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动与货币供给的关系研究-金融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动与货币供给的关系研究-金融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动与货币供给的关系研究-金融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对外经济也取得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前11 个月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金额分别为17682 亿美元和20023 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7.1%,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8.3%.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组成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失衡也在继续扩张,继而带来的是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在促进我国经济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对货币供给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动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针对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最早的是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货币供给量决定论,Johnson(1972)等学者认为,一国国内的货币供给超过需求时,超过需求部分的货币就会流向国外,从而使本国现金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决定了该国的外汇储备需求,因此本质上国际收支失衡是一种货币现象。

也有学者通过建立理论模型(Edwards,1984;Kumh,2004)来研究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国内学者在理论上(陈岱孙,2011;田华臣,张宗成,2005)从货币均衡模型、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IS- LM 模型与不可能三角等不同角度对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本的结论是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大,从而增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同时,国内学者还进行了实证研究(秦宛顺,2003;黄武俊,2010),这些实证研究的结论是我国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国际收支通过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大。

关于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作者:陈阳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2期一、引言汇率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来往中关注的焦点,它对各国的经济稳定发展、国际收支和贸易发展的平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总体实际情况,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出口差额、外汇储备量、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率等六个因素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经济总量水平,一般来说,一国的GDP越高,经济形势越好,汇率也就越坚挺。

CPI表明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

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

进出口的贸易变动,影响着人们对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

而外汇储备同样影响着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发时,会影响到利率的变动,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同样通货膨胀率也反映着一国的物价水平,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因此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二、实证研究:综合以上分析,以美元-人民币汇率(Y)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1)、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进出口差额(X3)、外汇储备量(X4)、货币供给量(X5)、通货膨胀率(X6)等六个变量为主要解释变量,同时引入随机误差ε1项表示其他随机因素,由于变量数值有些偏大,因此采用对数形式,建立如下模型lnY=β0+β1 lnX1+β2 lnX2 +β3 lnX3 +β4 lnX4+β5 lnX5+β6 lnX6+ε1。

(一)单位根检验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随时间而改变,那么该序列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 如果时间序列不平稳而进行回归就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做分析之前,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变量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称之为单位根检验。

本文利用 ADF 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分为EG检验和Johansson 检验两种,由于Johansson检验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以及本文模型变量多于两个的情况,本文决定采用Johansson协整检验。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 引言1.1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和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国内通货膨胀等方面。

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汇率的波动也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影响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汇率变动还会对国内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物价水平的波动。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来应对汇率的变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稳定的汇率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为了加强汇率政策的定向性和灵活性,完善外汇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根据国际市场变化随时调整汇率政策,我国需要不断完善汇率政策体系,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2. 正文2.1 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导致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得更高,从而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使得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导致贸易逆差扩大。

反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则会提升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增加出口量,减少进口量,改善贸易状况。

汇率变动还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企业的出口产品售价会降低,从而减少了企业的收入,影响企业的盈利;而如果人民币贬值,企业的出口产品售价会提升,有利于企业盈利。

企业需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时调整出口价格和市场策略,以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经济和企业都有重要影响。

需要政府和企业在汇率政策和市场策略上保持警惕和灵活应对,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汇率波动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2 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一、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盈利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常会在本地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其他费用,这些费用可能是以外币结算的。

如果人民币汇率下跌,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支付的外币费用将增加,从而降低其盈利能力。

