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小学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word教案 (1)

合集下载

第9课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9课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9课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知识: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

2. 恐龙的绘画方法: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恐龙世界的创意表现: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恐龙的基本知识、绘画方法、创意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图片、恐龙模型、绘画工具、教材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恐龙动画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学习绘画方法。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恐龙绘画练习。

4. 创意表现: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恐龙世界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恐龙图画。

2. 家庭作业: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恐龙世界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了恐龙的基本知识,学习了绘画方法,并发挥了创意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在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恐龙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

9 恐龙世界(教案)美术三年级下册 湘美版

9 恐龙世界(教案)美术三年级下册 湘美版

9. 恐龙世界1教材分析: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动物,它们繁衍生息了亿万年之久,却不幸在距今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消亡了,2亿年前的地球上,很多动物还未出现,人类远未诞生,恐龙则由较低等的原始爬行动物进化演变而成。

今天,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恐龙的来龙去脉非常感兴趣,有关恐龙的影视,图书更是备受少年儿童的酷爱,使我们感到繁荣的恐龙时代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恐龙的消亡之谜对我们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尤显得神秘而重要,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关注未来。

2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幅恐龙为主题的想象画。

4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观图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幅图是恐龙生存的环境图,同学们注意观察下,画面上有恐龙吗?她们都哪里去了呢?恐龙不见了,怎么办?同学们,等会就让同学们用灵巧的小手,剪出大恐龙,剪出小恐龙贴上去,让恐龙回到她们自己的乐园上来好吗?活动2【讲授】板书课题:恐龙世界活动3【讲授】三、了解恐龙知识:同学们,说起恐龙,我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以及许多的书籍都有描述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特征,可是为了增加同学们对恐龙的感性认识,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一段视频:观看之后,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对恐龙的了解有多少,我们先来现场调查调查.1、你们都认识那些恐龙?视频中的恐龙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2、你知道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吗?3、你知道恐龙都吃什么食物吗老师:谁还知道什么?请你告诉大家好吗?教师总结: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前,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恐龙是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新湘教小学美术精品教案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

新湘教小学美术精品教案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

《恐龙世界》教案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谢红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美术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本课时教学内容。

(2)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恐龙的相关资料(3)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素描纸、课本、彩笔等。

二、教学课题:《恐龙世界》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和信息交流,使学生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状态及年代。

2、通过图片赏析,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懂得要敢于尝试,大胆展现1自己的个性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寻求表现恐龙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进一步了解当地恐龙的资料,为爱家乡,宣传家乡做铺垫。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借助恐龙的相关资料,观察赏析,了解恐龙,重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现事物的方法,创造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

本课的美术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教学时适当结合自然科学、历史和当地的人文资源等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方法及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综合运用启发式、多媒体演示、互联网搜索等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思路】: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课前让学生调查、收集恐龙的有关信息,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自由创作时以比赛的形式,2激起学生的斗志。

在作品展评时,主要让学生自己评,自己解读,让学生有机会多角度地展现自己的亮点与潜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开门见山同学们,我们诸城有个美誉被称为“龙城”(期待同学回答)。

你可知为何称为“龙城”?(期待同学回答)对,恐龙虽很神秘,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离我们却很近,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恐龙知识?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恐龙世界》吧。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恐龙世界》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的内容包括恐龙的基本形态、生活环境、种类和分布,以及恐龙的艺术作品欣赏。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恐龙有一定的了解,对恐龙的兴趣浓厚。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但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会观察和分析恐龙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会观察和分析恐龙的特点。

2.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恐龙特点运用到创作中,提高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合作,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恐龙图片、绘画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恐龙的分类、生活环境和特点,为学生创作提供素材。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并运用到创作中。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创作。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恐龙的特点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恐龙世界湘美版(1)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恐龙世界湘美版(1)

恐龙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师:范作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课外信息资源恐龙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现在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最终灭绝于6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展示恐龙玩具。

这是什么?它生长在什么时期?你还了解恐龙的哪些知识?小结: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板书课题。

2、恐龙世界三、欣赏·感悟·畅想:1、出示范作。

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

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恐龙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恐龙世界》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下第9课的内容。

