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岩盐地质环境监测报告打印版

合集下载

地下水监测报告及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

地下水监测报告及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

矿区采煤抽排大量的地下水,破坏和疏干矿区和周边地区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矿区水资源的枯竭,引起隐伏矿区的地面下降,诱发岩溶矿区岩溶地面塌陷。

大量的矿井地下水若直接外排则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污染。

因此有必要对矿井地下水进行监测。

矿井简介慧通煤矿(原光明煤矿),始建于1958年,当时以小立井土法开采。

1973年建设现一号斜井,生产能力3万吨/年。

由于矿井的回采工艺比较落后,矿井安全条件差,为提高本矿井资源回收率和机械化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我矿进行了技术改造,现井田面积约1.121km2,开采标高+583m~+275m。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全矿井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375m。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本区处于大兴安岭西坡,南北环山,中间地势较低且开阔,呈一近东西向的狭长盆地,盆地内地形标高560-650m之间,外围标高650-935m之间,南北低山地区喷出岩分布广泛且大部分裸露,风化裂隙发育,大气降水易于沿裂隙渗入地下,成为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径流,以泉的形式或直接排泄于下游地区。

1、地表水体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根河及其支流。

根河位于本区西北部约6km处,向西南方向径流,注入额尔古纳河,河水面平均宽110m,水深2—5m;流速0.74-2.00m/s,平均1.37m/s;流量0-332.0m3/s,平均71.4 m3/s;河流曲率较大,为老年期河流。

另外在矿区西部有一北西向的季节性河流,为根河支流,在拉布达林镇南2km处的拉—海公路桥下侧流过,河宽2.5m,水深0.1m,流速0.09m/s,流量1.32 m3/s,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根河(测绘期间干涸)。

2、含水层区域内含水层以边缘基岩裸露区的岩石风化裂隙含水层和区内沉积岩的煤层和煤层间孔隙含水层为主,据测绘调查资料,其地下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80m3/h,地下水化类型一般为HCO3-Cl-Na-Ca型和HCO3-Cl-Ca-Na形水,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

环境检测、监测报告

环境检测、监测报告

洗手用水、厕所冲洗水、餐厅用水等。本项目职工定员350人,其中在厂
内食宿约100人。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生活用水定额 主
取120 L/ d·人计,不在厂内食宿按60L/ d·人计,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 要 27m3/d;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1.6t/d、
建设单位 驻马店市中多铝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崔清磊
联系人
刘瑞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15236915089 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
传真
立项审批部门 驻马店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新建 技改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80000(合计120亩)
600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邮政编码
463000
报告编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表
项目名称: 年产 6 万吨高强高韧耐蚀特型 铝合金材料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驻马店市中多铝业有限公司
河南和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监测报告说明
1、本报告无本站业务专用章、骑缝章及
章无效。
2、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无审核签发者签字无效。
3、报告需填写清楚。
期间生产工况的要求。
2.污染物排放监测
2.1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
本次验收对该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无组织排放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
见表 7-2。
监测时间 2016.04.10 2016.04.11
风向 东北风 东北风
无组织排放监测期间气象统计表
风速(m/s) 气温(℃)
气压(kPa)
2.2
17
101.2

勘察院水及易溶盐

勘察院水及易溶盐

送样单位:分析批号:样品编号:1报告日期:取样地点:第1页,共1页K+406.2510.39 1.88全硬度5699.34总碱度161.62Na +9820.00427.1777.46永久硬度5537.72Mg 2+1161.2295.5517.33暂时硬度161.62NH 4+<0.02负硬度0.00Fe 3+PHFe 2+Al 3+Mn 2+游离CO 20.00铬Cr 6+Ca 2+367.6518.35 3.33侵蚀性CO 213.66铬Cr 3+可溶性SiO 2铜Cu 耗氧量COD M铅Pb H 2S锌Zn总计11755.12551.45100.00矿化度31492.06钼Mo SO 42-2400.0049.979.26灼烧残渣硒Se HCO 3-121.28 1.990.37灼烧减量 偏硅酸CO 32-37.281.240.23挥发酚锶Sr NO 2-氰化物锂Li NO 3-砷As Br -汞Hg I -镉CdF - PO 43-OH -0.000.000.00Cl -17239.02486.2590.14总计19797.58539.45100.00主检:审核: 批准:阳离子8.19 ρ(B)/mgL -1阴离子备注:本报告只对来样负责。

