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
绘画中的构图

绘画中的构图摘要构图是绘画中的第一步,且在视觉艺术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空间、位置的效果,在画面中的空间和位置关系处理,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整体,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无论是肖像画还是静物画、风景画都存在着构图问题。
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成败。
关键词绘画:构图一、构图的概念什么是“构图”?构图是一个造型艺术术语,就是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也就是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照空间或平面。
把色彩线条组织起来的构成,运用形式美方面,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
在绘画中,“构图”既是指画面的结构。
二、构图的目的把构思中典型化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选择环境,使作品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以表现主题思想和研究画面结构的形式美为自己的目的。
三、构图在绘画中的地位常用的构图一词,是一个外来语,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章法”或叫“经营位置”。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从实际而言,一副成功的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
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绘画属于视觉艺术,作者在表现上应该关心自己画面中的视觉效果,构图在中国传统绘图中也是颇为画家们所重视的。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自著的《古画品录》中就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六法论包括“应物象形,传移模写,经营位置,随类赋彩,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到现在都一直都深刻地影响中国画,但是,这六法主要是文人画传承的画法,翻译过来,就是观察、临摹、构图、色彩、“用笔”和“用墨”的方法。
绘画构图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S形构图
总结词
S形构图是一种通过将主题元素以S形状 排列的构图技巧,以实现流畅感和动态 感。
VS
详细描述
S形构图在风景画、静物画和人物画中都 有广泛应用。通过将主题元素以S形状排 列,可以创造出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使 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角形构图
总结词
三角形构图是一种通过将主题元素放置在三角形内的构图技巧,以实现稳定感和层次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绘画实践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如三角形构图 、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构图技巧 ,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通过创作提高构图能力
总结词
通过创作完整的绘画作品,综合运用构图技巧,提高自 己的构图能力。
详细描述
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和局部细节的构图 处理。根据主题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构 图技巧,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不断反思 和总结自己的构图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绘画构图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绘画构图简介 • 构图基本原理 • 常见构图技巧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义与重要性
构图定义
构图是绘画中组织和排列视觉元 素的过程,以创造具有视觉吸引 力和意义的画面。
构图重要性
构图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氛围 ,影响观众对作品的感知和评价 。
详细描述
三分法构图在绘画和摄影中广泛应用,它有助于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主题或焦点。通过将画面 分为三等分,可以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和谐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对角线构图
总结词
对角线构图是一种通过将主题元素放 置在画面对角线上的构图技巧,以实 现动态感和张力。
绘画构图学(常锐伦) 第一章 绘画构图概 说