教材以恐龙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恐龙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恐龙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恐龙的世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他们对恐龙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恐龙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绘画恐龙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恐龙的世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恐龙感兴趣,激发对自然历史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恐龙的世界。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绘恐龙的特征,运用合理的色彩和线条表现恐龙的世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绘画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恐龙的图片和视频,提供绘画恐龙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恐龙世界。

2.讲解:讲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世界。

3.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恐龙的图片,讨论恐龙的特征和绘画技巧,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实践与指导:学生进行恐龙绘画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9课《恐龙世界》(一)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9课《恐龙世界》(一)
学生学画
学生展示作品
课堂中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恐龙,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也都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以充分体现和展示他们的个性。另外,我还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同学们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恐龙世界》的作品。这样既提高了作业质量,也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吧。
二、观察了解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三)年级(下)册(美术)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
主备人
郑素萍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城内小学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郑琳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石河小学
课题
恐龙世界
课型
造型
课时分配
2
第1课时
项目

知识
能力
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
方法
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恐龙世界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 恐龙世界1-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 恐龙世界1-湘美版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状态及年代。

2、过程与方法:把握恐龙的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

重点: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难点:把握恐龙的形态及一般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看一段影视。

1.影片中的主角是谁?生:恐龙。

2.你们了解恐龙吗?师:其实,恐龙是一种大型的动物,它们繁衍生息了亿万年之久,却不幸在距今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了。

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今天,随着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恐龙有所了解。

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

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吧!二、新授:1.师:恐龙的生活经历了三个时期,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吗?总结: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师:恐龙的种类也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

请你们连一连图片。

师:根据他们的牙齿化石,还可分为食肉类和食草类。

3.师:看看图片中的恐龙你认识么?这些恐龙有哪些相同点呢?相同点:有头、颈、躯干、四肢、尾。

师:如果我们要画恐龙,先从哪里下笔...然后是...(教师范画)师:每种动物都有它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动物,恐龙也不例外。

请聪明的你们来总结一下:身体——较大后腿——粗而强壮脊椎——呈流线型尾巴——粗而长师:恐龙不仅种类很多,他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

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恐龙,请小组长上来拿下去小组分析,等一下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恐龙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不同:爪、牙、冠、甲等。

