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复习
《除法》数学三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知识讲解-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一单元《除法》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除法计算法则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是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3.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4.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一位数除法: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被除前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知识点二: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知识点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去掉!知识点四:除法的估算和验算1.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2.除法的验算:①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②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知识点五: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知识点六: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小数除法整理复习

0.2升
把1.25升的饮料平均分装在0.2升 的小杯中,需要准备几个小杯? 1.25÷0.2=6.25 (个) 6+1=7(个) 进一法 答:需要准备7个这样的小杯。
2、张华带了9元钱去买圆珠笔, 每支圆珠笔2.5元,他最多可以 买几支? 去尾法 9÷2.5=3.6 ≈3 (支)
答:他最多可以买3支.
求近似数一般常用的是四舍五入法,下面的 结果你认为怎样取近似值合适? 一堆沙子要运5.3次。答案:6次。 像这样的题很容易迷惑我们的思想,如一堆 沙子要运5.3次,运完5次后,运完了吗?当然是 还没有运完,还需要运一次。所以算式就是 5+1=6次。这就是“进一法” 不论结尾是多少,都向前进一位,这就是 “进一法”。 用容器装东西时,一般用进一法。 一块花布可做3.8件裙子。答案:3件。 一块花布做完3件后,剩下的布还能做一件 吗?当然不够再做一件了,那就是3件,这就是 “去尾法” 不论结尾是多少,都舍去,这就叫“去尾 法”。一般用材料做东西时,要用去尾法; 求近似数的时候,除了常用的“四舍五入 法”,还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一个小数的小 数部分,从某一位 起,一个数字或者 几个数字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这样的 小数叫循环小数。
找朋友
• 下面各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 小数?
有限小数 3.6262 无限小数 7.1717· · · · · · 0.08 9.68
3.6799· · · · · · 13.5642
分 析 比 较
课 堂 练 习
1、写一写:你能写出下列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吗?
7.30707 · · · 3.14351435 · · · 3.143535 · · · 2.0505 · · ·
1、小数除以整数 小 数 除 法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 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
•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 数应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计算? 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 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巩固提高
解决问题
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三道应用题都含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即:鹅的只数, 鸭的只数,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
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
复习回顾
倒数
1. 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 关系,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倒数
2. 0有倒数吗?1的倒数是多少?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3. 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如果是分数,分子和分母调换位 置;如果是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假分数。
要弄清以哪个量作标准,正确判定把哪一种数量看 作单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 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最好。
课后小结
• 归纳:
①分析“分率句”,判断单位“1” ②画出线段图,找出“量”和“率”的对应关系 ③确定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
法或用方程解
课后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除法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的运算规则;3. 除法的计算方法;4. 除法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学会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除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除法的运算规则,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题。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除法的概念,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
2. 讲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PPT展示除法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
3. 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运算规则,如“除法运算的顺序是先除后乘,先加后减”,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如“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先将被除数和除数对齐,然后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5. 解决除法应用题:通过PPT展示一些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除法的运算规则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法的应用题七、作业设计(1) 24 ÷ 4 = ?(2) 36 ÷ 6 = ?(3) 48 ÷ 8 = ?(1) 小明有24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2) 小红有36个饼干,她想把这些饼干平均分给她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饼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除法的拓展知识,如除法的性质和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自主完成分数除法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除法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概念理解。
