着现代信托储蓄银行的开始。

1976年,英政府通过了《信托储蓄银行法》,摆脱政府控制,开始全面办理银行业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由原来的73家减少到只有4家。

1995年,分支机构达1235家,客户逾千万。

1995年10月,信托储蓄银行与劳合银行合并,共同组建劳合信托储蓄银行集团。

(4)英格兰银行银行部:根据1844年《皮尔条例》,英格兰银行的业务机构划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与职能的比较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与职能的比较
15
二、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一)不同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1、初创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 2、扩展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 3、强化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
16
17
18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比较
1、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19
结论:
1、历史背景不同,政策目标各异; 2、共同的命运,相同的目标; 3、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不同。
3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最新发展
(1)各国央行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 (2)出现了中央银行监督与货币政策相分离的趋势 (3)区域性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成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趋势; (4)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潮流中,伴随着各国金融市
场不断融合,各国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正日益趋同; (5)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各国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对外关系
20
2、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单一
第一阶段: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物价稳定
发展中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经济金融条件不同
货币政策必须担负起调整比例结构、理顺经济关系职责 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给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一定困难 由于经济实力较弱,资金不足,还要大量借入外债. 以上特点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重点不
24
三、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①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国家被赋予不同的内容;每一种 工具在历史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经济 金融形势的变化,有些工具 已经不象过去那样受到重视,有 的甚至以被放弃;
②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③各国都拥有属于本国特有的一些政策工具; ④各国均是根据国情出发,选择适用于本国的主要政策工具。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别比较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别比较

CAIXUN财讯-56-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别比较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顾 亚 / 文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资产组合类型,监管职能,独立性等三个方面对中国人行和美联储进行了对比,两大央行差别的原因在于各自所处的国情不同,具体说人民银行的资产结构不够完善,金融监管职能弱,独立性不足。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美联储独立性中美中央银行体系资产组合的差别 人民银行的资产包括外汇,货币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等。

其次,国外资产占比重达到80%多,货币黄金占比少不到0.2%,外汇资产在国外资产占比达97.2%,黄金占比为0.24%。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贸易顺差累积了大量的外汇资产。

美联储的资产项目包括,黄金,硬币,IMF特别提款权,持有的证券,回购协议,其他贷款,托收中的项目,银行不动产,所持Maiden LaneLLLC资产净额,央行间货币互换,外汇资产,其他资产等;其次,美联储所持有的证券占比高达到百分之九十多,黄金占比0.25%左右,外汇资产占比0.4%左右。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监管职能的差别 大一统金融体系时期由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统一集中监管;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由这几大行业协会进行分业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实行联邦和州两级监管,美联储负责监管会员银行和银行持股公司。

金融危机后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范围,现在可以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独立性的比较 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来说独立性较弱。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受国务院的制约;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制,行长人选由总理提名,中国人民银行只有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自中央银行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基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民银行在经济上并不独立。

美联储能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不依赖于财政拨款;具体体现在:储备银行组织形式为私人股份银行形式,会员银行按照资产比例购买联储银行的股份,组建资本无需财政支持;美联储的支出向各联储银行佂款解决,国会授权美联储理事会每半年向联储银行征款一次。

从组织架构及职能分析英美欧央银行体系的差异

从组织架构及职能分析英美欧央银行体系的差异

从组织架构及职能分析英美欧央银行体系的差异发表时间:2021-01-05T07:57:41.75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4期作者:梁晓昱蒋国琴田冲冲杨佳熙[导读] 中央银行制度是关于国家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组织机构即中央银行的规范体系,在各国金融制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经济尤其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直接产生于政府融资、银行券统一发行、最后贷款人、清算和金融监管的需要。

本文主要研究美英欧之间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异。

梁晓昱蒋国琴田冲冲杨佳熙河北金融学院摘要:中央银行制度是关于国家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组织机构即中央银行的规范体系,在各国金融制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经济尤其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直接产生于政府融资、银行券统一发行、最后贷款人、清算和金融监管的需要。

本文主要研究美英欧之间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异。

关键词:中央银行制度;英格兰银行;美联储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1.中央银行制度的诞生(1)英格兰银行1688年,来自阿姆斯特丹的苏格兰绅士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terson)宣布了具体计划。

