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公园可望下月动工 重现汕头开埠历史文化,设立“侨批”记忆广

合集下载

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时间确立始末

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时间确立始末

开埠研究I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时间确立始末邓特提要:开埠是汕头历史的重大事件。

提出确立“汕头开埠时间应是I860年1月1日”,纠正近百年来开埠史实上的谬误,在汕头重大历史问题上拨乱反正,顺应的是广大专家学者和民众的民心民意,体现了汕头市委市政府实事求是和共产党人有错必纠的精神。

如实地记录确立纠正的过程始末,有弘扬开埠文化开放精神,加快汕头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汕头;开埠时间;确立始末2010年12月3日下午5时许,香港文汇报驻粤东记者站李宏新记者给我打电话说;“刚才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将汕头开埠时间改正确立为1860年1月1日,你有什么感想?听说是你首先提出来要确立的?"其时我因父亲逝世,正在抚州去南昌回汕头的汽车上,听后回答说:“改得好!从2006年我写《汕头开埠时间应是I860年1月1日》,提出确立快4年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实事求是和共产党人有错必纠的精神-”李宏新记者问:“据说写给李锋书记那封信是你执笔的?为什么想到要给书记写信呢?”我说:“是的,是我写的。

那时我已从地方志调到市委办工作,有条件也有必要取得市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面对香港文汇报记者的采访,我知道该讲什么U 应有个度。

从2006年到2010年,我写出《汕头开埠时间应是1860年1月1日》一文,用时不到4个月,而纠正错误却花费了近4年的光阴。

其中有过的艰辛和成事之难,确是一言难尽。

10年后的今天,迎来了汕头开埠160周年的纪念日子,把提出确立汕头开埠正确时间和纠正开埠史实中的谬误如实地记录下来,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笔者以明心励志。

为何要纠正确立汕头开埠时间?缘起有两点:一是上级有交代,二是下面有要求。

2006年7月作者简介:邓特(1949-),男,江西临川人,汕头市委办原调研员、汕头地志办原主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的一天,汕头市政府当时分管副市长钟展南把我请到办公室说,“我去省开会,省领导问我,你们汕头到底是那一年开埠?当时我说不上来,你说究竟是那一年呢?.你们能否去把它搞清楚。

魅力汕头汕头市西堤公园

魅力汕头汕头市西堤公园

魅力汕头汕头市西堤公园小程序,潮商Plus ,交易担保,潮商Plus 小程序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位于汕头老市区西南角镇邦路与安平路之间,这个地方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

公园西面为西港河入海处,南面为礐石海,面积约5.2万平方米,于2014年10月1日开始动工建设,2016年9月28日开放,有机地将“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南粤古驿道古出海口遗址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处融历史纪念、文化传播、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公园,荣获国家住建部“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西堤公园盛极一时的汕头港。

西堤公园作为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有其天然的地理优势,1860年汕头开埠前,西堤附近的西港与牛田洋是汕头内海湾腹地,是韩、榕、练三江内河船交汇的出海口,具有风平浪静、航泊便利,四通八达的特点,也具备供船员休整、淡水补给、仓储吐纳的岸地条件。

随着汕头开埠,至1939年日本侵略潮汕之前,从梅溪、回澜溪——西堤——海关钟楼这道紧靠西港弧形的海岸线,呈现“万国楼船”“云集鳞卒”景象,享有“通洋总汇”的美誉。

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指出,汕头是五口通商之后“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恩格斯海邦剩馥—侨批海邦剩馥——侨批。

汕头港(西堤)自1860年开埠后,成为华侨出入国的重要门户。

从1860年到1948年,经由此地过番谋生的华侨人数达五百多万人次。

汕头港(西堤)也是侨批往来的集散地。

“侨批”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是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信汇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被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盛赞为“侨史敦煌”“海邦剩馥”。

1897年,潮海关经清政府和两广总督的批准,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办理邮政业务,由税务司辛盛(英籍)兼任局长;此后,汕头邮政局在粤东、闽西南、赣南等地设144个分局(所)。

