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慕课”思考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摘要】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多方面的差异。
在学习方式上,MOOC教学更加自主和灵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而传统教学则更注重教师的指导和授课。
在教学内容方面,MOOC教学可以涵盖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更新的内容,而传统教学受限于课堂时间和教材。
教学方法上,MOOC教学更注重互动和多媒体教学,而传统教学则偏向于传统课堂讲授。
在互动性和评估方式方面,MOOC教学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测验进行互动和评估,而传统教学多数依赖课堂讲解和考试。
尽管存在诸多差异,但慕课(MOOC)教学和传统教学可以通过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未来,MOOC教学有望发展更多创新教学方法,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者。
【关键词】慕课(MOOC),传统教学,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性,评估方式,教学融合,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定义慕课(MOOC)教学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范围内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课程。
传统教学则是指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学生需要到学校或机构去参加课程,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传授知识。
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定义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的方式和传播范围。
慕课(MOOC)教学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闲地点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
而传统教学需要学生到指定地点上课,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慕课(MOOC)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在线讨论和交流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
传统教学更多侧重于课堂教学和老师的讲解,学生需要按照预设的课程计划和要求进行学习。
1.2 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意义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MOOC)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更自主的学习能力。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项目的分析与研究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项目分析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9月目录一、概述 (3)二、MOOC的历史及分类和特征 (3)(一) MOOC的历史 (3)(二) MOOC的分类 (3)(三)MOOC的特征 (4)三、国外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项目分析 (5)(一)Coursera (5)(二)Udacity (5)(三)edX (6)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快速发展的原因 (7)(一)MOOC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成型 (8)(二)多家MOOC平台供应商的出现 (8)(三)众多高校的加入 (8)(四)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进入 (8)(五)大学开始接受MOOC课程的证书及承认其学分 (9)五、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9)(一)运营机制:以大学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合作倾向 (9)(二)平台定位:以服务用户为中心 (10)(三)课程组织:结构化的课程设计 (11)(四)课程资源:以视频为核心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 (11)(五)教学方式:以知识掌握为取向 (11)(六)质量认证:课程评价和认证的初步探索 (12)六、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3)(一)诚信保证问题 (13)(二)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 (13)(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13)一、概述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 Resource,OER)运动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启动的开放式课件项目(OpenCourseWare,OCW)带动了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将优质资源共享。
2008年,开放教育领域出现一种新型课程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从单纯资源到课程与教学的转变。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作者:代俊等来源:《大学教育》2015年第09期[摘要]MOOC是一种积极的、创新的教育模式,作为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
MOOC教学的来临是一次契机,我们应当积极面对MOOC的挑战,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大力促进大学课堂教学与MOOC网络课程的融合,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改革转型,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关键词]MOOC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20-02“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为最近几年流行且比较成功的一种高端知识交换模式,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的。
它适用于专家培训、各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以及特殊教育的学习——任何学习类型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
MOOC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在全球迅速发展,并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阐述MOOC对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启示。
一、MOOC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MOOC是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翻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在线课程。
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性的、以互联网为媒介获取资源的在线课程,它将传统课程材料与交互性论坛相结合,为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建立了一个学习平台,使学习者既能够以视频、教材、习题集等传统形式进行学习,又可以在论坛上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二)特点MOOC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了课程、作业、反馈、讨论、评价、考试、证书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生态环境。
就课程本身而言,MOOC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习赋权,自主学习的课程理念。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4 1 0 7 ( 2 0 1 3 ) 0 2 - 0 0 3 9 - 0 3
自2 0 0 1 年M I T宣布 开放 课程 计划 起 ,一场 致力 于 时提 供学 习课 程 的 网络 平 台 , 定 期 开课 , 按 时 布置 作业
产 生 巨大 的影 响 。M O O C的特点 是 面 向世界 , 免 费开放 欢迎 。2 0 1 1 年秋 天联合 创始 人安 德鲁 ・ 吴 教授 开设 一 门
社会所需的高等教育课程 , 实现在线学习和分享[ 3 1 。 2 0 1 1 面 向世界 的免 费课 程 , 有1 6 万学 生 注册 。此 后 , 斯 坦福 年秋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一门免费网上课程 , 世界各地有 大学官方宣布开放 3 门计算机课程 ,一个月即有 3 0 万
自去年开始脱胎于 O E R的大规模 网络开放课程 短小 的交互视频放在网上供选课学生学习, 学生 自主选 ( M a s s i v e l y O p e n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 M O O C )正在对高等教育 择时间, 边看视频边解答 问题完成作业 , 此举深受学生
N o. 2, 201 3
S e iM f No . 1 0 4 2
■专 业与课 程建设
大 规模 网络 开放课 程 ( M OOC)
吴维 宁
( 上海海 洋大学 , 上海 2 0 1 3 0 6 ) 摘 要 : 大规模 网络 开放课 ̄( Ma s s i v e l y Op e n On l i n e C o u m e , MOOC) 正在对 高等教 育产生 巨大的影响。本文选 取 co u r s e r a 作 为典 型案例 , 分析 项 目的 实施进程 、 项 目建设 目标和 项 目的 目标对 象, 介绍其创新 的 网络教 学理 念、 贴合 网络 自学的视 频设计 、 独创的生一 生互评 以及其资源共建机制和 商业化运作机制 , 期望我 国在 开放课程 建设 中重新定位 建设理念 , 鼓励 商业化运作 , 从 而促进 高等教 育改革。
