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2

合集下载

(季版)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课件2语文版

(季版)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课件2语文版
代表作有《超人》、《烦闷(fánmèn)》等。 1920年开始,受泰 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 文坛瞩目。
主要作品:《两个家庭》、诗集《繁星》和《春水》、《小橘 灯》、《再寄小读者》等。
第二页,共26页。
作品(zuòpǐn)选登:
《春水·一O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yīngxǔ), 我要至诚的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强烈,激起了读者往下看的兴趣。)
第二部分(bùfen)(2—11段) 第三部分(bùfen)(12—13段) 第四部分(bùfen)(14—15段)
第十四页,共26页。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 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 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kuàilè),从读书中能得到做 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忆读书 作者(zuòzhě):
冰心
第一页,共26页。
冰心简历: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
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 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 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shèhuì)上引起了较为强 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 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 长啸,状怀激烈(jīliè)。

冰心忆读书阅读答案(精品7篇)

冰心忆读书阅读答案(精品7篇)

冰心忆读书阅读答案(精品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冰心忆读书阅读答案(精品7篇)冰心忆读书阅读答案(1)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课堂笔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一、词语理解笔记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津津有味: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儿趣味。

无病而呻:比喻为不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

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

心动神移:形容某处景色或某件作品特别能够感染、打动人,使人心神为之移动。

二、主要内容笔记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了自己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儿童“读书好”,勉励儿童要“多读书,读好书”。

三、课文分段笔记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我”喜欢谈读书。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我”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以自己丰富的阅读经验谈多读书的好处以及怎么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总结全文,写了“我”对儿童的期望。

四、课文词句赏析笔记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

含泪上床....答案:“含泪上床”表现了“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故事下文的非常牵挂,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突出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喜欢。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答案:在作者眼里,《水游传》的优点是:着力描写的人物都具有极生动的性格,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

缺点是:为了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强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

这句话将《水浒传》和《荡寇志》进行比较,说明《水浒传》中的人物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

五、课文重难点理解笔记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文中表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答案: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

表明顺序的词语有:“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2.“我”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答案:七岁时读《三国演义》,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读了《水浒传》,将其与《荡寇志》进行比较;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时再读,体会大有不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忆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6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以及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文章以记叙文的形式展开,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记叙文的特点有所了解。

但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提炼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忆、读书”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忆、读书”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阅读的习惯,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与理解。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对读书的感悟。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生词、重点句子、作者简介等。

2.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怎样的读书经历?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作者小时候是如何读书的?她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PPT展示生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用生词造句。

学生互相检查,确保生词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分享阅读心得。

阅读理解《忆读书》(优秀3篇)

阅读理解《忆读书》(优秀3篇)

阅读理解《忆读书》(优秀3篇)阅读理解《忆读书》篇一今天我执教了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忆读书》,这篇课文是冰心会议自己童年时的读书生活的文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要然给学生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思,让学生真正的做到这一点。

这篇课文的的内容浅显易懂,学习本文时,我避免琐碎的分析和逐个段落的讲解,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文章的要点。

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回答冰心奶奶在这篇课文里最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就是课文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深入读课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概括一下读书有那些好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如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们各种感情,让人们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还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最后由读书的好处多引导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另外课文涉及了一些名著,有些书籍学生平时接触的较少,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查询的资料,我也做了适当的补充。

但是我却没有过多的讲解,只作为适当了解即可。

在课文最后要引导学生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类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

可结合具体内容理解。

要引导学生体会出它们是总的而言或总体而言的意思,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阅读理解《忆读书》篇二黄玉芳总体构思:这篇叙事文,关键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

学生要独立完成各项训练并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设置疑问各位同学,平常你们都爱看哪些书呢?(作文书、科幻小说、童话、漫画等等)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那么,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书呢?这些书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有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样读书的。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忆读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话题下的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文章的语言叙述质朴、简洁,冰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自己读书的历程和感受。

这是五年级的学生一次使用部编版教材,孩子经过五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这个语文要素的提出是孩子们一次接触,但是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这样的方法也经常用,教学中主要结合课后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以这样一个问题为突破口,结合作者读《三国演义》的读书经历,使学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信息梳理,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1、会认“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词语,读通课文2、默读课文,用自己适合的方法梳理出作者童年的读书经历。

