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技术和指南

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技术和指南引言: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医学界不断努力寻找更准确、有效的筛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目前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技术和指南,以帮助女性了解如何进行合理的筛查,提前预防和治疗子宫颈癌。
一、HPV检测技术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目前,HPV检测技术已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HPV检测通过检测颈部子宫粘膜上的HPV病毒感染情况,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HPV检测技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PCR和固定化酶链反应(Hybrid Capture II)。
PCR是通过扩增检测HPV病毒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点。
而Hybrid Capture II则是通过特殊荧光探针检测HPV病毒感染,简便快捷,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这两种方法都已被广泛采用,并且被多个权威机构推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技术。
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是一种通过采集子宫颈表面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刮片细胞学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更具优势。
其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检测中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步骤主要包括细胞采集、制片和染色。
在采集过程中,医生使用专用刷子取得一定数量的子宫颈细胞,然后将其放入液基载玻片中。
制片完成后,进行染色并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常规手段之一。
三、子宫颈癌筛查的指南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子宫颈癌筛查,国际和国内多个权威机构发布了相应的指南。
以下是几个重要指南的总结:1. 美国防止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推荐女性在开始性生活后的第一年进行HPV感染筛查,继续每三年进行一次HPV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官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检查出宫颈异常的1000例育龄非孕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TCT、HPV及宫颈刮片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三组检出敏感度及病变阳性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
结果:三组检测方法敏感度比较,HPV、TCT敏感度明显高于官颈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CT联合HPV检出率最高,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相比宫颈刮片,HPV检测及TCT敏感度检出正确率高,TCT联合官颈HPV-DNA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HVP;TCT;官颈刮片;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近几年来,官颈异常及宫颈癌均呈现出了不断增长以及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病因主要是由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发病率仅仅次于乳腺癌,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PV检测、TCT等检查方式也取得了显著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宫颈异常的早期正确、全面筛查均具有明确的作用。
在临床上也发现,宫颈癌病变潜伏时间一般比较长,最长可达十年左右,很多女性常常毫无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轻微症状故而不明显,当患者经常有白带增多、异味、黄带、血性自带、阴道瘙痒、月经不正常等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及时引起注意,然而一般的妇科检查也很难确定是否有癌前病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临床检查。
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对预防癌变及降低官颈癌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有效提高宫颈异常及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准确价值,医学上对宫颈癌及癌症病变筛查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种宫颈癌相关 HP V-DNA检测 。诊断 阳性指标定为标本中检出
一
第 二 代 基 因杂 交捕 获技 术 , 又称 为 基 因杂 交信 号放 大 技 术 , 是 种 免疫 技 术 通 过化 学发 光 使 基 因 杂交 信 号 放 大 的检 测 方 法 , 具 有 高 度敏 感 性和 特 异 性 …。H C一Ⅱ无 需 基 因扩 增 , 检测 l 可 3种 HP V高 危型 , 是唯 一取 得 美 国 F 它 DA 认证 的快 速 检测 H V 高新 P 技术 , 其检 测 的敏 感性 为 8 % ~l 0 , 别 是 阴性 预 测 值 高达 8 % 特 0 9 %, -I( 就 可以 确认 没有 HP 感染 , 且检 测还 可以 报告 9 HC I一) V 而
以病灶的边界形态、颜 色、血管结构和碘反应 , 4个征象反映病
灶 的异 常 。先 用干 棉 签 擦 去宫 颈 表 面 及 阴道 内分 泌物 , 察鳞 柱 观
病毒负荷以追随其消长。因此 , 一Ⅱ取材方便 , HC 依从性好, 有高
的敏 感 性和 特 异性 , 的假 阴性 和假 阳性 , 复性 好 , 测 设 备 易 低 重 检 于 操 作 , 合 于 大人 群 筛 查 【。 适 2 】
12 研 究方 1 %) l 6例阴性组 中高度病变 3 CI 1 例( 7 , 2
例 ( %) HPV—DNA 高 危 型 阳 性 组 宫 颈 病 变 程 度 明 显 高 于 阴 2 ,
性 组 ( 0. 5 。 0 )
表 1 病理检查与 H V检测结果比较 P
影 像 与 检 验