2.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除法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小组讨论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已知的分数除法知识来解决。
例如,妈妈做了5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部分知识复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1.每份分得( 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包括两种情况,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第一种等分,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5根。
15÷3=5第二种包含,18个苹果,每9个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18里面有2个9。
)18÷9=22.除法算式的读法(数字不变,把“除号和等号”写成汉字)。
例:10÷2=5 读作:10除以2等于53.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叫做“商”)。
例:10 ÷ 2 = 5………被除数÷除数=商4.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5.从右图中可以了解到的数学信息有:(1)每组有3块糖果(每份数是3)(2)有4组糖果(份数是4)(3)共有12块糖果(总数是12)从已知的数学信息中任选两个提出数学问题;(1)每组有3块糖果,4组一共有多少块糖果?列式:3×4=12(块)或4×3=12(块)(2)有12块糖果,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块?列式:12÷4=3(块)(3)有12块糖果,每组3块,可以分成几组?列式:12÷3=4(块)6.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2)(3)7.列出下列各题的算式。
(1)30个苹果,平均放到5个盘里,每个盘里有()个苹果。
除法算式:(2)30个苹果,每6个放一盘,能放()盘。
除法算式:(3)56里面有()个7。
除法算式:(4)除法算式:(5)除法算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51
7.连 一 连 。
640÷4 450÷3
960÷8 780÷6
150
120
130
160
52
8.下面是三种树的高度。
桉树 杉树 槐树 136米 47米 7米
(1)桉树的高度大约是槐树的多少倍? 136÷7 ≈ 20
答:桉树的高度大约是槐树的 20 倍。
53
桉树 杉树 槐树 136米 47米 7米
876÷3 242÷4 417÷6 896÷8 644÷7 753÷5
商的位数
三位数 两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估算的结果 准确值
300
292
60 60……2
70 69……3
110
112
90
92
150 150……3
从上面的表可知:估算的结果与准确值相 差不大,因此估算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根据十位下方给出的数8和1进行判断十位 数字,想什么数减8差是1,那就是9。
根据余数为0,可以推知商个位上的数应该 是3。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用商十位上的数6和除数4相乘的 积加上2,得出被除数百位上和十 位上的数分别是2和6。
然后根据余数2,可推算出被除数 个位上的数是2,商个位上的数是 5,4乘5得20,22减20,正好等于2。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
例:杉树的高度大约是槐树的多少倍? 47÷7 ≈ 7
答:杉树的高度大约是槐树的 7 倍。
54
9.估一估,哪个同学跳得快一些?
我 5分钟跳了 397下。
小明
我 3 分钟跳了 275 下。 小玲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复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
2. 常见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
2.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转化及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分数除法的应用。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解题步骤。
3. 实例分析:分析常见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转化。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分数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分数除法运算方法和应用题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3. 反思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1、食堂买来36袋大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头填一个条件,一个问题,再列式解答。) 2、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可以活27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头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出来。) 3、口头编一道要算“12 ÷ 3”的应用题。
56÷8 72÷9
例
1、 食堂运来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几筐? 18 ÷ 3 = 6(筐) 答:每天吃 6 筐。
2、食堂运来18筐白菜,平均分6天吃,每天吃几筐? 18 ÷ 6 = 3(筐) 答:每天吃 _3_筐。 3、食堂运来18筐白菜.9筐萝卜。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 18 ÷9 = 2 答: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2倍。
基本性练习
每组有多少人 1、学校乒乓球队有24人,平均分成3组,___________________? (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24 ÷ 3 = 8(人) 答:每组有8人。
2、学校乒乓球队有24人,________________,分成了几组? (口头填一个条件,再解答.) 3、学校乒乓球队有24人,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的人 数是篮球队的几倍? (口头填一个条件,再解答.)
发展性练习
9个同学做了36朵红花,6朵黄花。平均每个同 学做多少朵红花?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36 ÷ 9 = 4(朵) 答:平均每个同学做4朵红花。
36 ÷6 = 6
答: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6倍。
除法的意义
1.有12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 每人分( )块。 列式: 12 ÷ 4 = 3 (块)
总数÷ 份数 = 每份数
2. 有15支铅笔,每3支分给一个同学,可以分个几 个同学? 列式: 15 ÷ 3 = 5 (个)
总数 ÷ 每份数 = 份数
除法竖式
6÷3 36÷
16÷2 = 8 27÷3 = 9 0÷ 6 = 0 24÷8 = 3 35÷7 = 5 9÷ 9 = 1 32÷4 = 8 48÷6 = 8 8÷ 1 = 8 45÷9 = 5 40÷5 = 8 28÷7 = 4
2、口答下面各题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4÷4 = 6 (2)36里面有几个9? 36÷9 = 4 (3)56是7的几倍? 56÷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