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08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08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08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书写水平考查(共5分)1.根据全卷的书写质量酌情记分。

(5分)二、听的能力考查(共20分)(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面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边答题。

)2.认真听完本则材料后,判断属于什么文体?(2分)3.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为主题,以“”为口号,总共历时天,参与火炬手名,将是奥运史上、的一次火炬接力。

(5分)4.本次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除了传统的手手相接的陆地跑的方式外,还会有那些传递形式?请举出其中三种传递方式。

(3分)5.请为本则材料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6.境外传递累计行程共多少公里?火炬在境外将传递到多少个国家的多少个城市?(3分)7.境内火炬传递在何时开始进行?东西南北各到达何处?传递路线涵盖了多少个省、市、自治区的多少个城市和地区?(3分)8.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上联,结合火炬传递活动内容填写恰当的下联。

(2分)上联:奥运五环绕五洲四海迎天下宾客。

下联: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25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喝.彩(hē)伶仃.(líng)姹.紫嫣红(cà)B.污秽.(huì)戍.守(shù)玲珑剔.透(tì)C.忏.悔(chàn)晨曦.(xī)孜孜..不倦(zī)D.提.防(dī)侥.幸(jiǎo)丢三落.四(là)10.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2分)A.并列:听说读写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B.动宾:复习语文洗热水送毛巾C.偏正:新房子高个头非常激动D.后补:冷得发紫灯光明亮踢毽子11.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备选词语:①决胜千里②盛气凌人③叱咤风云④博古通今⑤博学睿智⑥勇往直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2008年中考模拟测试中考模拟卷九年级下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

2008年中考模拟测试中考模拟卷九年级下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

2008年中考模拟测试中考模拟卷九年级下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文积累(20分)1.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任意选做6题)(6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5) ,辗转反侧。

(《诗经周南》)(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五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8)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

(课内外均可)(4分)(1)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表现珍惜时间或勉励学习内容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2)西部开发,吸引了许多青年投身祖国大西北的建设中,而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已投身到边疆的保卫中,写下了许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词,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两句。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1)--(3)题。

①我们正在走进五采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②青春如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

③有困难,有曲折,有痛苦,对我们来说,有益的经历,能使我们得到宝贵的经验。

④借用《孤独之旅》中的话,我们“长大了”,我们“坚强了”。

⑤步入青春,我们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

⑥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憧憬自己的未来,那就让我们为火红的青春鼓劲、加油、歌唱吧!(1)第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

(2分)(2)第⑥句中,加点的“憧憬”读音为:。

(2分)(3)第③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A.既然就B.因为所以C. 即使也是D.虽然却4.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你一定读了不少文学作品,积累了不少知识,请从以下名著中选出其中一部:《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红岩》《骆驼祥子》《青春之歌》,完成下列题目。

2008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人教版

2008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人教版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仿照例句,在方格中续写一句话。

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3分)佑我中华,情系我心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摇曳(yè)畸形(qí)青睐(lài)狭隘(ài)B.诘责(jié)辍学(zhuì)恐吓(xià)粗犷(kuàng)C.沉淀(diàn)提防(tí)阴霾(mái)酝酿(liàng)D.干涸(hé)祈祷(qí)馈赠(kuì)自诩(xǔ)3.下面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惟妙惟肖痛心疾首莘莘学子悔人不倦B.走头无路独竖一帜金榜提名郑重其是C.吹毛求疵矫揉造作前扑后继杳无消息D.胜卷在握理屈词穷言简意赅接然不同4.古诗文默写(8分)1),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2)然后知,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5)暂时的困难不要气馁,再大的困难不要悲观,我们要有,的豪情、自信。

(李白的《行路难》)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

5.请用拟写“颁奖词”的形式汇报你阅读名著的成果。

(4分)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居或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2分)英国广播公司在2007年10月24日的新闻评论中称,中国航天项目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

1)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能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二艘载人飞船。

如今,中国“嫦娥以后”探月卫星发射升空,事关中国的登月雄心。

2)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标志。

修改:1)2)7.请阅读下列材料,进行探究分析,按要求答题。

法国一位史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

2024上海市奉贤区中考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上海市奉贤区中考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练习(2024.04)(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0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13分)1.默写与运用(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

