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第7课图形联想创意教案1岭南版
岭南版初中美术 7 图形·联想·创意 教学设计 (1)

7 图形·联想·创意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图形。
学习联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对简单图形进行联想、构思并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全过程启发学生联想的能力。
利用启发、欣赏、思考的学习方法,使用联想图形的叠加组合方法,提高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创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借鉴与继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的综合素质。
2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适合对图形进行联想及进行创意3重点难点通过对图形的联想进行创意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图形联想创意1、以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的游戏“找出迷宫出口”导入,让学生通过至少想出四种找到出口的办法,即激发学生兴趣,又拓宽学生思维。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老师给你们出一道类似头脑风暴的小难题,这个难题就是请同学们找到走出迷宫的方法。
请6个同学回答看来同学的想法非常丰富,有些跟老师的想法非常接近,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的答案。
2、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已经跳出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表达出了个性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但是我们要想深入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创意的思维和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图形联想创意”。
3、揭示课题:图形联想创意活动2【讲授】图形联想创意1、什么是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哪些地方会出现图形?请看这两张图片,你认为那张属于图形?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教师总结:左边这棵树的图片具有概括和装饰性,而右边这棵树是一幅传统的中国画。
图形是指通过概括的方法描画出物体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
它具有:概括性和装饰性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图形联想的方法(1)外形相似联想教师出示一个圆形,下面我们先对一个简单的圆形进行联想。
提问:你能想到跟圆形相关的物体吗?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画纸上,画出四个与圆形相关的物体。
画完后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前面展示你的作品。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第7课图形•联想•创意课件1岭南版

原子弹云烟
动动手,拼一拼
同学们,根据黑板上所给的□,试
一试能否拼出不同的事物?
创意联想,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
一种组合创造,经过对事物的加工和改造,令人耳 目一新的感觉。
课堂练习:
比一比,谁最有创意?
在杯子的元素加 上一些东西,让这 个杯子变成一个不 一样的东西。
杯子的图形叠加创意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1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thank
you!
2019/6/1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岭南版初中美术7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2)

岭南版初中美术7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2)7 图形·联想·创意1教学目标1、学会欣赏艺术家视觉独特、构思奇妙的创意图形作品。
2、学会运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和正负形等表现手法进行图形的创意联想。
3、培养借鉴与继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合作的综合素质。
2学情分析奇思妙想是孩子的天性,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及观察能力。
但往往最易忽视了身边的题材,往往认为联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联想、创意生活,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形式对水果和蔬菜创作,提高学生节约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情怀。
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创意图形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完成由“图形—联想—创意”这一过程,挖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潜力。
4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图示、观察、比较、欣赏、练习等相结合。
知识点要素:正负形、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独创性。
作业基本要求:以蔬菜、水果为基本图形,运用同中求异的手法进行创意图形联想(手绘线条表达,可以用点线面相结合)。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第一关:猜一猜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举行一次闯关游戏,看哪一位同学思维最敏捷,最具有想象力。
出示几组创意物体的局部,让学生猜猜如果你们是设计,你会把这些元素设计成什么?揭示课题:由物体的联想导入,轻松调动学生兴趣引入《图形联想创意》(艺术板书)(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学生认知的图形中进行联想,搭建学生对生活图形的关注,轻松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思考时轻易的掌握了对物体联想的一个过程。
活动2【讲授】欣赏与探索第二关:想一想(课件,观察与发现)艺术家的创意作品,太极图的演变及联想1)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想法,如鱼纹、贝壳…2)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与生活相和谐的巧妙的艺术构思。