经过国会长时间的讨论,1694年7月24日通过了一项决议,建立了一家具有发行货币权利的股份制银行。

随着银行权利的不断扩大,银行的地位在明显提高,许多商业银行将一部分现金留给了开证行。

商业银行慢慢融入英格兰银行,从而使英格兰银行可以获得清算银行的地位。

在繁荣年代,商业银行不得不向加纳工业贸易商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票据贴现。

(2)美联储1863年,美国颁布《国家货币法》,联邦银行制度和体系正式建立。

在财政部下,已经授权发行统一,安全和可靠的钞票,其中设立了“货币发行监督人”,以监督国有银行的活动。

创建了按面值循环的统一钞票。

在1907年的经济危机期间,成立了货币委员会,以提议一种新的联邦储备系统,但长期难以生产。

(3)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6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总部设在在德国法兰克福,主要负责欧洲联盟和欧洲通用货币欧元区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中央银行概

中央银行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概念、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金融调控与监管的银行等重要职能。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

关于中央银行的名称,除部分国家直接以“中央银行” 命名外,有的国家称为“国家银行”,如前苏联、瑞典、荷兰、比利时、罗马尼亚等;有的国家称为“储备银行”,如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印度等;有的则冠以国名,如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等;还有的国家称“人民银行”,如南斯拉夫、朝鲜和中国等。

因此,识别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不能单纯看其名称,而应深入了解它的地位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是随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的高度发展,以及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而产生的。

中央银行的产生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即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管理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统一进行票据清算的需要,加强金融管理和监督的需要。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设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萌芽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欧洲。

1656年由私人创办的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银行—瑞典国家银行,1694年在伦敦成立的股份制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的雏形。

此后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经历了初创、普及和完善的过程。

其发展轨迹可概要如下:1.从中央银行的建立方式看,早期的中央银行是随资本主义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从一般商业银行发展到大银行以至发行银行,最后形成中央银行。

而后期的中央银行,则多半是在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结合本国实际,通过立法而创设的。

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后者以美国为样板。

2.从中央银行的职能来看,中央银行的发展过程就是其职能不断完备的过程。

中央银行最初的职能是垄断货币发行和服务于政府财政,亦即具有发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在资本主义银行发展之初,许多商业银行既从事一般银行业务,也从事银行券的发行。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比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比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7金融——各国中央银行体制比较各国中央银行体制比较1998年7月1日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里程碑。

在当今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历史背景下,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央银行制度的作用也变得更加突出。

各国幅员、地理和自然状况不同,民族、社会历史、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政治和法律制度殊异,使得中央银行体制共制差别很大。

尽管如此,其仍然显示了强烈的共性和最一般的发展趋势。

一、各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从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赋予信誉好、实力强的商业银行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渐演变为中央银行,二是内政府根据他国经验直接出资组建而成。

1、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¾瑞典银行成立于1656年,最初是—家欧洲私人银行。

1668年出政府出面改组为国家银行后,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待征。

瑞典银行只对国会负责,但并未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也同时办理商业银行业务。

直到1897年它才得以独占货币发行权,并不再经营—般商业银行的业务,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

¾1694年建立的英格兰银行,是—家股份制的私人银行,虽然也经政府特许获得银行券的发行权.但直到1844年“皮尔条例”颁布,才最终独占货币的发行权。

英格兰银行同时还代理国库,信誉较高,吸引了许多私人银行的存款,取得了银行的领导地位。

¾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当时世界经济和金融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中央银行成立与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约有29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成立。

¾法兰西银行成立于1800年,到1848年才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并于19世纪70年代完成了向中央银行的过渡。

