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吉林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11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吉林省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1)-中大网校

2011年吉林省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1)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TSE}题。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TSE}题。
(2)以下句子中,表明杨复光胸有谋略、行事果敢的一项是()(3分)①复光在军,请判官吴彦宏约贼降②复光即遣子守亮斩贼使于传舍③淑逗留,复光斩之④若谕上意,彼宜必来⑤军中闻其死,皆恸哭⑥诸子为将帅数十人,守宗亦为忠武节度使(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丈夫所感,独恩与义耳,彼不顾恩义、规利害,何丈夫哉(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次邓,淑逗留,复光斩之,并其军为八(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TSE}题。
(6)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去后送别者凄凉惆怅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公日:“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左传·曹刿论战》)(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陕西 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陕西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三2011-06-10 11:13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陕西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D 2﹒A 3﹒B 4﹒D二、(9分,每小题3分)5﹒A 6﹒C 7﹒B三、(9分,每小题3分)8﹒C 9﹒D 10﹒B四、(23分)11:(10分)(1) 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门安定清平。
译出大意给2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皇帝派遣使者慰问,赐给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2:(8分)(1) (3分)此词以时光的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处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5分)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13.(5分)(1) 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 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3) 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4) 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1)题评分。
五、(22分)14.(6分)用意(2分):①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理解(4分):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的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族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4分)(1)(2分)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意思答对即可。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4)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14.(1)指黑妮她是一个湘西苗家女子,用手中的针绣着具有民族风情的苗绣,并教苗族妇女们制出优美胡刺绣艺术;(2)指黑妮在“负责任的族游”中,她在帮扶着与被帮扶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3)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以及其爱心;16.(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虽然工作细微,但意义却伟大;(2)指黑妮身份低微平凡,却做着平凡中页不平凡的工作;(3)人们从中感悟到不管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就像针挑土一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17题:从不理解为何她通过温和的话塑造她们美和丑的观念,到最后理解“针挑土的概念,文中针挑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并起到了点题的目的。
”18: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9(1)总结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2)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总结的。
(3)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011吉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必备资料)

1、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â)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â)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â)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â)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4、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去也。
(《〈论语〉七则》)(2),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4)叹年来踪迹,?(柳永《八声甘州》)(5),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6)书不尽言,。
(《周易?系辞上》)(7)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渔父》)(8)今夕为何夕,。
(袁凯《客中除夕》)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
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
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
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6、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
(2)修改:。
(2分)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
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
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
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
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
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
1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1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
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
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
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15、写作 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