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引起的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妇科患者来说,进行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首先,术前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评估妇科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包括血糖水平、血压、心脏功能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饮食、调整药物等。
其次,术中的护理也十分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和生命体征,确保病人的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等意外情况。
最后,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血糖水平等,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医生、护士和患者本人。
只有通过有效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术前,妇科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并严格控制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
此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也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平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根据医嘱进行调整,并在手术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在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长时间手术过程中,需提前准备好应对低血糖的药物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定期帮助糖尿病妇科患者进行换位,保证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手术后的恢复期间,病人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增加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并监控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稳定范围内。
同时,也需要注重术后创面护理和预防感染,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综合而言,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需要进行全程的个性化管理,包括术前的病情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术中的密切监测以及术后的恢复指导和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为了把手术及术后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应在术前将患者的
血糖尽可能控制得理想一些,但要也熬防止矫枉过正,因为低 血糖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其危害性丝毫不逊于高血糖,因 此,控糖目标应当个体化
择期手术者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 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
急诊手术者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3.9mmol/L以下。
• 由于手术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使体内儿茶酚胺、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分泌或拮抗胰 岛素作用,产生应激性高血糖
• 饥饿、精神紧张、出血、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会加重应激反应 • 相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应激反应更加明显 • 麻醉也可加重糖代谢的紊乱
一般来说,中、小手术可使血糖升高1.11mmol/L,大手术可使 血糖升高2.05-4.48mmol/L,麻醉剂可使血糖升高0.552.75mmol/L.
糖尿病增加患者术中术后的危险
1、合并糖尿病会显著增加患者手术的危险性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 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手术耐受性极差,手术意外和麻醉风 险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应激、失血、麻醉、酮症倾向及低 血糖反应等均可可使糖尿病患者处于边缘状态的心肾功能失代 偿,导致围手术期死的热量,尤其要保证碳水化合 物的供给,术前2-3天,每天注视的摄取量最少为250-300g, 一边有充分的肝糖原储备,减少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和酮体的 产生。
3、全方位的综合调理:除了血糖以外,对于其他干扰手术的因素, 如感染、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心肾功能不全等,也应积极治 疗已达到可以耐受手术的程度,否则不要轻易手术。
2、合并糖尿病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感 染及伤口不易愈合等等。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机体 抵抗力降低,而高糖环境特别适宜细菌生长,致使术后容易感 染。同时由于伤口感染、营养及血运欠佳、组织修复能力较差, 导致术后切口不易愈合。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处理

术前准备
三、老年病人的手术
老年人因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呼吸循环功能较 差且伴发疾病较多, 故手术风险大、术后伤口 愈合慢、并发症发生率高。
此外, 老年人对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反应较差, 有
时可无明显临床表现。
术前准备
三、老年病人的手术
所以, 应加强术前血糖控制与监测, 从而降低手 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准备
二、急手术
如同时伴有严重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糖 尿病急性并发症时, 先予以小剂量胰岛素静脉 持续点滴[0.1 U/( kg·h) ], 2 h 后测血糖, 如 血糖不降, 则剂量加倍, 直到血糖降至11.1 mmol/L[12]。若病人血糖<14 mmol/L 可 在5%葡萄糖液中按2~4 g 糖∶1 U 胰岛素的 比例加入胰岛素, 静脉点滴直至血糖≤11.1 mmol /L 且酮体消失、渗透压和pH 恢复正常、 病情稳定时才可手术( 若血糖不降可增加胰岛 素剂量为2~4 U/h) 。
术中处理
麻醉的选择
气体麻醉药物中恩氟烷、异氟烷、氧化 亚氮由于起效快、对血糖的影响小, 所以 一般作为推荐使用。
β-受体阻滞剂不仅会恶化高血糖, 还会干 扰低血糖时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 使病人 低血糖反应不明显、恢复时间延长, 故麻 醉前应停用此类药物。
术后处理
当血糖≥11.1 mmol/L 时伤口的愈合能 力将大大减弱,所以术后血糖应控制在 7~10 mmol/L。
仅需在术前3 d 停用长效口服降糖药( 如格列苯脲=优降 糖) 改用短效或中效的口服降糖药( 如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吡嗪 或达美康=格列齐特等) , 若病人同时合并有 肝肾功能不全则停用双胍类药物。
