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检修课件(第五讲)

合集下载

《汽轮机本体检修》PPT课件_OK

《汽轮机本体检修》PPT课件_OK

3、 汽机厂房的照明必须充分 4、汽机平台附近的压缩气源、交流电源必须可用 三、人员情况 1、所有参加检修的人员全部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2、所有图纸资料准备齐全,备品备件掌握清楚 3、检修所用的纪录表格已准备齐全
6
第二节 汽轮机揭缸检查
一、揭缸条件 1、高中压缸化妆板拆除完毕 2、汽轮机上缸温度达150℃以下时拆除保温 3、联系热工人员拆除高压缸上热工相关仪表装置
16
4、汽封套的水平结合面、汽封套与汽缸的垂直结合 面应紧密,在螺栓紧固的情况下,用0.05mm塞尺检 查应塞不进。 5、汽封块的弹簧片安装好后,在槽内不得卡涩,应 能用手自由压入,松手后自动弹回到原位。退让间 隙应符合规定。不能将低温处的弹簧片用在高温处。 6、汽封块的压板及其螺钉应低于中分面0.05~ 0.08mm。
汽轮机本体检修 (135MW)
• 编制人:施云刚 • 2007年06月15日
2
课程目录
第一节 汽轮机检修前准备工作
一、机组与系统状态
二、现场条件
三、人员准备
第二节 汽轮机揭缸检查
一、揭缸条件
二、揭汽轮机大盖前工作
三、揭汽缸
3
四、通流部件测量(修前) 五 、高中压缸零部件检查调整 六、轴承检修
七、汽缸及汽缸螺栓检修 八、隔板检修 九、汽封套、隔板套检修 十、通流部分间隙测量与调整 (修后) 十一、汽轮机扣大盖
板必须更换。
31
九、汽封套、隔板套检修
1、将汽封套、隔板套的外缘,内槽对口结合 面键与键槽、挂耳槽除锈去毛刺。 2、拆下销钉螺栓、联系螺栓、螺母进行清扫,销孔 应光滑无毛刺。 3、检查各部件应无裂纹,挂耳、底键无开焊。 4、拆下上半汽封套汽封环压板。 5、将汽封块取下,做好标识,放到检修场地摆整齐。

汽轮机本体检修要点课件

汽轮机本体检修要点课件

a-条形槽横断面;b-条形槽纵断面;c-方形槽横断面;d-原补焊区裂纹开槽长 度 图中 α1=α3=10°~15° α2≮30° R1=R3=5~7mm R2≮5mm 规范的槽和坡口是保证补焊质量的重要条件,切不可轻视。
②热焊 用工频感应加热保持焊接工作始终在300℃的高温下进行。施焊前,用头号火 嘴中性火焰预热槽底母材,然后按连续施焊、锤击焊缝、跟踪回火三个工序不间 断地进行,直至将槽道填平。焊条材质必须与母材适配,焊接电流不宜过大,每 焊完一层都应仔细清理检查焊道表面。 用碱性碳钢焊条在槽道焊缝表面敷焊一层厚度为3~4mm的表面退火层,锤击 焊缝周围,并对焊缝及其两侧热影响区进行跟踪回火。 补焊完后,仍需在300℃左右对焊接区加热4个小时才能切断工频感应电源,然 后在不拆除保温的情况下自然冷却。待补焊区温度降至室温时,用砂轮将退火层 彻底打磨干净,然后用砂布将焊缝及其周围打磨光。 ③冷焊 用头号火嘴将槽道局部预热到150~170℃,然后在槽底及其四周敷焊一层厚度 约5mm的不会淬火的奥氏体铜合金作为过渡层,不破药皮立即保温。待其冷却 至室温后,清理药皮并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即可进行槽道补焊。 以后的焊接工作都应在室温下进行,母材温度应低于70℃(手可耐受),如温 度过高,可采用间断施焊法。焊缝只需略高于缸体表面,与母材的过渡应当平滑 ,不能有咬边。 补焊工作全部结束,清理完毕后,应对焊缝和补焊区作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 内容有: 外观检查和仪器探测:不允许裂纹、气孔、夹渣、咬边、未焊透等缺陷存在。 补焊区及周围金属硬度应低于HB300,其金相组织不应有马氏体和贝氏体。 汽缸不应有明显的残余变形。
(3)汽缸裂纹的补焊 补焊方法有两种:热焊和冷焊。 热焊需要对汽缸补焊部位进行工频感应加热,施焊、锤击、跟踪回火三道工序 紧凑衔接,完成一层焊缝。冷焊则可连续施焊。易于控制,适用于裂纹较深、补焊量大的情况;冷焊 可在常温下进行,工艺简单、工作量小,只要方法正确、操作得当,也可得到满 意效果,适用于裂纹较小的情况。 ①开槽打坡口 不论热焊冷焊,都应先在裂纹处开槽并打出坡口。先在裂纹两端沿其深度方向 钻孔,然后沿裂纹在母材上加工出如图所示的带坡口的槽。