3)欣赏之后,讨论两个问题:A.这些图形联想来自哪些方面?(生活、自然、图形本身)B.什么是图形联想呢?从生活中提取图形原形→借鉴(变形)→ 组合(结合)→异影变形成新的图形(或事物)→正负形(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艺术家的作品及表现方法的实例图,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的了解到创意逇内涵,且对联想的思路有个明确的方法。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图形.联想.创意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上册说课稿图形.联想.创意
《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
——手形联想与创意
(一)教材分析
《图形.联想.创意》是岭南版美术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该课要求学生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的总体或局部特征进行联想和创意。
如本课所说的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表现手法来进行图形的联想,创造一个全新的视角形象。
这节课的主题是绿色的梦,书中欣赏与探索的图形都渗透着保护自然环境的意念。
目的是引领学生运用视觉图形的创意联想,来达到一个宣传环保的意识。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美,并发挥发散思维进行奇思妙想。
(二)学生分析
奇思妙思是孩子的天性,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及观察能力。
但往往最易突视了身边的题材,往往认为联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作为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善于在生活中根据物体之间的相似点展开想象,以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作为主线,培养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手形联想与创意方法,运用一些表现手法举一反三的抓住图形的总体或局部特征进行创意和联想。
能通过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美,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并发挥发散思维进行奇思妙想。
渗透保护自然环。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第7课《图形 联想 创意》教案1 岭南版

图形联想创意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图形的概念;②学习“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两种联想的基本设计思路;③学会欣赏艺术家视角独特、构思奇特的创意图形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对基本图形进行联想,创造新的图案;②运用视觉图形的创意联想,创作与爱护环境相关的绘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借鉴与集成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合作的综合素质。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的美术学习后,已经具备一定的那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但仍然缺乏较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形、联想、创意》一课,包含着大量的富有个性的联想与创意,学生对这些趣味性的创意图形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对逻辑性较差的学生,可降低教学难度,从模仿或改进图形创意的练习开始,进行图形创意。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创意图形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图形-联想-创意”的学习过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教师活动:观看广告视频《BBC KNOWLEDGE》观察画面:视频中都出现了什么图案?看完广告后回答问题:1、(灯泡、地球、太阳系、日食、时钟、互联网、对话框、关机按钮、蛋糕、基因链)2、有没有细心的同学能够发现,这些图案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由圆变化而成)教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圆形可以有这么丰富变化,不得不佩服设计者活跃的思维。
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们比起他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
这节课我们也来一次图形联想创意的旅行吧!(引入新课)板书:图形、联想、创意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令学生感受到图形变化的奇妙。
由此更好地融入到这节课之中,为此后的“天马行空”的联想作好铺垫。
活动2【活动】联想竞赛教师活动:一、何谓图形?1.教师:对于“图形”这个词,同学们一定都很熟悉,那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个是图形么?(举起手中的粉笔擦与笔)学生:不是。
图形·联想·创意-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图形·联想·创意-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前言《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是一本以“图形·联想·创意”为主题的美术教材。
它力求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达到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教程将引导学生掌握以下主要技能: - 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构思设计。
- 大胆地寻找创意并加以表现。
- 了解各类艺术形式的创新思维且能从中获得启发。
- 理解艺术形式与艺术思维的本质联系。
- 培养美学鉴赏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发展个性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语言的面貌–线条元素–印象主义绘画艺术–以“语言的面貌”为主题进行创作。
2.简笔画–简单线条造型–化繁为简的表现手法–搭配不同用途的线条实施表现。
3.形象的再现–实验性的色彩运用–静物的构成与表现方式–立体的形态再现4.远方的“蓝”–通过大胆的构图,合理地安排平面空间–运用色彩和光形状来营造气氛–运用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是本教材的一个重点,因此老师们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 - 教师讲解基本的艺术知识。
- 观察大量的艺术作品,从中获得启发。
-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 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分析。
五、教学评估本教材适合于教师开展综合能力评估和自我评估。