(图片加分析)4.师:谁能上来试着画一画你喜欢的一种恐龙?(用线条表现)学生上台尝试。

请学生来分析作品,看看哪里画的比较到位,哪些地方需要补充。

师小结(重点:特征的把握,身体的各部分比例和动态)5.师:老师前几天看到好多漂亮的恐龙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龙:/view/47857.htm
诸城恐龙:
/i?ct=201326592&lm=-1&word=%D6%EE%B3%C7%BF%D6%C1%FA
(此环节引导学生朝着恐龙的体貌特征方面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能够介绍的这么详细,真的很不错!从这些恐龙的图片中我们发现一般恐龙都:(1)体型很大;(2)后腿粗壮有劲;(3)尾巴粗长;(4)身体脊柱成流线型,(5)皮肤粗糙,身体表面无毛或毛较少;(6)有的背上有剑、甲等生长物。(板书)
四、教学方法及思路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综合运用启发式、多媒体演示、互联网搜索等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思路】: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课前让学生调查、收集恐龙的有关信息,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自由创作时以比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斗志。在作品展评时,主要让学生自己评,自己解读,让学生有机会多角度地展现自己的亮点与潜能。
板书设计:
第8课恐龙世界
恐龙形体特征:
(1)体型很大;
(2)后腿粗壮有劲;
(3)尾巴粗长;
(4)身体脊柱成流线型,
(5)皮肤粗糙,无毛或少毛;
(6)有的背上有剑、甲等生长物。
六、教学反思
让学生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以及用课件展示恐龙生活情境,不仅增长了学生有关恐龙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
《恐龙世界》教案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谢红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美术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时教学内容。
(2)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恐龙的相关资料
(3)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素描纸、课本、彩笔等。
二、教学课题:《恐龙世界》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和信息交流,使学生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状态及年代。
生自由回答,师补充。
(在此环节,若学生说其他地方的恐龙多,则补充本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的恐龙;若说当地的多,则补充外地有代表性的恐龙)
针对同学的回答要及时评价、鼓励。
展示老师搜的恐龙图片,大家一边看一边思考,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梁龙:/view/41550.htm
三角龙:/view/44281.htm
翼手龙:/view/86628.htm
鳗龙:/view/88897.htm
甲龙:/view/77946.htm
霸王龙:/view/7279.htm
翼龙:http://baike.来自/view/25273.htm
雷龙:/view/73872.htm
师:此外,同学们还发现了有些恐龙还有各自的特点,比如:霸王龙有尖利的牙齿;而剑龙的身上又长有像剑一样的硬骨板等等
师: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可以分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他们的牙齿化石又分为食草类和食肉类,他们的形态各异,不止在地上爬,有的还会在天上飞,如:翼龙,在水里游,如:鱼龙。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恐龙的种类。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丰富,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恐龙世界总动员
/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F%D6%C1%FA%CA%C0%BD%E7%D7%DC%B6%AF%D4%B1&fr=ala0
恐龙世界课件
/view/226a1cb8fd0a79563c1e72a8.html?from=rec&pos=0&weight=63&lastweight=20&count=5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门见山
同学们,我们诸城有个美誉被称为“龙城”(期待同学回答)。你可知为何称为“龙城”?(期待同学回答)对,恐龙虽很神秘,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离我们却很近,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恐龙知识?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恐龙世界》吧。(板书恐龙世界)
(二)、信息交流
分享大家所了解的恐龙资料
2、通过图片赏析,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懂得要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寻求表现恐龙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进一步了解当地恐龙的资料,为爱家乡,宣传家乡做铺垫。
美术课件《恐龙世界》
/view/eb2807d87f1922791688e830.html?from=rec&pos=2&weight=2&lastweight=1&count=5
《恐龙世界》流程图
3、方法指导与自由表现
师生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你喜欢的恐龙画出来,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生动。
老师在展示台上示范,一边示范一边强调要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
(1)画陆地恐龙时要注意: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画会飞的鸟龙时注意:它们既有翅膀又有利爪,在画的时候要夸张它的翅膀。
可进行小组讨论920.htm
跃龙(异特龙):/view/86225.htm
剑龙:/wiki/%E5%89%91%E9%BE%99
师小结:线描画有更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发挥想象去进行添加,彩色画可以通过丰富鲜艳的色彩,更真实的表现恐龙生活的环境,不同的材料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创作时可借用这些形式,也要注意表现其情节。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加深学生对恐龙外部特征的掌握,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想象思维。增加比赛小环节,激情学生的兴趣与斗志。)
师总结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留以下问题供思考,可选其中一个调查:
(1)我们诸城为何有这么多的恐龙?
(2)中国的“龙文化”与此有关吗?
(3)7000万年前,诸城地区恐龙的食物是什么?
(4)黄龙沟的恐龙足迹化石,是它们为寻找食物而固定迁徙的脚印吗?
(5)诸城的恐龙是如何形成的?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家乡资源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借助恐龙的相关资料,观察赏析,了解恐龙,重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现事物的方法,创造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
本课的美术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教学时适当结合自然科学、历史和当地的人文资源等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将原有的作业丰富完善进一步加工,添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要求构图饱满,突出不同恐龙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的发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给学生尽量大的自由创作氛围。)
5、作业展评
(1)对学生中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思、着色、想象等方面进行评价。
1、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2、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3、教师应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4、教师课前应尽可能多的涉猎恐龙的相关知识,收集图片和资料,以防不利,要备好课。efault.htm
(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生自由展示。把作品和大家分享, 并给大家介绍画的是那种恐龙?有那些特征?
师小结。
让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恐龙该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出示自制课件)
可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师小结
欣赏课本P20——P21画家眼中的恐龙和一些学生的作品,你最喜欢那一幅,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自由回答。
(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集体展示:将各自作品粘贴到黑板上组成一幅恐龙大世界。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6、想象与拓展
思考作为亿万年之后的人类,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和恐龙一样因为环境的原因而灭绝呢?
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大家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来爱护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