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1-3节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1-3节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1-3节教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3课时)环节活动内容我的教案集备反思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明确北方地区的范围及自然特征。

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3、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

那么北方有哪些自然特征和农业呢?这是我们本节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黄土地、黑土地.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以东以南,-以北,东和。

以和为主。

地形区:东部为平原和平原;西部为高原。

3.气候该地区主要气候是气候,气候特征是。

4.土壤东北平原为土地,高原和平原为黄土地。

读图·析图、认真图6-1-1,从图中找出:(1)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2)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3)河流: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4)海洋:渤海、黄海。

(5)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图6-1-1知识点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耕地(1);如常见三角洲、热带等[正文格式:宋体,小五]。

(2);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

(3);如x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

2.粮食作物、、等。

3.经济作物、、等。

4.春旱分布地区:、原因:措施:①②。

5.冲积扇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农耕区。

影响:形成了、、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1)疑点、难点、分歧点读图6-1-2、图6-1-3、图6-1-4,分析下列问题:(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知。

教材内容包括: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划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河流湖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学生在生活中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地理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掌握两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河流湖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等方面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现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教学难点:两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河流湖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等方面的差异。

五. 教学方法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两地的差异。

2.案例研究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在某一方面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认知。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13(20200512142507)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13(20200512142507)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形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说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提问,学生集体回答。

(课件展示)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教师通过图片导入,引导学生回答,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转承:(进入新授)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显著,需要我们慢慢展开学习。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们生活的这片地理区域---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多媒体课件显示标题)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一、位置范围根据多媒体课件显示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总结。

1.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2.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课件展示)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3.教师:让学生对照中国政区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包括的省区,【课件展示】小结,学生集体朗读。

二、地形1.学生自主学习:读课本第9页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

(多媒体课件显示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完成)2.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概括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类型: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形区: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教师讲解: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

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多媒体课件显示)(多媒体课件显示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相关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各地形单元土壤颜色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引出“黄土地”和“黑土地”)三、气候教师: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

学生:温带季风气候教师:那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呢?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5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5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2【导学过程】【情境引入】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范围;地形;气候。

【自主学习】黑土地黄土地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 P9 图 6.3 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请学生指图课本 P9 图 6.3 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

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读下图(课本 P10 图 6.5 ),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

( 2 )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激趣导入: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雪景搭配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图表选择上主要是景观图,比较典型的北方雪景的图片)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二、自主研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0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并在课本上勾画:1、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沿着地理分区界,描出北方地区的范围,画出大兴安岭、乌鞘岭、秦岭、淮河等地理事物。

2、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写在旁边。

3、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主要的地形类型,画在课本上。

4、结合地理图册15页中国温度带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的气候,画在课本上。

5、结合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找出北方的土壤,画在课本上。

同学们找出来以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

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学们的讲解。

讲解气候的'时候加入课本10页的活动,读图6.5小组完成以下内容:1、观察气温曲线,找出三个城市气温高的月份和气温低的月份;观察降水量柱状图,找出三个城市降水量多的月份和降水量少的月份,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组完成后,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板书:一、北方的概况1、范围及行政区2、地形3、气候4、土壤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的自然特征,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合哪些农作物的生长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12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内容并画在课本上:2、讨论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的条件有哪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同学们找出来了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设计: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1、化石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2、始祖鸟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3、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读p55页进化树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植物:藻→苔→蕨→裸→被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初中地理教案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教案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教案北方地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认知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特点。

教学难点:1.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 学生对北方地区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2.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北方地区的印象,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方地区的范围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等。

2. 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等。

3. 讲解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4. 讲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等。

5. 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北方地区典型农业案例,如东北农田、内蒙古草原等。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北方地区的特点。

2. 强调北方地区在我国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分布图。

2. 列举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6章 北方地区 第1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6章 北方地区 第1节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在北方地区地形图上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

3.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了解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分析气候与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4.读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农业特色,试着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等,使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气温、降水图,总结气候特点,进而分析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了解国家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而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讨论人们为应对春旱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他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难点【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沁园春·雪》视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欣赏《沁园春·雪》北国风光视频,进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知识点一黑土地黄土地【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P10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6.3,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征。

答案: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2.参照中国温度带和干湿状况图(多媒体展示),说出北方地区的温度带、干湿地区及其气候类型。

答案: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少部分属于湿润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雪景搭配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

”,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图表选择上主要是景观图,比较典型的北方雪景的图片)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
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
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二、自主研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0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并在课本上
勾画:
1、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沿着地理分区界,描出北方地区
的范围,画出大兴安岭、乌鞘岭、秦岭、淮河等地理事物。

2、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写在旁边。

3、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主要的地形类型,画
在课本上。

4、结合地理图册15页中国温度带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的气候,画在课本上。

5、结合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找出
北方的土壤,画在课本上。

同学们找出来以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

老师
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
学们的讲解。

讲解气候的时候加入课本10页的活动,读图6.5小组完成以下内容:
1、观察气温曲线,找出三个城市气温高的月份和气温低的月份;
观察降水量柱状图,找出三个城市降水量多的月份和降水量少的月份,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
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
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组完成后,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
记录重点内容。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
板书:一、北方的概况
1、范围及行政区
2、地形
3、气候
4、土壤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的自然特征,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合哪些农作物的生长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12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内容并画在课本上:2、讨论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的条件
有哪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同学们找出来了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

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学们的讲解。

过渡:春旱是影响北方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春旱呢?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2页的活动题。

板书: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研讨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