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综合概念

合集下载

第4章 制图综合

第4章 制图综合

一、河流的制图综合
我国地图上河流选取标准
河流选取标准通常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值。 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河系类型或不同密度区域间的平稳过 渡而采取的措施。
一、河流的制图综合
(一) 河流的选取
2.河流的选取规律
—— 河网密度大的地区,小河流多,即便是规定用较低的选取 标准,其舍去的条数和密度系数仍然较大。河网密度小的地区 ,舍去的比较少;
2.等高线的协调
删除一条谷底或者合并两个小山脊时,应从整个斜坡破灭考虑 ,将表示谷底的一组等高线全部删除,使同一斜坡上的等 高线保持协调。
二、等高线的制图综合
(二) 等高线的形状化简
3.等高线的移位
!! 等高线轻易不移位 !! 迫不得已移位时,需控制移位的量
二、等高线的制图综合
(三) 山谷的选取
—— 保持各不同密度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河流舍弃愈来愈多,实地密度 不断减小,图上密度却不断增大。
一、河流的制图综合
(一) 河流的选取
3.河流的选取顺序
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 通常应先选取主流及小河系的主要 河源,然后以每个小河系为单位从较大的支流逐渐向较短的支 流,根据确定的选取标准对其逐渐加密、平衡,实现上述选取 规律。
在简化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格局特征。
等级合并
等级合并方法是在聚类分群后,以一个新点代替原分群。
夸张
局部夸大:为了显示和强调事物平面图形的特征,
突出事物的基本特征,将本来按比例应 删除的小弯曲夸大表示出来。
夸张
位移:为保持地图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正确对比,当
主要的要素占据了准确的位置以后,相邻位置 的要素不得不局部位移。
nF = nA √MA / MF

第十二章制图综合

第十二章制图综合

第二种缺陷
2、定额法
(1)概念
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 体的数量。
(2)方法
面积指标
规定定额
确定载负量
优点:预计地图容量;
保证地图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而又不失去易 读性。
缺点: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保留相同质量 指标。
以居民地为例。
高指标 弥补措施:临界指标
低指标
调整不同区域内选取物体的质量标准,以及与相邻 区域分布密度的逐渐过渡。
例如23 是指在1cm2面积内符号和注记所占的面积平均为
23mm2。
②数值载负量:
即单位面积内符号的个数。
对居民地,数值载负量通常指的是100cm2 面积内的居民地个数。
例如163 指在100cm2范围内有163个居民地。
对于线状物体,通常指1cm2范围内平均 拥有的线状符号的长度,称为密度系数,表
2010
滦平
承德 平泉
赤城
宣化
龙关
青石岭
五龙山
响水堡
2190
2050
1677
怀来 石匣涿 鹿 夹河
兴隆 密云
怀柔
1418
平谷
青龙
罗家屯
蔚县
3491
清白口
三家店
良乡
迁河口
北 京 顺义
苏庄
通州
三 河 蓟 县 200 搬溜
香河
九王庄
遵化
迁西
迁安
丰润 唐山
双桥
滦县
1273 横河集
庐龙 抚宁
昌黎
涞水
涿县
安次
筐儿港
突出
类型特征
抽象
基本规律
清晰
传递信息
三、概括和取舍

制图综合的名词解释

制图综合的名词解释

制图综合的名词解释制图综合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各种与制图和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制图综合领域,使得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首先,制图综合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地图制作、管理和分析等技术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将地理信息与各种制图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生成准确、有用和易于理解的地图产品。

制图综合涉及到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制图样式和符号的设计、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选择等方面,旨在将复杂的地理空间信息以图形和图像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其次,制图综合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图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在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农业、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制图综合可以帮助规划交通网和路线,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在城市规划中,地图可以展现城市的地貌、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信息,促进城市的合理发展。

在农业领域,空间数据分析和制图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土地管理和农作物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管理中,地图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帮助人们做好应对措施。

此外,制图综合还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密切相关。

GIS是一种将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整合、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技术系统,它可以与制图综合相结合,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地图产品。

遥感技术则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影像和数据,为制图和空间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

GIS和遥感技术的结合使得制图综合从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转向了数字化、自动化和精确化的制图方法,大大提高了制图综合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制图综合是涵盖了各种制图和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图综合将继续在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提供支持。