此外,其他的评估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 - 集体评估 -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体展示,通过分析、评论、探究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 个体评估 - 设计问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评估,成为个人的创新思维的锻炼。
六、教学总结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们相信,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意、想象力和头脑风暴,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美学素质。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图形

《图形·联想·创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创意的四种方法即时空重组、异形同构、异态共生、适形造型。
2、通过观看—感受—体验—讨论—联想—创意一系列的活动,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时空重组方法,体验和探讨异形同构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开拓学生的思维,设计一幅佳作。
教学准备:画板、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情境展开欣赏动画《拯救地球》。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小结:看到树被砍、鸟被打,鲜血横流,尸骨满地,想到人类对地球身体肆意掠夺和破坏的后果,告诫我们要注意环保。
(设计意图:视觉冲击,引起注意,引发思考。
)(二)赏析并探讨创意的四种方法1、时空重组法(1)点击超现实主义画派马格利特的《绿洲》。
讲解超现实主义即20世纪初西方的一个现代画派,以表现荒诞、离奇的视觉形象为主。
(2)提问:这幅画有哪些新奇之处?让学生和自己设想的“绿洲”比较,沙漠中怎么会有桌子?桌子上怎么会长有树?云怎么会挂在树梢?艺术家为什么这样表现?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假如换一种形式:一幅绿草地写上保护绿洲的字样,你觉得哪幅效果更好?小结:绿草地写上保护绿洲的形式太平常了,而马格利特营造一种新奇的视觉形象,让我们感到陌生和惊异,引起关注后便会引出一连串的思考:树怎么会长在桌子上?白云为什么挂在树梢?作品为什么叫绿洲?不管你怎么理解作品,作者的环保意识已在你思考时悄悄地传递。
可见不同的创意给作品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而独特新颖的创意是《绿洲》的成功之处,它主要运用了时空重组的创意方法。
即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体或局部重新组合在一起,改变物体原有的自然状态,从而形成新奇的视觉形象。
请同学们欣赏时空重组的另两幅作品《我的村庄》夏加尔,《三个难以捉摸的人》达利。
《我的村庄》:牛头、人头、捧着生命之树的手、扶锄的农夫、教堂等不同。
时空的物体重新组织在一个画面,层层交织、和谐统一,这是画家夏加尔对他家乡农村的理想描绘。
岭南版美术八上第7课《图形·联想·创意》课件5

水不试,不知哪深哪浅,人不交,不知谁好谁坏!
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 “如果我用
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恐怕你早已 离去!” 这句话,适合任何关系 ! 凡事换个角度,假如你是我,未必 能有我大度。
男人是条狼, 选对了保护你, 选错了折磨你!
女人是条蛇,选对了缠着你, 选错了毒死你!
朋友是条路, 选对了帮着你, 选错了绕死你!
图形、联想、创意
——大拇指的联想与创意
图形
——是指在平面上表现 出来的物体的形状。
图形的联想
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是创意的关键,是形成设计思维的基础。
图形创意
创意: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 是一种创造,即对客观事物的再加工。
图形创意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同中求异
大拇指的联想与创意其实就是一个同中求 异的过程。
同中求异指的联想与创意
作业
在大拇指上添画,使之成为一个与众不同 的形象。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出自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这份离 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是:“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 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 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意思就 是:我们好聚好散吧
或许,当一段不知疲倦的旅途结束,只有站在终点的人,才会 感觉到累,其实我一直都明白,能一直和一人做伴,实属不易。
茫茫人海,有多少人能风雨邂逅?尘缘万千,有多少人能相 依相伴?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守候,不是所有的情缘都能拥有, 事不出,不不知谁近是谁远所。人有不品的,不爱知谁浓,谁淡都! 能携手同行,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写下完 美的结局…… 利不尽,不知谁聚谁散。人不穷,不知谁冷谁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联想创意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图形的概念;
②学习“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两种联想的基本设计思路;
③学会欣赏艺术家视角独特、构思奇特的创意图形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对基本图形进行联想,创造新的图案;
②运用视觉图形的创意联想,创作与爱护环境相关的绘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借鉴与集成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合作的综合素质。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的美术学习后,已经具备一定的那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但仍然缺乏较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形、联想、创意》一课,包含着大量的富有个性的联想与创意,学生对这些趣味性的创意图形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对逻辑性较差的学生,可降低教学难度,从模仿或改进图形创意的练习开始,进行图形创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创意图形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图形-联想-创意”的学习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教师活动:
观看广告视频《BBC KNOWLEDGE》
观察画面:视频中都出现了什么图案?
