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改进与创新--一道化学竞赛题的三种解法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试题-赏析几例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试题 最新

高三化学试题-赏析几例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试题 最新

赏析几例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试题王穗萌武汉大学附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试题大多来源于教材,又充分体现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如2002年的喷泉2的引发及2018年的方法二制Fe(OH)2 。

解答这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是:先理解该实验的原理、目的,再找出实验的不足、错误,最后依据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简约性进行评价、优化,即改进与创新。

例1.甲同学按教材中图4—6(如图)做新制氯水受日光照射分解放出02的验证实验,结果现象不明显。

(1)写出氯水受日光照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乙同学反思了此实验的本质后,将新制氯水先在暗处存放三四天,再拿出来做如图实验,结果效果十分明显。

请解释乙同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原理。

(3) 请再设计一种方法,使刚制的氯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做HClO受日光照射分解实验,效果也十分明显。

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生氧气,因此次氯酸的浓度高低是决定本实验的现象是否明显的关键。

促使氯水中存在的平衡:H20 + Cl2HClO + HCl向右移, 显然可提高次氯酸的浓度。

例2.某同学受课本图1—11演示实验(左图)的启发,设计了一个由不太易变形的矿泉水瓶与烧瓶组成的简易装置(右图),以方便、快速做喷泉的实验,但实际操作中发现喷泉稍有产生不久即停止。

(1)请指出右图装置的设计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改进这一装置? 简述改进后的引发上喷的最简单操作。

分析:喷泉产生的关键在于装置内外有较大的压强差。

新设计的装置由于不宜变形,因此当喷泉发生后矿泉水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小而接近圆底烧瓶内气体的压强时,喷泉即停止。

进一步改进的思路是使矿泉水瓶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例3.课本中介绍了在有催化剂存在时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甲同学提出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加以验证。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高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内容的陈旧化、实验环境的安全隐患、实验设备的老化和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不足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传统实验内容的陈旧化成为了问题。

传统的化学实验多以观察性、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对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实验环境的安全隐患方面,缺乏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容易导致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事故。

实验设备的老化也成为了制约实验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基础设备更新不及时的学校,常常面临实验设备不足或老旧设备无法满足实验需要的情况。

由于高中化学教师实验指导能力的不足,导致实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收获有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

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新与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实验内容,例如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及自主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形式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完善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实验事故的发生。

对于设备的老化问题,学校可以适时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实用性。

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开展实验设备共享,解决一些设备不足的瓶颈。

提高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加强教师的实验技能培训,提升其实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以实验为主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热情。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需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验改进和创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很多老师可能会直接采用教材中所标明的实验材料,不做额外的调整,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实验材料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2、实验材料难以获得或太过昂贵。

3、实验材料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班级教学需要。

解决办法:1、老师可以认真了解实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实验需求,确定适合的材料。

2、可以考虑使用便宜易得的材料,或者自己制备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

3、可以利用校内或社区资源进行实验材料的租借或共享。

二、实验安全问题化学实验往往涉及到一些危险品和化学药品,以及复杂的实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指南,确保实验安全。

但是有时学生因为过于鲁莽,或者因为自己的疏忽,可能会造成实验事故的发生,给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造成伤害。

1、老师应该在进行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南,了解实验相关的知识和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实验安全措施。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3、学生需要自觉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操作指南,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保证自己的安全。

三、实验效果不佳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但是,有时实验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取得实验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1、在进行设计实验时,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验经验,独立或分组进行实验,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确保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积极进行引导和指导,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对学生的不同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3、老师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过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

总之,实验改进和创新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注重细节,关注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实践意义的实验教学环境。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初中化学题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知识点,还需要具备解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探究一下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的技巧与方法。

一、理清题目要求,突出关键信息解题的第一步是要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找出关键信息。

理解题目所要求解答的问题,确定解答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在初中化学题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信息,例如物质的性质、反应的条件、反应的产物等。

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识别出这些关键信息,才能有助于解题。

二、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的第二步是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掌握解题方法,如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在初中化学的解题过程中,很多题目都需要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解答。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包括平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总离子方程式、净离子方程式等。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才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熟练应用,正确解答问题。

四、注重实际练习,多做例题解题的过程中,实际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多做例题,熟悉解题过程,熟练应用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练习,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五、灵活运用归纳总结法,提高解题效率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归纳总结法,将问题归纳总结成一些通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通过总结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在解题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

六、注重实验操作,提升实验操作能力初中化学中,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注重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为解题提供充分的实践基础。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5% B.50% C.52.8% D.82.5%【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NaBr + AgNO3→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Na → Ag △m23 108 108-23=85A 33.14g-16.14g=17g23 a =10817解得a=4.6g所以Na% =4.616.14×100% = 28.5%【答案】A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Fe + H2SO4→ H2↑ + FeSO4 , Mg + H2SO4→ H2↑ + FeSO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Fe + H2SO4→ H2↑ + FeSO4△m56 2 56-2=54x aMg + H2SO4→ H2↑ + FeSO4△m24 2 24-2=22y a即:x=5654ay=2422ax y =56542422aa=7781一、极值法(极端分析法)所谓极值发,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的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解题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创新题,这些题目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以下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与总结。

一、掌握基本知识是关键在解答化学创新题时,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常见元素的性质、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的类型等。

只有对基础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定位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巩固,包括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实验操作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