高校慕课教学思考

高校慕课教学思考如今,“慕课"秉承“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角落"之信念,在创育理念、先进网络技术和现实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以“海啸”之势风靡全球。
然而,面对“慕课”来袭,国内高校如何理性应对,特别是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内化“慕课”理念,在保持我国传统大学课堂在教与学的效率以及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扎实性的明显优势基础上,凸显创新人才培养和因材施教,实现与大学严谨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慕课”的由来与ﻭ“慕课”,即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OCs.2008年由加拿大D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两位学者首次提出,故简称为复数的OCs[1]。
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创办在线课程平台Udacity(在线大学);2012年4月,推出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和普林斯顿等87所名校为合作伙伴的Coursera;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联合推出edX。
Coursera与edX、Udacity并称慕课教育的“三驾马车”,且在很短时间内,超过100万人次的学习者三大OCs平台学习免费的在线课程.《》曾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
2013年,我国高校也纷纷启动了OCs进程,如中文大学、香技大学以及国内的、分别在Cour sera平台开课或加入edX和Coursera,截至目前,已在两平台投放10余门中文课程,受到广泛关注;则利用本校技术优势,开发了基于edX的共享课平台“学堂在线”,推出本土的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已投放23门课程,吸引了24万学习者学习;大学、于2013年7月8日同时加入Courser a。
随着慕课的兴起,国内许多地区和高校也在大力建设课程共享平台,大学、共同发起成立30所高校成员组成的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19所高校加入大学发起成立的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
2013年,可称之为的“慕课元年”。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1. 引言1.1 慕课(MOOC)教学的定义慕课(MOOC)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它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实现了规模化、开放化和灵活化的教学模式。
慕课通常由知名院校或专家组织开设,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免费或付费选择课程,并通过在线视频、讨论区、测验等方式学习和交流。
慕课教学的特点包括课程内容的多样性、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慕课的出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也推动了教育的数字化和普及化进程。
慕课教学虽然有其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着课程设计难度大、学习者流失率高、评估标准不统一等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慕课教学将不断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和融合,促进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1.2 传统教学的定义传统教学是指在传统的教室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方式,通常由一名教师负责授课,学生们在同一时间和地点集中学习。
传统教学强调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促进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深入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与实验、讨论、作业和考试等形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问题所在。
传统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
传统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主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机会。
2. 正文2.1 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是慕课(MOOC)教学和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面对面地传授知识,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而在慕课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课程内容,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术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术[摘要]从2012年开始,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获得飞速发展。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
通过梳理和总结MOOC发展的历史,并对MOOC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七个国外典型的MOOC项目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对各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确定关键词,从组织机制、平台定位、课程组织、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和质量认证六个方面,归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项目的主要特点,并从运营机制、课程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指导我国开放教育资源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开放教育资源;网络学习一、引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要从MIT的开放课程(OCW)运动开始,早在2002年。
MIT就把自己大量的课程放在网上供人们免费学习。
后来,随着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将优质资源共享。
2012年,开放教育资源这一领域又开始出现新一轮的高潮。
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获得飞速发展,从Udacity、Coursera到edX、Udemy,它们以免费、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为卖点。
对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在线支持,包括课程任务布置、学习评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甚至为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证书。
这类服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人们将这一类新兴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模式称为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并将2012年称为“MOOC之年”。
MOOC沿承了OER的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成功高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是学习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创新。
目前,各国教育机构也纷纷投入到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当中,一批批网络课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我国高校在继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网络公开课之后,也密切关注MOOC的发展,北京大学已经计划推出本校的MOOC课程,上海高校课程联盟也初步实现了上海高校间优质资源贡献,并可获得学校认可学分。
MOOC、MOOCS的详细解析说明

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
它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的。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了一万名学习者参与了MOOC模式中的各种学习。
它成功吸引了例如知识工作者,培训师和老师的注意。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MOOC成功实现了一种高端的知识交换。
它可适用于专家培训,各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以及特别教育的学习模式——任何学习类型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
MOOC很适合于当今网络化的学习潮流。
George Siemens是在这个领域的一位先锋人物,他曾写道:―学习发生于实践社群,个人网络和工作任务中‖,在这个环境下,―除了要知道如何做(know-how)与知道是什么(know-what)之外,还要知道知识在哪儿取得(know-where)‖ (2005, P4)。
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在社会化媒介和移动设备中逐渐变的更主流。
通过新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过程是目前研究的趋势。
MOOC是其中一个新兴的形式。
如果愿意开放的接受这些创新的方法,MOOC可以推动公司,企业或者民间组织的知识学习。
