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 我们的责任》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振兴中华我们责任》说课稿

《振兴中华我们责任》说课稿

自己喜欢的纸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
导 入 语言激发 歌曲渲染
学生
欣赏体验
情境 1
敬仰小英雄
教师
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学生
说出心目中 英雄的名字
意图:情景共融,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图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 背面图文
朽次取从朽民三革三 !斗民那!革十命年 争族时 命年中以 中独起由中以牺来 牺立,此牺来牲, 牲和为上牲,的在 的人了溯的在人人 人民反到人人民民 民自对一民民英解 英由内千英解雄放 雄幸外八雄放们战 们福敌百们战永争 永,人四永争垂和 垂在,十垂和不人 不历争年不人朽民 ! ,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四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说课设计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教材版本
• 教科版
教学内容
• 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第4课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关 于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说课流程图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所在的单元 主题是《不能忘记的历史》,体现了《品德 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 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的内容要求。 《振 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这一课是在学生初步 了解了屈辱与抗争并存的中国近代史的基础 上,更进一步激励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图:引发思 考、讨论,强 化责任意识。

初中初三政治下册《振兴中华共担责任》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初三政治下册《振兴中华共担责任》优秀教学案例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堂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小组展示: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小组互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公正、公平的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讲授的新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3.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框架,巩固新知。
2.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作业反馈: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通过以上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案例亮点
5.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这种差异化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历程,了解国家发展战略,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国家使命感。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主题班会教案《民族复兴,我的责任》[5篇材料]

主题班会教案《民族复兴,我的责任》[5篇材料]

主题班会教案《民族复兴,我的责任》[5篇材料]第一篇:主题班会教案《民族复兴,我的责任》民族复兴,我的责任宣威八中胡永洪一、教学构想(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责任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将伴随着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

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

而责任感则是对责任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是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

通过本课学习促使大学生在平凡之中有伟大的追求,在平静之中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通过先进人物勇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展示,让学生明白:是人都有责任。

一个真正的人,就是要敢于承担责任。

在责任、道义、担当,尽心的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愤学习的决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承担责任与成长成才的关系。

教学难点:责任感的培养。

(四)教法建议师生互动法(五)教学时间二课时(六)课堂设计1.通过英模事迹的展示,教育学生向其学习。

2.引出责任定义,由学生简述人生各类责任。

3.A.现时全国人民共同理想是什么,以《勇于担当铸就辉煌》为题分组讨论。

B.《中国梦我的梦》为题分组讨论4.学生代表发言,阐述本组同学的见解。

5.老师点评,总结指导。

二、教学参考资料: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是承担一切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每个人的一生要承担很多责任: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工作的责任等。

人既是在责任的鞭策下做事,又是被责任支撑着在这个世上做人、做事。

责任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各行各业都尊崇道德美。

我们平时去医院就诊时,如果医生态度和蔼、服务真诚、医术精湛,我们就会夸奖他是一名合格的好医生。

如果接待我们的医生态度恶劣,诊断马马虎虎,我们一定会在心里说道:“这个医生真没‘医德’”。

换言之,如果我们学生没有做到“学习”的责任,在他人、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你绝对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责任感意味着一种做事态度:时时刻刻都要记住自己的任务,时刻都要提高警惕,不忽视细节,迎难而上。

思想品德:6.3《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教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思想品德:6.3《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教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第六课振兴中华共担责任第三框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国家观念,理解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和增强国家观念的基本要求,从而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启发学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为立志报国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认识到增强国家观念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自己的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二、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教材等相关材料。

2、教师制作课件三、教学过程:时政发布(略)看国庆60周年图片师:看了国庆60周年场景的图片,你有何感慨?生:作为中国人很自豪……很激动……师:对,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断壮大而自豪,那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啊!肯定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沉浸那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幸福时刻。

此时此刻每一位同学心情应该是沉甸甸的,更感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内心深出喊出了同一种声音: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导出课题)。

