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7分)1.(2022·安徽模拟)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前四句。
2.(2022·安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邂hòu许多人,他们能让我们感到幸福。
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而行,共同见证潮起潮落;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
我们都称之为朋友。
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是一个朋友。
我们生命中的每位过客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会留下一些印纪,也会带走我们的部分气息。
我需要你,我生命之树的叶子,就像需要和平、爱与健康一样,无论现在还是永远。
有人会带走很多,也有人什么也不留下。
这就是说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肯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这就是说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3.(2022·安徽模拟)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2022·安徽模拟)九年级某班以“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有梦想的孩子最美丽活动中,该班同学进行一次以“有梦想的孩子最美丽”为话题的“梦想秀”征集活动,请你以“梦想”为开头,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拟写出你对梦想的赞美。
(2)坚守梦想不放弃高尚的梦想是美丽的,但追求梦想的过程却是艰辛和曲折的。
刘璇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
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需要梦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中国梦!为此,我们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一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用理想激发圆梦动力。
二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用知识开启圆梦引擎。
三提升素养,陶冶情操,用品格筑牢圆梦基石。
四坚定信念,不懈奋斗,用实干实现圆梦目标。
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亳州市2024年5月九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熔铸的民族精神。
尝尽世间凄凉的李清照仍渴望像大鹏那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九万里风鹏正举。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登飞来峰》)表现了王安石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字里行间洋溢着辛弃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激情。
(2)哲思充满智慧的理趣。
庄子《北冥有鱼》中的“,”两句,说明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条件,活动都是有所凭依的;《论语》中“,”两句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
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c hù生或mó鬼。
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
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诟.()病chù()生mó()鬼掘.()出(2)《朝花夕拾》原名是《》。
鲁迅原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家、家。
(4分)(3)鲁迅离开S城后,又去过其他几个地方求学,但结果还是离开。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中考九年级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诗词天地,家国情深。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寒士的胸怀与理想: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陆游的“,”(《示儿》)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无比渴望。
(2)古人写四季,各具特色。
郦道元《三峡》中“,”两句写出春冬之季,趣味横生;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描绘了琅琊山春夏之交景色变幻无穷.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甲】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
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乙】一九二○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我热心地sōu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jí。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注: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令人印象深刻。
回顾学过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探求“青绿”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蕴:“,”(贺知章《咏柳》)中这种色彩常常象征生命与勃勃生机;“,”(李商隐《无题》)中表达的是盼青鸟传信以解愁思;“?”(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达的是一片丹心永垂史册。
(2)文言文中的名句,至今仍然能够引发我们的共鸣。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发人深思;《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临危受命的担当令人感动。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甲】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A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
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
”丢过一边不看了。
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乙】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莲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
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
想是临场规bì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就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bá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安徽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句子默写(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5)人们借用《出师表》中的语句,赞美钟南山院士在严峻的疫情当前,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的英勇精神,说他“真是,‘,’啊!”(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两句,展示出作者酷爱自然的情感和闲适的心情,最有妙处。
(7)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2.(12分)请运用所积累的学问,完成下列小题。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jiā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兴奋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jiā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也许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1)以上文段选自(作者)的散文集《》,该语段描绘的是一场充溢地方民俗风情的。
(2)请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汗流背锁(3)请结合语境并依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望见别人有某种特长、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索很多人生问题。
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人生,具有长远的相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我”产生这样的“心愿”是出于什么心理?反映了儿童的什么特点?②针对本文的结局,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13分)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辨事物,说名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很多事物都有特定的含义,请你依据示例,补全其他项所指代的内容。
安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安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甲】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手忙脚乱扶着中邪的他,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
”扶着立了起来。
A 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A 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qī惨起来。
【乙】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师父,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qī( )惨顷( )刻(2)下列词语词性与文中“应诺”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咯咯B 、贡院C 、叩头D 、霎时(3)“三四个客人一齐手忙脚乱扶着中邪的他。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 1 分)(4) 【甲】文选自清代小说家(作者)的作品《儒林外史》,A 是(人名)。
【乙】文选自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文中的“长老”指的是谁:(3 分) (5) 【乙】文中师父为何要撵走大圣?请写出与此相关的情节。
【甲】【乙】语段中都写到了人物哭,结合人物哭的原因,请分别概括 A 和大圣的形象。
(4 分)3 、我校准备于近期举行主题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 13 分)【依法治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未将生活垃圾投放至规定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1、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宣腾(xuān)笨拙(zhuō)顷刻(qīng)雕梁画栋(liáng)B.部署(shǔ)琐屑(xiè)悄然(qiǎo)慷慨激昂(kǎi)C.狡辩(biàn)追溯(shù)沙砾(lì)名付其实(fù)D.弥漫(ní)纯粹(cuì)渊搏(bó)忍俊不禁(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杀戮题跋雕梁画栋语无伦次B.苍茫燥热震聋发聩和颜悦色C.筵席秘决栩栩如生兀兀穷年D.赃物端详妇儒皆知不修边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跆拳道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B.春天的湟水河湿地公园,花团锦簇,百鸟翔集,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C.中国一代代航天人默默奉献、前仆后继,实现了中国人民的“飞天梦”。