¾荷兰银行成立于1814年;¾奥地利国家银行和挪威国家银行成立于1817年;¾丹麦国家银行成立于1818年;¾西班牙银行成立于1829年,1874年才垄断西班牙的货币发行权。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助于维护国家经 济的稳定,避免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 的干扰。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 构等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 段,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 稳定等目标的实现。
提供金融服务
PART 04
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如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过快时,中央银行 可能会提高利率以减缓经济活动;反之,则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活动。
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物价水平。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会导致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中央银行 会根据物价稳定的目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PART 03
中央银行的主要工具
利率工具
调整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 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成本,进而调控 宏观经济。
利率走廊
中央银行设定利率走廊,即通过设定 存款准备金率和回购利率,为市场利 率提供上限和下限,以稳定市场预期 和金融市场秩序。
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进而调控市 场流动性。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 率,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公开市场操作
买卖国债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 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调节市场流 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5
(四)具体职能:
①制定货币与信贷政策; ②作为政府的银行; ③管理、平衡本国外汇储备及国际收支; ④监管金融体系; ⑤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决策上提供咨询; ⑥经营银行券和硬币的发行; ⑦作为本国出席国际金融会议的代表; ⑧作为有关各国中央银行或国际组织的代理银行家; ⑨充当本国或国际票据交换和清算中心。
由若干家银行机构共同组成中央银行体系。
特点: 1、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 2、分支机构较少 3、地方级的中央银行基本上按经济的特点及特定的法规和
历史条件设立的,而不是按照行政区划。
典型国家:(联邦制)美国、德国、前南斯拉夫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7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国家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 的职能,并授权部分商业银行执行央行的职能。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2
第一节 各国中央银行的建立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中央银行的一般特征:
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直接向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而专门进行宏观经济金融调节、管理和控制。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3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快速发展
(1)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
(1)各国央行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 (2)出现了中央银行监督与货币政策相分离的趋势 (3)区域性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成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趋
势;
(4)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潮流中,伴随着各国金融市场 不断融合,各国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正日益趋同;
(5)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各国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 代表。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6
二、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一)不同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1、初创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 2、扩展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 3、强化时期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7
第三节 各国中央银行职能比较
(二)不同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1)中央银行职能的完善程度不同。 (2)中央银行职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 (3)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的方法和手段不同。 2、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Comparisons of Foreign Bank System
1
第二章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比较
第一节 各国中央银行的建立 *第二节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结构比较 第三节 各国中央银行职能比较 第四节 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比较 *第五节 各国中央银行外部关系比较 *第六节 各国中央银行主要业务比较
2、与货币联盟相联系。
典型国家:欧盟、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 Βιβλιοθήκη 货币管理局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9
二、机构设置比较
(一)内部机构设置: 主要包括: ①职能部门(主体); ②提供咨询、调研与分析的部门; ③保障和行政管理部门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0
(二)分支机构设置,可分为三类:
1921-1942年,世界各国改组或设立的央行有40多家。
(2)“二战”后,各国强化了央行的权力与责任;
这一时期成立的央行大多借助政府力量,借鉴他国以往的经验,从 而使其全面、直接地具有央行的特征。
亚洲和非洲国家央行的普通设立,标志着中央银行制度在 全球的普及。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4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最新发展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5
第二节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结构比较
一、组织形式比较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设立一家中央银行,全面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一般采取
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特点: 1、权力集中 2、职能齐全 3、实行总分行制
典型国家:英、法、中、日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6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4
第三节 各国中央银行职能比较
(三)现代新职能。 ①研究职能; 中央银行利用其国民经济中枢好信用制度的枢纽地位
,掌握各种资料好数据,通过搜集好整理这些信息, 准确预测,及时制定有关金融政策的方案,提供政府 决策咨询和参考。 ②开发或促进职能; 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必 要措施,促进银行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动投资,从 而推动经济发展。
①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②按行政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③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1
三、权力分配比较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的决策权(核心) 、执行权(体现)和监督权(保证)
(一)金融政策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合一
(二)金融政策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分别设立、分别 行使;
无论哪种类型的央行,都是由国家通过法律赋予其执行中央银 行的职能,资本所有权的归属已不对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地位、作用等发生实质性影响。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3
第三节 各国中央银行职能比较
一、各国中央银行职能的共同特征
(一)传统职能 ①发行的银行; ②银行的银行; ③政府的银行。
(二)现代职能 ①政策职能; ②监管职能;
(三)三权分设,交叉行使。
共同点:1、各国央行都是最高权力机构。 2、央行最高权力机构人选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12
四、资本所有权比较
(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加拿大、法兰西、英 格兰、荷兰等
(二)股本由国家和私人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日本 (三)全部股份为非国有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大利、瑞士 (四)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国 (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跨国中央银行:西非、中非货币联盟
特点: 权力分散,中央银行的职能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机 构从不同的角度来执行。
典型国家: 新加坡、香港、南非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8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由地域相邻的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央行 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特点:
1、中央银行跨国界行使职能,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 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