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水的净化导学案2_初三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2)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2)

课题2 水的净化(1课时)一、自主学习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纯水是色、____ 臭,清澈透明的_____ 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和__________ 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常用的净水方法、、、等.3、的水叫做硬水;的水叫做软水。

用检验硬水和软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1)生活中:采用法(2)实验室:采用法。

二、精讲要点1、生活用水的净化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异味的物质。

A净化方法(1)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2)吸附沉淀:加明矾等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沉降。

(明矾作用:吸附不溶性杂质,使其迅速沉降下来。

)(3)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它可以将自然水转化为纯水。

(4)吸附:通常用活性炭,其作用是:除去水中色素、异味和一些不溶性杂质。

(5)蒸馏:是将水汽化后,再液化的过程。

(6)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吸附、过滤、蒸馏(吸附沉淀为化学变化,其他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B.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消毒→生活用水(其中:絮凝剂吸附沉淀和消毒过程是化学变化)2、过滤(1)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4)生活中用到过滤原理的例子:淘菜筐、淘米筐、茶杯的滤网、下水道的铁丝网等。

3、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Ca(HCO3)2、M g(H C O3)2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1、导入新课自然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如果不能,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学生回答:”可直接饮用的有泉水,井水。

而河水,海水却不能直接饮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推进新课提问:浑浊的河水在静置一些时间后有什么变化?回答: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相对清,但仍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3、实验演示净化桌上的一杯泥水(由于加了红墨水而显红色),加入明矾分析: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称为絮凝剂。

提问:如何将这些沉淀和水分开?举出生活中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

提问: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析:实验室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开现象:悬浮物沉到底部,水变得更清思考:井水也可用明矾净化回答:用沙漏将饺子和汤分开,用滤布将豆浆和豆腐渣分离等回答:都是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加深认识絮凝剂的作用4、学生实验分析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提问:比较过滤前的过滤前和过滤后有什么变化?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清?过滤后的水仍为红色,为什么?如何将色去掉?展示: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简介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除去色素和异味设问: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江水河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的呢?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提问:经过以上处理后的水,清辙透明,是不是纯净水了?为什么?分析: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只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和装水的开水瓶结有一层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加热或放久了,这些化合物就会生成沉淀——水垢,像这样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学生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学生用导学案

课题2 水的净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学习目标】1.知道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水的净化常用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3.学会常用的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

【学习重点】常用的水净化方法;过滤操作。

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和区别;蒸馏操作。

【学习难点】明矾的净水原理;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过滤操作时要注意“”、“”、“”。

2.吸附:利用吸附水中的杂质和一些的杂质,除去。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水。

4.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取样加入等量,搅拌,如果有,没有的是软水,如果无有的是硬水。

5.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通过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自来水的净化【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74,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1.纯水:无色、无味,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如图所示):①常用_______作絮凝剂,其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性炭可除去部分_______杂质、色素和异味,起_______作用;③过滤可除去_______杂质,以上过程均属于_______变化;④消毒可除去细菌和微生物,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漂白粉等,该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

知识点二过滤操作【师生合作】教师演示教材P75的“实验4-2”和教材P76的“实验4-4”,学生观察并了解过滤操作。

1.定义:把不溶于液体的_____物质与液体分离,分离混合物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

2.过滤装置(如图所示)3.仪器和用品:带铁圈的铁架台、______、玻璃棒、______、滤纸。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水的净化》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 水的净化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课题水的净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的水和纯净水,学会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

2.了解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水意识。

3.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并学会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初步了解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4.了解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硬水危害的了解与认识,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2.通过对蒸馏实验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明白蒸馏是四种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

3.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一杯净水来之不易,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

2.通过水的软化处理,懂得卫生健康饮水和节约用水,体会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探究活动(蒸馏),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

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蒸馏的净水方法。

教学难点1.过滤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样(河水、自来水、蒸馏水)、明矾、活性炭、肥皂水、火柴、制取蒸馏水装置一套、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等。

备课笔记课前预习1.自来水净水过程:天然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投药消毒→自来水。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3.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4.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初三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初三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一、水的净化方法1.天然水的净化方法(1)主要采用的净水方法和作用。

①沉淀:加絮凝剂(明矾)溶于水形成的物,可吸附水中的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②过滤:除去水中杂质。

③吸附:活性炭有结构,具有性,吸附水中、。

④投药消毒: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

(2)自来水广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2.过滤(1)适用范围:用于与的分离。

(2)实验用品:、、、、。

(3)操作要点。

①一贴:滤纸要紧贴。

②二低:要低于漏斗口;待过滤液体的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漏斗的下端要紧靠。

(4)玻璃棒的作用是。

二、硬水和软水1.概念(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软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采用;实验室:采用;工业上:采用。

三、过关练习1.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⑴水中的泥沙:。

⑵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

2.结合下图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仪器的名称①②,图中缺少的仪器是,它的作用是.(2)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3)过滤后得到的水是纯水吗?为什么?(4)过滤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进行处理?3.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过滤。