执行规范:DZ/T0064-1993分析项目B z±ρ(B z±)mg/LC(1/ZB z+)mmol/LX(1/ZB z+)%ρ(CaCO 3)/mgL -1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实验室水质检测报告山东省烟台地质工程勘察院S20150372015.9.20工程名称: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盐碱地环境监测报告优秀PPT资料

盐碱地环境监测报告优秀PPT资料
在 w夏e我季lco国雨m东 水e北 多to、 而us西 集e北 中th、 ,es华 大e P北量o的 可we干 溶rP旱 性oi、 盐nt半 随te干 水mp旱 渗la地 到te区 下s,, 层Ne降 或w水 流C量 走on小 ,te, 这nt蒸 就de发 是si量 “gn大 脱, 1, 盐0 溶 ”ye解 季ar在 节s e水 ;xp中er的ie盐nc分e 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盐碱地环境监测报告
勘查技术与工程 韩卓 62080612
概述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
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即土壤表
层积聚过多盐碱成分,对农作物有害的土地。它
是盐地、碱地、盐化土地、碱化土地的总称。在
土壤学中,把这类土地的土壤称为盐渍土或盐碱
土。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
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
我国为9913万公顷。

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
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
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土对
农作物的根直接产生毒害,并提高土壤溶液的浓
度,使作物吸收不到所需的水分,土壤有机质和
养分含量低,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能不良,是一种
盐碱地的危害和改良
• 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 ,使植物根系难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 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 PH值)一般在8.0以上,土壤中即使有丰富的营 养物质,其可吸收力也很低。
• 盐碱地的改良措施有;

1、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

数码技术在盐生境根系微生态研究中应用

环境检测报告模板

环境检测报告模板

环境检测报告模板一、检测目的。

环境检测是为了评估某一特定区域或场所的环境质量,以及检测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或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本次环境检测旨在全面了解目标区域的环境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范围。

本次环境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

具体包括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浓度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的含量检测。

三、检测方法。

1. 大气环境检测,采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在线监测,以及手持式气体检测仪进行现场监测。

2. 水体环境检测,采用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在线监测,以及现场采样送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3. 土壤环境检测,采用现场土壤采样送实验室进行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分析。

四、检测结果。

1.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目标区域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浓度均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范围内,空气质量整体较好。

2. 水体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目标区域水体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较为清洁。

3. 土壤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目标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的含量均在允许范围内,土壤质量整体较好。

五、检测结论。

根据以上环境检测结果,目标区域的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整体质量良好,未发现明显的污染问题。

建议继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六、检测建议。

1. 加强环境监测力度,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2.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 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七、附录。

1. 监测数据表格。

2. 监测仪器及设备清单。

3. 监测人员及单位信息。

以上为本次环境检测报告的全部内容,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长石、石英矿地质检测报告

长石、石英矿地质检测报告

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地质简测报告X X X X研究所二○X X年X月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地质检测报告报告编写单位:XXXX研究所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查人:总工程师:所长:提交单位:XXXX研究所报告提交日期: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工作目的任务 (1)第二节矿区位置、交通 (1)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3)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3)第五节本次工作情况 (4)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 (5)第三章矿区(床)地质 (6)第四章矿床特征 (7)第一节矿体特征 (7)第二节矿体围岩、夹石及围岩蚀变 (8)第五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9)第一节矿床水文地质 (9)第二节矿床工程地质 (11)第三节矿床环境地质 (12)第四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13)第六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14)第一节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14)第二节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5)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17)第一节工业指标 (17)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17)第三节矿体圈定与块段划分原则 (18)第四节资源/储量类别 (18)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9)第八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评价 (20)第一节资源形势分析 (20)第二节矿山建设外部条件 (20)第三节矿床开发评价 (21)第九章结论 (25)第一节主要认识 (25)第二节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26)附图目录1、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区地形地质图 1:20002、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区1号勘查线地质剖面图 1:10003、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区2勘查剖面图 1:10004、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区长石、石英矿体垂直纵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1:1000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工作目的任务二○○八年二月我所对XX县XX镇XX长石、石英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测,主要目的是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数量有限的探矿工程,大致查明矿区内主要矿体特征,大致查明长石、石英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大致查明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并提交地质简测报告。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篇一: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2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目录第一章序言 (1)1.1项目概况.................................................................................................................. (1)1.2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2)1.3本次工作概况.................................................................................................................. . (3)第二章城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6)2.1自然地理概况.................................................................................................................. . (6)2.2社会经济概况.................................................................................................................. . (9)2.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11)第三章城市环境地质背景 (13)3.1地质条件.................................................................................................................. . (13)3.2水文地质条件.................................................................................................................. .. (15)3.3工程地质条件.................................................................................................................. .. (16)3.4土壤环境特征.................................................................................................................. .. (18)3.5小结.................................................................................................................. (19)第四章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20)4.1集中开采区地下水水位下降.................................................................................................................. (20)4.2城区垃圾及固体废物堆埋场环境问题突出 (21)4.3建成区部分地段地下水污染严重 (25)4.4环境地质问题经济损失评估.................................................................................................................. (26)4.5小结.................................................................................................................. (34)第五章城市地质资源 (37)5.1地下水资源.................................................................................................................. ..............................37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5.2应急地下水源地及评价.................................................................................................................. (40)5.3地热及矿泉水资源.................................................................................................................. . (43)5.4小结.................................................................................................................. (48)第六章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50)6.1地下水环境评价.................................................................................................................. .. (50)6.2垃圾处臵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6.3小结.................................................................................................................. (63)第七章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65)7.1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原则与要求 (65)7.2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方法措施 (65)7.3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重点区域 (66)7.4地质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支撑作用及对策 (68)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79)8.1结论.................................................................................................................. (79)8.2存在问题与不足.................................................................................................................. .. (81)8.3今后工作建议.................................................................................................................. .. (82)1附图①地下水资源分布图②地下水污染状况图③城市建设与规划地学总建议图④今后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建议图2附表①潜水防护性能评价表②地下水水质评价表③地下水污染评价表④规划垃圾及固体废物堆埋场适宜性评价表⑤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可开采量计算表2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第一章序言1.1项目概况1.1.1项目来源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32个特大城市之一。