另在汕头开埠区(四永一升平)范围中,1933至1949年间有登记的侨批局有160家。

汕头西堤方案

汕头西堤方案
汕头西堤方案
第1篇
汕头西堤方案
一、项目背景
汕头西堤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北接潮汕路,南邻海滨路,东至公信路,西至西山溪,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随着汕头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西堤地区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品质下降、交通拥堵等。为改善西堤地区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本方案。
(2)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
(3)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西堤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产业转型升级
(1)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
(3)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4.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招投标等制度,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
5.加强监督检查,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确保项目合规、廉洁、高效。
五、预期效果
1.西堤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3.西堤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挖掘,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区。
(2)加强道路维修养护,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设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3)提升绿化水平,增加公共绿地,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交通组织优化
(1)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设公交站点,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加强停车管理,合理设置停车设施,规范停车秩序,缓解停车难问题。
(3)提升绿化水平,增加公共绿地,改善生态环境。
2.交通组织优化
(1)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设公交站点,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汕头小公园开埠后风貌建筑及文物建筑介绍

汕头小公园开埠后风貌建筑及文物建筑介绍

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1858年(咸丰八年)4月,占领广州的英法联军逼近大沽口,美国驻华公使伙同英、法、俄三国公使联袂到达大沽外,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

美国公使列卫廉与清政府直隶总督谭廷襄开始谈判,讨论了美国所提出的草约。

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后,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等人与英、法谈判。

清朝官员并不信任美使,但还是一再恳求美使与俄使居中调停。

列卫廉以“调停人”的伪善面孔欺骗清政府。

6月7日,美使列卫廉恢复了与清朝官员的会谈,并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条约草案再度进行谈判。

6月18日,美国抢先英、法与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

其中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

上个世纪20、30年代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中汕头逐渐形成了小公园片区。

小公园是汕头旧城繁华商业区的中心,是指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五向道路交接的街心广场,也泛指由国平、升平、安平、居平、永平等放射加环形商业街道组成的传统街区。

小公园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它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以及多元复合的潮汕地缘文化等三个主要特征,成为汕头这座近代城市的历史形象和地方特色,是富有魅力的城市个性和地方文化的重要遗产。

1929年国平路、安平路相继拆建后,当时在镇邦街营业的百货商南生公司抓住机遇于1932年在小公园中心位置建成了南生公司新址,其后不少资本家便围绕这一中心买地建商店,1934年12月在小公园的空地上建成了中山纪念亭,这里便逐渐形成热闹的商业街区。

汕头小公园在20年代末到抗战前夕全面建成,汕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是背景因素,而侨资在建设中起了主导作用,约占总投资的2/3,建侨房2000多幢,而且是成街成坊地进行建设,这是保证小公园能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地进行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柱。

从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小小的汕头商埠共有19条街道崛起清一色的骑楼建筑。

沿街骑楼建筑层数多为3~4层,构成了整齐划一的天际轮廓线,骑楼开间多为4~5米,进深2~2.5米,形成了不间断、全天候的骑楼街。

汕头的变化与发展作文

汕头的变化与发展作文

汕头的变化与发展作文
旧地重游,看看侨乡汕头美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是汕头城市发祥地,百载商埠历史见证,潮汕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他掏出手机,拍下中山纪念亭、独具特色的骑楼群、南生百货大楼等美景。

汕头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

从边陲渔村到通商口岸,到城市设立与发展,在澄海参观了有“潮汕小故宫”“岭南第一侨宅”之称的陈慈黉故居,近距离欣赏这座潮汕民俗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侨居建筑群。

在这座侨宅中,有历史名人的书法石刻,有金漆木雕、石雕、潮汕嵌瓷,也有大国外采购的楠木、水泥及精美地砖、壁砖,将中西建筑特点、构件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啧啧称赞。

“两次采风,都感受到汕头确实拥有丰富且独特的侨文化和侨资源。

”。

广东省汕头市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简介世界百强港口城市,拥有亚洲第二大的南澳风电站,国家级电动汽车试验基地,中国扬琴研发中心南方基地,中国游泳队南方训练基地,国际海缆登陆站,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粤东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拥有内海的城市。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经济特区,较大的市汕头大事记1981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郊龙湖划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13日,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下辖揭阳、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潮州市等10县1市及安平等5区。

1983年7月20日,汕头被列为开放城市。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0年2月8日,汕头市授予李嘉诚、庄世平先生“荣誉市民”称号。

汕头大学举行落成典礼。

1991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从52.6平方公里扩大到234平方公里。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把潮州和揭阳分出汕头市,从此潮汕地区分为三个城市(汕头,潮州,揭阳)。

1997年7月20日,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1997年8月6日,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在汕头举行。

400多位华人物理学家与会。

1998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莅汕头考察。

1998年6月3日,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海缆系统——亚欧国际海底光缆在汕头登陆。

