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2.1《学习伴成长》

2.1《学习伴成长》《学习伴成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学习”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
2.懂得学习是苦与乐的一种活动。
3.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4.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形成一定的搜集、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4.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
2.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
3.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华。
重难点突破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
难点:对学习的认识。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过程: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板书:(一)打开学习之窗1.“学习”一词的由来。
教师:“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夏季之月……鹰乃学习”:“学,效;习,小鸟频频习飞。
”在今天,人们怎么看待学习呢?活动1:“探究与分享”(教材P15),要求同学对下列几种情形一一作出判断。
多媒体展示: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教师: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讨,我们对学习有着怎样的认识呢?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吗?为此,我们进行一场辩论。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发现、探究、感悟和体验。
3.学习的要求。
教师: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提高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学生:预习教材教学资源:学习是苦与乐的交织。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人心田的收获?一次次竞赛的成功,一点点细小的进步,一道道难题的突破,都会让我们领略到兴奋、快乐,所以说学习的苦与乐是相对的。
没有学习上的苦,那知所取得成就背后的甜呢?学习的苦,是一种苦中作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仝正国的故事导入。
仝正国(仝[tóng]同“同”,姓氏。
)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
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位高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而努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打开学习之窗1.教师讲述:“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小鸟开始学习飞翔。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变迁,人们对学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2.学习的内容(教材P15探究与分享)设计意图: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回答自己经历的学习,认识到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1 学习伴成长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学习伴成长”,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对待学习。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我认知和未来规划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问题引导法: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设计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准备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准备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方法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如“学习是人生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等,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认为学习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热爱学习,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七上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习更深刻更广阔地理解,激发学习的愿望,明确学习的动机,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培养立体思维能力,通过对学习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目标通过对“学习”字形的解读拓展对学习的理解,通过讨论与思考明确学习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点亮生命难点:解读学习教学过程导入: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始,我们不仅面对新老师、新同学和新环境,还有新的学习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学习”两字说起。
环节一:解读“学习”运用你的经验:图片导入,学生填一填提问:我们祖先创造这两个字的时候想表达什么?学生:....结论: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还没有启蒙的小孩子,两只手模仿大人的绳结,就是“学”;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反复试飞,就是“习”。
学习指雏鹰开始学习飞翔。
讲授新课明确学习目标1.怎样看待(认识)学习?2.我们为什么要终身学习?3.为什么说“学习点亮生命”或学习的作用(意义.重要性)是什么?环节二:探究与分享p15 (多媒体展示)提问: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1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2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3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4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5……学生:....结论:是(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教师:同学们经历过的学习有哪些,请和同桌一起分享讨论,看谁想到的最多。
学生:看书、学做糕点、看电影、游泳....教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得出,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归纳出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①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触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共3篇

2.1 学习伴成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学习”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
(2)懂得学习是苦与乐的一种活动。
(3)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4)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形成一定的搜集、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4)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
(2)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
(3)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华。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对学习有新的认识,树立新的学习观。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个体生命成长(生存、生活、生长)的重要意义。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学习”的由来》(1)学生看视频,在形象、直观的视听感觉中,领悟当时人们创造这两个字时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2)学生抢答,说出自己认为古人创造这两个字时所要表达的意思。
(3)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补充。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观看“学习”两字由来的视频,我们初步了解了其内涵;刚才抢答同学们非常活跃、激情很高,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有关“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知识点一打开学习之窗活动一认识学与习1.小组讨论。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猜测繁体字“学习”的编旁部首所要表达的意思,一人做纪录。
2.交流分享。
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谈感受。
3.总结归纳。
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对学习的新认识。
活动二他们是在学习吗?完成填一填“我经历的学习有哪些?”1.思考交流。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收获什么?与课堂学习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必要吗?2.归纳总结。
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中学阶段,学习室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1 学习伴成长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7.2016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
年初,国家新闻出版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的通知》,从十个方面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系列活动,如江苏省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书香江苏建设”写入省政府百项重点工作任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学习点亮生命”的角度,谈谈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性。
(2)“倡导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要求我们怎么做?
教后反思:
1.上课语速太快,学生可能跟不上,降低语速。
2.学生自由太少,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固定他们的思维。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 学习伴成长 教学设计

4.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学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5.……
对于学生的看法做出解答,并讲诉笔记一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2.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二、学习点亮生命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三、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解读教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学习伴成长》是在第一课《中学时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学生探讨学习的意义的课题。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享受学习;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在学习本节课时,增进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体会学习的乐趣,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第二目:学习点亮生命
一、提问学生为何而学习?播放视频《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就视频对于学习的作用的解释而理解学习对于我们生活上的意义有哪些。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加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3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二、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特点
第三目:学会学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何学习,学习之道,有效学习等图片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怎么学习才可以更加高效率。
[优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伴成长教案共3篇
![[优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伴成长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91c94784254b35effd3430.png)
过渡: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专门设一个读书日,说明什么?2、理解学习的意义(1)多媒体出示莫言的故事,思考:学习给莫言带来了什么?答:学习,让他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能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他的能力和智慧,学习,让他有更充实的生活。
(2)多媒体出示李克强总理的学习经历,思考:李克强总理的经历说明了什么?答: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阅读教材18—19页毛泽东主席的故事,思考:毛泽东主席的学习经历说明了什么?答: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知识总结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学科: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审批:周次:4 (第6课时中秋节放假)课题:学习伴成长课型:新课 1 课时累计课时数:7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了解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
认识到学习伴我们成长。
2、能力目标: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自觉、主动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终身学习。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能自觉、主动的学习教学方法体验法,讨论法,故事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教案个性修改一、复习提问第一课知识点二、导入新课:【仝正国的故事:仝正国([tóng]同“同”。
姓氏。
)初中毕业38年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新课学习(一)打开学习之窗活动1(14页):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学生讨论,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
授课时间
课时1课时课型新课实际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自己
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间彼此交流学习心得,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的
适应老师的教学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激发互动
学习方法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ppt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一、打开学习之窗
1、课本15页探究与分享
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讨论,看看谁想得多?
全面理解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2、课本第17页:探究与分享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吗?长大成人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4)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
二、学习点亮生命
1、课本第18页探究与分享
你想过自己为何而学习吗?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探问对方,并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追问。
学习的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
2、课本18页阅读感悟:毛泽东的故事
3、课本19页拓展空间
你认为学习是什么呢?
狭义:获得知识或者技能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
三、课堂练习
1.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________的获取,还包括___________的培养;学习不仅仅局限在______,我们_______,我们_______,我们_______,我们_______,我们_______,都可以是学习。
2.学习不仅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而且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思考,认识世界,________他人,__________规则。
3. 学习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带着________的心态,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都是学习。
四、作业
板书设计:
2、1 学习伴成长
1、打开学习之窗
2、学习点亮生命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与后记:
十八、备课
组/学科组
长签字(盖
章)
十九、教务
处/教研室
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