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论文经典范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经典范文
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理论付诸实践,化学工程学院团委于11月19日20时在化工四楼会议室举行以“深入学习李长春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文报告”为主题的理论学习。团委成员及07、08级各班团支书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团委宣传部部长孙鹏主持。

会上,团员青年首先传读了李长春同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论文报告,并对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记录。随后,大家就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自己对于科学发展观不断学习的心得进行了讨论。大家都坚信,虽然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还存在一些弊端,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化、科学建设一定会更加扎实,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次理论学习,使同学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并了解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只有紧紧抓住文化发展才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为人处事的指导思想。我们一定会将理论联系实际,为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批评, 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要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重要的文明保证或文化支撑,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明观。

Abstract: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s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f reflection on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eyond. In lunwen114order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rom unsustainabl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civilization or cultural support, is to establish the whole society beyond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in line with the new Civilization.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这个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如

果进一步对这个科学发展观进行文化思考,那么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内涵着一种新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一种批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因此,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观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具有新的世界文明的普遍意义;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落实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又必然要和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本文拟主要分析中国在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情的新文明观的必要性。

审计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具备时代特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履行综合经济监督的职能部门,审计机关及审计行为应以审计职责为基点,主动对接、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

审计基本职责和目标有三,即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效益性审计。科学精神的实质即求真。毫无疑问,真实性审计与科学发展直接贯通,血脉相融。法律法规代表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直接影响着法制的发展方向。因此,合法性审计同样寓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扩大成果。效益性审计就是要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率、效果,即经济活动的资源节约程度,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及经济活动的成果。效益审计从深层次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策,帮助被审计单位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建立防范措施、预警系统,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科学发展。效益是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所在。随着制度法规的完善,各种违纪违规逐渐减少,传统的审计目标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满足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需要。而与之相对应,转变重点,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有效地抑制损失和浪费现象,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遵循科学发展观,审计机关就可更加自觉

地重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在加强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效益性审计。

二、秉承科学发展观,形成科学审计理念

中国传统的发展理念是大量利用资源和能源,寻求经济增长。利用特殊优惠政策和体制上的非平衡战略安排,利用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寻求局部突破,实现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经济高速增长。科学发展观则以政策和战略上的统筹来协调各种利益和矛盾,缓解各种资源和能源紧张状况,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实现各地区、全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审计理念上,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思大政、谋大局,思根本、求长远,谋求长久繁荣的未来,促进经济数量与质量、资源和环境、经济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秉承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形成科学审计理念,把审计工作的定位由简单的查问题、处理问题转移到为科学发展服务上来,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立足点。

秉承科学发展观,审计工作首先应当强调发展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审计工作必须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大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被审计单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审计机关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一切审计工作之中。

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型期。随着科学审计观深入人心,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审计技术、审计方法亦将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审计机关认真分析、顺势而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在科学审计观指导下,摒弃“计算器+法规+经验=审计”的模式,加快审计信息技术建设的进程,实现向现代信息技术审计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辩证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摒弃只重数量的粗放型审计,发展重视质量的精深型审计。在全方位落实审计署2004年度发布实施的5号令和6号令过程中,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形成无法动摇的审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有机联系,对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

实现科学发展

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要战略指针。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方式和要求,一个是经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实质是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前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后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动力,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要求实现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主要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并涉及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要靠生产力的提升带动社会全面发展,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生产关系的完善,则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他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完整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五个统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任务和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胡jintao同志指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这表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体制保障。

社会生产力发展既是市场经济发育的基础,又以后者的发育程度为动力。一方面,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通过市场相联接;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形成巨大合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而市场经济一旦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便会走上新的轨道,使两种优势在更高层次上耦合,迸发出更大的活力。我国近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这种体制的优越性,证明了只有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

的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同我国古代“民惟邦本”的主张虽然有某种思想上的联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先锋队和主力军的关系,是利益主体的代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执政,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人民为本是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所决定的。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而执政。

三、只有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在现实中,经济、社会、人、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而独自进行,否则就要受到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惩罚。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而总结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为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以,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一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包括发展生产力和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在内的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对此一定要坚定不移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因为只有如此,才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是,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也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社会将变成畸形,经济建

设本身也将受到阻滞和破坏。这一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在我们自己的发展中也有过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谋求的发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面,既坚持了唯物论又体现了辩证法。

二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基本特性就是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得到了发展,人才能发展。其次,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不能脱离人而存在,社会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也将难以实现,社会发展既是出自人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推动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们所具有的物质方面

 高校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遇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就是要解决好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实现高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定位

简言之,发展定位问题就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特别是扩招的影响,一些高校在发展定位上出现了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等不良的倾向和误区,阻碍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和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科学的定位尤其重要。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校科学定位过程中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坚持正确的定位原则。站

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高度,有区别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急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区域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支撑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贡献;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凸显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富有个性。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问题就是解决“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问题,它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发展思路,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切实增强发展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思路。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要通过“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工程”。它包含了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坚持人才强校,就是要紧紧抓住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等关键环节,核心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团队建设。

特色是构成大学特性和保持大学潜力的根本,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高校的特色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等,核心是大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

高校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坚持创新活校,就是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核心是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依法治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在高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彰显教育公平和正义。坚持依法治校,就是要以《高等教育法》为准绳,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核心是要构建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着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让高山常青,让碧水长流,让天空湛蓝,让人民生活在绿色的家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于新形势下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可采取以下五项具体措施: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节约能源资源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二是要加快调整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三是要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重点行业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

四是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财税、价格,投资政策,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五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管理。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使节约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山川秀美的现代化,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历史将证明,今后的中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人与自然长久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