绘画构图学(常锐伦)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第七章构图技法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第一节构图的概念第二节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第三节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一绘画构图的语言性质与表达内容二构图的格局与内容三构图的形式结构对表现内容的作用第四节绘画构图的程序一素描草图阶段二色彩草图阶段三制作阶段第五节完美的绘画构图是苦心经营的业绩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第一节绘画构图发展的概要描述一人类社会文明早期的绘画及其构图二欧洲绘画构图发展的概况三中国绘画构图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地域文化体系与地域绘画体系及其构图第三节社会文化的变革与绘画构图的发展第四节科学技术对绘画构图的影响一科学技术促进绘画理念的变化二新工具材料的发明与发展,促进绘画构图面貌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第一节物质要素——工具材料、画面边框与画幅一工具材料及其质地特性与构图的作用二画面边框形状三画幅第二节形状一点二线三平面形状四物体形状五空间形状六物象的象征性与形象的定型化七构图中作为语言的形象类别第三节色彩一色彩的概念二人对色彩的视觉心理三色相的情感与象征四色彩于绘画构图中的作用五色彩语言的类别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第一节绘画构图的视觉基础一视感觉与视知觉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苇二节图形与画面的形成一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二图形与画面的组成三画面是个整体的知觉对象四视知觉的恒常性五对绘画知觉的理解性第三节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一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二方位的构成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一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二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三表现延续性的时间四画面自身的时间呈现第五节对物体“质”的知觉与质感表现第六节绘画构图与人的联觉、联想第七节恒常性解体的变形第八节深层知觉与完形范围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第一节画面空间运用的形式心理一方位的形式作用二空间力感三画面分割及其面积的形式作用四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的作用第二节构图结构的形式主线与基本形的作用一水平主线的作用二垂直主线的作用三斜线与倾斜的作用四几何曲线的作用五自由曲线的作用六圆形的作用七方形与矩形的作用八三角形的作用九不规则散碎的形与散乱结构第三节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第四节方向与线条引导视线的作用一引导视线的方向、方式及其形式作用二引导视线的观察顺序及其作用三向构图中心的诱导四放射性的引导五线形延伸性的联系作用第五节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一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可以增加画面的艺术表现的生命力二轮廓线的跨越,增强形体效果和丰富意趣三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增多使主观情感表面化四摒除具象的点线杂乱构成的多义性第六节物体范围外的形式因素一变形的幻觉效应二叠置的视觉效果三叠透的效应四遮挡关系错位的频闪效应五分解与复合的视觉效应六分解与抽象复合的效果七异体组合的形象八不同时空的怪异构成九假物象按知觉恒常性特点构成的视觉效应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第一节多样统一整体和谐一多样变化和谐统一二疏密变化的生动性与平均排列的秩序性三构图整体的和谐与完整第二节画面平衡稳定与结构均衡规律一画面“平衡”感产生的原因二影响平衡的因素三均衡布局法四内容决定构图形式的平衡心理第三节整体联系相互呼应一内形式的呼应联系二外形式的呼应联系第四节对比调和相互辉映一线及形的对比二黑白对比三虚实晦显对比四繁简对比第五节构图的节奏韵律感一节奏及其构成二节奏的作用三机械的节奏与变化的节奏四韵律之美第七章构图技法第一节确定宾主之位经营构图中心一形象分宾主二构图有中心三主要形象突出的原因与方法第二节画面分割取势定位一横线定位分割二中线定位分割三黄金分割四骨线定位分割五基本形分割六极差分割七复合分割第三节比例的妙用一主要表现对象与画面框架的比例二表现对象与常态比例的关系三表现对象自身比例与标准比例的关系四反常态比例的艺术处理第四节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处理一影响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因素及构成类型二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原则第五节动感与静感的表现一构图呈现的动与静的含义二表现动与静的方法第六节藏露隐显虚实相生一藏露掩映隐显结合二以露代藏诱人联想三以实带虚虚实相生四意在画内形于画外第七节强化构图表现的视觉美点一客观再现的绘画要凸显形象与环境的典型性二以现实为基础的对形式美点的凸显三主观意趣表现的形式美点四画种材料形成的艺术美的特点不可忽视五形式因素的单项强调及其“度”的把握第八节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一《开国大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二从画家创作草图的变动过程领会构图技巧三同一命题的名画比较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绘画构图学是研究绘画构图的原理、规律与技巧的绘画理论。
绘画的构图名词解释

“构图”是一个外来语,原意为组合、构成,是一个专用的美术术语。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是指在平面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画面整体,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效果。
构图是美术传达的第一步,还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这在前面“预成练习”中已涉及)。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并被认为是“画之总要”。
还应指出的是,构图还是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之一,是绘画美的构成要素之一。
不同的构图形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性和审美气氛。