看完广告后回答问题:
1、(灯泡、地球、太阳系、日食、时钟、互联网、对话框、关机按钮、蛋糕、基因链)
2、有没有细心的同学能够发现,这些图案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由圆变化而成)
教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圆形可以有这么丰富变化,不得不佩服设计者活跃的思维。
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们比起他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
这节课我们也来一次图形联想创意的旅行吧!(引入新课)板书:图形、联想、创意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令学生感受到图形变化的奇妙。
由此更好地融入到这节课之中,为此后的“天马行空”的联想作好铺垫。
活动2【活动】联想竞赛
教师活动:
一、何谓图形?
1.教师:对于“图形”这个词,同学们一定都很熟悉,那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个是图形么?(举起手中的粉笔擦与笔)
学生:不是。
教师:它们当然不是图形,那么现在老师来将它们变成,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绘图板书:粉笔擦与笔)
---现在它们是图形了么?(是)
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纸上或其他的平面上,它们就变成了图形。
2.出示屏幕中的各种图形。
二、联想活动
教师:这些是图形,这几个也是图形(方、圆、三角),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三个基本图形,进行一个创意小活动!
小活动:请运用你的想象力,为这三个图形添加、减少、或改变一部分,形成一个新的的图案。
(请三位同学上黑板进行绘画,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
)
学生活动:
1.了解图形的概念。
发2.散思维,运用联想,由基本图形创造出新的图案。
设计意图:
1.从“实物”到“图形”,直接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快了解图形的概念。
2.从最基本的图形进行联想,降低困难度,引导学生一步步发散思维,为下一步的图形联想的基本设计思路作铺垫。
活动3【讲授】启发、欣赏
教师活动:
一、认识联想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次基本的图形联想,那么大师们都是怎么进行图形联想的呢?他们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请仔细阅读书本P26-P27,找出两种图形创意的基本设计思路。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欣赏两种不同设计思路的作品。
异中求同:
·福田繁雄招贴
1、两种元素---男人的腿与女人的腿交织而形成的一幅画。
彼此的腿的线条相连接却又相互分隔,正负形完美融合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作品。
2、由许多对相互握紧的手与地球的形状结合在一起,寓意着地球因为由我们彼此的沟通与信赖变得更美好。
?
·天空与水
作品《天空与水》是以飞鸟和游鱼为视觉元素进行的图形联想,利用鸟和鱼两种不同的形象,以正负构形的手法进行近似形的变通与视觉隐喻。
?
总结:异中求同既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形成独特的视觉感受。
同中求异: ?
手-小鸟:手变化成小鸟,对排出的污染气体say no,体现环保的主题。
?
手-鱼儿:手变化成小鱼,举着旗子求救(sos),呼吁人们保护水资源。
?
手-花儿:手变化成花儿,试图去堵住烟囱,同样是保护空气环境。
?
总结:同中求异既利用单一物象或图形进行修饰和创意变化,形成一组新的图形。
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觉和奇妙的构思,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图形和联想的空间,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你能借鉴哪些设计思路来理解创意图形的视觉美感。
学生活动:
1.仔细阅读课本。
2.学习图形联想的基本设计思路。
3.欣赏两种设计思路的代表作品。
4.欣赏大师作品
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接着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把学习交回给学生,让学生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让学生通过作品进一步理解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两种设计思路。
3.开拓学生联想设计思路。
活动4【作业】引导创造
教师活动:
作业内容:请将简单的图形为中心,展开联想,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新图形。
(例如:苹果、树木、杯子或者其他简单的实物) ?
要求:①以手绘线条产生的黑白图形表现
②构图饱满
③构思独特、新颖
(教师进行辅导,启发学生运用一图多想法进行创意。
)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联想练习。
设计意图:
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强调构思的独特新颖,提醒学生避免“千人一面”的问题。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展示的过程就是一个表现自我的过程,让学生敢于尝试,勇于表现,达到情感目标。
活动5【作业】评价、拓展
教师活动:
一、评讲与总结
1、展示优秀学生的创意图形,并讲述自己的构思。
2、教师点评、总结。
指出学生创意的独特。
二、拓展
这节课同学们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筋,创作了许多奇妙的图形,请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多多地发现美,并运用联想将他们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的心灵与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学生活动:
介绍自己的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创意,并学习其优点,借鉴其优秀的联想方法。
设计意图:
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升华主题,拓展延伸。