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
医院各科室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科使用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内儿科各类物品消毒擦拭方法说明一、办公用品由主班负责1、血压计消毒方法:每天一次,用75%的酒精擦拭,再晾干备用。
2、听诊器消毒方法:同上3、体温表的消毒方法:每天消毒,把体温计放入75%洒精浸泡30分钟,再放入清洁盒内干燥备用。
4、病历夹擦拭方法:每周三一次,用快速手消毒剂对病房病历夹进行消毒。
二、临床用品由夜班护士负责1、湿化瓶浸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湿化瓶用清水洗净再用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湿化瓶更换后,湿化液一般用蒸馏水加至湿化瓶的½-⅔。
2、止血带侵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冲洗干净晾干备。
3、输液夹的消毒方法:每周三有夜班护士收集,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擦拭。
三、仪器设备由A组和C组共同负责1、除颤仪的消毒保养方法:①除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仪器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除颤仪屏幕每周三用 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导联线清洁: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2、心电监护仪消毒保养的方法:①监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监护仪置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监护仪屏幕每周三用 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心电导联清洁:心电导联的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袖带:可以取出橡胶带,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再装上,导气管内勿进水;⑦心电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⑧使用时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消毒保养方法:①每周三清洁、消毒一次;②用干净的湿布加适量的消毒剂(500mg/L有效氯)对外表面进行擦拭。
医院各科室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科使用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1内儿科各类物品消毒擦拭方法说明一、办公用品由主班负责1、血压计消毒方法:每天一次,用75%的酒精擦拭,再晾干备用。
2、听诊器消毒方法:同上3、体温表的消毒方法:每天消毒,把体温计放入75%洒精浸泡30分钟,再放入清洁盒内干燥备用。
4、病历夹擦拭方法:每周三一次,用快速手消毒剂对病房病历夹进行消毒。
二、临床用品由夜班护士负责1、湿化瓶浸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湿化瓶用清水洗净再用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湿化瓶更换后,湿化液一般用蒸馏水加至湿化瓶的½-⅔。
2、止血带侵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冲洗干净晾干备。
3、输液夹的消毒方法:每周三有夜班护士收集,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擦拭。
三、仪器设备由A组和C组共同负责1、除颤仪的消毒保养方法:①除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仪器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2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除颤仪屏幕每周三用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导联线清洁: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2、心电监护仪消毒保养的方法:①监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监护仪置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监护仪屏幕每周三用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心电导联清洁:心电导联的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袖带:可以取出橡胶带,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再装上,导气管内勿进水;⑦心电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⑧使用时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消毒保养方法:①每周三清洁、消毒一次;②用干净的湿布加适量的消毒剂(500mg/L有效氯)对外表面进行擦拭。
医院各科室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输液泵擦拭
注射泵擦拭
雾化机擦拭
吸痰器擦拭
洗胃机擦拭
由A组和C组共同负责消毒擦拭
签名
治疗用品
紫外线灯擦拭
红外线治疗仪
体外振动排痰机
由B组负责消毒擦拭 签名
备注:以上所有物品的消毒擦拭方法见附表说明,吸痰器、洗胃机、雾化机及体外振动排痰机谁用完谁负责消毒,长期不用时每周三消毒。
门诊注射室各类物品消毒登记
2019年(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输液夹擦拭
紫外线灯擦拭
雾化机
护士签名
2019年(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输液夹擦拭
紫外线灯擦拭
雾化机
护士签名
2019年(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

XX 医院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
科 年
.
填写说明:
精品文档
1、我院参考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 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传染病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务护理院感
相关规定要求;制定本登记手册,科室按照年度登记,由责任医护人员保存,资料可追溯三年,科室认真填写,纳入科室质量持续改进考核及
手术室消毒登记本及手术间层流净化记录(
号手术间)
记录 日期 / 时间
手术 类型
普感 通染
1. 浸 泡
消毒对象及方式 2. 擦 拭
手术室物品
麻醉科物品
手术室物品
麻醉科物品
消毒液健之素
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记录
配制浓度 1000 500 mg/L mg/L
温度 22-
26℃
湿度 4060%
开启 净化 时间
正常运行 是否
中心规范管理。
.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表(
月)
日 期
位置
空气消毒 紫外线( 30-60 消毒机开
分)累计照射 机时间
时间
(小时)
治疗室
处置室
病室
消毒间
其它
治疗室
处置室
病室
消毒间
其它
治疗室
处置室
病室
消毒间
其它
治疗室
处置室
病室
消毒间
其它
抽检备注:护理部登记抽检:
消毒对象及方法
通风 (小 时)
擦拭 消毒
消毒内容
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引言概述: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是医疗机构用于记录病房终末消毒情况的重要文书。
通过登记本的记录,可以及时了解消毒工作的情况,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本文将从登记本的作用、填写要求、保管方式、查阅权限和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作用1.1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可以记录每次病房终末消毒的时间、人员、消毒剂和方法等信息,便于追溯和核查。
1.2 通过登记本的记录,可以及时发现消毒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1.3 登记本还可以作为医疗机构内部和外部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二、填写要求2.1 登记本的填写应当准确、规范,不得有涂改和漏填情况。
2.2 填写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消毒知识和技能,对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方法和消毒时间等有清晰的了解。
2.3 填写人员应当在每次消毒后及时记录,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三、保管方式3.1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应当妥善保管,避免遗失和损坏。
3.2 登记本的保管应当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可靠。
3.3 如有重要信息需要备份或者归档,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以备查阅和追溯。
四、查阅权限4.1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的查阅权限应当明确规定,避免信息泄露和滥用。