这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流露,是国家观念的体现。

第三框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一)增强国家观念师:那么什么是国家观念呢?生:(交流)1、国家观念定义国家观念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起来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即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个人对国家的忠诚。

师:国家观念有那些具有深刻的内涵呢?生:包括国家利益、公民责任和忧患意识等诸多方面。

师:请同学们欣赏《我的祖国》。

师: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交流)师:这首歌渗透着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观念。

师:既然对国家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那么我们该如何增强国家观念呢?2、如何增强国家观念?师:2008年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我国经济仍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2009年经济发展速度8%,,国家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振兴中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振兴中华的背景和意义。

2. 强调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

【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通过讲解和阐述来引导学生思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振兴中华的认识和态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振兴中华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振兴中华的深远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析振兴中华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性。

2. 探讨振兴中华对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振兴中华的实际意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振兴中华意义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分析报告,评估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2.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推动他们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教学内容】1. 阐述学生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和社会成员在振兴中华中的角色。

2. 提供具体的行动方向和途径,让学生了解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的想法和计划。

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作为中坚力量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振兴中华责任的认识和态度。

2. 收集学生的行动计划,评估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培养创新能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能力对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创新能力在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4.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4.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双流区双华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导学案主编:夏雪梅审核:张云浩任课教师:班级:使用时间:【课题】《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爱国情感落到实处,制订成才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习难点:明白自己的责任,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第一部分:基础课程【自主学习】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力量对比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自主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

就形制样式而言这种老式的武器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余年。

英军是船坚炮利,攻占沿海要塞的是船舰,用舰炮。

英军火炮的射程可达2000米,每分钟射速1-2发,而清军火炮最远不过1200米,且射速要慢得多。

上面也说到,英军3艘战舰是有74-78门炮的,5艘战舰都是有22-48门炮的。

但中国战船一般只有一门中型炮,4-6门小型炮。

(二)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力量对比抗战爆发时,中日力量相差悬殊。

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经济力、军事力、技术力以至组织力,都比日本差得多,中国许多武装力量甚至是用原始武器,与现代化的日军作战,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部分:拓展课程(一)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主学习】1、阅读以下材料。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境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着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下了火车,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的市区说: “不要到这里来玩。

“这里是外国租界。

”周恩来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伯父沉重的说:“中华不振啊!”。

一天,他和好朋友又路过租借地。

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竟是这样的场面:一位衣裳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她的丈夫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巡警不但不处罚洋人,还说中国人妨碍了交通。

口语交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实录

“读悟结合•说练并行”教学模式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之口语交际教学实录【实录过程】课前互动:出示眼机能训练幻灯片,训练学生的眼睛转动速度。

出示本单元的比较难记的词语,进行“快速记忆复述”训练。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眼机能训练的小游戏,我们开始小游戏吧!请听老师的指令。

请同学们头正身直,眼睛看着幻灯片,眼珠紧紧盯着图片的两个眼睛,随着它们快速动而动。

生:坐姿端正,集中精神进行眼脑机能训练。

师:同学们训练得很认真,接下来,老师出示一些词语,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谁记得最多。

(出示词语:山川与其民族洁净城市旁边优美花坛相互申请马匹海洋)生:限时记忆。

师:谁来背诵?(指名背诵)生1:背诵师:你很厉害,全部都背诵出来,谁再来挑战。

生2:背诵师:你也很厉害,也背诵出来了!我发现同学们的快速记忆能力越来越强了,恭喜你们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下面让我们一起精神抖擞地上课吧!一、揭示课题,出示课件,感受历史,畅谈感受。

1.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这节口语交际课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能够穿着漂亮暖和的衣服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比起战争年代的人们,我们已经是够幸福的了,然而幸福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屈辱的历史。

(生齐读:不忘国耻)现在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历史,请看课件。

2. 出示课件。

3. 师语言渲染氛围。

放音乐伴奏《我的中国心》。

师: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把把铸入灵魂的匕首,它们已刺痛的我们的心。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

五下品社 第三单元 主题四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五下品社 第三单元 主题四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五下品社精品教案第三单元不能忘记历史主题四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活动目标:1、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意志。

