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疗法ppt课件

小儿推拿疗法ppt课件

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 症状。
揉足三里穴
推七节骨
用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持续2-3分钟, 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身体虚弱等症状。
用拇指自上向下推动七节骨,力度适中, 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脱肛 等症状。
便秘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便秘是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疗法可以促 进肠道蠕动并缓解症状。
擦法
总结词
用掌根或鱼际在穴位上做快速来回擦动,适用于各个穴位和部位。
详细描述
擦法是用掌根或鱼际在穴位上做快速来回擦动,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擦法常用于小儿推拿中的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
04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疗法
感冒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疗 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咳嗽、腹泻等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无创伤、无副 作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广
泛欢迎。
推拿疗法的发展历程
小儿推拿疗法起源于中国,已 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小儿推拿疗法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推 拿疗法逐渐受到重视和研究, 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 步证实。
推大肠俞
用拇指自上向下推动大肠俞,力度适 中,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便秘
引起的腹部胀满等症状。
揉天枢穴
用指腹按揉天枢穴,每次持续2-3分 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并缓解便秘症状。
摩腹
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 续5-10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并缓解 便秘症状。
夜啼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夜啼是小儿常见病症, 推拿疗法可以安抚情绪
捏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轻轻 提起并放松,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 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捏法常 用于小儿推拿中的捏脊疗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ppt课件
处理异常情况
如推拿后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 感染或加重症状。
记录与反馈
对推拿过程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同时,将推 拿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以便其了解小儿的治疗进展。
05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家长学习简单手法操作
学习基本推拿手法
家长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几种简单且常用的小儿推拿基本 手法,如推、拿、按、摩等。
亲子互动按摩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互动按摩,增进亲 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按摩效果评估
了解如何评估按摩效果及孩子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按摩方式和方 法。
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学习小儿推拿的心得体会,以 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效果。
交流互动环节
设置交流互动环节,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
目 录
•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 常见病症治疗方案设计 •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及作用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02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推法
01
02
03
04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分类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操作要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动时 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一、准备阶段在开始小儿推拿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舒适:1. 物品准备:准备好推拿用的毛巾、按摩油、计时器等物品。

同时,确保室内温度适宜、灯光柔和,为小儿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

2. 放松心情:操作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静、专注,避免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小儿。

二、评估阶段在开始推拿之前,需要对小儿进行评估,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需要推拿的穴位。

具体步骤如下:1. 查看舌苔:观察小儿的舌苔,可以了解其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方面的情况。

2. 询问病史:询问小儿的病史,包括感冒、咳嗽、腹泻等,以确定推拿的穴位和力度。

三、推拿阶段根据评估结果,开始进行推拿。

每个穴位的推拿手法、力度、频率等具体操作如下:1. 太阳穴:用双手拇指指腹轻按太阳穴,每次按摩1-2分钟,可缓解小儿头痛、发热等症状。

2. 迎香穴: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迎香穴,每次按摩1-2分钟,可缓解小儿感冒、鼻塞等症状。

3. 膻中穴: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膻中穴,每次按摩1-2分钟,可缓解小儿咳嗽、胸闷等症状。

4. 捏脊法:将双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儿脊柱两侧,从尾骨开始向颈部轻轻捏拿,每次捏3-5下,可调节小儿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四、调整阶段在推拿过程中,如果小儿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小儿出现哭闹、皮肤过敏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进行适当处理。

五、结束阶段1. 整理物品:将推拿用的毛巾、按摩油等物品整理好,以方便下次使用。

2. 清洁小儿:为小儿清洁身体,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 总结评估:对本次推拿进行总结评估,了解小儿的反应情况,记录推拿效果,为下次推拿提供参考。

六、注意事项1. 禁止空腹进行推拿,以免对小儿造成不良影响。

2. 禁止擅自用药,以免对小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 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以免影响小儿的情绪和治疗效果。

4. 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手的清洁和温暖,以免对小儿造成不良刺激。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小儿推拿培训

小儿推拿培训

缓解情绪,改善睡眠
01
小儿推拿具有安神定志、舒缓情 绪的作用,对婴幼儿焦虑、烦躁 等情绪问题有良好缓解效果。
02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调和阴阳 平衡,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夜啼 、夜惊等睡眠障碍。
无副作用,安全有效
小儿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无需 使用药物,因此无副作用和依赖
性。
操作简便易学,家长可在家中自 行操作,方便实用。
咳嗽气喘治疗方案
推拿穴位选择
清肺经、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等穴位,以止咳化痰、平喘 顺气。
操作手法
采用适当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
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宝宝吸入刺激性气体,同时注意观察宝宝呼 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泻便秘治疗方案
推拿穴位选择
补脾经、推大肠、摩腹、揉龟尾等穴位,以调和脾胃、止泻通便 。
肺俞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 开1.5寸处,可宣肺止咳、化痰平 喘。
肾俞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 开1.5寸处,可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
肢体部穴位定位及功能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处,可健 脾和胃、调中理气。
涌泉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可滋阴降火、醒神开窍。
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处,可 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拿法
用拇指和食、中二指相对用力, 提拿一定部位或穴位,做一紧一 松的拿捏,称为拿法。拿法动作 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
续。
按法
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位上点按,称 为按法。按法有指按和掌按之分 ,指按是用拇指或食、中、无名 指的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掌按是
用掌根或全掌着力。