一般说,构图涉及各种形式法则,其基本原理主要是对变化统一法则的应用,由此产生对比、均衡、同一、节奏、韵律、数比等等构图的基本规律。
同时,构图还涉及许多表现因素,如透视法则,平面构成法则,空间法则,色、形、线的对比与呼应,人物形象之间的呼应关系,画面的动态关系等等。
恰当运用和处理这些因素,才能构成所需的艺术整体。
绘画构图

· 如果要进行高度的概括,就是变化统一。 · 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其 他规律,一般都是属于这个规律。
1、三角构图————底、饱满、完整、团实。
3、S构图————深远、平远。
1.“黄金分割律”也叫“黄金律”。“黄金分割律”(golden section)是意大利画家达· 芬奇引入的,19世纪德国 美学家柴侬辛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计算,而他的思想萌 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到了文艺 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师都花了大量精 力寻找所谓美的形式,才有了现在的“黄金分割原理”。 5比3、8比5,或13比8。现实生活中的照片、银幕、 电视荧幕和很多艺术品也都呈现这种比例。
根据黄金分割律找出画面 上的四个点,如图所示。 这四个点我们称为视觉刺 激点。把主体形象安排在 上述任意一点上或者临近 处,就能产生主体位置合 适的美感作用。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 分割律”作画。黄金分割律在 构图中被用来划分画面的安 排和安排视觉中心点。画面 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按照黄 金比例0.618来寻找,这样就 会得到四个点。这四个点常 被画家用来安排画面的主体 物象,使之形成画面的中心 点。如委拉斯开兹的《崇拜 耶稣》,其中小耶稣的头部 正好处在黄金分割线的一个 点上。
“构图”一词是借用西方的外来专业术语,而在中国的 传统绘画当中,构图又被称为“布局”、“章法”或是“经 营位置”。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成部分,又 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品各个部分组合 成一个整体的形式。构图的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 者的内心感受,并根据构图形式美的法则来决定。
构图是指一幅画如何安排好物象的位置以及几 种物象的组合关系。
苹果8个 杯子1个(装有果汁) 水果盆1个 其他水果若干
绘画构图色调知识点总结

绘画构图色调知识点总结绘画是一门需要结合构图和色调的艺术,构图是指画面的组织和安排,而色调则是指画面的色彩运用和搭配。
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为绘画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对绘画构图和色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绘画中的构图和色调。
一、构图知识点总结1、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是绘画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它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对角线原则,画面的对角线是画面的动态线,能够给画面增添张力和活力。
其次是画面的黄金比例原则,将画面分为黄金分割点能够让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还有画面的主题和次要元素的平衡原则,画面上的主题元素和次要元素需要有一定的平衡,不能让画面显得杂乱无章。
2、构图的形式构图有很多的形式,比如对称构图、平衡构图、重心构图等等。
每一种构图形式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和运用方式。
对称构图是将画面分为两半,左右对称,并且在对称轴上布置主题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稳定和平衡。
平衡构图是通过不同的元素在画面上的分布来达到平衡感,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而重心构图则是通过主题元素的大小和位置来达到重心的效果,使得画面上的受众的注意力聚焦在主题元素的位置上。
3、构图的实践方法构图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和总结。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照相机的取景器来找到适合的构图,也可以通过素描的方式来快速地找到适合的构图。
当然,也可以通过参考一些大师的作品来学习他们的构图手法。
二、色调知识点总结1、色彩单纯性色调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还包括颜色的饱和度和明暗度。
色彩单纯性是指在画面中的色彩的单一性,也就是着重强调一种颜色,并且使其保持纯净。
这个方法能够使得画面更加简洁和干净。
2、暗色部分的处理在画面中,暗色部分往往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暗色部分能够为画面增添一种厚重感,使得画面更加有质感。
处理暗色部分可以通过采用透视和明暗对比的方式来达到更加明确的暗部效果。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绘画的构图》课件

稳定感
描绘的是一位端庄、典雅的普 通女性的形象。
作品赏析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
芭蕾舞女---德加
分析两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三角形构图形式? 这种表现手法给你感受如何?
三角形构图形式
立三角形 最稳定
倒三角形 最不稳定
斜三角形 介于之间
三角形构图在绘画作品中比较常见。不同的形态 又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形式与美感。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构图形式的作品吗?
《舞蹈》---油画---马蒂斯
圆形构图形式
瓶花与香蕉--袁运圃
梯形构图形式
构图的形式?
