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1. 观察方法。
-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一个正方形,从侧面看也是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同样是一个正方形,但如果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就可能不同。
- 在观察时,要确定好观察的位置,如正面(前面)、侧面(左面或右面)、上面等。
2. 画简单物体的视图。
- 当我们观察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时,要准确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 例如,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各不相同),从正面看可能看到一个长方形,长是长方体的长,宽是长方体的高;从侧面看看到的长方形长是长方体的宽,宽是长方体的高;从上面看看到的长方形长是长方体的长,宽是长方体的宽。
- 对于正方体,无论从哪个面看都是正方形,画的时候注意正方形的边长要符合正方体棱长的实际大小。
对于圆柱,从正面和侧面看是长方形(当底面直径和高相等时是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
球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
3. 根据视图判断物体的形状。
- 有时候我们根据给出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来推断物体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 例如,如果从三个方向(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很可能是正方体;如果从正面和侧面看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这个物体可能是圆柱。
- 但要注意,有时候根据视图判断物体形状可能不唯一。
比如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长方形,这个物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二、观察由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1. 确定观察方向和看到的小正方形数量及排列方式。
- 当观察由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时,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小正方形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会有所不同。
- 例如,用3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图形。
如果是横着排成一排,从正面看是3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从侧面看是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是3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如果是竖着叠成一列,从正面看是1个小正方形,从侧面看是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是3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观察物体

通过实践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培养 观察兴趣和习惯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物体, 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增强观察效果
不断练习和反思,提高观 察的准确性和敏锐性
学习观察物体的实际应用
观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想象力
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实际操作练习观察物体
05
观察物体的方法
定义:观察物体是通过视觉感知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的过程。
分类: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指直接与物体接触进行观察,如用手摸、闻、 尝等;间接观察是指通过仪器、设备等中介物进行观察,如用望远镜、显微镜等。
观察技巧:观察物体的角度、距离、光线等因素会影响观察结果,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 观察技巧,如多角度观察、调整距离和选择合适的光线等。
知识点2:掌握物体运动的 基本规律
知识点1:了解物体的平移 和旋转
知识点3:能够判断物体的 运动方式
知识点4:理解物体运动的 相对性
04
如何提高观察物体的能力
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技巧
保持距离:观察物 体时,保持适当的 距离可以更好地观 察到细节和整体结 构。
旋转角度:观察物 体时,旋转不同的 角度可以更好地观 察到物体的不同面 和细节。
观察物体的基本原则
确定观察点:选择一个固定的点 作为观察的起点,以便准确描述 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观察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 体,以便全面了解物体的形态和 特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定观察方向:选择合适的观察 方向,以便全面了解物体的形态 和特征。
观察距离:选择适当的观察距离, 以便更好地观察物体的细节和整 体特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二) 讲义

观察物体(二)知识点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有一天,老师让同学画画。
有一个由小正方体构成的物体,如图所示。
老师让三位同学们观察以下这个物体,然后在纸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图形。
于是小明、小刚、小亮三位同学就开始画了呗,谁知道画完之后三位画的图形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觉得他们谁画得对,谁画得错呢?小明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小刚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小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1、观察物体时,可以分别从()看、从()看、从()看来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
2、从不同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填“有可能”或“不可能”)温馨提示:从以上位置来观察物体时,视线应()于所观察的平面。
小明觉得好神奇哦~原来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看,有可能看出不同形状呢~好棒!那如果从同一个位置看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列几个物体,从正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3、从同一个位置看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北宋文学家苏轼就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就是说,我们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从多个方面来思考问题,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了。
我们数学的这一章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观察物体的时候只从一个位置观察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从多个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的形状。
例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例2、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例3、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A、(1)(2)(4)B、(2)(3)(4)C、(1)(3)(4)例4、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