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

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

近年来资本和金融账户波动几乎主导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CFP供图 2017年第4期 中国经济报告
金融与资本
094
FINANCE AND CAPITAL
的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 相互影响已成重大挑战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 值预期可能加剧产业空心化。当前, 中国经济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就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一定程度的 脱节,非实体经济聚集了过多的发展 资源。国际收支逆差导致人民币贬值 预期加大,资本外流压力持续加大。 加之国内实业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 以及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大力推动产 业资本回归美国,无疑会推动中国产 业空心化发展,拖累制造业转型升级, 削弱增长新动力赖以形成的基础。
国际收支逆差是人民币贬值 的直接原因
流,主要表现为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 资产的快速增加,而负债则趋于稳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美货币政策 差异,以及企业和居民全球资产配置 需求、避险需求及套利需求增加等一 系列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资本 和金融账户逆差未来或将成为“新常 态”,并继续对国际收支构成压力。
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持续贬 值 可 能 再 度 引 发 股 票 市 场 动 荡。 资 本外流压力和人民币贬值预期难以 在 短 期 内 完 全 消 退, 避 险 需 求 和 套 利 需 求 将 持 续 存 在。 一 旦 短 期 贬 值 幅 度 过 大, 尤 其 是 再 次 出 现 一 次 性 大幅贬值,不排除在市场恐慌情绪带 动下,短期资本大规模外流,从而出
近年来资本和金融账户波动几乎 主导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外资外 撤和内资外流导致中国资本和金融账 户逆差扩大。2014 年之前,持续的资 本流入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 原 因。2014 年 下 半 年 以 来, 中 国 资 本流动出现了逆转,主要原因是外资 外撤,表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主要 是其他投资负债的减少。而证券投资 和直接投资流入也自 2015 年开始逐 步减少,从而成为资本和金融账户逆 差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2016 年二 季度以来,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主 导因素由外资外撤逐步转变为内资外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背景分析 目前 ,影响人民币汇率 的几个 主要 因素如下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状况和外汇储备情况 , 货 币供应量 ,中外利率差 ,通货膨胀。 2研 究 目的
根据我 国从 1 9 8 5 年到 2 0 0 9年这 2 5 年的汇率 、G D P 、通货膨胀 率以 及外汇储备 的数据 ,建立了经济模型 ,由此对我 国汇率产 生影响的 因素 运用计量方法进行 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 的问题 和对策 。
人 民币 汇 率 影 响 因素 的 实证 分 析
赵 婧
摘 要:近 几年 来,人 民币汇率 问 题 成为世界各 国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 1 9 8 5 年至 2 0 0 9 年 的统计数据 ,通过建立 多元线性回归模 型 运用最小二乘法,研 究影响人 民币汇率的相关 因素 , 从 而为汇率政策 的制定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 民 币汇率;最小二乘 法;汇率制度
3计量模型的构建 3 .1变量 的 选 择
4 .3计量 经济学检验 ( 1 )异方差检验 采用 W h i t e 检验法 ,根 据 F 统计 量的 P 值 可以判断 ,在 5 % 的显著 性水平下 ,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 ( 2 )自 相关检验 D W =1 . 3 0 7 1 2 6 ,在 a = 0 . 0 5水平下 ,由于 n = 2 5 ,k= 4 ,查 表得 d L= 1 . 1 2 , d U= 1 . 6 6 ,所 以 d L< D W <d u,处于无法判断 区。继续进行
P r o b( G D P )= 0 . 0 0 0 0< 0 . 0 5,通过 t 检验 。P r o b( R) = 0 . 0 0 0 0< 0 . 0 5 ,通过 t 检验 P r o b (L O G( X) )= 0 . o o o o< 0 . 0 5 ,通 过 t 检 验。 P r o b( Z) = 0 . 6 9 4 8>0 . 0 5,未通过 t 检验 。 考虑剔 除掉 z ,保留变量 G D P ,R和 x,再做 O L S估计 ,得 到结果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完整版)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完整版)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2011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

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

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

2002—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 2003 年、2004 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5.62%、81.8%。

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2002—2008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

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

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

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

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2002—2008 年间保持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摘要: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路升值。

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结合相关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并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相关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与之相关的文献成果也有很多。

周新辉、李明亮(1998)认为,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和国际收支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赫国胜、于爽(2006)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及进出口比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左相国、唐彬文(2007)提出,人民币汇率与我国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中美利差以及进出口差额的增长率有关。

杨晓龙、时光(2009)通过协整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顺差、实际利率、通货膨胀和外汇储备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有很多,在此不逐一论述。

二、实证研究在借鉴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初步认定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水平、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进口总额相关。

经过筛选,本文最终选取了人民币对欧元加权平均汇率用以衡量人民币汇率;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因为采用的是月度数据,故以工业总产值替代gdp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进口总额则为月度进口额。

本文所用数据的时间跨度是从2007年1月起至2011年12月止。

构建函数:e= a1p+a2s +a3y+a4m+c(其中,e代表人民币汇率,p代表通货膨胀水平,s代表外汇储备,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m代表进口总额,c为随机干扰项。

)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

一个有单位根的时间序列是随机游走序列,而随机游走序列是非平稳的。

序列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出现伪回归问题。

因此,进行实证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判断时间序列平稳与否。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CPI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CPI的实证分析


竞争力分析与政策 ; 周楠 (9 4 )女 , 北冀 州人 , 18 一 , 河 河北经 贸大学金 融学院金 融学专业2 0 级硕 士研 究生 研 究 方 向 07
为 农 村金 融 。