二、注重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创新题往往也和实验操作有关。

学生要注重化学实验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熟悉化学实验的常用操作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解答化学创新题时得心应手,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三、培养逻辑思维,训练解题能力解答化学创新题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需要有条不紊地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找出解题思路。

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一些思维训练,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科普书籍、参加一些化学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为解答复杂的创新题做好准备。

四、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在解答化学创新题时,学生要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善于联想和发散思维,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

化学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化学问题,包括化学实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

五、多练习,提高解题效率掌握了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之后,就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解题的效率。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初中化学作为学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在解题方面,一些创新性的题目更是容易让学生感到挫败。

探究初中化学创新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在解题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们应该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理解并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

只有对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处理创新题。

学生们应该在课后认真复习,弄清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向老师请教,以保证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们在解题时要善于思考。

面对创新性题目,要学会通过资料的分析和推理进行解题,不要拘泥于死记硬背。

在学习化学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们学会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解题时也可以通过演绎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强化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考虑到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目,所以学生们可以试着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

通过反复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学生们在面对创新性题目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或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进行讨论,听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为自己理解和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这样的思考碰撞可以引发不同的灵感和想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中化学创新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学生们不断探索和尝试。

通过以上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相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创新性题目,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希望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积累,并创新自己的解题思路。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化学实验一直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

传统的化学实验往往受到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有所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化学实验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现代化学教育的需求。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改进和创新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目前,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器材不足、实验设计单一、实验操作流程复杂、实验结果难以观测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和掌握实验技能,限制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如何通过改进措施和创新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部分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改进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和耐心。

通过改进与创新,可以让实验更贴近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当今社会,化学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势在必行。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实验内容和方法,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创新方法,从而提高高中化学实验的质量,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改进与创新——一道化学竞赛题的三种解法
赵以高
(莒县夏庄一中,山东莒县城276514)
文章编号:1005-6629(2000)12-0037-02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B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均恰好反应完全。

所用试剂及质量见下表。

已知:a 1+a 2+a 3=23.04克,b 1+b 2+b 3=189.8
克,现将甲、乙、丙三同学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个容器内,称得此溶液为206.16克,试求此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
0.1%)
解析:这是2000年全国奥林匹克初中化学竞赛山东赛区初赛35题。

通过阅卷发现,此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能得满分的考生非常少,大部分考生只求出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

分析发现此题有灵活多变的解法,下面用不同方法予以解答。

1 常规解法:
解:CaCO 3和盐酸反应生成CO 2的质量为:
189.8克+23.04克206.16克6.68克
设:生成6.68克CO 2需盐酸中HCl 的质量为x ,需CaCO 3质量为y ,生成CaCl 2的质量为z
CaCO 3+HCl CaCl 2+CO 2↑+H 2O
100 73 111 44
y x z 6.68克 z
y x 1111007368.644===克 ⎪⎩
⎪⎨⎧===)(85.16)(18.15)(08.11克克克解得x y x
和CaO 、Ca(OH)2反应的盐酸中的HCl 为:
189.8克×10%-11.08克7.9克
CaO 、Ca(OH)2的质量为:
23.04克15.18克7.86克
设:CaO 的质量为M ,需盐酸中的HCl 的质量为m 1,生成CaCl 2的质量为m 2,则Ca(OH)2的质量为(7.86克-M ),需盐酸中HCl 的质量为m 3,生成CaCl 2的质量为m 4。

CaO+2HCl CaCl 2+H 2O
56 73 111
M m 1 m 2
M m 56
731= Ca(OH)2+2HCl CaCl+2H 2O
74 73 111
7.86克-M m 3 m 4
()747867356739.774
)86.7(73567374
)
86.7(73313M M M M m m M m -+=-+=+-=
克克克克 解得M=0.46(克)
那么Ca(OH)2的质量为:7.86克0.46克7.40克
克克克91.056
46.0111m 11146.05622=⨯==m 克克克10.1174
11140.7m 11140.77444=⨯==m 生成CaCl 2的总质量为:16.85克+0.91克+11.10克=28.86克
CaCl 2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0.14%10016.20686.28=⨯克
克 答:略
评点:有90%以上的考生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的定势影响,采用上述方法解答,引方法计算思路有章可循,但计算繁琐,未知量多,花费时间长,难以得到正确答案。

2 改进解法:
解:由CaO+2HCl=CaCl 2+H 2O
Ca(OH)2+HCl CaCl 2+2H 2O
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
得出2HCl →CaCl 2
设:反应共生成CaCl 2的质量为x
2HCl → CaCl 2
73
111 189.8克×10% x
73:111=189.8克×10%:x x=克克86.2873
%108.189111=⨯⨯ C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0.14%10016.20686.28=⨯克
克 答:略。

评点:此法利用三种固体和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钙及盐酸和氯化钙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易理解,计算大为简化。

3.创新解法:
解:189.8克10%盐酸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
189.8克×10%×克46.18%1005
.365.35=⨯ 189.8克盐酸和CaO 、Ca(OH)2、CaCO 3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 2,其氯元素的质量就是上述盐酸中氯化氢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即18.46克。

则206.16克溶液中溶质CaCl 2的质量为:
18.46克÷克86.28%100111
71=⨯ C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0.14%10016.20686.28=⨯克
克 答:略
评点:此法打破了必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传统解法,根据质量守恒规律,算出盐酸中氯化氢所含氯元素的质量,从而求出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摘自《化学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