2、教育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活动重难点:1、学生体会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付出的艰辛,体验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不容易,增强为国效力的责任。

2、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活动准备:搜集名人名言以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名人、故事。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每当我们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我们听见庄严雄壮的国歌声,每当我们看到一幕幕浸透着民族优秀精神的感人场景……我们都为之激动,为之肃然起敬。

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奋斗中,有许多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二、课中深究。

(活动一)感受振兴责任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教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佩戴好红领巾,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2、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发小纸片,各自书写。

3、自由上台交流留言内容。

4、小比赛,每个小组一块模拟纪念碑的纸板,5分钟之内,看哪组在上面写出的中华英烈名字最多,写得最工整。

(活动二)寻找建设者的足迹1、学生汇报,建国以来我们的先辈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汇报收集的人物以及故事(如李四光、时传祥、袁隆平等)。

2、出示有关名人的故事课件。

3、感悟,鼓励学生说说。

4、读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范仲淹问:你对这些名言是怎样理解的?你想到了什么?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

(活动三)揭示“振兴中华”之内涵1、指导学生读教材,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学实录
活动目标:
1、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活动重难点:
1、如何把自己的爱国情感落实到实处,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活动准备:教师制作幻灯片,学生收集先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播放《国际歌》。

师:听着这曲雄壮的国歌,你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无数革命先烈在战火中倒下的身影。

生:我想起了八一南昌起义。

生:我想起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身影,。

生:我想起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八年抗战所牺牲的二千五百多万同胞。

生:我想起了三年解放战争中所牺牲的中华优秀儿女。

生: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是呀,每当我们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我们听见这庄严雄壮的国歌声,每当我们看到一幕幕浸透着民族优秀精神的感人场景……我们都为之激动,为之肃然起敬。

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奋斗中,有许多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二、课中深究。

(活动一)感受振兴责任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
的英雄们深深鞠躬!
生:深深的鞠躬
师:面对纪念碑,你想说些什么?
生:英烈们,你们太伟大了,我为你们的英勇事迹感动。

生:英烈们,你们为了保护群众和部队同志牺牲了自己,你们永远都活在我们心中。

生:先烈们,放心吧,你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今天我们会永远珍惜,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会永不退缩。

奋勇向前。

生:先烈们,放心吧,你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共和国已经强大,她再不是一个屈辱、贫弱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有了发言权。

师:(出示受侵略的画面)问: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说说你所知道的原因。

生:利益决定一切。

落后就要挨打。

师:挨打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财富,被一笔一笔地掠去。

土地,被大片大片地吞箍。

鲜血,被一滴一滴地吸干。

师:对,所以说,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活动二)寻找建设者的足迹
师:建国以来有许许多多的先辈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努力,谁来汇报你所收集的人物以及故事?(如袁隆平、时传祥、李四光等)。

生:我搜集的是袁隆平的感人事迹。

生:我搜集的是李四光的感人事迹。

师:出示有关名人的故事课件。

师:出示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范仲淹
问:你对这些名言是怎样理解的?你想到了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

(活动三)揭示“振兴中华”之内涵
师:请同学们读教材,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周总理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永远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前进啊!
生:假若国家有难,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披坚执锐、浴血沙场。

师:小组开故事会:
(1)讲解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简介梁启超生平,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3)介绍自己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的事迹。

师:巡视,然后总结小组故事会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制作一个纪念碑,把你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写在上面,永世铭记。

生:制作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写上自己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

(活动四)“振兴中华”我先行
1、教师提出问题:
(1)现在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谈谈自己如何对振兴祖国作贡献。

2、小组活动,制作“振兴中华”卡片。

3、集体交流卡片内容。

4、启发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感想。

5、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振兴中华是我们每
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尽自己的所能,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三、课后实践
1、为开展“21世纪抓我们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会准备材料。

2、摘抄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的名言。

3、读有关青少年刻苦学习的故事书。

板书设计:
主题四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开拓未来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