汽轮机本体检修第五讲

汽轮机本体检修第五讲
当转速升高时, 重锤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向外张开,使滑环 向上移动,通过刚性 的杠杆关小调节汽阀, 使转速下降。
当转速降低时, 动作过程相反。
在这种情况下, 调节的任务就在于: 随着机组角速度的变 化,来增加或减少蒸 汽流量,以此来保持 能量平衡。
直接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框图见图:
➢ 汽轮机的负荷都是通过转速(电网频率)的变化来调节的; ➢ 调速器滑环位置与汽轮机的阀门位置是一个固定的对应关系; ➢ 也就是说一定的汽轮机转速与汽轮机的功率是一一对应的; ➢ 因此就产生了一定的不均匀度。
这表现为虽然采用了调速器,但只能维持转速在一定的 范围内,而不能保证转速的恒定。
调节汽门
汽轮机
调速器
2、间接调节系统
1一调速器; 2一滑环; 3一错油门滑阀; 4一油动机活塞; 5一调节阀; 6一汽轮机; 7一发电机; 8一传动齿轮; 9一同步器;
I一转速感受机构; Ⅱ一传动放大机构; Ⅲ一执行机构
控制的二次油压p2升高,使继动器活塞上部
油压增高,该活塞下移,油动机滑阀上部蝶 阀泄油间隙减小,由其控制的三次脉动油压 p3升高,于是油动机滑阀向下移动,将压力
油p0与油动机活塞下腔接通,活塞上腔与泄
油接通。在上下油压差作用下,油动机活塞 上移,通过杠杆机构关小调速汽门,使汽轮 机功率减小,与外界负荷相适应。在油动机 活塞上移的同时,杠杆机构使继动器活塞上 部的静反馈弹簧被拉伸,压力下降,继动器 活塞上移,油动机滑阀上部蝶阀泄油间隙增 大,三次脉动油压p3下降,在下部弹簧力的 作用下,油动机滑阀回到中间位置,调速系 统处于新的稳定状态。
有差调节的概念
稳定工况时错油门活塞必须居于中间位置,亦即杠杆中间支点B位置不变。 但在新的稳定工况下调节阀的开度必须发生变化,油动机活塞应有相应的 不同位置,根据杠杆原理,调速器滑环也一定处于另一新的位置与油动机 活塞相对应,这说明不同的调节阀开度对应不同的滑环位置,即不同功率 对应着不同的转速。显然,这种调节系统不能保持汽轮机原来的转速完全 不变,而是与额定转速有一个小偏差,这种在稳态时,不同负荷下对应不 同转速的调节称为有差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率
发电频率则主要取决于汽轮机的转速
对于一对磁极的发电机,其发电频率 f 为
f = n /60 (HZ)
此式表明交流电频率 f 与机组转速n成正比变化。在额定转速n0=3000 r /min下运行时,供电频率f=50 Hz。供电频率过高或过低不仅影响用户 的生产,而且也影响电厂本身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我国供电频率 要求为50±0.5 Hz。对于额定转速n。=3000 r /min的机组,转速的 允许变化范围是3000±30 r/min,显然运行时机组转速不允许有过大的 变化,因此在汽轮机上均设有自动调节系统。 当外界负荷变化时,能及时地调节机组的功率,以 满足用户负荷变化的需要;同时保证机组的工作转 速在正常允许范围之内,从而使供电频率维持在额 定值左右。
当ML突然增加
MT保持不变,则MT - ML < 0,即dω /dt < 持不变,则MT - ML > 0,即dω /dt > 0, n将升高,电频率随之增加。
汽轮机调节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它感受功率不平衡而引起的转速的变化,通过传动装置,来控制进 汽阀的开度,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重新建立平衡,恢复稳定工况, 并使转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以稳定电网频率。 这种根据机组转速进行调节的系统又称调速系统
若将机组的转子当作刚体,则转子的运动方程为
MT — ML = I dω /dt
I — 机组转子的转动惯量; dω /dt — 转子的角加速度

