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一单元1 测量长度冀人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
壤。
• 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
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 形态结构及功能:
1.身动
3.体表有黏液,无专门的 呼吸器官——利用溶解在空 气中的氧进行呼吸。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
• 疏松土壤。 • 蚓粪可以肥沃土壤。 • 处理垃圾。 • 做饲料。 • 富含蛋白质,可以食
标出植物的各个器官
叶 叶
根 根
花 花
茎 茎
你喜欢哪个景色呢?为什么?所以我们要爱护 花草树木!怎么做呢?
爱护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我们应该怎 样爱护它们呢?
你打算怎么做呢?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注意:要均匀、快速、连续吹气。
课堂讨论,解释现象。
总结一下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 目标

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任务。

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
的结果。

3.发现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的好处。

4.能用科学术语说出人体的四大基本组成
部分。

5.能辨别出人体的能遗传的和不能遗传的
特征。

6.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
特征。
上肢———
——头 ——颈
————躯干

1测量长度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1测量长度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L测量长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一课《测量长度》。

通过“我的身高和腰围各是多少?”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用刻度尺测量身边的事物” 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使用刻度尺,使学生对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刻度尺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生活工具,学生也知道刻度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但对于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它能够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学生们还是比拟模糊的。

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已初步建立起逻辑性与延续性,加上本节课关于刻度尺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乐于学习本节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测量长度工具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了解一些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

科学探究能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

科学态度.能在探究过程中协助同学完成测量身体部位的任务。

1.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不修改数据。

四、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征,知道刻度尺的最大量程,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皮卷尺、钢卷尺,软尺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六、活动过程一、情境与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与问题”的内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生:不知道。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自己的身高呢?生: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师:同学们同答得很好,你们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使用刻度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二、探究与发现.学习使用刻度尺。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刻度尺,下面这一幅图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刻度尺,那么你们对刻度尺了解多少呢?生:刻度尺有刻度值。

师:不错,确实是有刻度值,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吗?学生自由讨论。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河北人民版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河北人民版

光滑表面
粗糙表面
四、蚯蚓的呼吸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 气体交换。(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 土壤表面的摩擦)
讨论:下雨天蚯蚓为什么都爬上地面? 雨水把土壤中的空气都挤出去了,
蚯蚓没法呼吸,被迫爬上地面进行呼吸。
讨论:为什么夏天易在土壤表面挖到蚯蚓, 而冬天却要在深层挖?
二、思考蚯蚓吃些什么?
今天我在觅食的路 上遇到了蚂蚁,他 拿了好大一块饼干, 看上去很好吃的样 子哦!口水都要流 出来了!
好啊,要 吃饼干吗?
你好。
蚯蚓的食物
它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以腐败有机 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 物的茎叶等碎片。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为习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它 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 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叶 为食。
不能腐烂
√ √
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可 以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 一部分。
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
答:能腐烂的垃圾会变成腐殖质, 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对于植物,它相 当于天然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料, 还能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根部呼吸 和吸收水分。
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生命世界有什 么影响?
注意:两纸的距离不要 过近或过远。
课堂讨论 解释现象
向中间靠拢
• 空气少了,外面压力大于里面的压力
扩展活动:吹乒乓球
如图,用手轻轻 托住乒乓球,从 漏斗颈口向下吹 气,再慢慢放开 手,看看发生什 么现象?
注意:均匀、快速、连 续吹气
课堂讨论 解释现象
总结一下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2
你还可以用哪些办法 来记录现在的自己。
很久很久 以前……

冀教新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测量长度

冀教新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测量长度
1、学生思考
2、学生说出各种长度测量方法,如用伸开的双手去量,用脚步去量,
3、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认识长度单位
1.请同学们目测自己科学课本和课桌的长度,宽度,把目测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 2.介绍长度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举出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长度的单位 4. 介绍“北京-杭州”的空间距离,“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等内容,让学生对各 种物体的空间尺度有一个较为整体的理解,有一个可比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重点导学课
备课时间:8月18日备课教师:授课时间:8.19第(1)课时
课题
1、测量长度
课型
实验课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课文最后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 点
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进行换算。2、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包括“科学记数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细线等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3、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探究的过程; 4、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交流、收集信息的能力。5、体会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宗旨。

1测量长度(教案)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1测量长度(教案)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长度测量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测量长度(教案)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长度”一节。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以及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和换算。课程内容包括:
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100的数字,对一定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等,但可能还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可能有待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提问和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5)通过表扬和鼓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2. 教学活动设计:

测量质量(课件)三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测量质量(课件)三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03 测量质量
第一单元 观察与测量
目录
CONTENTS
情境与问题
探究与发现
拓展与应用
巩固与练习
01
情境与问题
情境与问题
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
这几个水果看起 来大小差不多, 哪个重一些呢?

应该是苹果吧?
怎样严谨地比较物体的轻重呢?
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左物右码) 4. 记录称量结果。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复位)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Thank You
第一单元 观察与测量
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左物右码) 4. 记录称量结果。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复位)
探索与发现
2.称量水果的质量
动手测一测
1. 归“0”。 2. 调平。 3. 左物右码 4. 记录称量结果。 5. 复位
03
砝码
镊子
左托盘
指针
探索与发现
2.称量水果的质量
分度盘
右托盘
左平衡螺母
标尺和游码
铭牌
右平衡螺母
底座
探索与发现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探索与发现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 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 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
探索与发现
2.称量水果的质量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素材 知识点总结 -冀人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素材   知识点总结  -冀人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课:测量长度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有:轮距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

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5.生活中有哪些刻度尺?答:有皮卷尺,皮尺,钢卷尺,直尺,等6.我的肩宽(34 )厘米,腰围(62 )厘米,身高(135 )厘米,现在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7.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我的一拃有(15)厘米长,我的一步有(35厘米)长。

第二课:测量体积1.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2.怎样测量水的体积?答:1,选择合适的量筒,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

2,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3.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4. 1毫升=1立方厘米5.测量液体体积时,我们一般选择合适的量筒。

6.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7.怎样测量胡萝卜的体积?答:1,选择合适的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2,胡萝卜放入量筒淹没,记录体积。

3,后面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胡萝卜的体积。

8.怎样自制量杯?答:1,量取20毫升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

2,再量取20毫升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

3,以此类推,直到在杯上把最大刻度写出来。

4,量杯做好了。

第三课:测量质量1.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天平的零部件有左托盘、右托盘、指针、游码、底座、平衡螺母3.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三年级上册科学测量长度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测量长度冀教版
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 8 cm
准确值 估计值单位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方法◆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注意: 1、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左端,尺的位置要与被
测物体平行。 2、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与尺面垂直。 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
还要注明单位。 例子:铅笔的长度测量值是5.55 cm ,其中5.5是 准确值,0.05是估计值,单位是cm。
练一练
木块A的长度是__2_._3_5__厘米
活动3:思考讨论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这样 有什么好处?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是刻度尺(scale)
1、下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你使用过吗?
直尺 卷尺
三角板 游标卡尺
皮尺 螺旋测微器
2、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 (1)它的量程是多少? (2)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认清刻度尺的单位来自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0-8cm)
他们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km m
每下一级扩 大1000倍
mm um nm
乘倍数


除倍数
每下一级
m
扩大10倍
dm
cm
mm
单位换算的格式
500m=_5_0_0_×_1_0_6μm=__5_×_1_0_8_μm 42cm=_4_2_×__1_07_nm=_4_._2_×_1_0_8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