H V—DNA 检 测在 宫颈癌筛 查 中的应用 P
王 艳 丽
( 河南省人 口和计划生育科研究院优生遗传科 河南郑州
tct、hpv和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2019年9月B 第6卷/第26期Sept. B. 2019 V ol.6, No.2636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TCT、HPV和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陈丽华(玉溪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TCT 、HPV 和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77例宫颈癌患者,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分别应用TCT 、阴道镜检查(甲组)、HPV ,阴道镜检查(乙组)和TCT 、HPV 检查(联合组),对比三组检查结果。
结果 甲组、乙组的宫颈癌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 >0.05);联合组的宫颈癌检出率大于甲组、乙组数(P <0.05)。
结论 TCT 、HPV 联合能够有效筛查宫颈癌,能够降低宫颈癌误诊率与漏诊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TCT ;HPV ;阴道镜;宫颈癌筛查【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31.36.02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全球统计学数据[1]显示,全球每年增加53万宫颈癌患者,每年死亡27万宫颈癌患者。
我国现今是宫颈癌发病重灾区,宫颈癌人数占全球30%,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
宫颈癌是现今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以防御的癌症,主要有HPV 感染导致,从癌前病变发展至宫颈癌需要10年左右。
因此,宫颈癌筛查对于我国宫颈癌防控,改善宫颈癌预后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笔者简单分析了TCT 、HPV 和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77例宫颈癌患者,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年龄大小分布在23岁至62刿,平均(42.38±4.56)岁;未婚女性21例,已婚女性56例;孕次0~4次,平均(1.8±0.3)次;产次0~3次,平均(1.2±0.4)次。
HPV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必要性

HPV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必要性发布时间:2021-09-01T14:07:54.4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7期作者:陈锋兰[导读] 探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锋兰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中医院3223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1560名宫颈癌患者被选定进行宫颈检查、诊断和治疗。
对具有宫颈癌细胞学和高风险人类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的妇女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分析了年龄、多种感染和HPV类型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多种感染和HPV类型与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有关。
结果:宫颈癌与持续的HPV感染密切相关。
检测HPV感染对于宫颈癌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论:建议对宫颈癌和VPH16/18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特别是≥25岁。
年龄≥ 46岁的妇女应高度重视对各种感染的患者进行筛查。
关键词: HPV;阴道镜;宫颈癌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妇科癌症的第二大病因,也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持续感染和多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已经被确定为宫颈癌的主要原因[2]。
应通过对正常h-hpv感染妇女的阴道检查和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快速检测和治疗来预防宫颈癌。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在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1560名入选宫颈癌筛查和治疗机构的患者性生活超过一年,有性伙伴,没有宫颈癌筛查和子宫切除的记录。
其中,22至69岁的人有326例妇女hr-hpv感染,平均年龄为35.9 ±7.9岁。
其中40人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97人年龄在26至35岁之间,103人年龄在36至45岁之间,86人年龄在46岁。
其中66项得到满意审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现象,也没有进行生物检测;其中260例行子宫颈检查了一次。
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患者感染情况和HPV分布情况。
1. 2 方法1. 2. 1 设备与试剂阴道镜是德国LEISEGANG公司的数字成像系统。
HPV检测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临床价值-论文

子 宫肌瘤 疗效的 Me t a 分析 卟 中成 药 , 2 0 1 3 , 3 5 ( 1 ) : 3 6 — 4 0 .
P V阳性例 数及 含 量 典型 体现 在 宫颈 癌组 中 。H P V — D N A分析 采用 S P S S 1 8 . 0 软 件分析 , 计量资料采 用均数 ± 标准 差表示 、 其是 H 6 、1 8 、3 l 、3 3 、3 5等类型 的出现频 率比较 高,其 中 用 完全 随机 设计 的方 差分析 进行 统计 ,计数 资料采 用完 全 随机设 发现 ,其 中 l
1 . 2方法
出现癌前 期病变之 前及 时发 现 ,积 极治疗 ,阻断发 生癌症 的途径 ,
P V感染 与宫颈 癌 的发生 、发 检 查者 均取 样本 ,前 3天 内禁 止 阴道用 药及性 生活 ,取样 时 大 幅度减 少 恶性肿 瘤 的发 生。 因此 H