MT
p1 ML
汽轮机 发电机
当功率平衡时
MT — ML = 0,I≠0,则 dω /dt = 0,
因ω= 常数,所以 n = 30ω/π=常数,
此时机组作等速圆周运动,转速是稳定的,称为稳定工况,又称平衡状态。
反馈
有差调节的概念 稳定工况时错油门活塞必须居于中间位置,亦即杠杆中间支点B位置不变。 但在新的稳定工况下调节阀的开度必须发生变化,油动机活塞应有相应的 不同位置,根据杠杆原理,调速器滑环也一定处于另一新的位置与油动机 活塞相对应,这说明不同的调节阀开度对应不同的滑环位置,即不同功率 对应着不同的转速。显然,这种调节系统不能保持汽轮机原来的转速完全 不变,而是与额定转速有一个小偏差,这种在稳态时,不同负荷下对应不 同转速的调节称为有差调节。
二、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类型
(一) 机械液压式调速系统
1、直接调节系统
1
A 进汽
O
B 2 3
排汽
1-离心调速器
2-汽轮机
3-发电机
1784年,瓦特 应用离心式直接作用 调速器(如图所示) 控制蒸汽机。 当转速升高时, 重锤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向外张开,使滑环 向上移动,通过刚性 的杠杆关小调节汽阀, 使转速下降。 当转速降低时, 动作过程相反。 在这种情况下, 调节的任务就在于: 随着机组角速度的变 化,来增加或减少蒸 汽流量,以此来保持 能量平衡。
汽轮机的调速系统
一、汽轮机调节的基本任务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生产的电能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由于电能 不易大量储存,而用户的耗电量(或称负荷)又随时在改变,因此,机组输 出的功率就必须随用户耗电量的改变而相应改变,以保证供电的数量。
供 电 的 质 量 指 标
电压
电压除与机组的转速有关外,还可以通 过对励磁机的调整来调节
直接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框图见图:
汽轮机的负荷都是通过转速(电网频率)的变化来调节的; 调速器滑环位置与汽轮机的阀门位置是一个固定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一定的汽轮机转速与汽轮机的功率是一一对应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定的不均匀度。
这表现为虽然采用了调速器,但只能维持转速在一定的 范围内,而不能保证转速的恒定。

调节汽门
汽轮机

调速器
2、间接调节系统
1一调速器; 2一滑环; 3一错油门滑阀; 4一油动机活塞; 5一调节阀; 6一汽轮机; 7一发电机; 8一传动齿轮; 9一同步器; I一转速感受机构; Ⅱ一传动放大机构; Ⅲ一执行机构
(a) 间接调节系统简图
(b) 间接调节原理方框图
调节系统的动作过程 当外界负荷减少时:机组转速升高,调速器重锤的离心力增加,克服弹 簧作用力使滑环上移,杠杆ABC暂时以C点为支点,顺时针旋转,使错 油门活塞随之上移,油动机活塞上部接通压力油而下部通排油,油动机 活塞在上下油压差作用下下移,关小调节阀。在油动机活塞下移的同时, 杠杆ABC暂时以A点为支点,顺时针旋转使B点下移,带动错油门活塞 下移,当错油门活塞回复至中间位置时,堵塞油动机的上下油口,油动 机活塞停止移动,在新的功率下调节系统处于新的平衡状态。 当外界负荷增加时:机组转速下降,调节系统的动作与上述相反。 在该系统中,由于滑阀动作,使油动机活塞产生位移,而油动机 活塞的运动又反过来带动滑阀使其复位,这种作用称为反馈。完 成反馈作用的装置(如杠杆)叫反馈机构。如图中,调速器滑环的 作用和油动机活塞的作用是使滑阀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是负反 馈。显然,反馈是调节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负反馈能 使调节系统很快地稳定下来。如图中无杠杆BC,则该系统无法 稳定地工作。
调速系统应满足的要求
当蒸汽参数和电网频率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调速系统应能保证机组从空负荷 至满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并保证发电机能顺利地并网和解列。 当负荷变化时,调速系统应能保证机组从某一稳定工况安全地过渡到另一稳定 工况,而不会发生长期的和较大的负荷摆动。 为了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各种原因引起的负荷摆动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当机组突然甩负荷时,调速系统应保证转速最大升高值小于超速保护装置动作 转速
调 节 系 统 的 组 成
转速感受机构(又称调速器)
调 速 系 统 的 任 务
满足供电数量
保证供电质量
机组在运行中,其转子在旋转时受到两个力矩的作用
蒸汽力矩 电磁力矩
蒸汽力矩MT是蒸汽在汽轮 机转子上产生的,它的大 小主要与蒸汽流量有关(蒸 汽参数为定值),而方向与 转子旋转方向相同
电磁力矩ML是发电机转子 在磁场中旋转时受到的阻力 矩,其大小与发电机输出功 率多少有关,而方向与转子 旋转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