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不断,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渔家傲》中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的感伤以及对现实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情景。

2.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下面两幅画,请你完成下面两小题。

(10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图一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迪?3.学校将举办“磨炼·成长”主题晨会,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经历,参与晨会筹备工作。

(15分)(1)以下是晨会开场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思考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苦难”与“成长”的关系。

③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而是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④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最新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最新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一、知识与运用。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

(纵然/无论)谄媚....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①;马革裹尸狼烟,②;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③。

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物欲横流(淌尽/流尽)了血汗,歌舞生平迎合了庸人。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金弋..志向,“要..铁马去”的慷慨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需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造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虽九死而犹未悔!(1)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怡然歌舞生平B.蒙蔽.(bì)刚健阿谀逢迎C.谄.(chán)媚慷慨躬耕陇亩D.泽畔.(pàn)金弋马革裹尸(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流尽造就B.纵然淌尽造就C.无论淌尽铸就D.纵然流尽铸就(3)文中三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这是豪壮的选择②这是执着的选择③这是高雅的选择B.①这是执着的选择②这是豪壮的选择③这是高雅的选择C.①这是高雅的选择②这是执着的选择③这是豪壮的选择D.①这是执着的选择②这是高雅的选择③这是豪壮的选择2.(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节奏、他的理念,超越了大多数人,所以容易产生争议;有争议,说明受关注;有争议,说明他人气旺。

B.他说他的改变来自学校温暖的关怀:“让我感激的是老师们对我那么好,现在我对学校很有感情,因为我在这里能够时时感到成长的力量。

”小杰说。

C.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所以清早起来第一口食物最好选择温热的,应该享用热稀饭、热黑米粥、热牛奶、热豆浆和芝麻糊……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含解析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zhēn 赐予jǐ云霓ní瓦楞léngB.莽莽mǎng 褴褛lǚ纯粹suì连翘qiáoC.娉婷pīng 宽宥yòu鄙夷bì栈桥zhànD.妄想wàng 拮据jù恣睢zì玄虚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D.旁骛萧索游弋矫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3)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回首三年的学习之旅,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曾热情洋yì地漫步古诗苑,感受君子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我们曾徜徉小说丰富多彩的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悲欢离合;我们曾装腔作势地吟咏新诗,唱响海燕勇敢自信的高ào 之歌;我们还踊跃地响应时代的号召,志存高远,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舵手。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 徜.( ) 徉① 号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 洋yì ( )① 高ào ( )(3)语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转瞬即逝B.悲欢离合C.装腔作势D.志存高远2. 在“家乡的名片”写作实践活动中,小唐同学为大家搜集了下面的文字。

阅读之后,完成问题。

(5分)唐山所在的这一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文化昌明,教育发达,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学者,更有众多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政治家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这种文化积累成为唐山作为城市诞生的血脉,唐山就像从幽远的天海之际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辉耀于世人眼前。

唐山,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被荆斩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里产生了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可以说,唐山不仅是甲的摇篮,更是乙的重要苗圃。

(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2)填写文段中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使句子完整。

(2分)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第一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í)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zhāi )句,而应推敲细思。

B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chēng),丝毫不爽.(shuǎng),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jǐng)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qí)首。

D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zēng wù),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f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付予对象以生命。

B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他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D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3.以下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A.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举重若轻....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C.那烟雨迷蒙的恩施大峡谷,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精准扶贫中国速度移民火星移动支付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在游船上认出衣衫褴褛卖牡蛎的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轮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

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lán shà yèB.jiān shà jiéC.lán shǎ jiéD.jiān shǎ yè2.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鄙夷B.语无轮次C. 不省人事D.思贤如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5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全新开放,从湖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对于这座纪念馆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经过事实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5.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三班开展“走近非遗文化——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1.阅读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B.陈忠实老师看到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两万元,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C.中国首个“4.0”产业园——潍坊国际创意港5月8日开园,国际机构争相入园,众多资深创客也心无旁骛。

D.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人类只是沧海桑田,极其渺小,只有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天人”和谐。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等死,死国可乎此用武之国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古诗文名句默写。

(1)-(3)必做,(4)任选连续两句。

共10分(1)唐诗宋词千年的美丽,至今犹存耳畔.《商山早行》让我们感受到“鸡声茅店月,▲。

”的静谧;《卜算子、咏梅》让我们领悟到“▲,只有香如故”的高洁;《浣溪沙》让我们体会了“酒困路长惟欲睡,▲”的悠闲;《南乡子》也让我们领略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的惆怅。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词人自己和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4)出师一表,辞情恳切,感人肺腑。

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或如“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5.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7分)(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3分)(2)《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书中的英雄往往十分讲“义气”,请你任选作品中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说说你怎么理解他的义。

(4分)▲6.邻居王大爷想去一趟南京,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

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

(5分)三、阅读理解(55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1题。

(一)老人与海(节选)(28分)[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著黄源深译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

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

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

随后,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④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好景不长,他想。