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ppt课件
感谢观看
穴位分类
小儿推拿的穴位分为经穴 、奇穴和阿是穴,其中经 穴是小儿推拿的主要应用 穴位。
穴位定位
小儿推拿穴位定位准确, 不同穴位对应不同的症状 和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
辩证施治
根据小儿的具体症状和 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
推拿手法和穴位。
调整阴阳
通过推拿手法调节阴阳 平衡,到达治疗目的。
扶正祛邪
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增强小儿的抵抗力。
家长反馈
家长对患儿接受推拿后的视察和感受,也是 评估疗效的重要根据。
小儿推拿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名2岁男孩,长期便秘,经过一 段时间的小儿推拿治疗,便秘症 状明显改良,食欲也增强了。
案例二
一名5岁女孩,经常感冒、咳嗽, 经过半年的小儿推拿治疗,身体状 况明显好转,感冒次数明显减少。
案例三
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夜惊、睡眠不 安,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儿推拿治疗 ,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夜惊现象消 失。
小儿推拿的优势与特点
小儿推拿具有安全、无副作用、适应 症广等特点,尤其合适小儿娇嫩的脏 腑器官和敏锐的体质。
小儿推拿操作简便易行,家长经过简 单培训即可在家中自行给孩子进行推 拿,方便实用。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 可以调和蔼血、平衡阴阳,从而到达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重视个体差异和辩证施治,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更加精准有效。
02
小儿推拿以“推拿”命名,是因 为其主要操作手法是推法和拿法 ,同时也包括其他如揉、按、捏 等手法。
小儿推拿的历史与发展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上,小儿推拿经历了从民间流传到官方推广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 的学科。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优化推拿手法、穴位组合等手段 ,提高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缩短疗 程,减轻患儿痛苦。
小儿推拿的普及与推广
培训专业人才
加强小儿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 专业素养。
普及教育知识
开展小儿推拿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知度 和接受度,促进小儿推拿的广泛应用。
THANKS
操作时间
每次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以免 宝宝疲劳。
适应症选择
小儿推拿适用于6岁以下的小 儿,尤其适宜于3岁以下的婴 幼儿。
操作力度
小儿推拿时应轻柔、均匀、有 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 伤。
操作频率
小儿推拿的频率应根据宝宝的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周进行 2-3次为宜。
03
用掌心或四指指腹在脐部顺时针轻轻 揉按,可缓解腹泻症状。
推大肠经
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大肠经,可缓解腹泻症状。
揉龟尾穴
用拇指指腹在龟尾穴上轻轻揉按,可 缓解腹泻症状。
捏脊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腹自下而上捏 脊,可调理脾胃、止泻。
发烧的推拿操作
推天河水
推六腑
用拇指指腹从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 ,可清热解表、退烧。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 引言 • 小儿推拿的基本知识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操作 • 小儿推拿的实践应用 •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介绍小儿推拿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达 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 病的目的。
02
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儿童,尤 其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 感冒、咳嗽、发烧、消化不良等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种分支,主要针对0-12岁的儿童进行治疗。

相比成人推拿,小儿推拿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身体特点和生理变化与成人有所不同。

以下是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推拿师:推拿师应该具备专业资质和经验,并且具备对儿童进行推拿的特殊技巧。

最好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推拿师,如中医推拿师或儿科医生。

2.接受推拿的环境:儿童接受推拿时,环境要保持温暖、舒适和安静。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有刺激性气味。

3.选择合适的时间:推拿最好在儿童饭后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进行,不宜在儿童饭前或饭后立即进行。

避免在儿童睡觉前和过于疲劳时进行推拿。

4.避免用力过大:推拿时力道要适中,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推拿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病情调整力度。

5.观察儿童的反应:推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包括表情、呼吸和动作的变化。

如果儿童出现不适、疼痛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禁忌:1.发热和感染:如果儿童处于发热或感染状态,如感冒、发烧、急性呼吸道感染等,不宜进行推拿。

因为推拿可能加重儿童的病情或传播病原体。

2.急性外伤和畸形:如果儿童患有急性外伤,如骨折、扭伤、内脏破裂等,或者有先天性畸形等病症,不宜进行推拿。

推拿可能会加重儿童的伤势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3.皮肤病和皮肤损伤:如果儿童患有皮肤病,如湿疹、疖疮等,或者有皮肤损伤,如烫伤、烧伤等,不宜进行推拿。