刷 毛轻轻进 入宫 颈 口后 ,轻 柔地转 动 8~ 1 O 圈 ,以取 得样 本 ,冷 展有着 重要 关系 ,所 以我们 此次研 究主 要分析 宫颈 炎 、宫颈癌 前 P V感染 的含 量及 H P V类 型分析 ,早 期诊 断 富 藏 保 存后 检测 H P V ,经 结果判 断 H P V阳 性及 阴性 情况 后进 一 步提 期病变 、 宫颈癌 中 H 取 基 因组 D N A , 经免疫吸 附 , 杂交等 方法进 一步判 断 H P V — D N A 亚型 。 颈 癌提供 临床依据 。我们经 免疫组化 及 印迹检 查等 结果得 出结论 , t t P x  ̄ 感 染与 宫颈 炎 、宫颈 癌前 期病 变 、宫颈 癌 发生 密切 相关 ,尤 1 . 3统计 学方法
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意义评价

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意义评价宫颈癌是现阶段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
并且宫颈癌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知道病因的恶性肿瘤,因此也就成为了可以预防的癌症。
对于宫颈癌而言,充分进行癌症筛查与预防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临床治疗中,HPV检测也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宫颈癌是什么?宫颈癌又被称为子宫颈癌,是一种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腔中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而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
这种癌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到了晚期就会出现阴道出血等情况,因此广大妇女朋友应积极进行筛查与疫苗的注射来防止宫颈癌,充分控制好宫颈癌病变发生的可能性。
HPV的检测方法有哪些?首先可以进行醋酸白试验。
利用5%左右的醋酸外涂在疣体上2-5分钟左右,如果病灶的部分变白稍微隆起就说明可能感染了HPV病毒,如果是肛门病损伤则需要15分钟左右。
这种试验的原理就是让蛋白质与醋凝固后变白,HPV感染细胞所产生的角蛋白与正常未感染的上皮细胞有很大不同,只有病毒导致病变后才会发生醋酸脱色。
因此醋酸白试验可以有效检测HPV的感染,它的方式也比常规的检查更加敏感,但是却存在界限不清或是不规则的问题。
其次免疫组织学检测。
最常用的是过氧化物酶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显示出体内的湿疣病毒蛋白,当HPV蛋白呈现阳性时,HPV病毒的浅层表皮细胞内会出现淡红色的弱阳性反应。
什么时候进行HPV检测比较好?其一是性生活比较频繁,同时有多个性伴侣。
根据相关研究可以而出,HP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性接触,但是这并不是唯一感染的途径。
因此可以了解到,凡是拥有性生活的女性,通过性接触后都有可能感染上HPV病毒,基于此性生活频繁的女性或是拥有多个性伙伴的女性都要积极进行HPV的检查,从而有利于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工作。
此外,对于年龄较小就进行性生活的女性,或是有早孕、多孕史的女性也都要积极进行HPV的检测。
其二是在注射HPV疫苗之后。
液基薄层细胞及高危型HPV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液基薄层细胞及高危型HPV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孟晓燕;冯君【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年(卷),期】2017(004)035【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筛查宫颈癌过程中应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可达到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被我院接收进行筛查宫颈癌的女性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采取所有对象的宫颈病理活检查分别展开高危HPV检测、TCT检查,分别获得HPV、TCT这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在筛选宫颈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预测阳性结果、预测阴性结果,最后对比两组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应用高危型HVP诊断出研究对象中为真阳性的例数为152例,敏感度可达到91.57%;诊断出研究对象中为真阴性的例数为96例,特异度可达到71.64%,诊断出研究对象中为真阴性与真阳性的例数之和为248例,准确度可达到82.67%.应用TCT检测诊断出研究对象中为真阳性的例数为134例,敏感度可达到80.72%;诊断出研究对象中为真阴性的例数为112例,特异度可达到83.58%,诊断出研究对象中为真阴性与真阳性的例数之和为256例,准确度可达到85.33%.两组不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高危HPV检测方法筛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灵敏度处于较高水平,但特异度处于较低水平,在应用TCT检测方法筛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灵敏度处于较低水平,但特异度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临床筛选检查宫颈癌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高危型HPV检测以及TCT检查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女性宫颈癌疾病的诊断水平,降低漏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患者进一步得到较早的治疗,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总页数】3页(P57-58,60)【作者】孟晓燕;冯君【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苏州 215000;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相关文献】1.HPV-DNA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子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清勤;高媛2.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研究 [J], 刘珂;邹志宁;邓琼琼3.14种高危型HPV病毒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J], 黎晖4.液基薄层细胞学、高危型HPV、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联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应用效果观察 [J], 王璇; 田俊杰5.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何易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HPV 进入体内的方式
