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第四周过关练习题.docx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除考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D【解析】A.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末,收集气体。
故A错误。
B.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煅烧充分反应,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
故B错误。
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NaOH溶液,产生新的杂质氯化钠。
故C错误。
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与硝酸银充分反应,生成银,硝酸铜,后过滤。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除杂相关的知识。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D.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答案】B【解析】除杂的要求①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②除杂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而一氧化碳不反应,能除杂;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要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是氯化钙过量,引入氯化钙杂质。
选B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4.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周周练(第一节、第二节)含答案

周周练(第一节、第二节)一、我会选(每题5分,共50分)1.(海南中考)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2.(襄阳中考)2021年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带来不便。
以下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燃烧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湖南省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
以下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消费等都要用到氧气D.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4.(葫芦岛中考)以下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B.稀有气体有不同的颜色,可制成霓虹灯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氧气比拟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5.(潍坊中考)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将来金属〞。
二氧化钛(TiO2)中氧元素为-2价,那么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C.+3 D.+46.(泸州中考)明矾石被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式中x 的值是〔〕A.5 B.6 C.7 D.87.以下化学用语中,对数字“2〞的含义描绘准确的是〔〕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B.2NO——“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C.Ca2+——“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8.(内江中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N②Fe③Fe2+④H2O⑤NaClA.③表示铁离子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D.④表示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9.(聊城中考)很多饮料中都含有柠檬酸(C6H8O7)。
课课练九年级化学全册专题复习训练卷四新版鲁教版

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 CO。
高温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 2Fe+3CO2(假 设该样品中不含除 CO 之外的其他能与 Fe2O3 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
B.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C. 只要胃液的pH<7人体就是健康的 D. 缺少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8.2010年6月6日,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暨松花江滨水游开幕式在松花江上举行,即日
起许多彩船正式开始运行。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该活动能促进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B. 制作彩船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4)妈妈说,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木兰花”牌鲜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
为 ;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5)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
。
17. 节假日,去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
该如何处理?
变为11.34g。试计算: (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钙尔奇 caltrate 主要成分:CaCO3 规格:每片2.0g 用法:口服 用量:一日2次,每次1片
(2)服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复习训练卷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1.C 2. A 3.C 4. A 5. A 6.C 7.D 8.B 9.D 10.B 11.C 12. A 13.D 14. A 15. (1)钙 ③ (2)因为胃液中含有盐酸,而铁可与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向用少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滴加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B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Na2SO4溶液常温反应生成BaCO3和BaSO4沉淀,因为BaCl2溶液是用稀盐酸酸化的,故含有少量的稀盐酸,生成的BaCO3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BaCl2,故开始沉淀质量较少,故选D。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已知: 32322Fe(OH)Fe O +3H Δ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C .Fe x O y 为Fe 2O 3D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答案】D【解析】【详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2442Fe +H SO =FeSO +H 56982x y 0.2g↑56x =20.2g ,98y =20.2gx=5.6g ,y=9.8g则生成Fe x O 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21.4g 100%11.2g 56+173⨯⨯=⨯ Fe x O 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Fe x O 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56x :16y=5.6g :1.6g ,x :y=1:1,故Fe x O y 的化学式为:FeO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2442FeO +H SO =FeSO +H O72987.2g z727.2g =98z,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9.8g 100%=19.6%100g⨯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O 、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Δ2CO+2Fe(OH)Fe+FeO+3H O+2CO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322Δ2CO +2Fe(OH)Fe +FeO +3H O +2CO 56214m 21.4g56m =21421.4g,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不断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钠的质量不再改变;B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中氢气的质量增加,硫酸完全反应,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但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中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反应结束,不再改变;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选A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详解】①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可能还含有铜,故该说法不正确;②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故该说法不正确;③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Cu+2AgNO=2Ag+Cu(NO);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
2018中考复习名校课堂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四)化学与健康(有答案)