因为推拿可能会刺激皮肤病的病灶或延缓损伤部位的愈合。

4.血液疾病和出血倾向:如果儿童患有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等,或者有出血倾向,如摔伤后易出血等,不宜进行推拿。

推拿可能会导致出血或加重血液病的情况。

5.内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儿童患有严重的内脏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等,或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不宜进行推拿。

因为推拿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26 五指节穴 1)部位 五指各关节处。 2)手法 用拇指和食指 两指相对掐之,也可加 上揉捻的手法。共三至 五次即可。 3)主治 急、慢惊风, 疳积等。掐五指节能加 强各穴的功能,为小儿 推拿结束手法.




27 威灵穴、精宁穴 1)部位 威灵穴在手背 食指和中指掌骨之间, 属点状穴。 精宁穴在手背无名 指与小指掌骨之间,属 点状穴。 2)手法 用拇指和食指 二指相对用力在穴位上 拿之。三至五次即可。 3)主治 急慢惊风,昏 迷不醒,多在急救时配 合使用。也可作为小儿 推拿结束手法之一。
六 常用穴位的形式

根据穴位的形状,将小儿推拿特定位分为 点、线、面三型。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七 常用穴位




1 脾穴 1)部位 拇指挠侧,赤 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 根 2)手法 向心推为补, 离心为清,来回推之为 清补 3)主治 消化不良,脾 虚泻,疳积。脱肛,虚 喘嗽等。若心脾有火, 口舌生疮,则先推天河 水然后小补脾




21 外劳宫穴 1)部位 在手背面,中指 与无名指掌骨中间,与内 劳宫相对,属点状穴。 2)手法 用揉法,医者左 手握患儿左手,使其手心 向下,将其无名指、小指 屈曲与掌 面呈90度角,使穴位 显出,以拇指螺旋面揉之。 主治 腹痛,腹胀、久泄不 止、胆道蛔虫,风寒感冒 等。此为暖穴。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2拿法 用拇、食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 某一穴位,一紧一松,反复增减用力为拿 法。一般用于点状穴。注意松紧适宜,用 力柔和。 3 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螺纹面紧紧吸附 在穴位上左右旋转揉动为揉法,用力应着 实深透,不可只在表面上摩擦。用于点状 穴位。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24 阳池穴 1)部位 在手背一窝风 穴上三寸,尺骨与挠骨 之间即为本穴。属点状 穴。 2)手法 用揉法。 3)主治 头晕、头痛, 鼻塞流涕等。



25 列缺穴 1)部位 在手腕两侧的 凹陷内,非针灸之列缺 穴。 2)手法 用拿法。以食 指和拇指两指按住列缺 穴相对用力拿按之,一 紧一松,反复增减用力。 3)主治 此为解表通穴 之穴,拿之汗出为止。 治疗伤风感冒,风寒头 痛,久拿之可以得汗, 双可助疹痘发表,得汗 后需避风。



22 一窝风穴 1)部位 在腕横纹正中 凹陷中。 2)用揉法。 3)风寒感冒,鼻流清 涕,也有温中行气用 利关节的作用,用于 腹痛、痹痛。


23 二人上马 1)部位 本穴简称二马, 在手背小指与无名指 关节后凹陷中。 2)手法,用揉法。 3)主治 一切属肾虚的 症候,都可以用此穴 补肾为治。


12 小横纹穴 1)部位 小指与掌相连 之纹下又一横纹,穴 在尺侧掌纹头。属点 状穴。 2)手法 用揉法。 3)主治 咳嗽。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13 八卦穴 1)部位 在手掌面,以 掌心为圆心,以从圆心 到中指根横纹处三分之 二处为半径,画一圆圈, 八卦穴即有此圆圈上。 2)用运法,顺时针方向 为顺运八卦,反之为逆 运八卦。 3)主治 胸闷胀饱,呕 吐。腹泻,食欲不振, 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


10 四横纹穴 1)部位 食指、中指、 无名指、小指连掌之 横纹处,属线状穴。 2)手法 以拇指挠侧面 来回推之。 3)主治 腹胀,疳积、 食欲不佳,口唇燥裂、 痰喘等。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11 小天心穴 1)部位 在掌根大小鱼 际交接之中点,属点 状穴。 2)手法 用捣法或用揉 法。 3)主治 烦躁夜啼、惊 风、目赤肿痛等。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捏脊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6 胃穴 1)部位 自腕横纹至拇 指根部,外侧缘赤白 肉际处。 2)手法 从腕横纹推至 拇指根部为清,一般 用清法。 3)主治 恶心呕吐,食 欲不佳,消化不良等。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7 大肠穴 1)部位 食指桡侧缘, 赤白肉际处,由指尖 到指根。 2)手法 由指根推向指 尖为清,反之为补, 来回推为清补。一般 用清法或清补法。 3)主治 泄泻,便秘, 脱肛等
三字经小儿推拿简介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

