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关于【中国房价】的论文
房价调控的申论作文

房价调控的申论作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然而,由于过快的房价上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房价调控的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房价调控,作为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稳定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产生楼市泡沫和经济风险。
通过调节供需关系、控制信贷政策、加大土地供应等方式来压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投机性购房行为,以维持市场的平稳发展。
首先,房价调控可以缓解居民生活压力。
高房价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更为明显。
房价调控不仅能为这部分人群提供更多的购房机会,还能减轻他们的还贷压力,提高生活品质。
同时,房价调控还可以避免楼市泡沫的产生,防止经济发展出现风险。
其次,房价调控有利于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过快的房价上涨会导致城市土地过度开发和资源消耗,加大对城市环境的压力。
通过房价调控,可以减缓城市扩张速度,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
此外,房价调控还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当然,房价调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政府需要平衡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确保政策的落地能够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又不能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调控机制和监管体系,以防止市场出现漏洞被利用的情况,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房价调控是有效管理和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有利于缓解居民生活压力、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监管。
房价调控的实施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形势与政策论文

房价现状中国房价之高,让大学生和打工者们只能“蜗居”、成为“蚁族”,让人们几乎当一辈子的房奴。
很多人都认为:“辛辛苦苦一辈子,只为了一套房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的房价现状。
2010年中国的房价已成定局,2009年中国的房价涨势惯性得以延续,这一年中国的房价是上涨的,而且势头强劲。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调控新政集中发布,狂轰滥炸,可房价却不理不睬,你说你的,我涨我的。
大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之势。
可到2010年10月,情况发生了变化,让我们先回眸一下2010年中国楼市大势。
实际上,自2010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十条》实施后的这段时间,中国的房价始终没有怎么跌。
仅仅是在成交量上有些许变化,仅仅是对买房人的心理上有所影响,仅仅带来了几个月的持币观望期。
入秋,中国楼市量价齐升,全面回暖。
让我们来看看2010年10月15日发布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最新统计数据:“9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9.1%”。
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2%,增幅比1-8月提高1.5个百分点。
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498亿元,增长35.2%。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1%,涨幅比8月份缩小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5%,比8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
这一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楼市价升量增,势头强劲。
我们接着再看:据统计,30个大中城市中,有26个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其中11个城市上涨幅度超过50%。
而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京沪穗深四地楼市,自新《国十条》实施后迎来首次的集体飙升。
成交量的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对下一波房价走势的猜测:房价将报复性上涨,还是迎来第二波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房屋中介集体暴动,从股市楼市出逃热钱,先是进入农产品市场,先暴炒大蒜,再暴炒绿豆,接下来,又在租房中介市场大炒房租。
关于房价问题的分析----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房价问题的分析一、前言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2011年1月,新国八条出台,房产税展开试点。
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还经历了大范围的限购以及7次存款准备金率和4次存贷款利率的上调。
自2010年4月至今,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央行4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不久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今年2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高达5.9%,特别是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涨幅接近10%。
然而,在新政之下,中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仍居高不下。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之间通过调整升降商品房的数量与价格的关系,造成均价下降的假像,欺瞒中央,居民的购房能力能显不足。
由此可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工作和住房价格的调控措施,需要深入分析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手段来稳定房价,搞好民生问题。
二、近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房价上涨是客观规律。
但是,近年我国房价出现过快上涨,除房改形成的高住房自有化率间接提高了居民支付能力外,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一)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投资能力越来越强。
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住房的有效需求得以释放,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又扩大了住房需求。
这是房价保持上涨态势最显而易见的原因。
同时,在缺乏“储蓄—投资”转化渠道的情况下,购置房产是较富裕居民的理性选择,住房投资需求逐渐启动,房价被进一步拉高。
当房价超出与居住需求相符的水平时,投机就会出现,进而导致空置率偏高、租售比倒挂、房价收入比超过国际警戒线等现象。
这样,房价就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投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攀升,早买房、买大房的住房消费行为成为居民应对房价快速上涨的选择。
(二)宽松的信贷政策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支撑。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房价

论中国房价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房价就逐渐的开始了增长的步伐,纵观房价的增长趋势、以及当时的情况,还是有迹可循。
一、目前的房价走势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此之间,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仍然属于是健康的增长水平,在这前后,我搜集了一些数据:2001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房均价为478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为4633元/平方米。
广州商品房价格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
深圳、北京、广州形成了商品房价格超过4000元/平方米的三个极点。
上海商品房价格2001年11月上升到354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价格3413元/平方米,成为唯一商品房平均价格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城市。
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天津、哈尔滨、昆明、福州、海口等地商品房价格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他有21个城市商品房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
从这些数据看来,加入了WTO正是房价上涨的起始点。
自2001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涨价,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人口结构失调,住房闲置,而城市住房问题却变得迫在眉睫。
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在人们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赚钱的捷径,目前,囤房、炒房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住房被抓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而占人口最大比例的的普通居民手中,却是几乎没有可以居住的房产,一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利用手中的资产,大肆囤房,炒价增值,这是房价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原因,国家整顿房地产的措施迟迟不能出台,在2008年左右我国经济好转,正是整顿房地产的大好时机,可是此时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这次危机以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正式拉开序幕,相继着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接著美国最大保险集团的AIG也面临流动性危机,不过被美国联准会解救。
这些危机才是真正的拉开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一些小国已经宣布破产。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楼市走势分析及预测