环境检测报告模板

环境检测报告模板

环境检测报告模板一、检测目的。

本次环境检测旨在对某地区的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全面检测,以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范围。

1. 空气质量,包括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等)浓度检测,以及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风速等)监测。

2. 水质检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水体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检测。

3. 土壤检测,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质、土壤酸碱度等指标的检测。

三、检测方法。

1. 空气质量检测,采用空气质量监测站进行连续监测,同时结合现场采样分析。

2. 水质检测,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水样进行全面检测。

3. 土壤检测,采用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壤样品进行综合检测。

四、检测结果。

1. 空气质量,经过连续监测和分析,空气中PM2.5和PM10浓度超过国家标准,SO2和NO2浓度略高于标准限值,需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2. 水质检测,地表水中微生物指标超标,部分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饮用水中存在一定的有机物质,需加强水源保护和治理。

3. 土壤检测,部分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壤酸碱度不平衡,土壤有机物质含量偏低,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和改良。

五、建议措施。

1. 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空气质量。

2. 完善水环境保护政策,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大污水处理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

3. 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改善土壤质量。

六、结论。

本次环境检测结果显示,某地区的空气、水质、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和质量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七、附录。

1. 检测数据表格。

2. 监测记录表格。

3. 检测仪器使用及校准记录。

以上为本次环境检测报告的内容,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环境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沉降监测、水质监测报告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
地面沉降监测、水质监测报告
编写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项目负责人:杜小亮
主要编写人:杜小亮郝瑞娥
审核:吴树明
总工程师:高发祥
单位负责人:刁海忠
提交单位: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2019年12月
一、目的、任务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达到将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的目的,其主要任务包括地质环境问题监测、地下水水质及水位监测和土地资源监测。

二、矿山概况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矿区位于泰安市城区西南约23km,肥城市东南约25km的东向村附近,东采矿区位于东向村东北1500m处,西采矿区位于东向村东北约300m处,行政区划隶属肥城市边院镇所辖。

矿区西距S331约5 km,南部距104国道约2.5 km。

以上公路均可通往泰安、肥城等地,交通非常便利。

见图1。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分东、西两个采矿区,东采区原为肥城市制盐厂,西采区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2004年,两个采矿权合并,采矿权人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合并后没有办理新证。

整合后的西采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350~3988010,Y:39495489~39496210,开采标高:-810m至-1175m,面积0.4006km2。

整合后的东采区由6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450~3988260,Y:39496910~39498000,开采标高:-715m至-1160m,面积0.6028km2。

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发证机关为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有效期2018.2.5—2023.2.5,开采规模为30万t/年。

拐点坐标见表1。

2008年矿区整合后没有颁发新采矿证,直到2010年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办理了新采矿证,发证机关为泰安市国土资源局。

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

采矿权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生产规模:20万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2月27日。

西采区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304.41~3987964.42,Y:39495433.96~39496154.97,开采标高-810m~-1175m;东采区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401.42~3988214.43,Y:39496854.98~39497945.00,开采标高-715m~-1160m。