一 形成和发展 1877年,山东牟平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 经》创立了推拿三字经学派,通治小儿和 成人之疾,以成人为主。后由李德修 (1893年—1972年)继承了徐光谦三字经 派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 拿,1920年在青岛开诊所,以推拿疗疾, 享有很高的声誉。1955年后在青岛中医院 儿科负责,悉心传授,使此学术传承下来。




5 捣法 食、中指屈曲,用屈指关节敲打在 穴位上为捣法,如捣小天心穴。 6 掐法 用拇指或其他指甲,在穴位上掐之, 使产生酸麻胀感叫掐法。如掐五指节。 7 分法 用拇指从选定的部位向两侧分推叫 做分法。如分手阴阳。 8 合法 用两拇指从选定的部位,由两侧向 中间合推叫做合法。如合阴阳。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二 三字经流派推拿的特点 临证施术以左上肢以下穴位为主,取穴少而 精,一般只取3至5个穴位,尤擅长独穴治疗。 手法简单易学。推拿时间长,治病疗效高。 三 小儿推拿的速度和时间 推拿的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大多 数穴位约需5-10分钟,婴糼儿推拿一次需30分 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两次。需要长期治 疗的慢性病,7—1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 束后可休息数日再作第二疗程。



16 运水入土穴 部位 自小指尖沿掌边 推向拇指根。呈弧形。 手法 做弧形推动。 主治 便秘。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18 天河水 1)部位 前臂掌侧正中, 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太 一直线。 2)手法 食指、中指两 指并拢,自腕横纹推 向肘横纹(向心性推 之)称为清天河水。 3) 主治 感冒发烧,惊 风、夜啼、口舌生疮, 咳嗽谈喘、腹泻等, 一切热证均宜。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四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医者要取穴准确,手法熟练,操作认真。 室温适宜,推拿后避免受风。 操作时注意修短指甲,手要温暖,用力均 匀,轻重适宜。 用滑石粉或食用淀粉作为润滑剂。以防小 儿皮肤受伤。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五 小儿推拿手法 1 推法 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螺纹面,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




2 肝穴 1)部位 食指掌面,由 指尖到指根。 2)手法 一般用清法, 习惯上称为平肝。其清 法为从指根推到指尖。 3)主治 急慢惊风,目 赤,感冒,烦躁不安等。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3 心穴 1)部位 中指掌面,由 指尖到指根。 2)作用 本穴在临床 上极少用,若需用清 心火时则以天河水代 之。
19 三关穴 1)部位 前臂桡侧,自 腕横纹至肘横纹太一 直线。 2)手法 食指、中指两 指并拢,自腕横纹向 上直推至肘横纹。 3)主治 先天不足,表 虚自汗,麻疹不透等。 此为温性穴,大补肾 中元气。
都江位 前臂尺侧,自肘 横纹头至腕横纹头成一直 线。 2)手法 将患者左臂顺正, 使小指在下,推的部位保 持在臂的下侧,从肘横纹 到横纹。 3)主治 高热,急惊风, 实热痰喘,便秘,热痢等 一切实热证均宜。此为凉 穴。



14 分阴阳穴 1)部位 掌根部,小天 心穴两侧,属线状穴。 靠拇指侧为阳池,靠小 指侧为阴池。 2) 手法 从小天心向两侧 分推,为分阴阳。 3)主治 寒热往来或身 热不退,食积,呕吐, 腹泻。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15合阴阳穴 部位 同分阴阳穴,即 靠近拇指侧为阳池, 靠近小指侧为阴池。 手法 与分阴阳穴的手 法相反。 主治 徐先辈用本法配 合推肾穴用推天河水 以治疗痰多。



4 肺穴 1)部位 无名指掌面, 由指尖到指根。 2)手法 一般用清法, 从指根推到指尖。 3)主治 伤风感冒,咳 嗽痰喘,麻疹不透等。 清肺常与平肝、清天 河水配合应用。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5 肾穴 1)部位 小指掌面,由 指根到指尖。 2) 手法 从小指端推到 指根为补法,不用清 法。 3)主治 先天不足,遗 尿等。肝不宜补,如 需补则补肾水以养肝 木。



8 小肠穴 1)部位 小指外侧,由 指尖到指根。 2)手法 由指根到指尖 为清,来回推为清补。 不用补法。 3)主治 尿闭,小便不 利,口舌生疮。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制



9 板门穴 1)部位 掌面大鱼际正 中属点状的穴位。 2)用揉法,左右旋揉 同数。 3)主治上吐下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