2010形势政策分析—高房价现状分析及其趋势讨论在2010年,房价无疑成为了全国人民和中央政府关注的焦点。
其中一个佐证就是2010年两会,代表委员对高房价现状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有些媒体甚至称两会向高房价发起了挑战。
“十大民意期待回应:房价最牵动人心”的标题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当今社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大问题之一的“高房价”。
2009年诞生了多少国企地王,可谓名副其实的“国企拿地年”。
另据数据统计,09年房价比08年上涨近24%,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已经是近15年来涨幅最高的一年。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金融地产行业的从业者,新闻媒体,它涉及到每一个居住在中国城市中的老百姓,甚至包括正在高校中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打拼一番事业的大学生。
所以,按老师的要求在这学期的马哲课上,我就高房价这一热点话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下我的研究体会,并且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相应和老师的认可和指点。
首先,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数据:2010年2月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前,公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北京居民住宅平均价格,四环以内为40000元/平方米,六环以内也达到了10000元/平方米。
再看上海地区内环的均价在20000-30000元/平方米,中环则在10000-15000元/平方米。
如此之高的均价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
全国的居民住宅的普遍高速增长让每天兢兢业业不懈奋斗的工薪阶层们不寒而栗。
事出有因,房地产的现状到底为何如此,让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
第一,大家都知道,影响商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供求关系。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明显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认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并没有改变。
比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城市化进程加快拉动购房需求;“人口红利”拉动购房需求。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人口流动影响: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行,其主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显著,这使得人口大量流动,在沿海地区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区域人口净流入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房地产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应人制宜,解决住房问题课程名称形式与政策考查学期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xxx学号2009040541xx专业电子商务(移动商务)成绩指导教师xxx一、房地产问题调控成效近几年来,房地产这一热点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而国家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方针来调控房价.而国家的这些政策方针实际上成效如何?从大部分人直观来看,虽然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控房价,但房价还是涨个不停.但这并非是国家调控的实际成效,仅是表面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10月份新房数据确定了房价由上涨到下降的事实.与9月相比,48.6%的大中城市的房价下降了,24。
3%的房价不降反升,剩余的房价则持平,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房价涨幅均未超过0。
2%。
二手房方面,与上月相比,54.3%的大中城市房价得到下降,18.6%的房价仍然保持上升趋势,持平的有27。
1%。
而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价格涨幅均未超过0.5%。
从以上这些数据看来,我们的房价在大体上看确实是下降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目前房价的下降显示政府调控房价的政策已经初露成效,只是个别地区仍需要加大调控力度,以及要解决房地产问题尚需要更多的时间。
二、调控结果与人们心理期望的距离大部分人之所以会觉得国家的调控政策无法抑制房价的成效,原因有二:第一,百姓对房价问题忧心忡忡,怨声不断。
因而当调控政策落实时,百姓对其持有较大的希望,结果房价还是在涨。
国家的二次调控的结果也成效不大。
在这当中,百姓的期望与实际之间的落差造成了普遍对国家调控政策的失望,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不能正确认识国家调控政策的效力。
第二,单纯依靠国家调控,调节的力度太过于单薄,所以国家调控的无法一蹴而就地达到最终目标,这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三、房地产政策的未来走向虽对市场前景担忧,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山东商报举办的“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透露,由市场层面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有它的发展空间,不需要过于悲观。
形势与政策-浅谈房价问题

浅谈中国房价随着两会的召开,2010年的热点话题也随着浮现----中国的房价问题。
房价问题在近几年一直是人民关注的问题。
如今国内各界对中国房价问题的看法,可以用“万花筒”来形容。
宏观决策者,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行业主管,投资投机者,低收入及各种媒体,对过去和当下的房价和房价政策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真所理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边是喋喋不休宣传“刚性需求”,一边是低收入百姓的房价高地感叹。
以下,本人对两会热点问题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中国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就算房价再高,买房仍然是每一个在职青年的梦想。
就算房价再高,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依旧是广大青年追求的目标。
个人认为,导致房价上升的原因有以下3点:(1)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存在问题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升迁,就要让国家知道其为地方做的贡献,那么地方官员就必须做出一些形象工程,而这些形象工程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
因此,地方政府就必须提高财政预算支出来投入这些形象工程。
就我国地方政府目前投资收益最大的项目来说,转让土地是地方政府获得直接受益最大的项目。
目前,土地转让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地方政府通过转让土地获得大量的金钱收入,进而投资建设政绩工程,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在转让土地的时候并没有对房地产开发商约定土地功能限制,开发商可以囤积土地、房产,主动把握房产市场供需链的变动,使得房价持续居高不下。
另外,在此之前,国家并没有针对个人买房的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有人钻法律空子,出现一个人买了好几套房的现象,这对于供不应求的房产市场更是一个强烈冲击;更有甚者,他们买好几套房是为了“炒房”。
而现今出炉的买房“实名制”就是为了抑制这一现象。
虽然并不能制止,但也是一个权宜之计。
(2)中国现有的人均土地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人平均土地少的国家。
在中国,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一种珍贵资源,而土地的不可再生以及土地的荒漠化使我国的土地资源更加宝贵。
浅谈中国房价论文(1)