术前监测空腹和三餐后血糖, 根据血糖调整口服降糖药 剂量。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 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与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就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就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测量的准确性。
ﻫ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ﻫ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她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与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ﻫ(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与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与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在术前评估中,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制定护理方案。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关键,需密切监测血糖值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液体管理也需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脱水或水负荷过高的情况。
感染预防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保持伤口清洁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处理并发症时,应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
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存在诸多挑战,需要细心呵护和精心准备,提升护理质量的建议包括加强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通过综合护理策略,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评估、血糖控制、液体管理、感染预防、并发症处理、综合护理措施、护理质量、挑战、建议。
1. 引言1.1 疾病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水平。
据统计,全球约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仍在逐年增长。
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综合性评估和护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需要紧密配合医生、护士、糖尿病专科人员等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液体平衡、感染预防等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这一部分正是为了强调糖尿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围手术期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护理措施,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容易出现血管、神经、肾脏等多器官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感染、高血糖、液体紊乱等问题更容易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手术风险。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
基本原则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
具体措施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
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糖尿病与手术的关联性
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增加
02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 糖管理的基本原则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行全面 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并
发症情况等。
调整饮食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 质的摄入量,以维持血糖稳定 。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降糖药物 的使用,确保手术期间血糖处 于可控范围。
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将更加精细化、个体化 。未来可以通过开展多学科合作、加强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推广先进的血糖监测与控制技术等方式,进一步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和预 防并发症。
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 自我管理能力。
04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 糖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手术应激的血糖波动
手术应激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严格控制血糖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感 染风险。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 感染风险。
加强护理和监测
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处理能够有效地 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 恢复。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术后容易发生 感染,围手术期处理通过 预防感染措施,降低感染 发生率。
促进伤口愈合
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 困难,围手术期处理通过 合理的处理措施,促进伤 口愈合。
术前应预防和控制感染,如口腔卫生、 皮肤清洁等,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 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术前注意事项
告知医生病情
患者在术前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 己的糖尿病病情、用药情况等,
以便医生制定手术计划。
遵守医嘱
患者在术前应遵守医生的医嘱,按 时服用药物、定期回诊复查,以及 按照要求进行术前准备。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评估和控制
在术前应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包括 评估糖尿病并发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等,以确保手术 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命体征,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和补液量,预防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 的发生。
术后管理
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和控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 疗方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鼓励患者早 期活动和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密切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和处 理低血糖反应。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术后 感染的发生。
