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12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优秀PPT教学课件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 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 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 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朝著名文学家。 《狼》选自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写狐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竞技场】校文学社要进行诗歌创作大赛,要求仿照下面这节诗, 以“爱心”、“关怀”、“诚信”、“奋斗”等为话题,试写 一节诗。(3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 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关注加星号的16篇课内文言文
文言文的复习要细致地理解与有效地梳 理,注意文言实词、虚词中自己的知识盲点, 以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等文言现象的归类。同时还要透彻地理解 文句、感悟文章的思想。
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
么启示?
1.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智子疑邻》
子 (智)
墙坏
“有盗”
被盗
(疑) 邻
寓意: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不要看是谁提出 的,对人不能有偏见,应客观公正。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 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分析 共30页32页文档

。——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分析 共30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分析 共30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应对策略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文言文比较阅读 (完美版)ppt课件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4.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 真
.
5.上面两文都围绕“善”而作。请结合内容, 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与士人之 “善”的。(4分)
平板作业平台:阅读《河中石兽》与《打 捞铁牛》,完成相应题目。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 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 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liàngqiàng) 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 :观察。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作鼠一轴 百千其作 C.于厅事之东北角 献之县令 D.猫则踉跄逐之 夸父逐日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写了口技艺人表演了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 而醒的场景。 B.【乙】文中士人将所作的鼠画赠与县令,县令非常喜欢, 随即将画挂在墙上。 C.【甲】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从“深巷犬吠”开始, 接着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D.【乙】文中县令发现了猫的特异举动,探查后知道了这幅 鼠画值得珍藏。
请结合内容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不士人乊甲通过口技人表演的内容即一家人由睡而醒的场景以及观众无丌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的情绪反应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技艺乊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4.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 真
.
5.上面两文都围绕“善”而作。请结合内容, 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与士人之 “善”的。(4分)
平板作业平台:阅读《河中石兽》与《打 捞铁牛》,完成相应题目。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 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 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liàngqiàng) 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 :观察。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作鼠一轴 百千其作 C.于厅事之东北角 献之县令 D.猫则踉跄逐之 夸父逐日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写了口技艺人表演了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 而醒的场景。 B.【乙】文中士人将所作的鼠画赠与县令,县令非常喜欢, 随即将画挂在墙上。 C.【甲】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从“深巷犬吠”开始, 接着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D.【乙】文中县令发现了猫的特异举动,探查后知道了这幅 鼠画值得珍藏。
请结合内容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不士人乊甲通过口技人表演的内容即一家人由睡而醒的场景以及观众无丌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的情绪反应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技艺乊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2.答题思路 (1)词语解释题。先看清题干的要求,是要选相同的还是不 同的,然后再解题。以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1 题为例,此题中, A 项前一个“备”是“详尽”的意思,后一个“备”是“具 备”的意思。B 项前一个“极”是“尽”的意思,后一个“极”
优质课件
是“很”的意思。C 项前一个“薄”是“迫近”的意思,后一 个“薄”是“小看,轻视,看不起”的意思。D 项两个“或” 都是“有时”的意思。题干是选相同的,所以答案是 D。 (2)句子翻译题。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一般可用直译法 翻译,字字落实,补充省略句的省略部分,正确译出句中的关
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键词,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以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2 题
为例,先把句中的每个字译出来,正确翻译“皓月”“浮 光”“静”“璧”的意思,再把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优质课件
(3)内容理解。解答时需读懂相关段落,理解相关内容,并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3 题。
优质课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分)
A.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每与臣论 此事 . . B.亲贤臣,远 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 .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 男 . . D.不宜 偏私/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 .
优质课件
是“很”的意思。C 项前一个“薄”是“迫近”的意思,后一 个“薄”是“小看,轻视,看不起”的意思。D 项两个“或” 都是“有时”的意思。题干是选相同的,所以答案是 D。 (2)句子翻译题。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一般可用直译法 翻译,字字落实,补充省略句的省略部分,正确译出句中的关
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键词,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以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2 题
为例,先把句中的每个字译出来,正确翻译“皓月”“浮 光”“静”“璧”的意思,再把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优质课件
(3)内容理解。解答时需读懂相关段落,理解相关内容,并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3 题。
优质课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分)
A.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每与臣论 此事 . . B.亲贤臣,远 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 .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 男 . . D.不宜 偏私/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 .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共21页PPT资料