知识回顾
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梯形构图 思考:这三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构图形式?
《带金丝雀的圣母》 《静物》
拉斐尔---油画
塞尚
《出水芙蓉图》 宋代 佚名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
1、3---5个物品 2、三角形构图形式 3、按多样统一的原则
练一练
选取你喜欢的物品,运用三角形构图组织画面
实践要求
1、确定纸张横式与竖式 2、定出上少下多,左右适中。 3、 整体定位,具体画出每个物体
的位置和前后关系
4、按照“多样统一”的原则组织画面,用线条 形式表现形体。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
整齐 统一 缺少变化
方向 位置 变化 分散缺乏联系性
多样统一
多样---形象差异、位置、距离的不同, 聚散、主次、大小、错落
统一----符合一定规范和秩序
构图原则
《最后的晚餐》
多样统一:画面中人物的聚散、主次、大小、错落、节奏 等要素的运用合理。
试一试:
分组体验 :静物 构图
绘画构图学 一

图25
图26
西方绘画也由写实地再现对象,追求形似逼真,逐步发展到19世纪末 油画的“写意画”,20世纪初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具象到抽象, 破坏客观物象“形”的完美性而变异,抛弃现实对象为无对象的主观 的抽象造形,构图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构图中,写实地再现对象的“形”给人以真实感。夸张的或概括的表现客观对 象给人以个性鲜明、装饰意味或俱幽默感。 构图中,客观对象的“形”的变异,给人以怪诞、恐怖、梦幻、迷惑、幽默等 感觉。 构图中,臆造的非现实物象的“形”或抽象的“形”,给人以各式各样莫名其 妙的新奇感和装饰性感觉。 构图中,对“形”的处理,齐整简括给人以大方、明朗、振奋、宁静的感觉; 繁杂琐碎的形给人丰富、繁琐、混乱、不安的活动感觉。 “形”在构图中占有面积、位置和空间;形之间的比较有大小、重量感觉之 别;“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体”,使视觉产生深度空间;“形”具有很强的 形式感,因而“形”对构图的形式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垂直线,使人联想竖直耸立的物象,给人以挺拔、刚毅、 尊严和具有下垂的力感,同时又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力感。 水平线,使人联想平坦辽阔的物象,给人以平静、安宁、 沉稳、舒展和向两边延伸的力感。
斜线,使人联想倾斜前冲,给人以奇突、惊险、倾倒、运 动方向的力感。
几何曲线,使人联想闪电、碎裂、痛苦,给人以坚硬、呆 板、紧张、惊险与痛苦的运动感觉。 自由曲线,使人联想轻柔婆娑,给人以自由、活泼、温柔 、流动的运动感。
图3
将树变形近于抽象,其树形依稀可辨,树只是作为表现四散开放交织 运动的线条节奏和线条交叉结构、强度、力感的媒介物
图4
树的抽象,线条组合已经不可辨认为树,画面仅只是以视觉语言符号 的线条表现平面构成的力感和节奏的抽象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构图
井字形构图 斜线构图 曲线构图 (S形构图)
圆形构图
活力、动感 流动、优美 严肃、宁静 开阔、深远
稳定、牢固 旋转、动感
1.构图既有变 化又有统一 (物体之间要 有紧有松)
五构图规律
2.构图时物体不 能画得太满(太 大)。
构图时物体不 能画得太小。
3.构图时物体 不能画得太偏。
(构图偏右)
构图是指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 置以及几种物象的组合关系。
二 构图的原则
• 如果要进行高度的概括,就是变化统一。 • 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其
他规律,大抵都是从属于这个规律。
统一
变化
三 构图的基本形式
1:三角形构图-----底边水平的三 角形构图给人稳定感。
1.几何形构架。
一 构图的概念