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2)向过滤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3)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4)生活中常用 (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2、掌握净水方法,学会过滤操作3、知道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二、自主学习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常见水的净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1、沉淀(1)静置沉淀:除去________________杂质(2)吸附沉淀: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__________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______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过滤(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2)过滤需要哪些仪器?(3)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4)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问题讨论:(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3、吸附:利用具有吸附性的物质吸附杂质及异味。

在水中加入活性炭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活性炭净水器中,下端净水的目的是什么?4、蒸馏:通过加热使水沸腾成水蒸气,然后使水蒸气冷凝成蒸馏水,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

完全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四、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化学变化:投药消毒注意: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并没有蒸馏!五、课堂小结净水程度由低到高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六、练习我市农村饮水多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含有较多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在把河水饮用水使用之前,通常要进行以下处理:河水→(A)加明矾→(B)过滤→(C)加漂白粉→饮用水。

⑴在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⑵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⑶可以除去水中泥杀、悬浮物的步骤是;⑷经上述几步操作处理后得到的饮用水是(填:“纯净物”、“混合物”),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 水的净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认识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2.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3.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难点: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学习过程【课前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答案】略。

2.家庭小实验:取少量凉白开加入肥皂自制一些肥皂水,再分别取等量的自来水和矿泉水于干净的容器中,振荡(或搅拌),观察并对比容器中的泡沫情况,做好记录。

【答案】略。

【课堂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P74第二段,了解净水时常用的絮凝剂及其作用。

【答案】净水时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难溶性杂质有吸附作用,使杂质沉降。

任务二: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总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案】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的地方;漏斗尖嘴端紧靠烧杯内壁。

任务三: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器,其主要的净水试剂是活性炭,查阅资料了解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作用和净水原理。

【答案】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不仅可以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颜色和气味。

任务四:依据下图总结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涉及的净水方法及各方法的作用。

【答案】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沉淀时会加入絮凝剂,以使絮状的不容物沉降;过滤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是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任务五:阅读教材P76,分析硬水和软水和区别以及鉴别方法。

【答案】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不容易起泡,产生较多的浮渣。

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则泡沫丰富,没有浮渣。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 水的净化一、.学习目标:1.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原理。

2.掌握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3.提升学生协作交流能力,强化节水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点:掌握浑浊泥水的过滤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三、学法指导:(一)复习: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资源很少,同学们想一想当没有水用时,我们可以直接从沅江打水来用做饮用水么?(三)自主实验探究:1.观看视频后归纳总结实验要点:2.自主实验探究A..实验假设B.实验操作过程是否按照自己归纳总结的要点进行?C.实验结果如何?是否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如若没达到预期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四)自主学习,小组讨论,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3 、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代替滤纸?(五)课堂总结1、过滤的总结:(1)、过滤法: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1)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

2)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3)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4)玻璃棒的作用:四、当堂练习:1.纯净水是___色、___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和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B. 食盐和泥沙C. 食盐水D. 铁粉和铜粉3、下列关于过虑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边缘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5、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B、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靠紧烧杯的内壁6. 指出下图中的错误:一、二、7. 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⑴水中的泥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了解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2.学会区分软水和硬水;了解硬水的危害及软化;
3.了解蒸馏实验操作。

学习重点: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及转化
自主学习:教材P76-77
学习过程:
一、硬水和软水
1、概念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2、硬水检验
(1)加肥皂水
【实验】P76实验4-3 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一个烧杯产生的_________,一个烧杯产生的_________。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是____________。

(2)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无或很少固体。

3.硬水的危害
【阅读】P76页,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________,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________。

(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4、硬水的软化
(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二、蒸馏
1、概念: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

2、蒸馏的作用:通过蒸馏,可以把_________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工业制氧气),也可以把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_________杂质分离开来(如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蒸馏实验操作中在烧瓶中加入约_________的硬水,再加入_________ 以防_________ 。

连好装置保证_________ 。

加热时不要使液体沸腾的太剧烈,以_________ 。

烧瓶底部需_________目的_________。

为了提高冷凝的效果,冷凝管中水蒸气和冷水流动的方向要_____(填“相反”或“相同”)【小结】水的净化方法:
(1)静置沉淀法: 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层,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2)吸附沉淀法:
①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活性炭: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还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②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3)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_________。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_________的边缘;
_________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_________ ;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_________ 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_________ 。

(4)蒸馏:通过加热使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分解生成沉淀,硬水软化
三、课堂检测
1.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2.下列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
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
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
A静置B煮沸C过滤D蒸馏
5. 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将其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

问:
(1)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6.下列水中,人们可长期饮用的是()
A蒸馏水B硬水C纯净水D自来水
7.下列生活中的用水,属于软水的是()
A自来水B汽水C雪水D矿泉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水
B.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C.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