神弗福也。”概公曰括:“事小件大之窥狱,个虽性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语言描写露性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
察言观色评性格。 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
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 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 亡则齿寒。”
解题策略
(2019·达州市) 【甲】愚公移山
策略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
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甲】《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 (2019·丹东市) 阅读【甲】 【乙】两文,
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 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甲】《唐雎不辱使 命》【乙】《郑同北见 赵王》(2019·莱芜市)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 的性格特点。
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常见题型
1、【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猱》 (2019·东营市)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 说明。
2、【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乙】《孟子少时诵》 (2009·济宁市)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人生经历要联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
察言观色评性格。 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
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 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 亡则齿寒。”
解题策略
(2019·达州市) 【甲】愚公移山
策略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
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甲】《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 (2019·丹东市) 阅读【甲】 【乙】两文,
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 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甲】《唐雎不辱使 命》【乙】《郑同北见 赵王》(2019·莱芜市)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 的性格特点。
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常见题型
1、【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猱》 (2019·东营市)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 说明。
2、【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乙】《孟子少时诵》 (2009·济宁市)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人生经历要联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2012年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2、【甲】《曹刿论战》 【乙】《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2011· 黑龙江省 绥化) 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 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 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 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 【甲】《晏子春秋》
【乙】《晏子春秋》 (2011· 江苏省连云港市)
2、【甲】《陈涉世家》
文言文比较阅 读的选材范围
(2011· 浙江省义乌市)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选自《礼记· 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甲】《爱莲说》【乙】《养竹记》
(2011· 安徽省芜湖市)
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解题策略
(2011· 山东省临沂市)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 《记承天寺夜游》) 议论抒情是重点;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 文章首尾须看清; 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人生经历要联系; 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 写作背景来参考。 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2012中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ppt——语文(精)

势。
一、重视词语含义的归纳和记忆 对词义的考查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有以下 几种:(1)古今异义词——古义和今义差别很大的文言
词语。针对这一点可以列表显示,注明它们的古义和今义
并写出它们出自的原句。如:《出师表》一文中的“先帝 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是“出身低微,见识短
浅”,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而今义是“品质恶劣”。
2.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以下三点: (1)落实关键词的注释。
(2)补出原句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使翻译后的句
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忠于原文,做到不误译、不漏译、不增译,无语 病,通达顺畅,富有表现力。 如【典例】T3。 常出现的失误是:翻译句子做不到“字字落 实”,因漏掉关键词而丢分;再就是随意改变原句标点符 号,这也是需要避免的。
重点篇目的文言文阅读片段进行“实战演习”,以求灵活
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总之,只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归类整合,善于把握 重点,寻找规律,就一定能使他们的文言文复习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书都包括,考试必定有个重点。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
点也是把握全局的关键,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才能 对细节问题产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从记忆过程讲,重点 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那么哪些内容才是重点呢?一 般来讲,复习或记忆重点包括下列内容:①考试大纲所要
求的内容;②《考试要求》中提到和强调的内容;③名篇、
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考点主要有:①重要的
实词(包括特殊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虚词;②句子翻译;③朗读停顿的划分; ④课文内容(包括人物形象、句意段意篇意、写作
手法、作者情感、文章观点、主题等)的理解;⑤联系生 活拓展延伸等。根据阅读资料的来源可分为: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对比阅读(包括课内对比阅读、课外对比阅读、 课内外对比阅读)。其中对比阅读数量在中考中呈增长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学梳理,整理知识:
1、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课下重点 注释
2、常用的虚词——之、以、而、其、于、 乃、为、且 3、重要语句
4、文章的文体、内容、思想、写法
三、组内互学,查漏补缺
小组内交流所整理的知识点,查漏补 缺互相补充完善笔记
四、分块展示,比较异同:
1、
实
略无、阙 、曦 、襄 、沿、溯、奔 、 疾 、素湍 、属、引 、
专题复习:
文言文比较阅读
之 山水篇
《三峡》 《与朱元思书》
城关一中
一、把握考点,明确题型:
中考考点
1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考试题型
1、解释 2、选择 3、翻译
4 .比较阅读材料文体、内容、思想、 写法、等方面的异同。
4、填空 5、简答
偶句兼用散句,语言凝练,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 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总写三 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总写富 峡的整体风貌,再以夏,春冬,晴初 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再分写山之奇, 霜旦的顺序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水之异。
五、巩固知识,记忆理解
六、现场练兵,检测反馈
七、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古文复习有四条:
复 常用实词要记牢。 习 虚词就记“以为而且乃之于” 口 “其”字也不能丢掉。 诀:
翻译句子抓重点。 比较课文,“文体内容思想写法”,一 个也少不了。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千转不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转久绝
3、重点语句:
《 三 峡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与 朱 元 思 书 》
4、文体、内容、思想、写法
游记、散文 山水小品、书信、骈体文 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 的景色。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上雄奇秀丽的景色。山,峻峭。水, 《 清澈 水,迅疾清澈。
《
与 客观介绍地理知识,表达了作者 朱 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 三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元 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 峡 思 隐的高洁志趣。 书 》 写景采用大笔点染,正面描写和侧 写景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 面烘托相结合 动静结合,又多用对 》 合 虚实相间,动静互见,骈散结合,
词
从流飘荡 、急湍甚箭、轩邈 、猛浪若奔、
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哀转久绝。
2、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富阳至桐庐,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哀转久绝 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
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至于夏水襄陵 每至晴初霜旦 自富阳至桐庐 皆生寒树 林寒涧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