(《竹石》)(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与《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相同的待客之道。

(二)(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有21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2.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4.许多志士仁人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常常把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丙】宋小坡退敌宋小坡侍御督学秦中,值教匪流毒①正酷,案临巩昌,距府城数十里外。

郡守驰报贼信,请勿至,小坡毅然往。

出廉俸二千金,募回兵为防御计。

贼侦知,遁去,城藉②无恙。

前任陈远山闻贼到汉中,即他避,生童③随散,多为贼所戕④。

远山闻之,郁郁..成疾,卒于任。

可见临.大事,存乎胆识,胆识不足,而欲以济事也,难哉。

【注释】①教匪流毒:指清朝时的白莲教之乱。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3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 ,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 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3.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4. 临近毕业,你在留言册上写下了《<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话,表达对光阴似箭及珍惜青春的感叹。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5—9题(22分)【甲】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质讷:质朴,不善言辞。

②训注:注解。

5.【甲】文出自《》一书;【乙】段节选自《》一文。

(2分)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通国之善.弈者也()(2)人有从.学者()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8.(1)【乙】【丙】两段文字中,“学”者面对了不同的困难:【乙】文段中“余”最初面对的困难是“”(原文回答);【丙】文段中,“从学者”面对的困难是。

遵义十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遵义十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遵义十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4 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好文章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告诉我们,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骛;《论教养》中利哈乔夫告诉我们,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待人处世绝不会zì chuī zì léi_____;《精神的三间小屋》中毕淑敏告诉我们,要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我们要牢记这些zhēn yán____,争做生活的智者。

【答案】(1). 自吹自擂(2). 箴言【解析】【详解】考查字形的识记。

(1)自吹自擂:zì chuī zì léi,意思是比喻自我吹嘘。

注意“擂”字的写法。

(2)箴言:zhēn yán,规谏劝戒之言。

注意“箴”字的写法。

二、选择题(共4 分)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黄果树瀑布气势恢宏,声音如雷贯耳....,是贵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扼制..不文明行为。

D.他贸然..肩负起天下重任,为革命而奋勇向前。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使用。

A.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名声很大,这里“声音如雷贯耳”望文生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随声附和:意思是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用在这里形容应付长辈“命我临帖”,不符合句义;C.扼制:抑制的意思,用在此处搭配“不文明行为”,符合语境;D.贸然:轻率而不加考虑,这里修饰“肩负起天下重任”应用“毅然”更合适,“贸然”不符合语境;故选C。

三、句子默写(共4 分)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晌午(xiǎng)破绽(zhàn)迸流(bèng)随声附和(hè)B.惬意(qiè)澎湃(bài)赫然(hè)重蹈覆辙(zhé)C.干涸(hé)炽热(chì)嗔怒(zhēn)吹毛求疵(cī)D.狡黠(xiá)提防(dī)旁骛(wù)鲜为人道(xi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壁炉金璧辉煌叠起高潮迭起B.由衷莫衷一是渊源渊远流长C.泛滥粗制烂造匿名销声匿迹D.意气顾名思义谰语色彩斑斓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_________成了鳍状。

②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安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③考试之前,有些同学往往、废寝忘食地复习准备,忽视了生理、心理的调节,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④怎样可以在别人无论用如何的眼神看你的时候地微笑,从气势上压住对方,这是自信的表现。

A.退化乞求通宵达旦无动于衷B.退化祈求夜以继日不动声色C.蜕化乞求夜以继日无动于衷D.蜕化祈求通宵达旦不动声色4、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段内两处横线的位置上,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长宁区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8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诗文积累(共18分)1.____,清泉石上流。

2.____,西北望,射天狼。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4.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6.予独爱____,濯清涟而不妖。

(二)诗词鉴赏(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___(2分)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

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

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

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

8.本诗表现了____(2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卖油翁①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对第②段画线句“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___(2分)A 你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吗?B 你怎么敢把我射箭的本领看得这么轻巧!C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0.第①段介绍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

(共3分)⑪所以他自以为____,文本依据是____⑫而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文本依据是____11.卖油翁一句通俗的话语:“____”,揭示了本文要阐述的深刻道理:____(共3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唐太宗论弓矢上(李世民)谓太子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