4.2 惟独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干查阅登记本,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查看。
4.3 查阅登记本时应当有记录,确保查阅行为的可追溯性和合规性。
五、管理要点5.1 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登记本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填写和保管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5.2 定期对登记本进行审核和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5.3 如有异常情况或者重大事件发生,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信息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综上所述,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是医疗机构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工具,其作用和管理要点对于保障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全至关重要。
惟独严格按照规定填写、保管和管理登记本,才干有效防范病原体传播和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一、背景介绍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是用于记录病房终末消毒情况的一种文书。
病房终末消毒是指在病人出院或者转院后,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清洁的过程。
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有效杀灭各类病原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的用途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主要用于记录病房终末消毒的时间、人员和消毒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消毒效果的评估等信息。
通过登记本的记录,可以及时了解病房终末消毒的执行情况,确保每一个病房都得到充分的消毒清洁,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三、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的内容要求1. 日期:记录终末消毒的日期,包括年、月、日。
2. 病房编号:标记每一个病房的惟一编号,方便识别和查询。
3. 消毒人员:记录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姓名或者工号,确保责任明确。
4. 消毒剂:记录所使用的消毒剂的种类和批号,确保消毒剂的质量安全。
5. 消毒方法:描述终末消毒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喷雾、擦拭等。
6. 消毒时间:记录终末消毒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确保消毒的时长充足。
7. 消毒效果:对终末消毒的效果进行评估,如合格、不合格等。
8. 备注:可用于记录其他与终末消毒相关的信息,如消毒设备的维护情况等。
四、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的填写流程1. 消毒人员在进行终末消毒前,先填写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的相关信息。
2. 在终末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和时间进行操作,并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3. 终末消毒结束后,消毒人员将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并在登记本上填写相应的结果。
4. 如发现消毒效果不合格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在备注栏,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应定期整理、归档,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阅。
五、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的管理要求1. 每一个病房应配备一本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并妥善保存。
2. 病房终末消毒登记本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登记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登记本的填写应规范、清晰,不得涂改或者遗漏。
治疗室消毒登记表实用文档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
项目
日期
项目
日期
经管治疗师签字:常Fra bibliotek清洁、消毒、空气监测、紫外线灯时间监测记录本
日期
物表
地面
空气
紫外线灯使用时间(h)
执行人签字
备注:物表每日常规清洁两次,操作前后用消毒剂擦拭台面、治疗车、治疗盘;地面常规湿式清扫每日两次,遇污染随时消毒;空气每日定时通风,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清洁消毒措施落实后由操作者在相应的格内划“√”。
治疗室消毒登记本
治疗室消毒登记表
科室:年月
日期
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空气消毒
物品表面
地面
室内通风
操作者
备注:物品表面每日常规清洁2次,操作前后用消毒剂擦拭台面、治疗车、治疗盘,地面常规湿式清扫每日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空气每日定时通风,动态消毒机消毒1次,每次1小时。清洁消毒措施落实后由操作者在相应的格内划“√”。
医院环境卫生学与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登记本

科医院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本年医院环境卫生学标本采样方法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监测方法:(1)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3、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三、手卫生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
科
年
填写说明:
1、我院参考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传染病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务护理院感相关规定要求;制定本登记手册,科室按照年度登记,由责任医护人员保存,资料可追溯三年,科室认真填写,纳入科室质量持续改进考核及目标考核体系。
各科室认真学习参考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消毒,特殊情况消毒登记参考消毒技术规范。
2、相关术语: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疮;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3、管理要求:严格按照我院各项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管理。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安全。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
4、监测要求:应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5、表格填写说明:请按照实际情况及说明(下表格仅为一天填写举例)
抽检备注:护理部登记抽检:5 日XX 感控科浓度监测抽检:10日XX 器械科消毒机维护:10 日XX
填写说明:
A:常规擦拭:办公桌、键盘、病历夹、血压计、听诊器、治疗台、治疗车、暖箱、蓝光箱婴儿秤、辐射台、输液夹、各种仪器等各类物体及环境表面
B:常规浸泡:湿化瓶、体温计、止血带、螺纹管、吸引管等
C:终末消毒: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出死亡后应该进行,方法参考消毒技术规范。
D:常规灭菌物品:消毒供应室统一下发,一次性物品按照一次性物品管理,科室快速灭菌的按照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管理。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表(月)
抽检备注:护理部登记抽检:日感控科浓度监测抽检:日器械科消毒机维护:日
表格页一年需要97张,整本登记本100页,一页4天内容。
以下为手术室层流净化记录(有层流净化空气单独填写)
手术室消毒登记本及手术间层流净化记录(号手术间)
注:手术室浸泡消毒物品:吸引器杯、地盆、污水间、房间剪刀、砂轮等麻醉浸泡消毒物品:氧气湿化瓶、血压计袖带、简易呼吸器等手术室擦拭消毒物品:手术灯、脚蹬、吸引器架、手术床药车、治疗车、吊塔、对接车、麻醉擦拭消毒物品:听诊器、麻醉车、麻醉机接口等
1.浸泡消毒采用含氯健之素消毒剂,普通手术用500mg/L,感染手术用1000mg/L,A=浸泡30分,B=浸泡1小时,C=浸泡大于1小时
2.擦拭消毒A=擦拭一次,B=擦拭两次
3.洁净手术室的自净时间:A=100级小于等于15分钟;B=1000级小于等于25分钟;C=10000级小于等于30分钟;D=300000级小于等于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