MOOC 的课程是在网络中进行的。
它可以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完成,也可能要占据几个月的时间。
例如马上要进行的2011年的MOOC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 MOOC of 2011),目地就是要来共同探讨MOOC是否能在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与行动装置的运作畅通无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描述MOOC模式带来的益处,它是学习者的需求,服务商的选择,还有当然工具箱需要被设置为MOOC. 如果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还想知道更多的内容请参考Wikispaces 上的MOOCguide。
MOOCs的历史MOOC这个术语的产生是两个人脑力劳动的产物,Bryan Alexander 和Dave Cormier.。
连接理论和连接理论的课程,在2008年由George Siemens 和Stephen Downes创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慕课”的思考
【摘要】在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新技术风暴席卷而来的信息化社会时代,相较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internet连通起来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
mooc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并规模普及,刷新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格局,给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高等教育的未来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开放课程mooc 思考
一、关于网络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迅速转变。
网络教育,即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渐发展和成熟,网络教育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革命最早在美国发起,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办的学院开设了3千多门课程,向全世界免费提供高品质教育。
其愿景是: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教育也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我国网络教育的帷幕。
二、mooc的定义
mooc是“远程教育”最新发展起来的概念,它是英文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也有中文将其音译为“慕课”。
维基百科对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或者“慕课”的解释如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也散布于互联网上。
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为mooc,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
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源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除了提供传统的例如网络视频、电子阅读、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之外,mooc提供一个互动式的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平台连通学生、教授、教辅人员等各方群体并为其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性的在线学习社群。
目前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参与了mooc模式中的各种学习。
三、mooc概念的发展
mooc这一概念在2008年产生,始于当时由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技术增强知识研究所(technology enhanced knowledge research institute)副主任 george siemens 与国家研究委员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高级研
究员 stephen downes 创设的一门在线课程。
这门课程名叫《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connectivism“连通主义”是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
这门课程有25名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付费学生,还有2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免费学生在线参与。
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获得,例如订阅、论坛讨论、博客文章、同步会议等。
为了响应这一课程的创建者george siemens 与stephen downes 的号召,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和加拿大国家通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in liberal education)的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了mooc这个新的概念。
自那时候起,mooc这种课程结构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多所全球知名大学开始主办了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2011年,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 16万多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 联合开设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使得mooc的发展取得了突破。
2012年以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在全球迅速兴起,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震动。
纽约时代周刊形容2012年是“mooc之年”(the year of the mooc)。
泰晤士报也评价表示,“mooc为社会大众打开了常青藤的大门”。
全球许多重要的创新项目纷纷兴起,包括udacity,coursera(2013
年由两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创立的免费在线教育平台),以及 edx(2012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的非盈利在线教育平台)等,有超过几十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
例如,清华大学在今年5月,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同时宣布,清华大学正式加盟edx,成为edx的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
四、对于mooc的思考
在线教育有助于推动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使得各国不同人群通过在线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也使得大规模并且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为社会提供更为广泛、更为公平的教育服务。
如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指出,在线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
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在线教育模式实现了任何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且互联网的功能又为学习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社区,使得教学资源共享、师生间、学生间交流互动快速而便捷。
在线教育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机遇,包括普及教育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成本低、有利于教学价值的最大化、促进提升教育质量、创造在线教育附加价值(如英国主管大学与科学事务的国务大臣戴维·威力茨指出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在考虑如何通过mooc来宣传提高海外招生量)等。
但在新技术风
暴席卷而来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在线教育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生关系,甚至因“打破大学的围墙”而重塑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提出了新的思考。
同时,对于新生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项目的非营利性和可持续性、合适的商业模式,以及对于教学课程的授权、学分的认可、学历的认证等都是需要继续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lewin, tamar. universities abroad join partnerships on the web. new york times, 2013-03-06.
[2]attention les mooc!mois de la pédagogie universitaire in english with introduction in french. dave cormier,2013-04-18.
[3]librarians and the era of the mooc. ,
2013-05-09.
[4]smith, lindsey. 5 education providers offering moocs now or in the future, 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