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者轮值中书省,数延见,问之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改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弓矢:弓箭。

②弓工:造弓的工匠。

③中书省:朝廷的决策机构。

12.选出与“问之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不同的一项____(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咨臣以.当世之事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共4分)⑪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____⑫数.延见____14.翻译句子: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____(3分)15.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明君,本文所揭示的他的英明主要表现在:(3分)⑪____⑫____⑬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一)云锦①南京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繁盛和技艺精湛的高级丝织品。

它在丝绸多姿多彩的品类里独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

②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这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因为建业(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东晋末,刘裕北伐大获全胜,将长安的织锦工匠带到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锦署”来组织生产,这是云锦品种产生的标志。

清代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南京设“江宁织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丝绸生产,满足御用和官用绸缎的需求,所以云锦生产极具规模。

③云锦工艺独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

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电脑编程一样复杂而艰难。

④云锦主要特点是绣品逐花异色,即花卉的色彩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

其次,由于大量是宫廷用品,所以云锦的织造往往用料严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织造工艺则精益求精到绝对一丝不苟,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

云锦喜用金丝、银线直至各种鸟兽羽毛绒毛用来织造,如在皇家绣品上的绿色是织入孔雀羽毛的。

⑤南京云锦具有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

无论是皇袍上的正座团龙、祥禽瑞兽、如意云霞,还是普通衣料上的飞禽走兽、花卉树木,无一例外。

它们或“象形”,或“谐音”,或“寓意”,或“比况”,都寄托了深刻的含意。

如“一品(鹭鸶)当朝”、“双喜(喜鹊)临门”、“岁寒三友”、“四君子”、“五福”、“三星高照”(由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图案组成),“富贵平安”(由花瓶、牡丹花、苹果组合图案),都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表达了人们的幸福祈求与热情向往。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2分)A 精益求精B 川流不息C 沤心沥血17.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2分)A 本句表明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

B 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与这句话表述的内容也有关系。

C 由此可以理解云锦的织造复杂而艰难。

D这是云锦永远不能用电脑控制机器来织造的原因。

18.针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2分)A 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B 第③、④段划线句表明这两段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南京云锦。

D 文章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19.云锦的命运与南京的发展相关,表现在:(共6分)⑪____,____,所以南京丝织业开始产生。

⑫东晋末年,南京是手工业发展的中心,所以____⑬____,____,所以____20.云锦的特点可概括为:(共6分)⑪____⑫____⑬____(二)草地往事①夕阳西下,把远方的天幕染得如血一般的火红。

②刚进草地两天,无情的沼泽已吞没了我们许多战友。

我拄着拐杖,追赶着大部队。

脚下是时隐时现的水坑,深深浅浅的荆棘扎人,加剧了我的腿伤,一个踉跄,我又倒下了。

③我半躺着,眼前又浮现出小李在沼泽挣扎的情景。

他陷下去,浮起来,赶紧解下肩上的青稞面袋,双手高高举着。

他沉下去,浮起来,沉下去,又倔强..地挺起来,挣扎着,使劲把面袋朝我扔来……多仁厚的战友啊,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我,将生的希望留给我!④迷迷糊糊中,我隐约觉得有人在摆弄我腿上的伤口。