6 ・ 7
经济与管理 ( 月刊 )
20 年第 4 09 期
递效应中所起的作用。 也有一些研究将发展中国家
平 产生影 响 。
商在货 币升值时会尽力保持市场份额而在货币贬
值时提高利润 , 从而降低 了汇率传递程度 。B l i a wn d
和 Kum n 18 ) rg a (9 9 曾经 发展 了一 个 滞 后 效 应模 型 ,
表明当企业面对明显不可逆的沉淀成本 时, 汇率的
变动会提高价格传递的程度 。Km 19 ) i (9o运用协整 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 了美 国和其他五个工业化 国 家, 研究发现名义汇率和相对价格是协整的 , 任何 从 购买力平 价 的偏离都显 著地 影响 汇率 。M c a— D nl(93 使 用Jhno 多变量协整方 法 , 为 oa 19 ) d oasn 认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的发展 , 特别是19 年 94
(r i a e,T 的理论前提下表 明, 口 Pi n t m r t M) cgo k P 出
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 以来 , 汇率在 中国经济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3 益重要。汇率的变动会导致 进出 口 品的价格变动 , 商 进而对整个经济的价格水
摘 要 : 开放经济条件下, 在 汇率变动对 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决定具 有重要作用。人 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消费 者价格指数( P) C I具有传递 效应 。从长期而言, 名义有 效汇率 与消费者价格指数( P) c I是协整的 , 汇率的上升会导 且 致C I P 的下 降; 短期 而言 , 义有效汇率变动对C I 名 P的冲击具有滞后效应。通过调节人民币名义有效 汇率对解决 中国 的外部失衡有一定 的作用 , 因此货 币政策制定者应 当积极关注汇率变动等外部冲击。 关键词 : 名义有效汇率; 消费者价格指 数; 误差修正模 型; 冲响应函数 脉 中图分类号 :80 F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3 9 ( 09 0 - 0 7 0 10 — 80 2 0 )4 0 6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实证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巨大的国际收支余额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看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之间存在什么养的关系。

本文通过选取2005年7月到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国际收支是引起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而人民币汇率变化不是国际收支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协整分析
国际收支系统地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全
部经济交易。

2005年7月21日,我国调整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以期通过汇率的调整能调节我国的国际收支。

然而,5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依然看到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释放,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还在不断膨胀,外汇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维持。

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之间到底有什么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是否能有效影响我国国际
收支的现状?本文拟用相关数据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国际收
支的关系。

一、计量分析
1、数据选取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的长期关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所以选取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的数据进行研究。

数据来源是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月度数据。

汇率e:为了便于分析,选取样本期间,直接标价法表示的100美元对人民币的月末汇率。

国际收支y:选取样本期间的官方储备余额月末数值。

为了克服潜在的异方差性,取各自的自然对数进行研究,分别记为le和ly。

2、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即生成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的随机过程的特征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本文选择最为常用的df-adf检验判断ly和le及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

df-adf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根检验
说明:(1)临界值的显著水平均为5%;(2)根据aic和sc最小来选择滞后期(3)根据各个序列的特点来选择是否包含常数项或趋势项。

(4)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代表漂移、趋势和滞后长度。

由此可见,ly和le两个序列本身为非平稳,但是其一阶差分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即经过一次差分后均转化为平稳序列。

两个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

由于其单整阶数相同,两者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分析非平稳时间序列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能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则称这些非平稳时间序列是协整的,称得到的平稳的线性组合为协整方程,可以认为协整方程的存在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目前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提出的两阶段回归分析法,二是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的基于var的协整系统检验。

由于本文只有两个变量,故选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来确定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用e—g两步法进行回归:用ly对le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对模型的残差序列e做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则说明两者之间有协整关系。

对残差的adf检验下表:
检验结果显示,e序列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果,因此可以确定e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余额(外汇储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告诉我们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是由汇率变动影响国际收支变动,还是国际收支变动影响汇率变动需要进一步验证。

因此本文选用2005年7月到2010年6月的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余额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阶数分别为l到4的国际收支变化没有引起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概率
中,最大值为0.1708,这表明大约以83%的概率可以保证国际收支变化带动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反观阶数分别为1到4中,人民币汇率变化没有引起国际收支变化的概率中,最大为0.4653,最小为0.1061,无法有效判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否能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动。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国际收支变化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二、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国际收支余额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变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汇率和国际收支之间的长期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长期,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国际收支的变化是引起汇率变化的原因,而汇率的变化不一定能引起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

一国想要调节或改善国际收支,单纯的只是通过汇率来调节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上升,而国际收支余额并没有减少。

因此,我国应继续保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依靠其他方式如扩大内需来调节国际收支。

参考文献:
[1]薛昶.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关系的初步分析[a].四川:江西社会科学,2007.9
[2]黄洁琼.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坛,2008
[3]庞皓.计量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90.
[4]贾文,杨小容.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农牧民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a]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7
作者简介:
严行,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