瞧着鲨鱼逼近,他看了看那条大鱼。

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

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逮住它。

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鲭鲨),他想。

叫你妈倒霉。

⑤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

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

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

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

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

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

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⑥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

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

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

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

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

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

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⑦“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

”老人大声说。

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

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⑧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

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⑨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

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

天主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⑩好景不长,他想。

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11)“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二)海明威创作漫谈海明威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常常与写作爱好者谈创作。

下面是他与年轻朋友的部分谈话内容。

问:你说好的创作与坏的创作有区别,是什么意思?海明威:好的创作是真正的创作。

如果某人创造一篇故事,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而且写得有意思,那么,他创造的东西会是真实的。

《老人与海》讲的就是我的朋友老渔民富恩特斯的故事。

如果作者不知道人们怎么思想、怎么行动,他运气好也许会解救他于一时,或者他可以幻想。

但如果老是写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会发现自己在说假话。

他说了几次假话之后,无法再诚实地写作了。

问:同样是真实,创作同报道有什么区别呢?问:你说《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如果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是什么意思?海明威: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座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

问:有人说你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有力。

请问有何秘诀?海明威:有时我饿着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有时我站着写,而且只用一只脚踮着地;有时我在寒冬故意只穿一件单衣,我边写边冻得瑟瑟发抖。

这些非常不愉快的感觉使我不得不尽量少写些多余的话!问:作家应该怎么训练自己?海明威:你看今天发生的事。

如果我们见了一条鱼,你要看准了,看每个人是如何反应的。

你如果在鱼跳的时候兴奋起来,你就回想一下,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具体动作是什么。

是钓丝从水面上升起来,是它像琴弦似的绷紧,水开始滴下来,还是它跳的时候猛撞泼水的动作。

回忆一下声响,说了些什么话。

找到产生感情的东西,找到使你激动的行动。

然后写下来,要写清楚,叫读者也看得见,能产生与你同样的感觉。

海明威:然后你换一换,钻到别人的脑袋里去。

如果我冲着你大叫,你就尽量揣摩我在想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如果卡格斯骂胡安,你就想一下他们双方的情况。

不要光想谁是对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事情总有该如此和不该如此两个方面。

作为一个人,你知道谁是谁非。

你得下一个判断,付之实行。

作为一个作家,你不应当不判断。

你应当明白这一点。

海明威:现在听着。

别人说话的时候,你要听全。

别想你自己要说什么。

多数人从来不听人家说话。

他们也不观察。

你进了一间屋子,出来的时候应当明了你在屋子里见到的一切东西,而且不能满足于这一点。

如果那间屋子使你产生某种感觉,你应当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你试一试,锻炼锻炼。

你到城里去,站在戏院门口,从计程车或者从汽车里出来的人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练习的方法有一千种。

不过,你老得想着别人。

7.海明威说,《老人与海》描写了“真正的鲨鱼”,它与“老人”“大海”等“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阅读《老人与海》(节选),完成下列题目。

(8分)(1)选文从游速很快、▲、▲、性情贪婪等方面写出这条灰鲭鲨是“真正的鲨鱼”。

(4分)(4分)▲8.海明威的作品语言富有特色。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1)下面是《老人与海》(节选)第①段前两句的不同译文,哪种译文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理由。

(3分)译文1: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

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

译文2: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2)《老人与海》(节选)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其表达效果也不同。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3分)▲①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②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10.《老人与海》的结尾,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来,他觉得自己被打垮了。

你认为老人是否被打垮了?请联系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体验进行阐述。

(6分)▲11.下列对以上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老人与海》(节选)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在老人捕到大鱼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的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并杀死了它。

B.《老人与海》是自传体小说,节选部分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以期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C.海明威主张创作既要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又要有合理的想象。

《老人与海》(节选)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D.海明威认为,写作训练中,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听别人说话时既要听全别人的话,也要想自己要说什么。

(三)阅读甲乙两段两段选文,完成12~17题。

(21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赵襄子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赦为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中赦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襄子曰:“寡人之国危,社稷殆,身在忧约①之中,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赦,吾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为六军则不可易.北取代②,东迫齐.令张孟谈逾城潜行,与魏恒.韩康期而击智伯,断其头以为觞,遂定三家,岂非用赏罚当邪?【注释】:忧约:忧愁困苦。

代:国名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晋阳之中赦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1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陟罚臧否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北取代与魏恒.韩康期而击智伯14.对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吾是以先之B.俱为一体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C.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与魏恒.韩康期而击智伯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断其头以为觞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16.甲乙两文都论及赏罚,但各有侧重。

甲文从“宜”与“不宜”两方面反复强调治国理政要(▲)(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赵襄子施行赏赐,以“(▲)”为上,以“(▲)”为下。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17.孔子认为赵襄子善于赏赐,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3分)(四)古诗阅读(6分)18.佳洲中学九(1)班准备以“古诗中的菊花”为题,编辑一本古诗评注集。

下面诗歌是其中的两首,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评注。

四、写作(60分)19.两个题目任选一个(1)命题作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美好的人或事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