“小同志!”轻声的呼唤伴着伤口的剧痛唤醒了我。

我只觉得一股青涩而微甜的东西流入口中,滋润了我的喉咙。

我贪婪地吮吸着,微微睁开眼。

月光下,一张暗淡的脸,一双疲惫的眼,两片失血的唇。

⑤“同志,感觉好点了吗?刚才给你喝的是草药汁。

”他慢慢地扶我坐起,“你伤口化脓感染了,有点麻烦。

”⑥“你是谁?”我警惕地上下打量着他——四十岁光景,没受伤,没拐杖,闪闪的镜片后面是一双欲言又止的眼睛。

⑦“我……我掉队了。

”他迟疑地回答。

⑧“掉队?托辞!”我心生厌恶地判断。

我用力挣脱他的手,硬撑着想站起来。

可是……⑨他好像读懂了我的心思,无言地扶我坐稳,收拾了一堆干草枯枝,点燃了篝火。

他将我轻轻挪到火边,从挎包里拿出一把闪亮的手术刀,在火苗上来回烤着。

⑩“你——你要干什么?”我声嘶力竭,捂紧了腰间的面袋。

“我是军医。

你忍着点儿,没麻醉,会疼,但没事儿。

”他捣烂了配好的草药,旋即解开我的绑腿。

“啊!”我痛得昏了过去。

“小兄弟,看你的造化..了!”他收拾完东西,又往火里添了一把干草。

随着火苗蹿起,我顿时觉得暖如三春。

我第一次沉沉地睡去,掉进了长久以来最酣甜的梦乡。

第二天我醒来时,他依然守护在我身边,地上铺放着许多不知名的草。

他在撕扯,分类,捣碎,配制,然后给我换药,还拣出一些让我嚼汁咽下去。

整天,他都在找食物,有沼泽里捞来的小鱼,有草丛里捉来的小兔。

“恢复伤口需要营养”,他为我端上鱼汤,递过烤肉时总是这样说,但他自己却一口都不吃。

他艰难地嚼着草根,自言自语道:“这营养也不错”。

好几次,他要打听我的情况,我都缄口不语。

我感激他对我的怜悯和救助,但这能弥补他的失节吗?也许是感到我还心存芥蒂吧,他和我没有更多的话,只是紧闭着苍白的唇,独自面对着苍茫的草地。

他毕竟是军医。

在他三天的精心照料下,我康复了许多,自信很快就能归队了。

我感激他,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

第四天醒来,我发现他干裂的嘴唇白得可怕,黑瘦的脸庞变得蜡黄,一颗颗汗珠沁出来,虚脱地躺着。

我连忙起身,解开绑在身上的青稞面袋,熬了一茶缸粥,准备喂给他。

他推开我的手,费力地说:“你的伤……快好了……”他痛苦地皱着眉说不下去,血丝从他嘴角渗出……越来越多。

我吓坏了,赶紧扶起他。

“我知道自己的病……我不想拖累大家,浪费粮食……所以悄悄地落在队伍后面……”他大口大口地喘气,手抖抖地摸出一个油纸包,放到我手里,“小兄弟,麻烦你,找到我老家……”然后又费力地指了指身后配制好的草药:“以后你要好自为之……半袋青稞面……匀着吃,能撑过草地的。

”血从他的嘴角往外冒着,渐渐浸透了他的衣襟。

我束手无策。

“我不是……不是……”他眼睛闪亮地凝望着我。

我紧紧地捧着他的手,失声地哭喊道:“你不是逃兵!你不是啊——”我自责少不更事,麻木不仁。

他蒙受着误解,宽大仁厚,把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都给了我啊!他慢慢闭上了眼,手渐渐地滑落了……天边,火红的朝阳在照耀,照亮了他的脸庞,照亮了我的征程,更照亮了我的心。

21.第③段加点词中的“强”应读作___(2分)A jiànɡB qiánɡ22.下面的句子中标点正确的是___(2分)A 是你吗?军医?B军医,你要干什么? C 你说什么?军医。

23.对第 段“这营养也不错”的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____(2分)A 虽然是自言自语,其实是说给我听的,安慰我别介意。

B 这是在安慰我:草根与鱼、兔相比,营养也不差。

C 他是军医,知道草根确实营养丰富。

24.第 段加点的词“造化”应该理解为____(2分)25.请分析文章第 段的作用:(共4分)⑪____⑫____26.草地的往事并不如烟,是因为它让人感到刻骨铭心。

文中“我”感受到的深刻往事是:(共6分)⑪小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我,几番挣扎,____⑫____,____,精心照料我。

27.请对本文构思的脉络进行梳理和判别:(6分)⑪整体上,“我”对“他”的认识的变化:____→“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____⑫细节上,对“他”嘴唇的描述:①____→____→____②这样安排的作用是____28.请根据文章末句“照亮了我的心”(即“我”明白了什么),续写一个60字左右的段落。

(6分)第二部分写作(60分)题目:敢说我最棒说明:不要把“最棒”看得高不可攀,实现一个小小的目标又何尝不是“最棒”?要求:600字左右。

字迹工整,卷面清洁,不写错别字,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