HPV病毒的复制周期可以分为连续的5个阶段: ①吸附,②整合,③增殖,④装配,⑤释放
粘膜表层 分化层 基底层
①
表皮微损
⑤
伤裂隙
② ③
④
HPV病毒的复制周期为56天
完整病毒 颗粒释放
部分蛋白外 壳表达
5
HPV 特性
嗜上皮性,人类是唯一宿主 性接触直接传染 在细胞内存在方式:
游离状态,融合状态 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转录和翻译 不存在于血液、唾液
6
HPV 类型
已知的HPV型别有160多种,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LR) HR HPVs(12种致癌型 carcinogenic) 16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 低度子宫颈病变、高度子宫颈病变、子宫颈癌 LR HPVs 6 11 40 42 43 44 54 61 70 72 81 CP6108 良性的低度子宫颈改变、尖锐湿疣 (生殖器疣)
初始HPV感染
游离HPV DNA
宫颈细胞DNA
HPV DNA阳性
持续性HPV感染
HPV DNA和人类DNA发生整合 E6、E7 mRNA
E6/E7 mRNA不表达或低表达 不导致细胞高级别病变 可被清除,一过性感染
E6、E7 癌蛋白
高水平的E6/E7 mRNA表达 导致细胞高级别病变 发展为持续性感染
HR-HPV易感 染宫颈管移 行带上皮
HR-HPV持续感染
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被认为 是导致宫颈癌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HPV感染持续存在2年或以上,称为HPV持续感染。 近年国内外临床研究中,一般将连续2次检测(间隔6个月HPV阳
性视为持续性感染 。 宫颈癌发病率高的国家HPV持续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0-20%。 在宫颈癌发病率低的国家HPV持续感染的发生率仅为5-10%
HPV RNA检测
E6/E7 mRNA
检测目的
HPV致病分子生物学机制
转录
翻译
HPV 病毒颗粒
病毒DNA
DNA阳性:病毒存在
活跃的病毒表达 E6/E7 mRNA
E6/E7 肿瘤蛋白导致 癌变
E6/E7mRNA阳性:HPV感染存
在且活跃状态
无法判断病毒是否已整合 有效表明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
HPV 病毒感染的两个阶段
二、HPV检测技术
HPV检测技术发展史
最初:基于形态学,如细胞学、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等 目前: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种核酸检测法
HPV检测技术
HPV DNA检测
1.直接核酸检测: (1)杂交捕获HPV-DNA检测法 (2)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
2.核酸扩增后检测:PCR技术
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HPV持续感染及癌前病变,可以预防 和根治宫颈癌。
13
HPV E6癌蛋白与宫颈恶性病变的关系
HPV E7癌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HP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1、大多数永久潜伏,成为隐匿感染,或者短暂细胞学变化,通常无法检测。 2、出现了与HPV相关的低级别变化,可以通过细胞学/HPV发现,大多自
HPV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杨誉佳
临床工作中最容易碰到的几个问题
01 HPV检测产品繁多,如何选择?
02 联合筛查或者单独初筛?何种获益最大?
03 妊娠期与HPV感染
一、HPV与宫颈癌
HPV与宫颈癌
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发现 的可以直接致癌的病毒。上世纪七十年末Harald zur教授 提出了“持续性的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于2008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游离和整合的病毒同时存在,即 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同时发生。
整合状态:没有完整的病毒DNA 存在, 于 E1 /E2区病毒DNA断裂或丢失, 形成线状双 链DNA, 与宿主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也就 是潜伏性感染。
11
HPV致病机制
持续感染高危型HPV HPV DNA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 E2 基因的断裂缺失使E6和E7基因大量表达 抑制p53和Rb(抑癌基因)的表达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宫颈癌变发生
Harald zur教授
宫颈癌发病研究模式的转变:传统肿瘤研究模式转变为以 “ HPV感染为中心“的新病因学的研究模式(非形态学)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元凶!
4
HPV 特性
小环状双链DNA 病毒
在自然界中稳定性好,呈裸核休眠状态 存在(即便在没有宿主的寒冷的条件下 也能独立存活数个月) 45nm-55nm, 表 面 密 布 壳 微 粒,无包膜的核衣壳结 构,88%是病毒蛋白(包括L1 主要衣壳蛋白),内为DNA
1、高危型HPV感染率15%,农村14.6%,城市13.8%。 2、在30岁前后呈双峰状。
3、单一型别感染最常见。
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键因素
分型: 不同的HPV亚型致癌率和致癌性不同
HPV16: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占51% HPV18:宫颈腺癌中占56%,宫颈腺鳞癌中占39%
分型: 同一高危亚型的持续感染危险系数更高
行逆转或维持不变。
3、小部分进展成高级别变化。
关注
HPV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现状
1、25~35岁人群中持续感染导致HSIL的风险最大,随后下降。 2、3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最容易被HPV感染。 3、50%以上的女性初次性生活就可以感染。 4、50%在6个月内清除,90%在2~3年内清除。
我国HPV的感染现状
无蛋白外壳 (低表达)
8
HPV 与宿主DNA的关系
染色体外的HPV DNA
整合的HPV基因
宿主染色体
HPV DNA与宿主 染色体结合
HPV E6/E7的 过度表达 干扰细胞 正常功能
良性疣
恶性肿瘤
10
HPV感染后基因组存在方式
游离态:细胞中可出现多拷贝数完整的封 闭环状病毒DNA, 与宿主基因组各自独立存 在,呈游离状态。
HPV的基因片段及功能
逆转录区域包括 控制病毒基因组 复制的基因序列
E6、E7编码两种致癌蛋白 E6癌蛋白结合抑癌蛋白p53而阻断凋亡 E7癌蛋白结合抑癌蛋白pRB使细胞周期失控
L1、L2为两种病毒外壳 蛋白编码,在预防HPV
的疫苗中使用了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