浅谈中国房价论文(1)
中国房价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几乎涉及到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将就中国房价进行一些浅谈。
一、房价上涨的原因
首先,土地供应量不足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受限于宏观政策、土地禁入机制及城市化高速推进的多重原因,许多城市土地供应非常紧张,导致房价不断攀升。
其次,市场调控政策是影响房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失衡时,政府往往会出台一系列措施以改变房市运行的基本面,从而影响房价的上涨和下跌。
最后,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购房者的投资心理,即买房者将购房行为视为一项长期的有效投资。
这种心理状态让买房者更倾向于选择购买房子来作为财富的保存和增值的手段。
二、房价对社会的影响
房价的上涨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尤其是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房价过高让很多入房难的年轻人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对他们的生活和发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同时,房价上涨也助长了一些封闭的“小资产阶级”精神,导致整体社会的分化和不和谐。
另外,房价上涨还会导致城市财富的不均衡分布。
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那些拥有房产的人获得了极高的财富,而那些没有房产的人则面临着财富短缺的问题。
三、对房价的看法
在我看来,限制房价上涨并不是最终解决住房难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应该加快土地开发、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政策立法,以减轻年轻人的住房负担,同时加强相关监管和调控,通过市场供需机制使市场价格回归客观公道。
总的来说,房价的问题很复杂,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寻求到更加长久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论“中国房价”
-房价走势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房价就逐渐的开始了增长的步伐,究其原因,我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纵观房价的增长趋势、以及当时的情况,倒是可以看出点什么!
一、目前的房价走势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此之间,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仍然属于是健康的增长水平,在这前后,我搜集了一些数据:2001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房均价为478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为4633元/平方米。
广州商品房价格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
深圳、北京、广州形成了商品房价格超过4000元/平方米的三个极点。
上海商品房价格2001年11月上升到354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价格3413元/平方米,成为唯一商品房平均价格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城市。
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天津、哈尔滨、昆明、福州、海口等地商品房价格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他有21个城市商品房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
从这些数据看来,加入了WTO正是房价上涨的起始点。
自2001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涨价,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人口结构失调,住房闲置,而城市住房问题却变得迫在眉睫。
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在人们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赚钱的捷径,目前,囤房、炒房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住房被抓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而占人口最大比例的的普通居民手中,却是几乎没有可以居住的房产,一些为富
不仁的富商,利用手中的资产,大肆囤房,炒价增值,这是房价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原因,国家整顿房地产的措施迟迟不能出台,在2008年左右我国经济好转,正是整顿房地产的大好时机,可是此时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这次危机以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正式拉开序幕,相继着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接著美国最大保险集团的AIG也面临流动性危机,不过被美国联准会解救。
这些危机才是真正的拉开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一些小国已经宣布破产。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自然不能幸免,虽然这次危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带给我国致命的危机,却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导致了经济的链式影响严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却又一次成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尖头兵,一房价的高涨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了房价再一次高涨的罪魁祸首。
二、将来房价走势之我见
2010年,我国的房价继续走着增长的路线,为此,大量的廉价二手房和出租房被强制拆迁重建,却建起了大批次的商品房和居民小区,而且房价却也是原来的5-6倍,大量的居民无处居住,流离失所,给社会的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在北京曾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一家三代积蓄只够买一套房。
房价持续上升,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居民工资不见涨不要紧,却还有下降的趋势,如此恶性循环,房价上升,工资下降,只会让居民越来越买不起房,而被囤积起来的住房却被闲置,如此下去,
导致了资源的大幅浪费,物不能尽取所用,人不能得其所需。
这样,房价就会照这个不良循环继续下去,房价只会这么不健康的增长下去!所以,如果没有国家机器的干涉,房价只会这么不良的持续走高,目前为止,就全球环境而言,经济危机还是在肆虐的,至少今后的2年内,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房价的上升势头是无法遏制的,这样,就把我国住房的消费者全部挡在了门外,大部分为买房,搭上几代人的积蓄,这样,不仅导致了买房者后续的住房装修及家具等消费能力有限,而且还会引致几代人消费能力全面下降。
而我称之为“榨干”型消费,完全是属于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如今社会中,由于房价的原因,居民住房量供不应求,大量的房地产商仍然持着“你不买房还会涨”的态度,哄抬着房间,使得消费者不敢下手购房,市场上出现了购房冷却的尴尬,但却是大势所趋,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回到农村,在原有的地基上自己建房,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优质房卖不出去,危房、违规房如雨后春笋一样构建起来。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当前社会的房价问题的思考,肯定有很多不足,请老师指出,我的观点就是:房价会在2-3年内持续增长,如果国家不进行宏观调控,3年后,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