单元测试(四) 化学与健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F—19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7·上海)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 B.氧 C.氢 D.氯2.(2017·临沂)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牛奶 B.柠檬汁 C.食醋 D.矿泉水3.(2017·湘潭)米饭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4.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
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A.铁 B.钙 C.锌 D.碘5.我市从今年春季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计划,下表是某校为学生制定的营养中餐食谱:从营养学角度考虑,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学校应增加的食物是()A.麻辣豆腐 B.清炒鸡蛋C.凉拌黄瓜 D.红烧排骨6.(2017·平凉)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疾病是()A.贫血 B.夜盲症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7.人误食了重金属盐导致中毒,为减弱毒性,最好立即服用下列物质中的()A.水 B.肥皂水 C.蛋清 D.盐水8.(2016·衡阳)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亚硝酸钠(NaNO2)用于烹调 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试验 D.废弃的塑料焚烧处理9.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A BC D10.(2017·来宾)某成年人长期不吃瘦肉、鱼、蛋等食物,结果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等症状。
该成年人缺少的营养素最可能是()A.糖类 B.油脂 C.无机盐 D.蛋白质11.(2017·郴州)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C.不吸烟,不沾染毒品 D.食盐中加碘,碘元素的摄入越多越好12.下列有关食品中的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B.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C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D .淀粉、葡萄糖、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3.(2017·淮安)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饮用低温灭菌牛奶 B .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C .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D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14.(2017·哈尔滨)“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模拟过关题(一)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模拟过关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体健康与化学物质和元素含量有密切联系,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是重要的防腐剂,为了防止食品变质腐烂,我们可以用甲醛溶液来浸泡食品B .为了响应“节能减排”,霉变食物应高温蒸煮后再食用C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D .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 .元素符号是GaC .属于金属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3.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uO+CO 2MnO →Cu+CO 2 B.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C. 2AgNO 3+Cu→Cu(NO 3)2+2Ag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4.下图表示CO 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 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中C .H 、O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 .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 .X 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 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 将增大D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 2和H 2O 的含量增加5.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流程简图如下(已知: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B. 流程中“某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C. 反应II 得到的CO 2可以循环使用D. 反应I 的方程式为NaCl+NH 3+CO 2=NaHCO 3↓+NH 4Cl6.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硫酸铜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沉淀2不可能是纯净物【答案】B【解析】【分析】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
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沉淀2、溶液2和气体1生成。
因为目前所学的除了银离子和稀盐酸产生氯化银沉淀,其他任何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均无法生成沉淀,根据题意不含银离子,所以沉淀1中包含两种沉淀,为碳酸钙和沉淀2,且可知沉淀2不和稀盐酸反应,结合题意,所以该沉淀2一定是铜,铜的来源是第一步骤硫酸铜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锌、硫酸铜和碳酸钙。
分四种情况讨论:①若固体粉末X只存在锌、硫酸铜和碳酸钙。
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溶液1为硫酸锌。
a:硫酸铜与锌反应时,硫酸铜过量,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
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所以沉淀2为铜,溶液2为氯化钙,气体1为二氧化碳。
符合题意。
b:硫酸铜与锌反应时,锌过量,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和锌。
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沉淀2为铜,溶液2为氯化钙和氯化锌,气体1为二氧化碳和氢气。
符合题意。
②若固体粉末X中存在锌、硫酸铜、碳酸钙和硫酸亚铁,且锌的量只能和硫酸铜反应,锌全部反应完全,无法继续和硫酸亚铁反应,硫酸亚铁存在于溶液1中,即溶液1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其他与①a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鲁教版山东省九年级化学
中考复习第四周过关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骨质疏松 B.棉线织布 C.冶炼金属 D.烧制陶瓷
2.甲醛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由一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
B、甲醛的组成中含有水分子
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3.牛奶含钙量高,这里的“钙”通常指的是
A.钙分子 B.钙元素 C.钙原子 D.钙单质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5.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质量分数为0.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某元素质量分数y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则y坐标表示的是()
A.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6.如图是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甲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C.乙中白磷燃烧,说明乙中的热水温度高于甲中的热水温度
D.乙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7.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唐玲——————————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A.Na2SO4 CuSO4 B.H2SO4 CuSO4
C.HCl H2SO4 D.CuCl2 Cu(NO3)2
8.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 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 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9.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温度(℃)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3.3 31.6 63.9 110 169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10.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FeCl)和氢气.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有一个盛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节平衡.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5.3g碳酸钠,向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铁片,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加入铁片的质量是
A.5.6g
B.5.3g
C.3.215g
D.3.1g
11.60g铁、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蒸干得到156g 固体。
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A.2.0g B.3.0g C.4.0g D.无法计算1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铜粉用量过少,实验结果会偏小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4/5
13.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金刚石和石墨都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3)军事上照明弹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制容器不能盛装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用汽油洗去油污的原理是。
(6)实验室石灰水的表面常有一层白膜,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1)若广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
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广口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资料】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CO2,变浑浊的石灰水又会逐渐变澄清。
若广口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打开K1和K2,从K1处通入CO2。
欲证明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
..........,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15.目前汽车已成为众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问题。
(1)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或。
(2)以下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B.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C.使用含铅汽油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3)新能源汽车的问世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氢能源动力汽车是目前研发的重点项目之一。
氢能源具有优点。
(写一条即可)
(4)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蕴藏在深海底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F.
唐玲——————————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如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17.下列物质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 , C为。
(2)写出D+C→B的符号表达式。
(1)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X的化学式为.
(2)在C5H12中,C与H元素质量比为;
(3)144g C5H12中含碳元素多少g?(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C
7.B
8.C
9.B
10.C
11.A
12.D
13.(1)4Al+3O2=2Al2O3
(2)因为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3)2Mg+O2=2MgO
(4)Fe+CuSO4=FeSO4+Cu
(5)油污能溶于汽油
(6)Ca(OH)2+CO2=CaCO3↓+H2O
14.(1)2H2O22H2O+O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水沿着导管进入广口瓶。
CO2+2NaOH=Na2CO3+H2O
(3)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5.(1)柴油(2)C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大(合理即可)
(4)CH4+2O2CO2+2H2O
16.(1)A、B、C、D;CaCO3+2HCl=CaCl2+H2O+CO2↑
(2)1装置漏气;2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3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
(3)c→d→a→b
(4)向下;
17.(1)B H2O C O2 (2)2H2+O22H2O
18.(1)C2H6(2)5:1 (3)120g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唐玲——————————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