2000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授予汕头市“国家环保模范城”称号。

2000年9月,汕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国检”验收。

2001年2月2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头市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汕头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研究如何整治好汕头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2001年5月16日,市委书记李统书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提出“重建信用重塑形象是新世纪汕头的生命工程”。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协调会在汕头召开。

家乡的西堤公园作文

家乡的西堤公园作文

家乡的西堤公园作文家乡的西堤公园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西堤公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家乡是“牛肉丸之乡”——汕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大公园:中山公园、华侨公园、金砂公园……在这许许多多的公园里,我最喜欢的是西堤公园,西堤公园被列为“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

这里记载着关于老汕头的点点滴滴,它与不远处的大海,礐石大桥交相辉映,公园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大变迁,承载了汕头几百年的风雨岁月,是百载商埠繁荣的发源地,更是老市区一处集文化纪念体育健身休闲游览于一体的公园。

走进西堤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株株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植物,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在如蓝宝石的天空中,飘着几朵雪一样的云。

瞧!那块巨大的石碑上镶着“西堤公园”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给人一种庄严、大气的感觉。

踏着轻快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侨批记忆广场”。

侨批记忆广场上有一个“地图广场”,地图广场详细地雕刻着汕头老城区的路线图和一些老字号店铺,所有的路线和字都是用红漆粉刷的,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

地图广场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展示它的风采,它也给游客朋友们介绍汕头这座百年商埠的风土人情和它悠久的文化历史。

侨批记忆广场中最有特色的无非不过半环形的“记忆之流”。

记忆之流里面摆放着一件件皱巴巴、带有污点的写满文字的侨批和一张张黑白相片。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

小小的'一份侨批,将海内外潮人的心紧紧牵连,寄托无限的乡愁,透过这些信件,可以让游客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情况,更是了解汕头百年的记忆和历史。

看完了侨批,漫步在西堤公园的园道上,草木青葱,到处都能感受到华侨的气息。

探寻宫鞋石旧影,见证汕头城市变迁

探寻宫鞋石旧影,见证汕头城市变迁

探寻宫鞋石旧影,见证汕头城市变迁调查,得知宫鞋石消失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1969年“7·28”台风后,被炸掉用于重建牛田洋大堤而消失了。

如陈业建在《礐石的二处“海角石林”》写道,“1969年超强‘七·二八’台风正面袭击汕头,狂风裹挟着海啸冲毁了广州军区牛田洋垦区的石堤围。

当时抢修堤围急需优质花岗岩石料,于是选择距离最近,且便于开采和运输的‘海角石林’和‘宫鞋石’等处,炸山取石。

一处珍稀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就从此湮灭了,留下旷世遗憾。

”礐石当地居民范奶奶回忆说,“古时老人缠脚穿的鞋叫宫鞋。

有两只,一只掉进海里,另一只当时1969年炸掉给牛田洋围堤。

现在剩下一个遗址,就没看到宫鞋石了。

”第二种说法是宫鞋石是因为建设海军码头而被炸掉。

如陈嘉顺在《三帧宫鞋石旧照背后的故事》中写道,“因为宫鞋石是海蚀岩,量少质差,不可用于牛田洋复堤。

牛田洋复堤主要是筑土堤,堤基及水闸用的是大块灰岗岩,就近在桑浦山一带取石,……因之宫鞋石的变迁与重建牛田洋没关系。

”但他并没有说明宫鞋石因何而消失。

在老师的努力下,我们通过陈镇清(陈嘉顺好友)微信间接联系上陈嘉顺博士,根据他的采访,“1969年底,汕头海军司令部从北面的汕头原三达洋行公司(现汕头市委迎宾馆)迁到南面,即现在海军基地所在地。

宫鞋石就是在1969年海军建码头炸掉的。

”我们在礐石采访几位老人时,其中有一位老伯则向我们透露“宫鞋石被海军炸去围码头了”,另外一个老伯则认为“是围牛田洋了”,两人还发生了争吵。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宫鞋石是因为“破四旧”而被炸毁的。

曾在牛田洋插队的黄赞发在《礐石海之思》写道,“可是抱憾得很,‘文革’其间,宫鞋石被作为‘四旧’炸掉了。

”并引用蔡起贤《礐石风景区》组诗为证,“叠石偶然作鞋形,为带宫衔获罪名。

当年人若呼草履,应无灾难到太平。

”同时他还提到“接着,海角石林又被炸去围海造田了”,“两次人为的劫难,毁了礐石海上两处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