D.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还有部分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以为然。
4、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这些内蕴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历经沧桑,永葆张力,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底气和来源。
只要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A.只要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B.只有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C.只要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D.只有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5.选出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2024年3月安徽省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3月安徽省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2024.03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中国人用中国人的眼睛,欣赏中国美景。
其中不乏有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王维《使至塞上》)。
绚丽多彩的江南秀美画卷“,”(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2)君子修行,道阻且长。
真正的君子,面对不良诱惑,坚守本心,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周敦颐《爱莲说》);即使身处困境,仍初心不改,最终峰回路转,出现转机“,”(陆游《游山西村》);困难突然降临,依然勇敢攀登高峰,满怀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豪情“,”(杜甫《望岳》)。
2、阅读材料,运用整本书阅读积累知识完成(1)一(4)题。
(13分)材料一:《儒林外史》是(作者籍贯)人(作者)创作的。
多所见闻,又工于表现,故凡所有叙述,皆能在纸上见其声态;而写儒者之奇形怪状,为独多而独详。
当时距明亡没有百年,明底遗风,尚留存于士流中,八股而外,一无所知,也一无所事。
(节选自《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小说中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
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
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xié,丑态毕露。
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lù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横暴不法()恪守道德()裹xié()功名利lù()(2)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充作者信息。
(2分)(3)结合材料和整本书内容,根据《儒林外史》相关回目分析匡超人形象。
(4分)第十五回藏神仙马秀才送葬思父母匡童生尽孝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4)请结合材料和整本书内容分析匡超人性格产生变化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与运用(共7小题,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zhù)黄晕(yùn)阻遏(è)绯红(fēi)B.迸溅(bèng)殷红(yīn)恣睢(zì)蓬蒿(hāo)C.潺潺(chán)吞噬(shì)阔绰(chuò)苋菜(xiàn)D.镂空(lòu)胚胎(pēi)黝黑(yǒu)譬喻(p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B,琐屑妖娆取缔语无轮次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②③⑤④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⑤D.③⑤②④①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3分)①②③【礼貌用语我知晓】(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
(3分)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拜读)!”①②③【礼节习俗我评说】(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
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4分)7.默写(8分)(1),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词人写愁,形象而新颖。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赋予愁重量的两句词是:“,。
”(6)假如外国朋友迈克乘坐“一带一路”专列来到郴州,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两句开头。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二、阅读欣赏(共17小题,52分)(一)名著阅读(6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
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
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
茶由口4•进去,汗马上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
他不敢再动了。
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他”指的。
(2分)(2)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请节。
(4分,要求各用一句话概括)(二)古诗鉴赏(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分)答:(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
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1)沿溯阻绝()(2)哀转久绝()(3)河中漱广()⑷窥深悸魄()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译文:1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4分)答:1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4分)答:(四)现代文阅读(26分)【说明文阅读】(6分)谁偷了我们的wifi信号陈博翰①在这个信息时代,网速太差或者突然断网,无疑让人很沮丧。
更令人气恼的是,wifi不好这种事,还每天都在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网速呢?④不仅是灯光,厨房里的家电也会扰乱我们的网速。
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属后面的设备会接收到很弱的信号,如果你将WiFi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
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障碍物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在厨房里,最大的干扰还是来自于微波炉传出的无线电波。
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是一个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也包含2.4GHz这个频段,微波炉加热就靠水分子吸收这个波段的能量共振。
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微波炉时,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
不仅仅是微波炉,那些无线遥控玩具、高保真扬声器、婴儿监视器,也通常和wifi用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它们同样会对信号造成干扰。
⑤除了微波炉,在吸收无线电波方面,水也十分擅长。
2.4G频段的无线电波是最容易被水吸收的。
有经验的人在布设wifi网络时候,碰到一些大的水管都要绕开。
所以,把你的'鱼缸放在wifi旁一定是很糟糕的想法。
不仅仅是水会阻拦wifi信号,任何的液体,包括我们的体液都会干扰到信号。
如果你站得太靠近路由器,也会影响大伙的网速哟。
⑥如果你的家又旧又大,承重墙又很厚,你就会发现wifi根本就进不了任何房间。
这是因为无线信号的频率很高,当它们穿过砖、石灰墙、大理石或者金属时,信号会受到极大的衰减,这样网速自然会受到影响。
⑦而且,在不同材质造的房子里,wifi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许多房子都是框架结构。
墙体沉降后会跟梁柱之间有裂缝,这样,在承重梁、柱跟后期砖砌起的墙体之间,会钉上铁丝网,然再抹水泥砂浆,这样就不会有裂缝了。
同时,钢筋混凝的土墙面,拆开模板后表面太光滑,挂不住水泥砂浆,粘上铁丝网后再抹水泥砂浆,也能起到牢固、不开裂的作用。
但就是这样的铁丝网,也在无形中阻挡了无线信号的传播。
在一些现代家庭的房子里,许多人用很薄的石膏板做墙面,这时,网络信号就会比较好。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15.第②段中划线句“家中wifi第一大盗就出现了,它们就是彩灯。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16.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
答:17.隔壁黄阿姨家正在装修房子,为了确保wifi信号良好,请你结合本文内容,给她提三点建议。
(2分)答:【议论文阅读】(6分)匠心之道“守破离”刘根生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
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草婴和贺友直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生动的诠释。
善于“守破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A。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
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
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
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
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④破,B。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
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
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
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C。
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
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
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
“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
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
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