矿区面积1.0048km2。

2011年12月,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办理新采矿证,发证机关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

采矿权人:肥城光明岩
盐有限公司。

生产规模:30万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11年12月23日~2012年12月23日。

矿区坐标与2010年采矿证上坐标一致,开采标高,矿区面积均未发生变化。

2012年10月30日再次办理新采矿证,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颁发。

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

采矿权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生产规模:30万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12年10月30日~2017年10月30日。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现有采矿证于2018年2月5日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颁发。

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

采矿权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生产规模:30万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18年2月5日~2023年2月5日。

矿区坐标与2010年采矿证上坐标一致,开采标高,矿区面积均未发生变化。

拐点坐标见表1。

图1 交通位置图
表1 采矿证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三、监测要求
1、仪器设备及人员
本项目位移观测采用中海达V30 RTK;生产厂商: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定位精度:平面±(10+1×10-6)mm,高程±(20+1×10-6)mm。

沉降观测采用TrimbleDINI03天宝电子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得要求施测,电子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均经相关单位鉴定合格且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每次观测前,都对水准仪进行了校验,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固定,转点位置使用尺垫,并且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观测路线形成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基准点对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测量人员为我院测量工程师,熟练RTK和电子水准仪操作,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合理解决,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监测任务。

2、监测原则
位移监测依据的基准点以及沉降监测点的点位必须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监测人员要稳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监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监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监测的位移量和沉降量更真实。

3、执行的标准
本次监测执行如下规范:
(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02);
(4)《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95);
(5)《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按照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监测;
(2)每次监测必须按照固定的监测路线进行;
(3)监测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且监测环境基本一致;
(4)成像清晰、稳定时方可读数;
(5)随时监测、随时检查核算。

5、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1)测量人员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进入现场后,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反光衣;
(2)测量工具必须固定于平坦、稳固的位置方可操作,与各类大型机械保持安全距离。

四、本次监测情况
1、地面沉降监测
(1)监测桩(标石)埋设
埋设标准按《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附录B控制点埋石图及标志注字方法执行。

标石上顶宽25cm,下底宽30cm,高75cm,埋设时底部10cm 用贫混凝土浇筑,上部填充素土(压实),标石高出土面5cm。

上部中心位置镶嵌铸铁标志,并用红漆涂描编号见图2。

图2 监测桩(标石)埋设图
(2)监测点布设
基准点是直接测定监测点的依据,要求在整个监测过程中相对稳定不变。

故须埋设在相对稳定的地方,基准点位置的选择除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设在矿区压力变形影响的范围以外;
②应埋设在便于保护及监测时视线不受阻挡的位置;
③埋设时应避开地下水渠和管线;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本次在光明岩盐矿可能的采矿影响范围之外设立了2个监测基准点。

沉降观测点是固定在矿区被测目标的测量标志,埋设位置应保证不被矿区采矿活动影响并能长期顺利进行监测,并能正确反映矿区的沉降情况。

根据该矿区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监测点位于对井之间,尽量靠近直井一侧,标石埋设在道路旁等不易破坏的位置。

因此在7对采卤井之间合适位置布设了7个监测点,编号为gm1~gm7。

监测点坐标见表2,具体埋设位置见附图1。

表2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监测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3)监测方法
监测设备为中海达V30 RTK和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由矿山企业专人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时监测。

垂直变形监测方法为:在矿区外设立一基准点,其它变形监测点以此基准点引测。

测量之前各点统测一个高程值作为背景值,以后测的数值与背景值作比较,判定垂直变形趋势及规模。

监测路线布设成环形闭合网,由固定人员监测,选用固定测站,逐点监测,计算环线闭合差并进行平差,准确计算出各点的高程。

与第一次监测的高程差,即为该点的沉降量。

监测路线为:KZD1-gm6-gm7-gm1-gm2-gm4-gm3-gm5-KZD1,见图3。

图3 监测路线图
监测频率每半年1次,记录要准确、数据要可靠,并及时整理观测资料。

2、水质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本次选取矿区范围内的1眼民井(孔隙水含水层)做为水质监测点,进行水质简分析。

(2)监测方法
定期在监测点采取水样。

水样由具备测试资质单位化工地质矿山第十九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监测频率为每半年监测一次。

水质采样点见表3,水质分析结果见表4-5。

表3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岩盐矿水质采样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表4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SZG01水质样分析结果(分析日期: 2019.01.11)
表5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S2*******-G01水质样分析结果(分析日期: 2019.08.23)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