作图题:作出底边对应的高。
与三角形、梯形一块考高的条数、以及图形辨认、分类。
—
梯形定义、高、上下底定义。
作图题:作出底边对应的高,标出上底、下底。
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图形密铺定义: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图形不留空隙、不重叠的平铺。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都能单独密铺,圆和正五边形不能密铺。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常考题型
(
观察物体,区分前面、侧面、上面。
给定立方体的前面、上面、侧面的辨认、选择(连线题);
增减小正方体,使之某不同。
判断题: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错)。
数三角形个数P37 8
三角形三边关系。
,
给定三条线段长度,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只需判断最短的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遍;
给定两条线段长度,若想构成三角形,求第三条边的范围。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求三角形内角度数;
结合四边形,求四边形内角和。
几何与图形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知识点
常考题型
三角形的稳定性。
实际生活问题。
三角形的定义、高、底的定义。
作图题:作出底边对应的高。
三角形的分类。
'
按边分、按角分(期中);
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2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或1个钝角。
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其特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 一个长方体。
第11页/共15页
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 一个长方体。
第12页/共15页
第13页/共15页
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任意 摆一个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 右面看到的图形。
第14页/共1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从前前面面、、上上面、、右右面面看分正别方是形什,么是什颜么色形?状?
第5页/共15页
前面
左面
上面
第6页/共15页
第7页/共15页
第8页/共15页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 一个长方体。画出从前面、上面、 右面看到的图形。
第9页/共15页
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 一个长方体。画出从前面、上面、 右面看到的图形。
1. 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2. 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吗?
3. 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 到长方体的3个面。
第2页/共15页
投票箱
从正面看投票箱从左 Nhomakorabea看 从上面看
第3页/共15页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投票箱
从上面看
第4页/共15页
把铅笔盒放在桌面上,观察它 的前面、上面、右面。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观察⽴体图形
搭⽴体图形
1. 从同⼀位置观察不同的⽴体图形,观察到的形状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体图形,观察到的形状可
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 画⽤正⽅体搭成的物体的形状图时,应明确观察
到的形状,即由⼏个正⽅形组成以及这⼏个正⽅形
的位置关系
1. 根据⽴体图形的正⾯,上⾯和侧⾯(左⾯或右
⾯)的形状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体图形的形状
2. ⽤⼀定数量的正⽅体按指令搭⽴体图形,当给出
从⼀个⽅向看到的形状时,有时搭出的⽴体图形不
是唯⼀的,会有多种情况
从三个⽅向看到
⽴体图形的形状
还原⽴体图形
1. 先根据从⼀个⽅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
现的各种情况
2. 再结合从其他两个⽅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
3. 最后确定⽴体图形
4. 搭完后还要重新观察,检验⼀下搭出的⽴体图
形是否正确
北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

开 (Kai) 心
第二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四、提炼升华
苦恼
观察 角度
开 心 (Kai)
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从正面(Mian)看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从正面看 从(Cong)上面看 从左面看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从正面看 从上面(Mian)看 从左面看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形状相同的
从左面看 → 从上面看 →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这(Zhe)3个几何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
的形状不同?
形状不相同 从正面看 →
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
巩固练习
从正面(Mian)看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四、提炼升华
• 从正(Zheng)面看: • 从左面看: • 几何体的摆放至少有几种?
第二单 元 (Dan) 观察物体(二)
观察物体
第一页,共二十九页。
第二页,共二十九页。
第三页,共二十九页。
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第五页,共二十九页。
第六页,共二十九页。
第七页,共二十九页。
观 察物体 (Guan)
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小明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小丽
小刚
分别是(Shi)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从正面看 从上(Shang)面看 从左面看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二、探(Tan)究新知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第一部分观察物体(二)1、观察物体所说的前面、左面、上面、右面,都是相对于自己的方位来说的。
2、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数1、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 S=ab长方形周长=(长+宽)×2 用字母表示: C=2(a+b )2、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 S=a2正方形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 C=4a3、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或先加后两个数,和相等。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 )+c=a+ (b+c )第三部分三位数乘两位数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乘法运算1、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 ×a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这叫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 )×c=a×c+b ×c积的变化规律:(1)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0除外) ,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第四部分多边形的认识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一、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
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镜面对称
如湖面的倒影、照镜子都是镜面对称现象。
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
照镜子时,镜子
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补充对称图形
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先在格子中找到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用直线连接。
在对称轴上的点,其对称点还是这
个点。
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
图形上下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