制图综合

制图综合

2、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包括: ① 描绘误差(数字化跟踪时产生的误差) 依赖于作业员的技术素养和认真程度。 ② 移位误差 a、当符号发生争位矛盾时的移位 b、为了强调某种特征而产生的移位 ③ 由形状概括引起的误差 a、长度变化 b、方向变化 c、轮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 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 弯曲个数的对比。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1、地图上的图形是有误差的,误差的来源: ① 资料图的误差; ② 展绘地图数学基础的误差(使用的仪器和 制图工艺); ③ 转绘地图内容的误差; ④ 制图综合产生的误差; ⑤ 地图复制造成的误差(印刷工艺)。
一、选取——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选取——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约制,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约制 , 是地图内容设计 的任务; 级别选取:用资格法和定额法拟定出确定的选 取标准。 取标准。 1、 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 标准。 标准。 优点: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优点: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在编图生产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得到广泛的应用。 缺点:①一个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 程度;
二、概括 1、 形状概括
形状概括就是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 些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 些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 使制图对象的轮廓更明晰。 使制图对象的轮廓更明晰。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 大来实现。 大来实现。
①删除:制图物体图形中的某些碎部,在比例 尺缩小后无法清晰表示时应予以删除。

第六章 制图综合

第六章 制图综合

图比例尺越小,概括的程度则越大。
图形碎部的删除与夸大
图形的合并与分割
(二) 数量特征概括
数量特征是指物体的长度、面积、高度、
深度、坡度、密度等可以用数量表达的标志的 特征。数量特征概况,系指减少制图对象的数 量差别和按数量的分级数目,舍弃低于规定数
量指标等级的部分。
地形图的数量简化: 从1∶5万到1∶50万的地形图 上,等高线的间隔逐级增加。 在小比例尺普通地图上,通常 根据地势起伏大小具体情况采取变 距等高线表示。
一、 地图内容的选取
指根据地图的主题、内容、比例尺和用途等要求,按编 图大纲规定的数量或质量指标,从大量制图对象中选取某些
较大、较重要、有代表性的表示在地图上,舍弃某些较小、
较次要或与地图主题无关的内容。
资格法 定额法
二、 制图对象的概括
制图对象概括,系指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要求,
确定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原则,以及对地物的形
密度分区 极密区 稠密区 中密区 稀疏区 极稀区 人口密度/(人/m2) >500 300~500 50~300 5~50 <5 图上居民地的选取 指标/(个/dm-2) 200~250 160~200 120~160 90~120 ≤90
我国地图上河流选取标准
河网密度分区 极稀区 较稀区 中等密度区 密度系数/ (cm/km-2) <0.1 0.1~0.3 0.3~0.5 0.5~0.7 稠密区 极密区 0.7~1.0 1.0~2.0 >2.0 河长选取标准/ (cm) 基本全取 0.5~0.8 0.6~1.0 0.8~1.2 1.0~1.4 1.3~1.5 >1.5
3、移位 ①双方移位:两者同等重要时,采用相对 移位方法。 ②单方移位:两者重要程度不同时,符号 之间保持正确的拓扑关系的 情况下,移动级别低的一。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汇总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汇总

地图编制 —— 制图综合
THANKS
谢 谢 聆 听
主讲人:边志华 郑州测绘学校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地图的用途 比例尺 制图区域

地图编制 —— 制图综合

地图用途
地图内容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满足社会上所有用图单 位的要求,只能满足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需要。所以地 图用途决定了我们对地面物体主次的评价、地图内容的选 择和表达,并影响着综合的方向(着重强调的方面)和程
度(详细)。
如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小河、小淡水湖、水井等十分重要, 必须详细表示;在水网发达的江南地区,很大河流也要舍 去,水井根本不需表示,河流、湖泊的选取指标、综合程 度也都不一样。
地图编制 —— 制图综合
综上所述:制图综合的本质“表示主要的、舍去次要 的”。在制图综合中运用处理地图内容的原则和方法, 都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要认真分析研究,根 据具体条件作具体分析,正确区分主、次,然后才用 实施正确的综合,恰当的掌握综合的方向和尺度。
出版用中国政区图 教学用中国政区图 地图编制 —— 制图综合

地图比例尺
当地图用途明确以后,地图比例尺对制图综合程度的 影响就会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地图内容表示详细性、制 图物体的准确性及对制图物体重要性的评价。
地图比例尺影响着制图物体在地图上表示的准确性、 影响着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处理以及制图物体重要性的 评价 。
地图编制 —— 制图综合

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制图区域, 其地面要素的组成、地理分布(分布密度、分布特点)及 其相互关系都是不同的。编图时经过综合后的地图必须真 实地反映出该区的地理特征。因此地物的重要程度、制图 综合的原则、方法、程度等都要受到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 制约。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二、概括
•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二)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 • (三)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1)定义 删除制图对象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 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图 特性的明晰的轮廓。 (2)形状概括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大、 来实现。
• 制图物体质量特征指的是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方法,不可能对实地具有某种差别的 物体都给以不同的符号,而是用同样的符号来表示实地上 质量比较接近的物体,这就导致地图上表示的物体的分类 和分级。 随着地图比例尺缩小,图面上能够表达出的制图物体的 数量越来越少,这也需要相应地减少它们的类别和等级。 制图物体的质量概括就是用合并或删除的办法来达到减少 分类、分级的目的。 质量概括的结果,常常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差别的减 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分级,以总体 概念代替局部概念。
选取类型
• 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限制,是地图内容的设计任 务; • 级别选取,即在同类物体中选取那些主要的、等级 高的对象,舍去次要的等级低的那部分对象。 • 为克服级别选取的主观性,确保同类地图所表达的 内容得到基本统一,使地图具有适当的负载量,需 要拟定出用数量术语确定的选取标准,通常采用资 格法和定额法。
选取标准
• 1、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 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 数量标志 和 质量标志 都可以作为确定选取 资格的标志。 (1)优点 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2)缺点 ◇资格法只用一个标志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然而,一个 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 ◇按同一个资格进行选取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很 难控制各地区间的对比关系。