• “构图”一词是借用西方的外来专业术语,而在中 国的传统绘画中,构图又被称为“布局”“章法” 或“经营位置”。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 成部分,又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 品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形式。构图的 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并根据 构图形式美的法则来决定。
三角形
(一般指正置的三角形)有崇高、坚实、稳定的感 觉,建筑上运用的多,如埃及的金字塔;长三角形 使人联想到矢壮,有向上、飞驰、崇高的感觉,哥 特式教堂建筑的尖塔就是利用这种感觉。如图: 《蒙娜丽莎》采用的是立三角形构图,端庄典雅通 过一个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于自身的肯 定,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幅作品的成功,很大 程度上得益于它优秀的构图方式。
B.垂直线
从参天大树、高耸的柱子等笔直形象中,可以对垂直线 形成严肃、庄严、寂静的感觉。能增强威严感和崇高感。 垂直线构图特点:严肃、宁静,垂直形体在画面中的分 量要比同样大小的歪斜形体得分量重,垂直形体使画面 的动感减少。
C.斜线对角线构图
有延伸、冲动的视觉效果。也称对角线构图,如图所示。由于斜线容易使人感到重 心不稳,所以动感强,倾斜角度越大,运动感越强。斜线构图的画面要比垂直线构 图的画面有动势,而且能形成深度空间,使画面具有活力。
线条
A、水平线
使人联想到广袤的天地,开阔、平静。有静穆、安宁、开阔之感。 许多风景画、包括海景、往往采用平直的水平线构图,并且有意保留这条视线不 受前景物象的破坏,以体现景致的宽广如图《去耕作的牛群》是特罗容最著名。 的作品,是足以反映画家个性的代表作。画面展现的是一片开阔的田野,朝霞初 起,在清晨温暖的阳光下,一个农夫正赶着牛群从地平线的远处徐徐迎面走来。 大地好象还未苏醒,空气中充满着朝露的水气牛群走过扬起的尘土和还没有散尽 的晨雾在阳光中融合在一起,衬托着牛群的身影。几道霞光,将牛群的阴影 投射在蹄下,土地则被描绘得带有 感情,它的棕褐色的调子使人感到 亲切。整个画面通过水平线构图的 运用,朴素而单纯,除了远处隐约 地有几棵树和另一群牛群之外,几 乎没有别的陪衬。这使观众必然地 将注意力集中到画的中心和那前进 中的牛群和农夫的
把画面平分成九块,在中心 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 点来安排画面的主体位置 (当然其他部分还应考虑平 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 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使画 面富有活力。这是最简单易 行的构图方法 。
(“V”形)
如同旋转的陀螺,有微微晃动不定的感觉,是一种活泼有动感的形式。如图 有一种 向上向外扩张、爆炸的形式,或是强烈的不稳定的感觉。但从相反方向理解,有时又 有集中的意味。
3:S 形 构 图:深 远、平 远。
“S”形 使人联想到蛇形运动,宛然盘旋。或者是来自人体柔和的扭曲,有一种优美流畅的 感觉。中国画山水,经常使用这种类型的构图,即“之”字形构图,以构成景物纵 深盘旋的情趣。如图风景构图迂回上升,将观众视线顺S形引向上方。
人物形体所呈现的“S”
“井”字型
再如建筑摄影运用此构图达到了崇高、坚实、稳定 和向上 整、团实。
圆形
能让人联想到车轮,有旋转 滚动的感觉;作为球体,有 饱满充实的感觉;触觉柔和, 具有内向,亲切感。如图为 马蒂斯的《舞蹈》从韵律线 上看是圆形的构图,有明显 的旋转运动的感觉。在这幅 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 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 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 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 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大 的圆圈也可以留一个缺口, 称为“破月圆”构图。有完 美、柔和、旋转向心的感 觉。
(构图偏左)
3.构图时物体 不能画得太偏。
(构图偏上) (构图偏下)
4.构图时三个物体(或三个以上) 不能画在同一条直线上。
六 构图六忌
1 :空
2:闷
3:板
4:聚
6: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