3、能说出作者童年时对“好书”的看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单2、教师准备:(1)细读文本,筛选教学要点(2)课文《忆读书》(3)了解作者(4)设计教学环节3、教具准备:(1)ppt课件(2)翻页笔(3)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0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书中人物图片,指名生说2、总结并揭示课题《忆读书》(板书课题)02检查预习,了解文章顺序1、检查预习单中的读词情况(生开火车读词语)2、说说自己预习单中时间顺序的梳理(师相机板书)03初步梳理读书经历,把握文章脉络1、生快读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所读书目2、指名学生上台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所读书目3、把握作者读书经历分为童年老年两个时期04研读童年读书经历,品味《三国演义》1、师:小组合作:先读课文第②第⑤自然段,讨论:“我”是怎样爱上读三国的?2、生小组讨论3、汇报4、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读三国的经历5、总结6、那你觉得在她七岁时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05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梳理信息1、同桌合作梳理剩下的读书经历2、汇报06总结梳理方法,布置作业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圈画和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如果我们想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整个她从童年一直到到老年的读书经历,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列表格)老师的板书其实已经初具表格的样子,回去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列出一个表格,把作者读书经历进行梳理,看谁的表格设计的合理、清晰。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概括好书的标准
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怎样的?
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故事耐人寻味
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
感情真挚、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梳理读书的好处
自读课文,运用上节课学习的 方法梳理作者认为读书的好处。
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事独立思考的大 道理。
我的读书方法是“写读”,就是将读书与 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 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 作水平。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 说明理由。
可以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把 理由说清楚,对其他同学要有积极的回应。
我赞同这个观点。“书读百遍,而 义自见”,开卷有益,多读就有收获。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如 果读不懂,既浪费时间,也没什么 效果,有时候还可能理解错误,产 生不好的影响。
课外书屋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读书时,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 故事里面的人物,我感觉很快乐。
梳理读书方法
自读课文,运用上节课学习的 方法梳理作者读书的方法。
交流读书方法
你有没有用过这些读书方法?你还有 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联系实际谈一谈。
妈妈说读书不能一知半解,所以读 书时,我总是要弄清楚每一步的意思。
放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书 店,我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看。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忆读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忆读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忆读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本文概要】《忆读书》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以下是本文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本文概要】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忆读书》练习题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斩首凯旋水浒B传记煞气敌冠C派遣报利呻吟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án suǒ()。

2.他们家非常háo huá(),漂亮极了。

3.他的身体日渐shuāi ruò()。

三、写出加粗词语的反义词。

1.我听得津津有味。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思考-----()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忆读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冰心极其作品的资料。

2、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请打一物)(谜底: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二、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有关“书”或“读书”的名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谈话——歌德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
2、作家作品介绍:
冰心(1900-1999)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五四”运动时,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的“问题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是她最早的一批作品。

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个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课文的述说
来思考
3、在冰心看来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用文中原句答)
(三)分析新课:(本环节由学生讨论整理)
1、本文的主要内容。

(结尾一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好”就是读书有好处、有益处
“多读书”就是读书的数量要多
“读好书”就是内容上要好,比如读一些名著。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

从书中看:
①作者认为“读书好”是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
忆读书》教案
季延中学鲍志瑜
冰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一,教学本文时,既不必严格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不必逐段进行讲解,关键是要引导学
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心,对作者所说的:"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二,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三,要注意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以及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中的文章。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学生发言,学生讨论,教学引导。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课前在课外时间完成)
要求学生,先想想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或者文章,准备一篇《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篇)》的发言稿。

二,导入新课。

(用时三分钟)
由上一节课《风筝》,所谈到的与鲁迅有关书籍入手,从《呐喊》,《仿徨》,《朝花夕拾》《野草》出发,提倡学生读好书,引入介绍本文作家冰心。

三,介绍作家冰心生平。

用时五分钟)
四,学生发言。

(用时35分钟)
四个小组学生,主动上课台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

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教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由上一堂课,学生自由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出发,让学生与著名作家冰心交心(再次阅读本文),体会一下著名作家的读书经验。

二,找出有关书籍。

学生找出文中谈到的书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

三,介绍相关书籍。

(用时20分钟)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等),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五,分析课文。

(用时25分钟)
学生可以由下列几点出发,找出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例来说明。

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结尾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1,读书好。

本文重点。

A,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B,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C,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D,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多读书。

3,读好书。

六,总结课文。

倡议学生课外时间多读好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