制图综合知识及其应用

制图综合知识及其应用

制图综合知识及其应用制图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制图综合知识的概念、结构以及组织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利用制图综合知识可以对制图的各个环节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对制图过程实现自动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制图;综合知识;应用引言制图综合知识指的是根据所制图的用途、制图区域以及地理特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完成制图任务,并且建立起反映出区域地理规律以及特点的地图模型的制图方法的统称。

制图过程中所使用的综合知识,主要是来源于制图综合规范以及制图专家的经验积累,是对各种规范以及经验的总结。

代表了制图综合的运行规则、方法以及模型等。

在制图综合系统中,制图综合知识是制图过程的基础,完成制图任务需要在对各种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制图综合知识转变成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工作流程,并且对该流程进行执行完成,可以提高制图综合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制图效率。

1 制图综合知识的概述制图过程中有几个约束条件,其中约束条件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图形约束、拓扑约束、结构约束、过程约束。

知识是各种理论以及实践的综合,因此,知识中需要包含条件、区域环境、具体操作内容等几个方面。

制图综合约束准则可以表示为:GenerKnowledge其中,ID表示约束准则的记录编号,Cod表示约束准则的数据编码,GQ表示约束准则的综合阈,GC表示约束准则的综合环境,GO 表示约束准则的综合操作,GA表示综合算法。

图1表示一个约束准则的结构描述以及记录。

图1 知识表达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的记录号与说明是知识结构化描述过程中的辅助项,主要是对知识的编号进行标注,同时,对知识进行附加说明。

编码是唯一的标识目标,长度阈、宽度阈、电压阈、面积阈等内容都隶属于知识的综合阈,在应用制图综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判断,然后通过选取、转换、合并、编辑等操作,实现制图任务的完成。

2 在制图综合知识基础上对制图综合任务进行有效的提取制图综合任务的提取指的是在在制图过程中根据知识库中的约束准则对综合数据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数据与综合准则中的数据相悖,则将该数据称为问题数据,并且对问题数据进行综合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制图综合的定义 Definition for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1.王家耀定义 王家耀定义(Definition) 王家耀定义 制图综合是地图用途、 制图综合是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 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地图内容的选取、 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地图内容的选取、化 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代理规 概括和关系协调, 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 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 2.其它定义 其它定义 见P309。 。
第十二章
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
Chapter 12 Principle theory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第一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12-1 Basic concept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图像的综合! 图像的综合!
一、制图综合的目的
Purpose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1.对地图的基本要求 对地图的基本要求 详细并清晰; ⑴详细并清晰; 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 ⑵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 2.地图综合的内容 地图综合的内容 地图模型化----对现象简化与概括 对现象简化与概括; ⑴地图模型化 对现象简化与概括; ⑵地图符号化----现象表示为图形和符号。 地图符号化 现象表示为图形和符号。 现象表示为图形和符号 3.地图综合的特征 地图综合的特征 实地复杂现象进行缩小简化为地图模型; ⑴实地复杂现象进行缩小简化为地图模型; 大比例尺地图转换为小比例尺地图。 ⑵大比例尺地图转换为小比例尺地图。
㈡制图综合模式和方法的变化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综合算子
选 取
概 括
合 并
位 移
夸 大
㈢制图综合中比例尺概念的变化
地图比例尺 传统地图综合 地图精度与内容详 尽程度
地图比例尺 数字地图综合 地图内度、结构、属性类别不同 多尺度:内容随比例尺、 多尺度:内容随比例尺、分辨率变化 GIS分析:空间尺度与空间等级变化 分析: 分析 模型综合: 模型综合:派生小比例尺数据库 宽带限制:可视化数据压缩, 宽带限制:可视化数据压缩,清晰 读图:清晰性、实时性、 读图:清晰性、实时性、快捷性
三、数字环境下制图综合的概念变化
Concept changing based on digitalization 关键: 关键: 制图综合 空间 地理 信息 特 征 本 质
空间分析 与可视化
相应比例尺 或分辨率
㈠制图综合内容的变化
1.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 2.数据表达 数据表达 3.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4.数 据 库 数 5.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 6.视觉阅读 视觉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