预防血栓形成
适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处理
一旦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 染、血栓形成等,应及时处理 ,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目的 探讨外科病人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方法。
刘从礼 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医院(江苏 灌南2225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病人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32例并存糖尿病的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控制血糖作回顾性分 析。结果 本组行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4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6/32)。1例死亡。 结论 利用正规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是并 存糖尿病外科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 5734(2011)1-0053-02 糖尿病患者发生外科疾病须手术治疗时,若围手术期处理不当,可导致糖尿病恶化,影响手术安全及手术恢复,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导 致死亡[1]。妥善处理各种并发症,灵活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取得理想的效果。1999~2009年我们共收治糖尿病患者合并外科疾病32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2岁。1例为I型糖尿病,其余31例为II型糖尿病,并在患外科疾病已确诊。其中术 前12例饮食控制治疗,18例口服降糖药,2例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治疗。 1.2 病种及手术方法 本组急诊手术8例。其中十二指肠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3例,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减压T 管引流术1例,脾脏破裂行急诊脾切除术1例。择期手术24例。其中右上肺癌行右上肺切除术2例,右甲状腺瘤行右甲状腺叶切除术2例,左 乳癌行乳癌根治术2例,胃癌行D2胃癌根治术10例,大肠癌根治术8例。 1.3 胰岛素使用及血糖控制 全部病人术前停口服降糖药,采用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血清法(正常值3.9~ 6.1mmol/L)。 2 结果 2.1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感染性腹膜炎及肺炎,血糖达19.8mmol/L出现尿糖尿酮强阳性酮症酸中毒死亡。其余31例血糖 控制在6.4~11.4mmol/L,尿糖(-)~(++),无尿酮及高血糖昏迷。并发症为切开感染、切口裂开、延期愈合共6例,经过换药、冲洗、引 流、植皮等处理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糖尿病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心血管、肾脏及神经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下降或并发症,伴有蛋白能量营养不 良,细胞及体液免功能较差,易导致外科手术病人麻醉耐受性较差,机体修复能力下降,内环境紊乱及创面愈合不良,严重感染,导致严 重的外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2]。而外科疾病级手术创伤等应急状态则可加重糖尿病[3],诱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器官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外科病症,于病人不利。本组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感染性腹 膜炎及肺炎,血糖达19.8mmol/L出现尿糖尿酮强阳性酮症酸中毒死亡。有报道血糖高于11.1mmol/L时上述危险大为增加。鉴于部分病人如 老年人和肾小球血管硬化者肾糖阈可大于12mmol/L,故尿糖水平并不可靠[4],而应以血糖水平为主要诊治依据。 3.2 围手术期处理 3.2.1 术前处理:宜常规问清病前糖尿病诊治情况,停用降糖药,择期手术病人术前3~7d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便于控制血糖,不易发生 较大的血糖波动。血糖控制在6.4~8.8mmol/L,尿糖(-)~(++)无酮症及酸中毒为“理想状态”。术前须葡萄糖供能者,以3~4g葡萄糖给 予1u正规胰岛素为宜,并以三餐尿糖调整用量,但须注意矫正过度则更危险。对急诊手术病人,应迅速了解糖尿病程度及用药情况,快速 测定血糖,可给予生理盐水500ml加胰岛素12u~16u静滴控制血糖在11.1mmol/L以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可在 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胰岛素16~24u,以每小时125ml(4~6u的胰岛素)静滴,每2小时检测血糖一次,以每小时降低血糖4~6mmol/L 为好,至血糖浓度<13.9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按每3~4g葡萄糖加1u的胰岛素静滴。 3.2.2 术中处理:鉴于部分麻醉药如吗啡等能改变部分糖代谢,加之手术应急反应使血糖升高,应选用合适麻醉药及平稳的麻醉深度。需 要强调:血糖略高不至于有太大危险,但低血糖在全麻患者没有反应,会严重损伤脑组织,故要求控制血糖不低于7mmol/L为宜。手术当 中使用静滴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补钾,即使用G-I-K溶液,每2~4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1~2h测定血糖一次,一般控制血糖 7.2~10.2mmol/L为好,波动幅度一般小于2mmol/L为宜。在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前提下,手术力求轻、柔、快、简,严格无菌操作,适当引 流,充分冲洗。 3.2.3 手术后处理:手术毕麻醉复苏后每2~4h监测血糖和尿糖,平稳后每天监测1~3次,直至康复。初始仍以胰岛素维持,逐步过渡到 皮下注射,至每天胰岛素用量小于20u,可恢复术前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控制在6.4~10.1mmol/L为好,注意外科感染等并发症的应激反 应可诱发危象,对术后恢复不利。糖尿病患者或外科疾病术前常已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及代谢障碍,每日需按个体补给适量蛋白、脂 肪、葡萄糖、水、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我们的经验是每3~5g葡萄糖给予1u胰岛素,控制血糖在6.0~11.1mmol/L,利用“三升袋” 均匀给予,能较好供给营养及控制血糖波动,注意支持间歇如清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尤其在恢复后期易发生。因糖尿病病人组织易 感性,术后需早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及时减压引流,防止二重感染。 总之,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手术风险增大,易出现并发症,若掌握好利用正规胰岛素控制血糖及手术原则,就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程相钦,贾淑诊.并存糖尿病时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13(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